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往事

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水涌  页数:26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历史长河溅起的浪花,是一个个不可陌生的容颜,南强学府的那些故事,蕴含着民族从屈辱中崛起的步点,往事不能如烟,因为那里有我们不能丢失的记忆。

作者简介

  朱水涌,原名朱水永,1949年10月生,厦门翔安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人文学院副院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理事,福建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协会员,厦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主持和承当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4项及多项福建省、教育部社科研究与教学改革研究项止。论著有《诗歌形态美学》、《文化冲突与文学嬗变》、《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中国小说》、《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叙事与对话》等10部,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电视与文学作品数十部多次获省、部级奖励。

书籍目录

厦大的风景(自序)第一篇 校主建校的那些日子一、陈氏宗祠的锣声在父亲倒下的地方创业在生育自己的故乡兴学痴绝的精卫二、创办厦大“岂能久待”叶渊的忧虑陈嘉庚与汪精卫“敢做敢担当”的闽南人三、校址演武场的风雨第一块奠基石“演武”争夺战“蛋还未孵就先数鸡”四、校名坚守的风波从私立到国立张伯苓的那次欢迎茶会第二篇 校长的那些事儿一、四个月的首任校长邓萃英没有挂出的总统题匾和对联不被采纳的校舍设计校长与校主的那份纠葛二、“止于至善”的校长林文庆新加坡的“一驾马车”由同情康有为、跟随孙中山到执掌厦大“自强不息”与“止于至善”建立国学院的欣喜与烦恼蔡元培信中的“嘉庚鱼”三、烽火硝烟中的萨本栋校长科学家、男傧相、运动员与大学校长不到“最后一课”弦诵不辍钱、小车与人:萨本栋治校二、三事四、人民大学的校长王亚南一生手不释卷的学者《资本论》的首译者与“中国经济学”的奠基作人民大学校长的教育情怀王亚南与陈景润第三篇 “南强”作家的道道风景一、厦大时期的鲁迅恋爱中的鲁迅“月亮诗”风波鲁迅与顾颉刚徘徊的寻路二、林语堂的来去大师的厦门情结从北京到厦大三、山城中的现代派施蛰存“防空洞事件”图书馆的收获与闽山闽水的体验四、烽火中的抒情诗人林庚艰苦中的诗意栖息学术的耕耘与收获五、台湾三位文艺家的厦大生活王梦鸥的厦大热血生涯姚一苇的厦大起跑线骑着自行车上学的余光中六、多舛的命运因笔名而罹难的徐元度特殊身份的彭柏山傲气逼人的李拓之七、郑朝宗:敢有豪情继严林附录 厦大文本筹办厦门大学演讲词记厦门大学开校式本校五周年纪念会之演说辞晶勉同学词《唯力》创刊号献词怎样做一个大学生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战火毁坏了原有的经济秩序,但也会给杰出精明的企业家、商人带来机遇,此时的陈嘉庚审时度势,及时改变经营战略。他抓住战争打乱原有航运格局的时机,将自己的产业向国际航运业务拓展。1915年,他租下“万通”、“万达”两艘货轮,开始在新加坡、印度和波斯湾的大海中来回穿梭,从事稻米、木材的海上运输。1916年,他改租船为买船,以30万元购置了载重3000吨的“东丰”号货轮,第二年,又以42万元买下了载重3750吨的“谦泰”号货轮,将两艘船都租给法国政府,每船每月收取费用12万元,同时将因战争罐头滞销而积压下来的白铁片高价出售。之后,他又根据经济局势的变化,将罐头厂改为橡胶厂,将稻米加工厂改为橡胶制品厂,产品直接销往美国,谋取高额利润。战争不仅没有把陈嘉庚的企业冲垮,反而让陈嘉庚的企业更加壮大起来。经济壮大,办学有了更坚强的后盾,陈嘉庚在家乡的办学举动便一发不可收了。  1916年10月,陈嘉庚派胞弟陈敬贤回到集美,开始了大规模的学校建设。  1917年,集美女子小学开学;1918年,集美这块原本贫瘠的土地上,骤然出现了一片红砖绿瓦、中西合璧的建筑群,集美学校的大礼堂,“居仁”、“立功”、“尚勇”等教学楼群建成,供学校用的电灯厂、自来水塔、餐厅、浴室、大操场等公共设施也相继建好,集美师范学校和集美中学成立并开始上课。之后,陈嘉庚又创办了集美幼稚园、集美水产科、商科、农林部、国专部,增办了集美女子师范、集美幼稚师范。与此同时,集美医院、集美图书馆、集美学校储蓄银行、科学馆、体育馆、军乐亭、植物园也先后设立。由此,在东南之滨的浔江出海口,一个美丽的以现代教育为宗旨的学村出现了。在集美学村学习的孩子们,享有校方免费供给的日常用品和统一制服,不用缴交学宿费,师范生还免交膳食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厦大往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