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文集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林其天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1-12出版)  作者:林其天  页数:408  

前言

其天学友长期坚持文学写作,除了已出版的纪实性故事集《高考红绿灯》和诗集《心海浪花》外,还将近三十年所作的小说、散文和剧本结集为《霜叶》。我有幸先睹为快,通读这五十七篇作品,觉得有颗赤诚的文心在不息跃动,不懈探求。    其天来信谦称:“我毕业后虽在机关工作,但从小养成的文学爱好和母校的专业培养仍然没有放弃,因此在工作以及草拟公文或业务论文之余,还时常写些诗歌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之类,不少也在报刊上发表过。现在年纪大了,想把它们收集起来结个集子,也算对母校的培养有个答卷,对自己的文学之路有个回顾和总结,这也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收获吧”,“只是作为一种业余爱好的收获而已”。他把文学爱好、专业素养和人生经验、精神追求有机结合起来,在公务繁忙之余,始终珍爱文学缪斯的不时眷顾,珍惜生活感知的内在促动,有感而发,执笔为文,既留下时代人生变迁的形象见证,又体现自己对文学精神的一片忠诚。这种业余创作,不受名利成规拘牵,倒有可能听凭文心的脉动,弹唱朴实自在的心声。    其心声中有改革开放大潮的涛声,有教育快速发展的足音,有故乡世态人心的感叹,也有青年男女爱情与事业求索的吟咏……他来自城郊乡镇,与50年代同龄人一样,有过乡村生活和工厂从业经历,恢复高考后才圆了大学梦,随后一直在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亲身见证五十来年城乡社会的变化,从底层到机关积累丰厚的人生阅历,体认改革时代的日新月异,领悟人生社会的甜酸苦辣,厚积薄发,时有创获。他书写乡土民风较为真切自如,《儿子的婚事》写活了依玉婆筹办婚事的微妙心理,《人妻》中对女当家的心理活动体察人微,连《阿七》主人公的小农意识也刻画得惟妙惟肖,这不仅是他熟悉父老乡亲的缘故,还在于他对平民百姓普通而坚执的心性习俗有感同身受的体认和关切,赋予理解的同情和善意的讽喻,因而写得逼真鲜活,逸趣横生。    其文体多样,有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小品、电视剧、乐府改编剧本等,加上另行结集的诗歌,可谓多才多艺。他有一种把同类素材作不同处理的功力,如小说《心路》、《丝》、《消融》和剧作《追求》四篇,显然是源于同一的情变素材,而一再挖掘,探索不同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效果。《心路》写实,以全知叙事交代了女友变心、损人利己的故事。《丝》倾吐失恋者的爱恨情仇,有意识流之风。《消融》则拉开距离从旁审视爱恨之后的谅解和超越。《追求》以蒙太奇镜头交织表现主人公对爱情与事业不屈不挠的执著追求。视点有别,方法多样,花样翻新,旨趣不同,既是一题多作的艺术试验,也是鲁迅所云“开掘要深”的努力践行。    其天不仅在文学写作上坚守福建师大中文系学子的本色,而且在教育招生部门敬业奉献,为万千有志青年求学深造搭桥引路,不负师范二字的光荣使命。记得先师俞元桂教授当年主持系务,力主中文学科教育和人才培养要“论、史、选、具、作”五行兼通,要养成把能读会写作为日常修身功课的文化人格。作为同门学友,我感佩其天坚守文学精神的韧性和业绩,以为他回报母校的这份“答卷”,不只是文学才华的发挥,也是文化人格的体现,不仅可以获得师辈的首肯,还能得到许多中文学子和广大文学爱好者的青睐和仿效,而让文学薪火代代相传。    汪文顶    2010年初冬于上街

内容概要

  《霜叶文集》由林其天著,作者长期坚持文学写作,除了已出版的纪实性故事集《高考红绿灯》和诗集《心海浪花》外,还将近三十年所作的小说、散文和剧本结集为《霜叶》。通读这本《霜叶文集》收入的五十七篇作品,觉得有颗赤诚的文心在不息跃动,不懈探求。

书籍目录

一、小说  海边(小小说)  镜像(小小说)  船上(小小说)  上船(小小说)  对症下药(小小说)  大忙人(小小说)  授旗之后(小小说)  风云变幻(小说)  心灵的碰撞(小说)  进厂第一课(小说)  眼睛的故事(小说)  小鸟交响曲(小说)  霜叶(小说)  笑声与抗争(小说)  心路(小说)  朋友(小说)  幽幽桃李(小说)  腊梅图(小说)  春燕(小说)  世道人心(小说)  人妻(小说)  阿七(小说)  儿子的婚事(小说)  荔枝红(小说)  上任(小小说)  茶花劫(小小说)  丝(小小说)  冤家缘(小小说)  春蕾(小小说)  消融(小小说)  苦恋(小说)二、散文  火(散文)  主人(散文)  永安桃园洞纪游(散文)  焦炭颂(散文)  乡水情思(散文)  春风化雨(散文)  月光情(散文)  奠基石(散文)  缄默(散文)  春华曲(散文)  朝气(散文)  骨气(散文)  志气(散文)  师魂(散文)  “养生”三戒(杂谈)  讲究语言修养(杂谈)  心钥(散文)  及时雨(散文)  艰难的胜利(散文)三、报告文学  改革带来致富路(报告文学)  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中(报告文学)  时机,在内耗中丧失(报告文学)  路漫漫其修远兮(报告文学)四、剧本  追求(电视剧)  遗恨千古(剧本)五、评论  高度的概括(评论)后记

章节摘录

海边    (小小说)    “你喜欢大海吗?”护士小白问一个英俊的大学生。她长期在海边工作,总觉得大海变幻无穷,已经够神奇的了,而身边的这个“他”却比大海还要神奇三分。    “当然!”大学生得意地挺挺胸,挂在胸口的那枚名牌大学校徽迎着落日的余晖,闪出两点炫目的光彩。“我爱大海,我爱大海的波涛,多么美丽壮观的景象哟!我要写一本诗集……不”他忽然挨近她身边,柔声地说:“为了获得你那高贵的爱情,我要献给你一本赞美大海的诗集,这是你藏在心底的希望,只有我能猜……”    “不!我们还是先别谈这个吧。”小白羞红了脸,急忙避开他那灼人的眼光。三天,她调到这个病区才三天啊!这个大学生真的就这么热烈地爱上了一个小护士?    “怎么?还要考察?我明天就要出院啦!”他心急火燎地贴近小白,显然又要来一段带有实质性的抒情表演。    小白急忙闪出身子,为了不让他觉得尴尬,随口问:“你想怎样赞美大海呢?”    怪了,他竟然像落水人那样,急忙扑上去抓住这根救命的稻草,清清喉咙,拿腔拿调地朗诵起来:“啊!清晨,我站在沙滩上,看到海浪波涛汹涌……”    小白突然拔腿就走。他急傻了眼,追着问:“你不爱听?”    “我听够了,如果你还有点爱大海的话,明天临走前去看一眼吧。”小白冷冷地回答。    “那,我的请求……”    小白竟跑了起来,边跑边扔下一句话:“我的答案就在海里。”    第二天清晨,小伙子果真站在沙滩上,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大海,久久地寻觅着小白的答案。大海静悄悄地,柔和得像一面镜子,他简直找不到任何有意义的蛛丝马迹。只是在他懊恼地离开时,大脑中却恶作剧般浮现一句“波平如镜”。天哪!原来不是波……    他走了。他知道,在这倒霉的海边,大海已经把自己的浅薄和浮夸全都给照出来了。    镜像    (小小说)    他,站在一盆鲜花旁,鼻孔里重重地“嗤”了一声,口里还连连骂道:“可恶!可恶!”镜片后射出的两道目光,紧紧地罩住了它。    它,贴在花茎上,一动不动,若不是屁股后遗下的几粒黑蛋蛋,和那衔在被咬得斑斑点点的花瓣上的那一张黑嘴,简直就是一股孪生的茎秆。这时候,不知是啃够了呢,还是被两道炽热的目光灼疼了,竟然颤竦了一下,收藏起那张邪恶的嘴脸,显出一副既诚实又可怜的模样。    他胜利地微笑了,随后果敢而又迅速地“处决”了它,却不曾发现附近还有一双惊奇的眼睛。    她,戴着崭新的白底红字校徽,睁着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紧抿着嘴唇,一直默默地看着发生在眼前的生活场景。突然间掏出笔记本飞快地书写……    他,端坐灯下批改作业,看到了她写的作文标题——老师的心灵。    他被吸引住了,睁大双眼认真阅读、细细品味。字里行间传递的情愫,渐渐拉紧了他的心弦。    她的作文就像一面镜子,让他又一次身历其境,去映照“为人师表”的身心。    船上    (小小说)    掌舵的大嫂忙着同依梅姐商量一件什么要紧事,渡船摇摇晃晃地漂在江心。舱里坐的大都是一些常客,他们也都在饶有兴趣地旁听着,看来早忘了自己的处境。只有坐在依梅姐对面的一个安静憨实的年轻人,时时看一眼翻滚的浪花,皱起眉头。在人们的眼里,他简直像个呆头呆脑的学生哥。    “你家铁柱他们那一帮子啊,就懂得每月把七八十元轻轻巧巧地装进腰包,连半分也不掏出来,还有什么话说?”依梅姐说着转开了脸,怀里抱着的公文包显得格外醒目。    “是啊,是啊!”    “无情无义,难怪人家不照顾。”    “这年头买张电影票还讲人情呢,当个街道工就那么便当?”    她的话立即招来一片附和声。    掌舵的大嫂叹一口气,忙赔着笑脸说:“大姐,那都是孩子不懂事,看在我的面上原谅他这一回吧,明天我请客,叫他当面向你和主任赔礼道歉,你看……”    依梅姐朝大家笑笑,换了点温和的口气说:“我倒没什么,听说新主任要来了,不知道他那里讲得通不。”    “这……”大嫂呆了半晌,迟疑着又补上一句:“那就都拜托给大姐了,大姐一定要美言几句,我会重谢大姐的。”    “谢倒无所谓,只要他不要再串帮结伙地跟我捣鬼就行了,什么检举揭发的,自讨没趣。”依梅姐的声音里开始掺进了一点蜜。    “那一定,一定!”大嫂喜得连声嘀咕。    依梅姐对面的年轻人好像也来了兴趣,突然开口问:“大嫂,你那孩子叫什么名字?”    大嫂看了他一眼,没理睬。不知谁在小声地嘀咕:小心点,大概是想打听明白了给报社寄信,现在的学生哥就爱搞这一手。    船终于到了对岸,年轻人起身时又对大嫂交代一句:“你也不用请客送礼了,叫你孩子明早八点钟来街道找我,我姓吴,新来的。”    “哎呀,他难道就是新来的吴主任!”依梅姐突然叫起来。    大嫂呆呆地站着,目送着他一步步远去。    “又是一个后生仔!”    “后生可畏啊!”    “这回可真是地老虎碰上天煞星了。”    乘客又在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船摇晃得更厉害了,依梅姐觉得脚跟越来越不稳,心里越来越虚,虚得快要飘起来、摔下去……P2-7

后记

为从小痴迷的文学梦找个摇篮承载,将平生写成的作品结个文集留存,这是我人生的一大夙愿。    依靠恩师的教化和学友的关爱,依靠友人的帮助,这个夙愿在我人生的金秋终于实现了。    于是,我把文集定名为《霜叶》,那是我收拾起来的、一路追寻文学之树的片片落叶;它们汇集在金秋,凝结着岁月的风云和生命的血汗,包容着质朴的灵魂与虔诚的寻觅。    于是,我禁不住要从心底激荡起一阵阵感激的热潮!    由于是结集而成,内中58篇作品历时30多年,历经我的少年、青年与壮年时代,自然要受当时当地不同的社会条件与特殊环境的制约,难免带有不同时期的时代印记,那正是文学反映社会客观实际的本能与使命,因此我不舍弃,也不去改变。    由于是文学作品,所有的素材必定来源于生活,但毕竟不是简单地再现或机械地照搬,它们都按照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则,经过综合、改造与提炼、加工,除了几篇纪实性的“通讯”和“报告文学”中所记叙的是真人真事外,其他作品反映的只是一定时期的社会现象和典型的人物形象,如果有人可以从中发现相似的身影,那也是表明对生活的贴近和描写的真实,大可不必对号入座。    由于是业余写作,毕竟没有专业作家的能力与水平,粗糙、浅显之失在所难免,权且作为一位坚贞的赤子面对文学缪斯执著的顶礼膜拜与呕心沥血的奉献;也是对于母校、恩师与学友们的真诚回报。    最后,谨让我再一次感谢——    我的父母,当我从幼儿到少年,常常在灶口、饭桌、田埂手捧书本时,他们都给予理解与宽容,从来不责备与干预。    我的恩师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培育了我写作能力。    厦门大学出版社,给了我这个“摇篮”,成就了我的梦想。    我的学兄,汪文顶教授,热忱地为文集作序,给了我理解与扶持。    我的学友,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赖瑞云教授,给予热情的鼓励与帮助。    我的同事林来辉小弟,真诚地帮我整理与打印文稿。    我的妻子和儿子,不断地给我以鼓励和支持。    还有许多亲朋好友……    在此一并致谢!    林其天    2010年12月于福州兴才楼

编辑推荐

这本《霜叶文集》由林其天著,内中58篇作品历时30多年,历经作者的少年、青年与壮年时代,自然要受当时当地不同的社会条件与特殊环境的制约,难免带有不同时期的时代印记,那正是文学反映社会客观实际的本能与使命,因此我不舍弃,也不去改变。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霜叶文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