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5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作者:宋力
前言
先生离去已有17个年头了。至今我仍能清晰地感受到他的体温、他的呼吸、他脉搏微弱的律动,仍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对数学的痴迷和对家人的挚爱。 光阴荏苒,流逝的是时间,沉淀的是无尽的思念。 今年正值先生诞辰80周年。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先生曾凭孱弱之躯,在异常艰难的条件下,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的折磨,耗尽毕生心血去追求一个几近不可能的梦想——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他所取得的成就使他成为当时全社会的传奇人物,并因此获得了英雄般的赞誉和荣耀。 今天,当先生的外甥宋力将《铸梦——追忆舅舅陈景润》的书稿放在我的面前时,过往的一切又一一浮现在眼前。往事历历在目,热泪再一次溢出眼眶。17年了,我曾经无数次在心底默默呼唤着先生的名字,无数次在遗像中读出先生的期冀与不合,无数次从先生的遗爱中汲取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先生木讷寡言,正直敦厚,内向沉静,学习和工作之外的乐趣几近于无。先生似乎难以融人现实的世俗生活中,人们也难以进入他的世界。他的内心世界和他的数学王国一样神秘。但他为我打开了紧闭的心门,让我进入了他的世界,让我见识和理解了他坚韧不拔、攻克难关的痴狂和浑然忘我的精神境界,让我感受到他在追求梦想途中艰难跋涉的悲欢苦乐。作为他的伴侣,我是幸运的! 先生并非天才,但他有执着的追求,有坚定的信念,有对数学终生不悔的热爱,有超人的勤奋和一丝不苟的专业态度,有不屈不挠和百折不回的拼搏精神,有终其一生对于梦想的坚守,所以,他在“挑战人类智力极限”过程中所获得的重大突破并不是偶然的。 在《铸梦——追忆舅舅陈景润》一书中,宋力以一个外甥的独特视角,近距离的密切接触,细致人微的观察,细腻传神的描摹刻画,生动地呈现了一个血肉丰满、真实立体、可亲可敬可爱的陈景润。这本书勾起了我生命中许许多多温暖的记忆。 《铸梦——追忆舅舅陈景润》一书的出版,为先生的80诞辰献上了一份厚礼。 2013年5月22日 由昆,陈景润先生的夫人,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309医院放射科主任、主任医生。
作者简介
宋力,1956年10月出生于闽西山区连城县。曾著有《心灵的阳光》、《履痕》、《激情成就梦想》等多部作品。 1972年底高中毕业后到连城新泉公社插队,1975年10月就读于北京钢铁学院(现为北京科技大学)。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工厂、党政机关、国有大型企业任职。 在北京求学的几年间,作者与陈景润保持着密切的接触,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和深入交流、详尽了解陈景润当时的工作、生活以及心理状况。特别是在陈景润成家后,与陈景润及其夫人由昆亲情联络更加频繁。自2006年以来,不断地收集陈景润生前的有关资料,并着手编撰《追忆陈景润舅舅》。为了纪念陈景润诞辰八十周年,2013年初,在陈景润夫人由昆女士的支持鼓励下,重新修订《追忆陈景润舅舅》书稿,并将原书名改为《铸梦——追忆舅舅陈景润》。
书籍目录
序一 行走在彩云间序二 温暖的记忆第一辑 艰难的成长 贫苦人家的瘦弱儿 英华中学的BOOKER 晒着文凭摆书摊 “笨鸟”不屈展翅翱翔第二辑 孤独的追梦者 斗室之中有乾坤 进军“哥德巴赫猜想” “文革”浩劫 忍辱负重不言弃 我辈仍是蓬蒿人第三辑 不期而至的荣誉 徐迟采访一波三折 陈景润旋风 特别的人大代表第四辑 发自内心的感恩 景润舅舅与华罗庚 景润舅舅与闵嗣鹤 景润舅舅与李尚杰 景润舅舅与故乡亲人第五辑 生命的暖春与寒冬 科学“怪人”的爱情猜想题 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 与病魔抗争的岁月 高山流水悼忠魂附录一:陈景润年谱附录二:陈景润论著目录附录三:哥德巴赫给欧拉的信附件四:欧拉给哥德巴赫的信附录五:徐克定的18首悼念诗后记 仰望
章节摘录
“笨鸟”不屈展翅翱翔 1952年2月,景润舅舅到厦门大学图书馆工作,在图书馆他遇到了王亚南校长。“你的身体怎么样了?在这里还适应吗?”校长主动上前与他握手问道。 “很好,很好,都很好!谢谢,谢谢王校长!” 可能是长期研究数字的原因吧,景润舅舅这一生中,与人对话语言极为简练,从来就是这么几句话:“很好”、“蛮好”、“不好”、“谢谢你”。 1956年,党中央决定召开全国知识分子会议,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长远规划。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科技大会,会议通过了《1956年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在这次大会上,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传达和阐明了毛主席关于“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并亲自领导制定了国家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一时间,全国上下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作为科研战线的前沿。厦门大学也提出了培养目标:“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厦门大学,主要任务是培养理论与基础学科方面从事理论研究的专门人才,鼓励师生向科学的巅峰挑战。” 时代召唤科学家,同时也为有志人士创造各种平台。厦门大学数学系采取各种形式,努力为教师创造科研的机会和条件。曾经教过景润舅舅数学的系领导对他说:“景润,你数学基础非常好,可以选一些课题进行研究,利用业余时间给同学们上课。如果需要系里支持,数学系会帮助你。”之后,数学系让他担任了“复变函数论”课程的助教。 在教学中,景润舅舅感到信心百倍,在讲台上,一点也不感到胆怯,几年来积累的知识喷涌而出。他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讲解获得了同事们的好评。 工作之余,景润舅舅都在进行数论研究,但一直感到没有多少进展,陷入了久久的苦闷之中。一次,他在图书馆资料室遇到李文清老师。李文清老师得知他的忧郁苦闷后,直截了当地对他说:“要研究数论,应该多读华罗庚的书,特别是《堆垒素数论》。如果你能改进华先生的任何定理,就会在中国的数学界受到重视。”李文清老师的这番话使他深受启发、茅塞顿开。在重要的关头,李文清老师给他指明了数学研究的路径和方向。 从那以后,景润舅舅除了上食堂,去图书馆数据室外,几乎停止了一切与数学无关的活动,手不释卷,全身心地投入到华罗庚《堆垒素数论》著作中,这本厚厚的著作,他几乎能背诵下来。 后来,景润舅舅是这么形容当时如何研读《堆垒素数论》的:“《堆垒素数论》我一共读了二十多遍,重要的章节甚至阅读过四十遍以上,华先生著作中的每一个定理我都记在脑子里了。” 景润舅舅背书有一个很特别的办法,就是把书沿着包装线拆开,分成一页一页的,每次出门就带一页在身上,不管是在走路、还是排队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直到把每一页都看透了,他才重新把书装订起来。所以说,他的书没有一本是新的。 华罗庚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放在景润舅舅身上,再准确也不过。 在熟读了华罗庚先生的所有论著之后,景润舅舅决定就“他利问题”做一些冲刺。 “他利问题”是数论中的中心问题之一,它吸引了无数数学家的关注和钻研。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以及《等幂和问题解数的研究》一文,都专门讨论了“他利问题”。这个问题被归结为对指数函数积分的估计,华罗庚在他的论文中写道:“但至善的指数尚未获得,而成为待进一步研讨的问题。” 经过一段辛苦的努力,景润舅舅终于在1956年完成了数学论文《他利问题》。在最终证明“他利问题”的时候,他改进了华罗庚先生在《堆垒素数论》中的结论。面对华罗庚这样的伟大数学家,他心里产生了一种恐惧。在李文清老师一再鼓励下,他才将论文交给了李文清先生审阅。 经过认真审阅,李文清先生认为景润舅舅《他利问题》的结果是正确的。面对自己的学生对于数学大师的结论发起的冲击,李文清老师既高兴,又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于是,又找来张鸣镛老师一块再次审核。最后两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审阅的结果一致:《他利问题》的证明是正确的。他们高兴的鼓励景润舅舅将这篇论文直接寄给华罗庚先生亲自审阅。 “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你们年轻人如果在著名数学家面前止步,不敢再作进一步研究、获取新的成果,数学又怎么能发展呢?”李文清对景润舅舅说。 后来,李文清把景润舅舅的《他利问题》论文,直接寄给了中科院数学所的关肇直先生,并由关先生转交给华罗庚。 很快,景润舅舅接到了一份来自北京的电报。电文很简单:“请陈景润到北京报告论文”。电报最后的署名是华罗庚。 1956年,景润舅舅和李文清先生搭上了北上的列车,前往北京参加数学论文宣读大会。幸运的突然降临使他既高兴又紧张,在列车上,他忐忑不安地问李文清老师:“老师,您说我的论文好吗?” “当然好啦,要不怎么会邀请你去参加全国数学论文宣读大会呢?” “好,那就好!那你说华先生会喜欢我的论文吗?” “当然喜欢啦,要不华罗庚先生怎么会亲自发来电报邀请你呢?” “蛮好,蛮好!我的普通话不好,他们不会听不懂的吧?” “你是去北京宣读科技论文,又不是参加普通话比赛。你先把论文背熟,然后讲慢一点,他们会听l董的。” “那就好,那就好!” 伴随着咣当咣当的车轮声,景润舅舅在车厢里大声地背起了论文。李文清老师看着眼前这可爱的学生,想到他的努力终于得到回报,心里别说有多么的高兴。 在宣读论文那天,看到台下坐着的那些敬仰的数学家,景润舅舅兴奋、紧张的心情交织在一块。正如原先担心的那样,在宣读论文环节果然出了乱子,他结结巴巴读不下去,无奈之下,只好把论文内容写在黑板上。看到这情景,在场的科学家们都笑了起来,他们在不停赞叹眼前这位数学奇才的同时。也验证了社会上对陈景润的“痴迷、傻果”的传说。 这时,李文清老师赶紧走上前帮助解围。“我的学生不善于讲话,请专家委员会同意让我为他的论文作补充介绍。”李文清老师诚恳地向主持人说。 最后,华罗庚先生上台做了评论发言,他高度评价了景润舅舅所取得的成果。针对景润舅舅的现场表现,他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不鼓励那种不埋头苦干,专作嘶鸣的科学工作者,但我们应当注意到科学研究在深入而又深入的时候,而出现的‘怪癖’、‘偏激’、‘健忘’、‘似痴若愚’。不对具体的人进行具体的分析是不合乎辩证法的,鸣之而通其意,正是我们热心于科学事业者的职责,也正是伯乐之所以为伯乐。” 是啊,华罗庚先生是景润舅舅另一位伯乐,他把景润舅舅从厦门大学带到身边,带到中国数学研究的最高殿堂。在这里,景润舅舅学会的不仅仅是数学的研究,还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华罗庚先生是景润舅舅终生敬重的恩师。 P36-39
后记
每当我们仰望天际,总会有一颗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的小行星,沿着自身的轨迹在浩瀚的星空不停地运动。这是被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编号为7681的“陈景润星”。 虽然,景润舅舅的身影我再也看不到了,但这颗耀眼的星星却是那么真实地存在着。他在我的心中,在许多有梦想的中国人心中,闪烁着恒久的光芒。 1978年,著名作家、诗人徐迟老先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所造成的轰动效应,让景润舅舅一夜之间名扬天下,家喻户晓。陈景润这个名字一时成为了科学的代名词,并影响了新中国整整一代人。他的故事,他的精神,成了激励着那一个时代人们勇攀科学高峰,追求强国梦想的一面旗帜。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楷模,这些楷模顺应了其所属时代的发展要求,昭示了特定历史时期的主流价值和引领方向,为当时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模式起到了重大的导向作用。 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楷模,他的精神引领价值能够成为一种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超越特定的时代、超越特定的意识形态和功利目的,而成为一种恒久的、普适的,能够在一个国家、民族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漫长征途中起到一种支撑、引领作用的精神力量呢?答案是肯定的!“陈景润精神”就是其中之一。 景润舅舅去世后,他的同事、朋友和有关学者专家先后整理出版了关于他的个人传记和文集。比如王元和潘承洞合编的《陈景润文集》、罗声雄的《一个真实的陈景润》、王丽丽和李小凝合著的《陈景润传》、沈世豪的《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陈景润》等。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展现了景润舅舅别样的人生奋斗轨迹。更可贵的是,这些作品为传承和光大陈景润精神起到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在我一生中,有幸在较长的时间里与景润舅舅有着亲密接触的过程。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他去世这二十多年,亲眼见证了他这一段不平凡的人生。他那艰苦、勤奋、执着、进取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无论我在人生的征途中收获到成功的喜悦或是遭受到挫折磨难,他始终是我的一面镜子,我的精神支柱。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他曾经告诫我的话:“人生的目的就是奉献,不是索取”;“时间是个常数,花掉一天等于浪费24小时”;“攀登科学高峰,就像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在我的记忆深处,那些与他相处的片断,像蒙太奇时时在脑海组合重现。在景润舅舅诞辰八十周年临近的时刻,我鼓起勇气,把我对景润舅舅的特殊情感融入到沉甸甸的文字之中,作为对他的最好纪念。 在整理写作过程中,由昆舅妈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帮助。她对我说:“宋力,你就大胆的写吧!你舅舅是个血肉丰满的人,这一点只有爱他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在所有的外甥中,你和舅舅相处的时间最多,他也是最爱你的,你对他也是最了解的啊……” 曾经长期在景润舅舅身边工作的李小凝同志,热心地为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以及珍贵的史料和照片。 在搜集景润舅舅生前珍稀照片和史料的过程中,得到了我小姨陈景馨和福州市博物馆领导以及工作人员的支持。 原福建省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程润江、厦门市烟草专卖局调研员庄永庆、厦门凌零图书策划有限公司陈忠坤、周纪延等同志,在我写作、修改、整理、出版的过程中,给予我很大的帮助。 同时,这本书的出版,也得到了李云孝、沈炎坤、易景东、洪少波、邱建波、张爽、骆义宁、张方、郑进兴、杨祖基、林国梁、王建勇、徐小波、林师训、黄永辉、周雁、季俊、林锦忠、林琦、陈小红、郭立、宋凌、苏国辉、黄宗淦、张海昌、方祝平、黄剑、林向东、施旭砀、黄德涛、黄争、黄伟生、滕向阳、朱学荣、陈钧、陈榕生、林芊、吴立丹、张志新、陈光泽、林景忠、陈盖、黄峰等朋友的鼎力支持和帮助。 当我捧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本清样时,我能深切地感受到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友谊的温馨。谨此,特别要向这些同志和朋友表示由衷的感谢。 我还想把此书献给与景润舅舅同年去世的徐迟老先生,是他与景润舅舅短短几天相遇所碰撞出的心灵火花,迎来了新中国科学发展的春天。让我们在徐迟老先生的一首诗里,再次品读景润舅舅与他痴迷一生的数学王国: 我所攀登的山峰 在雨雪云雾笼罩下 它吸引你走进它 像磁场引导指南针 除非你是勘探人员 你不会知道这山脉的价值 …… 宋力 2013.3.20
编辑推荐
励志是成功的阶梯。在陈景润眼里,生命的全部意义等同于数学研究。在那科学研究被窒息的年代,他的思维定势和价值追求与整个社会思潮产生了逆向背离,面对流言和挫折,毫不动摇。他把孱弱的身子锁定在6平方米的“生命容器”内,辛勤耕耘着这片自由的乐土,坚持不懈地推算着“哥德巴赫猜想”,拼着性命去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铸梦——追忆舅舅陈景润》的作者宋力以“外甥”的独特眼光,深情地追忆了陈景润生前的生活点滴,全景式地披露了其生前珍稀资料,谱写了一段为梦想不懈攻关的科学传奇,完整地再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陈景润。陈景润坚持不懈的“铸梦”精神,不仅影响了过去的一代人,在当今时代,他更是年轻读者的精神坐标。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