出版时间:2000-9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孙培青 页数:512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教育史》作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是原国家教委文科教材办公室1985年在武汉主持召开教育心理学科教材会议时所确定的任务。编写工作于1986年实际起动,经过5年的努力,1991年终于编成交稿,1992年正式出版发行。 由于在确定编写计划时就决定面向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再加上参加编写者都有本科中国教育史的教学实践经验,所编写的教材吸收了20世纪80年代科研的新成果,也融入编写者科研心得和教学体会,因此,教材内容的取舍和表现形式的选择都比较适合本科的教学需要。教材出版后,使用范围逐步扩大,全国许多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选用了本教材,有的还作为师资培训课程、助教进修课程、硕士学位课程的必读教材。为了满足各方的需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已印刷了8次。本教材曾获1995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这是对我们2r.作的肯定。 处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一步贯彻改革开放的政策,顺应了时代发展,符合了民众心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取得重大成效,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快速发展,城乡景象日新月异,超乎常人想像。持续的经济增长来之不易,安定宽松的政治环境尤为可贵,为学术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开展科学研究创设了条件。时代在前进,教育改革在继续深化,教育价值观念也在转变,我们的思想认识有新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开始感到当时所编的教材,已有些不适应21世纪的新形势。教材不能停滞不前,为反映新时期对教育历史的新认识,需要进行一次修订。 修订教材的依据不能单是编写者的主观感受,更重要的应是来自群众和专家学者客观的意见。我们利用种种机会听取教师和学员的意见,还于1998年5.月组织一次中国教育史教材讨论会,张瑞璠、李国钧、田正平、丁钢、黄书光等教授,对《中国教育史》教材的修订,提供了宝贵的意见,给我们的修订工作以很大帮助。关于当代教育史要不要作为本教材的一部分,是讨论会上大家较关注的I‘.-J题,考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当代教育史,已专设一门课程,另编有教材,所以本教材从实际出发,避免重复,还是编写至1949年为止。 此次修订,分别不同情况作了不同程度的修订。古代部分作了局部的修改,近现代部分作了大的改动,特别是现代部分,原分为五章论述,现调整为三章,脉络更为清晰,重新组织节、目内容,突出教育思潮流派论述,并根据对这一历史阶段教育发展的新认识作了历史评价。 ,参加本书第一版撰稿的,原还有郑登云、崔运武两位同志,他们为近现代教育部分各章的内容奠定了基础,对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衷心感激,铭记不忘。现因人事变迁,或因退休,或因工作岗位调动,已不在教研室参加教学,所以不再参加本教材的修订工作。他们原来承担的部分,改由杜成宪、王伦信两位同志重新撰写。
内容概要
《中国教育史(修订版)》在编写过程中,着重注意了以下几点:第一,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按各个社会形态的发展附段分章,把各时代各阶级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都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对教育制度的研究,主要以人才的培养为中心,论述其方针政策、管理措施、教育内容和方法,以及经验与教训;对于选拔人才的制度,仅从其与教育发展存在的相互制约关系,略加论述,不作为重点,也不求其系统。第三,对教育思想的研究予以重视,通过对订代表人物的分析介绍,来反映各历史时期教育思想的发展,以部结教育理论思维的经验。第四,运用辩证方法对教育历史作实事求是的评价,既不美化,也不丑化,区分精化与槽粕,决定吸取或清除,以便古为今用,提供历史借鉴。第五,为反映教育史科学研究的新进展,更新教学内容。
作者简介
孙培青,男,1933年2月生,福建惠安人,中共党员。1951年进厦门大学教育系学习,后经院系调整到福建师院教育系,于1955年本科毕业,又考取研究生;1958年于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曾任教育系主任,现为国家重点学科点中国教育史学科博士生导师、教授。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古代教育文献丛书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他四十年从事中国教育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中国教育制度史。主编的论著有《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国教育管理史》等;参编的有《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中外教育比较史纲》(第一卷)等;对唐代教育史有较深入研究,发表《试论贞观时期官学发展的原因》、《唐代广文馆的兴废》、《唐代考试初探》、《韩愈(师说)再评价》等论文。这些研究成果,对中国教育史学科建设起了促进作用。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教育史》获国家教委优秀教育一等奖。《中国教育思想史》(三卷本)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奖二等奖,又获第三届吴玉章奖金教育学优秀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第一节 中国教育的起源一、中国大地最早的人类(1)二、教育的起源(2)第二节 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一、生产劳动的教育(3)二、生活习俗的教育(4)三、原始宗教教育(4)四、原始艺术的教育(5)五、体格和军事训练(6)第三节 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一、部落显贵世袭弓l起教育的变化(6)二、文字的产生提出新的教育需要(8)三、学校萌芽的传说(9)本章 小结第二章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第一节 夏、商的教育一、夏代的教育(11)二、商代的教育(13)第二节 西周的教育”一、西周的社会(16)二、西周的教育制度(18)三、六艺教育(22)第三节 春秋时期教育的变革一、官学衰废(25)二、私学兴起(26)三、私学的历史特点(28)第四节 孔丘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活动(30)二、重视教育的作用(30)三、提倡“有教无类”(32)四、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33)五、以“六艺”为教学内容(34)六、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37)七、主张自觉修养德行(41)八、树立教师的典范(45)九、历史影响(47)本章 小结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第一节 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一、养士之风盛行(50)二、百家争鸣(52)三、私学发展(53)第二节 齐国的稷下学宫一、稷下学宫始末(55)二、稷下学官的性质和特点(57)三、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61)第三节 墨翟和墨家的教育思想一、墨翟生平和墨家学派(62)二、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63)三、教育内容(64)四、教育方法(66)第四节 孟轲的教育思想一、孟轲的生平和政治主张(67)二、“性善论”——教育理论的基础(69)三、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70)四、理想人格(71)五、教学思想(72)六、社会分工与教育(73)第五节 荀况的教育思想一、苟况生活的时代和生平活动(74)二、教育与社会群体(76)三、“性恶论”与教育作用(77)四、教育目的(78)五、教育内容(79)六、学习过程与思想方法(79)七、教师的地位与作用(81)第六节 法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一、从商鞅到韩非(82)二、绝对的“性恶论”(83)三、禁“二心私学”(84)四、“以法为教”,“以吏为师”(85)五、提倡“耕战”(86)第七节 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一、《大学》(88)二、《中庸》(90)三、《学记》(93)四、《乐记》(95)本章 小结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第一节 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一、统一文字(99)二、严禁私学(100)三、吏师制度(101)第二节 汉朝的文化教育政策一、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文教政策(101)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103)第三节 汉朝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经学教育的特点一、学校教育的发展(104)二、今古文经学之争与汉朝经学教育的特点(109)第四节 贾谊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及政治主张(112)二、论教育的社会作用(113)三、论胎教(113)四、论早期教育(114)五、论品德修养(114)六、论教学方法(115)第五节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和著述(116)二、《对贤良策》和三大文教政策(116)三、论人性和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117)四、论道德教育(117)五、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19)第六节 王充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思想特征(121)二、论人性和教育的作用(122)三、培养“文人”和“鸿儒”的教育目标(123)四、“博通百家”的教育内容(124)五、论学习(124)本章 小结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第一节 魏晋的学校教育一、三国时期的学校教育(127)二、两晋时期的学校教育(129)第二节 南朝的学校教育一、宋与齐的学校教育(133)二、梁与陈的学校教育(134)第三节 北朝的学校教育一、北朝的中央官学(136)二、北朝的地方官学(138)第四节 傅玄的教育思想一、生平与教育活动(139)二、论教育的地位与作用(139)三、论学校教育(140)四、论道德教育(141)第五节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一、生平与教育活动(142)二、论士大夫教育(142)三、论儿童教育(144)四、论学习态度和方法(146)本章 小结第六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一、崇儒兴学思想的确立和措施(149)二、对佛教、道教的提倡和利用(149)三、儒、佛、道融合的趋势(151)第二节 隋唐时期学校教育的发展一、学校教育发展概况(151)二、中央官学(153)三、地方官学(156)四、私学(157)五、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158)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一、隋朝科举制的产生(161)二、唐朝科举制的发展(162)三、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163)四、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167)五、科举制的影响(168)第四节 隋唐时期的中日教育交流一、中日教育交流兴起的历史背景(169)二、人员交流在中日教育交流中的巨大作用(170)三、中日教育交流对日本奈良时期教育的影响(171)四、中日教育交流对中国教育的影响(174)第五节 韩愈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及教育活动(175)二、“性三品”说及教育的作用(176)三、“学所以为道”的教育目的(177)四、关于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思想(178)五、论尊师重道(179)六、论教学方法(181)第六节 柳宗元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活动(182)二、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183)三、论教师(184)四、论教学(185)本章 小结第七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第一节 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一、文教政策(189)二、教育制度(191)第二节 辽金元的教育一、辽朝的教育制度(197)二、金朝的教育制度(198)三、元朝的教育制度(200)第三节 宋元的书院一、书院的萌芽(204)二、宋朝的书院(205)三、元朝的书院(209)第四节 宋元的蒙学一、蒙学教育的发展(210)二、蒙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211)三、蒙学教材(212)第五节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一、生平与教育活动(213)二、主持“熙宁兴学”(214)三、崇实尚用的教育思想(215)四、系统的人才理论(217)第六节 朱熹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活动(218)二、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219)三、论“小学”和“大学”教育(220)四、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222)五、论读书法(224)第七节 陈亮、叶适的教育思想一、陈亮的教育思想(226)二、叶适的教育思想(227)本章 小结第八章 明朝的教育第一节 明朝的文教政策一、广设学校,培育人才(231)二、重视科举,选拔人才(232)三、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233)第二节 明朝的官学制度一、中央官学(235)二、地方官学(237)第三节 明朝的书院一、明朝书院的发展(239)二、东林书院(241)第四节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活动(242)二、论教育作用(243)三、论道德教育(244)四、论儿童教育(245)第五节 王廷相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活动(247)二、论人性与教育作用(247)三、论理想人格与教育目的(248)四、论认识与知识(248)五、论学习与修养(249)本章小结第九章 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第十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第十一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第十二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第十三章 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第十四章 新文化运动的大革命时期的教育第十五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第十六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章节摘录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私有财产的形成,出现了阶级分化,原始社会开始解体,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夏代,我国终于进入奴隶社会。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占有社会物质生产资料,政治上居统治地位,成为脱离生产劳动的劳心者。奴隶主阶级为了将本阶级的年青人培养成为强有力的统治者,需要组织特殊的教育训练,教育开始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便是这种社会活动的主要形式。 在社会阶级分化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离的基础上,产生了教育的分化。奴隶主阶级脱离生产劳动,垄断了以传授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被统治的奴隶阶级,只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接受生产劳动教育和统治者所施行的社会教化。教育的分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奴隶制社会时期,其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夏代,前2070年到前1600年,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经历470多年,是奴隶制的初期。 商代,前1600年到前1046年,经历了554年左右,是奴隶制发展时期。 西周,前1046年到前771年,约276年,是奴隶制全盛时期。 春秋,前770年到前476年,近300年,是奴隶制走向崩溃的时期。 奴隶社会的教育,在本质上是为奴隶制的政治、经济服务,适应着它的需要的,因此,奴隶社会教育的发展变化,也相应地经历四个阶段,表现出不同阶段的特点。 第一节夏、商的教育 一、夏代的教育 据历史传说,夏部落的首领禹,在他执政时期,为废除推选的“禅让”制,实行传子的“世袭”制铺平了道路。他的儿子夏启取得政权,正式揭开奴隶社会的帷幕,开始建立军队,修筑城池,对外掠夺,对内镇压平民和奴隶,从此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直接统治的是以伊洛为中心的黄河两岸地区,夏政权所及的范围则包括参与联盟的各部落,大约北起长城以南地区,南至长江中下游,东到沿海地带,西到陕西中部渭河中下游地区,纵横千余公里,是当时世界疆域最大的国家。’ 在奴隶社会的井田制条件下,农业已发展到人工灌溉的百谷种植,手工业也发展到了能铸造有多种纹饰的陶器和青铜器,这些都表明生产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这种经济基础上,建立了国家军队和以国王为核心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以此来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编辑推荐
《中国教育史(修订版)》广泛吸收近年教育史学界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也反映教材编写者近年研究的心得。第六,在编写体例方面为适应教学的需要,每章结尾,有概括性的“本章小结”,还按章开列若干思考题,以引导读者更好地学习教材内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