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教程

出版时间:1998-10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丁祯彦  页数:519  字数:43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受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委托,按照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哲学类专业教材编选计划》(1985——1990)的规定编著的,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政教、哲学、历史、中文、教育等专业的教材。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等几所师范院校从事中国哲学史教学工作的同志合作编写,华东师大哲学系名誉系主任、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冯契教授具体指导了本书的编写工作。在编写中,我们吸取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冯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哲学史纲要》(华东师大中国哲学史教研室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等已有的中国哲学史论著和教材中的研究成果,在此深表谢意。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先秦 第一章 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第一节 早期的“阴阳”、“五行”说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哲学论争的中心——“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 第二章  百家争鸣的兴起  第一节 孔子的哲学思想   一、孔子对社会变革的态度   二、“仁”的学说-   三、仁智统一与“成人”之道   四、“畏天命”与“敬鬼神而远之一  第二节 墨子的哲学思想   一、儒墨显学   二、“兼爱”与功利主义   三、“取实予名”与“三表”   四、“非命”思想与宗教迷信的矛盾   第三节 《老子》的哲学思想   一、“道”的学说   二、“无为”与“无名”   三、“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   第四节 兵家和法家的哲学思想 第三章  百家争鸣的高潮   第一节 《管子》的哲学思想   一、“精气”说   二、“静因之道”   第二节 孟子的哲学思想   一、“仁政”学说   二、“性善”说与先验主义认识论   三、“养浩然之气”与成人之道   第三节 庄子的哲学思想   一、泛神论色彩的天道观   二、“蔽于天而不知人”   三、以相对主义作为认识论的基础   四、“逍遥游”与道家的理想人格  第四节 名家与后期墨家的哲学思想   一、惠施的“合同异”和公孙龙的“离坚白”   二、后期墨家的认识论与逻辑思想 第四章  先秦哲学的总结阶段   第一节 荀子的哲学思想   一、对“古今”“礼法”之争的总结   二、“明于天人之分”的天道观   三、“明分使群“与”化性起伪”的人道观   四、“制名以指实”的认识论与“解蔽”的思想方法  第二节 韩非的哲学思想   一、法治思想与历史进化观念   二、“缘道理以从事”与“因人情”   三、反对“前识”,注重“参验”  第三节 《易传》的哲学思想   一、唯心主义的思辨体系   二、“一阴一阳之谓道”第二篇 秦汉——鸦片战争以前 第五章 独尊儒术与对儒家神学的批判 第六章 玄学的盛行与儒、道、释的鼎立 第七章 儒、道、释的相互作用与合流 第八章 理学的盛行与对理学的分析批判 第九章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阶段第三篇 近代(1840年——1949年) 第十章 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 第十一章 近代哲学的前驱 第十二章 近代哲学的进化论阶段 第十三章 “五四”时期的哲学论争与马克思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 第十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胜利和专业哲学家们的哲学思想后记

编辑推荐

  学习中国哲学史,有助于我们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树立和增强民族自信心,锻炼和提高民族理论思维水平,培养民族的首创精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传统文化也是重要的国情,所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建立在吸收和发扬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之上,应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伟大复兴。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不能很好地建设国家的。学习中国哲学史,对于深入掌握国情,理解当代中国社会,更好地开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书是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外哲学教研室和室外部分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同志们的集体成果,内容截止到近代结束。本书可供中央党校各种班次学员和社会上有志于了解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同志们参考。本书参考了中国哲学史的有关教材和专著,也吸收了近年来中国哲学史界的许多研究成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哲学史教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书的质量还不错,内容很全面,我很喜欢,很适合我的专业!
  •   这本书是我妹妹考研用的,非常有用
  •   很好,快递给力。
  •   很好,就是我要的那本
  •   这书观点太老了
  •   不错的书!有深意,内容充实!
  •   考试才会看得书
  •   本来是考验,估计现在用不上了。哎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