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厦门大学 作者:李如龙 页数:24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计算动词理论及应用》的大部分直接译自笔者于2007年所著的英文教材《The 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Languages》。然而,近三年来,这一学科在各个方面的突破性进展,使得2007年的教材需要更进一步的扩充。笔者在厦门大学利用此英文教材开设了一门需时一个学年,分两个部分的人工智能和可计算方法的课程。在三个半学年的教授过程中,有上百名高年级本科和低年级硕士生、博士生及部分教师选修或者旁听了本课程。根据从听众中得到的大量反馈,笔者在《计算动词理论及应用》中重新组织了其结构,并增加了许多设计的实例。并将为《计算动词理论及应用》配备各种习题,编程及应用的资源以供下载。
书籍目录
总序序自序——我的词汇研究之路论汉语词汇的多元系统一、词汇的构成系统二、词汇的生成系统三、词音的组合系统四、词义的延展系统五、词语的层级系统六、言文分歧的交叉系统七、词汇的空间分布系统八、词汇的历时演变系统九、结语论汉语词汇系统的生成与发展一、从无理据到有理据二、因音造词的古今演变三、因义造词的历时发展四、音节组合由单音到复音的历变五、汉语词汇的生成和演变的陀螺形运转六、研究词汇生成与发展的意义论汉语的单音词一、上古汉语单音词占优势二、汉代之后双音词的大发展三、单音词是汉语词汇系统的核心和语法系统的基点四、深入理解汉语的"单音节的孤立语"的类型特征论音义相生一、词汇的构成系统二、因音生义三、因义生音四、音义相生的性质及其发生的年代五、音义相生与现代汉语方言差异六、余论论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其流变一、引言二、音义相生三、语素合成四、语法类推五、修辞转化六、结语论汉语和汉字的关系及其相关的研究一、汉语和汉字之间有内在的关系二、汉语的发展引起了汉字的适应性变化三、汉字的表义性质制约了汉语的外部发展四、汉语和汉字的关系的相关研究汉语和汉字的互动与和谐发展一、汉字是世界文字的独特类型,汉字和汉语的关系是独特的关系二、汉字适应并参与了汉语的演变和发展三、汉字对汉语的演变与发展的作用四、余论论汉语的口语词汇与书面语词汇词汇系统在竞争中发展谈谈词汇的比较研究论汉语方言特征词语汇学三论词汇规范问题漫议口语教学三题汉语义位“吃”的古今南北比较研究量词"张"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变厦门方言词汇一百多年来的变化
章节摘录
词义系统是词汇系统中最复杂的系统之一,因为它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知识系统,各民族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又有种种不同的方式。 从共时的静态系统说,词汇语义有义值系统,包括基义(概念义、感情义)和陪义(色彩义、联想义、附加义、修辞义等);义域系统,包括由语用、语法所决定的义域的大小、多少,语体的适应和语义的组合等差异。刘叔新所构建的汉语语义系统包含了11个子系统。后来,张志毅归纳为对立系统(同义、反义、同层、异层)、依存系统(关系依存、层级依存、次第依存、邻义依存)、互补系统和组合系统。 词汇语义又是一个不断扩展延伸的动态系统,其主要表现是义位的增加以及义域的扩大。早期关于汉语词义的研究多止于扩大、缩小和转移的“三分说”。张志毅、张庆云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提出了“七对说”:扩大和缩小,转义和转类,虚化和实化,深化和浅化,同化和反化,褒化和贬化,强化和弱化。关于词义演变的途径,则提出了三个语言参数:语义的延伸,语法的作用(词类的区分和转化,聚合和组合功能的发展),语用的推动,及各种修辞手段对词义演变的制约。 数十年来,关于汉语词汇语义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了。从本义到引申义,比喻义,同义扩展,反义对立,上下位词的衍生,义类的聚合,语法意义的组合,实词的虚化,词义褒贬的附加,所进行的系统性的研究,已经有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