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济川 编 页数:317
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时代,大学就业指导工作呈现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对一所新升为本科的师范院校来说更是如此。在新形势下,针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引导大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劳动价值观,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择业知识、技巧,树立职业价值观尤为重要。 宁德师范学院作为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在办学上,培养的学生要立足宁德,面向海西,要以培养高素质中小学教师和应用型高级人才为主要任务;强调要使学生成才,既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又要教给学生做事的能力;强调必须培养能够在省内外谋职和创业的人才。 宁德师范学院办学注重对学生进行自然和人文科学知识的教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以使学生拥有先进的知识和能力,在今后的就业中能够发挥更好的竞争优势。在课余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创造各种机会锻炼学生,使学生得到大量的实际锻炼。办学50余年,培养毕业生2万余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已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有相当部分的毕业生还成为地方党委、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或管理者。 作为在宁德师范学院工作30年的教师,编者感受着学校注重培养、提高学生实际就业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方面的各项举措。为此,笔者在参考、借鉴国内同类专业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编写了本书,以期把自己的感受、体会总结起来并传授给学生。在编写的过程中,笔者力求结合新办本科师范院校的特点,针对高校毕业生择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就业指导的意义、就业形势、择业观念、自我认识、生涯规划、就业准备、求职方法、择业决策、笔试面试、自主创业和权益维护等方面予以指导,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教程的编写得到宁德师范学院领导和同仁的大力支持,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许多文献,除了在参考文献中列出的之外,还有许多无法一一列出,在此谨向所有文献的作者表示由衷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再加上成书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不足甚至错误之处,敬请专家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时代,大学就业指导工作呈现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对一所新升为本科的师范院校来说更是如此。在新形势下,针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引导大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劳动价值观,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择业知识、技巧,树立职业价值观尤为重要。
作者简介
陈济川,男,1959年12月生,福建霞浦人。宁德师范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从教30年来,先后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运动生理学教程》、《大学生健康教育》、《健康的测评与维护教程》和《漫话健与美》等著作;曾获宁德市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并荣获“宁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宁德市首届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宁德市第二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称号。
书籍目录
前言绪论第一节 就业指导的作用与意义一、就业指导的作用二、就业指导的意义第二节 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第三节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点一、群体性二、时效性三、需求多变性四、形式多样化五、高层化六、年轻化第四节 正确面对就业市场一、摒弃不良的择业现象和心态二、正确的择业观念三、就业应具备怎样的知识、能力第五节 就业市场的运用第一章 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与择业观念第一节 就业形势第二节 就业环境一、社会客观环境二、个体成长环境三、社会心理环境四、社会发展环境第三节 当代毕业生择业观念一、当代毕业生择业观念的变化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第四节 当代毕业生择业趋向一、大学毕业生择业的含义二、我国大学毕业生择业趋向特点第二章 自我认识与职业适应性测验第一节 自我认识一、自我认识的正确观点二、自我认识的基本方法三、自我认识的主要特性四、正确认识自己的前提第二节 自我评价一、自我评价的内容二、自我评价的原则与方法第三节 常用职业心理测验量表及其应用一、霍兰德职业偏爱测验量表二、最适合你做的职业三、田崎仁性格测验量表四、羞怯性测验第三章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概述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目的及准则一、职业设计二、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三、职业生涯设计的准则四、职业设计与社会、人生的发展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步骤及常见误区一、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基本步骤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常见的误区第三节 影响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因素一、身心状况二、教育三、家庭负担四、性别五、社会环境六、机遇第四节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策略一、从客观现实出发,确立择业方向二、比较鉴别,选择最佳方案三、扬长避短,适时调整四、不过分强调原来所学专业第五节 职业发展技巧一、保持勤奋二、矢志不渝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四、避免个性游戏五、慎重“跳槽”第四章 就业前的知识能力准备第一节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一、合理知识结构的内涵及特点二、职业对求职者知识结构的要求三、知识的获得四、建立合理知识结构的原则五、合理知识结构的完善途径第二节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一、科学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二、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第三节 培养较强的实践能力一、基本能力的培养二、多种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三、特殊技能的准备第四节 综合素质的提高一、素质的内涵二、素质的基本特征三、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念第五章 心理准备与心理调适第一节 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一、心理素质概述: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三、就业前的心理准备四、心理素质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五、师范类大学生的择业心态第二节 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一、常见的心理矛盾二、常见的心理误区三、常见的心理障碍四、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第三节 择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一、心理调适及其作用二、重新认识自我,扬长避短三、运用心理调节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四、寻求必要的社会辅导第四节 大学生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择业一、正视现实二、敢于竞争三、不怕挫折四、放眼未来第六章 就业推荐材料准备第一节 自荐材料的编写一、编写自荐材料的指导思想二、自荐材料的类型及特点三、自荐材料的搜集与整理四、自荐材料的基本结构形式、内容组成第二节 求职信、履历表的要求一、求职信的要求二、履历表的要求三、大学生求职信中常见的毛病四、写好求职履历应注意的五个方面第三节 推荐表的填写第四节 备好各类求职材料第七章 求职信息准备第一节 求职信息概述一、就业信息是职业选择的基本前提二、就业信息是择业决策的重要依据三、就业信息是顺利就业的可靠保证第二节 收集就业信息的途径一、校内主管部门二、各种类型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三、利用各种“门路四、实习单位五、打电话、写求职信或登门拜访六、有关就业指导的报刊、图书七、计算机网络第二节 求职信息的分析利用一、求职信息的分析二、求职信息的利用三、发现机遇,把握机遇第八章 求职途径与方法技巧第一节 求职途径一、通过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求职二、通过各级政府就业指导服务部门求职三、通过社会各级人才市场求职四、通过社会实践或实习求职五、通过大众传媒求职
章节摘录
二、个体成长环境 对于大学生来说,个体成长环境主要是指所受教育的环境。教育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德、智、体诸方面施以积极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从狭义上来说,是指学校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泛指社会上一切有教育作用的活动。事实上,社会上的一切教育活动都会给受教育者产生某种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一切教育形式所产生的结果,大都能反映在学生的素质以及他们的择业意识、择业行为上。我们这里着重探讨家庭教育、大学前教育、大学教育等几个方面的影响。 从家庭教育来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教育方式及家庭气氛对儿童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安妮·罗欧从1951年开始,采用谈话、测验和了解个人生活史等方法来研究杰出的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的个人发展史及其人格特征,发现他们早期所受的不同养育方式的教育,影响其追求的职业类型以及在所选择的领域中可能达到的水平。罗欧把家庭抚养方式分为三种类型,即情感关注型、回避型、接受型。情感关注型的抚养方式又分为溺爱型和严格型两种。溺爱型父母对子女娇养,他们充分满足儿童的生理需要,鼓励其依赖和限制其探索行为,把子女看作或设想为“天才”;严格型家长对子女要求严格,通常按完美的计划对其严格训练,激励子女的成就感。回避型的抚养方式又分为拒绝型和疏忽型。拒绝型的父母对子女的生理需要是关心的,但对其内在的情感要求不能满足;疏忽型的父母在一定的限度内忽视子女生理的要求。接受型的抚养方式又分为随意接受型和抚爱接受型。随意接受型的父母对子女需要的接受具有随意的性质,抚爱接受型的父母不干涉而且促进儿童的才能和独立性的发展。在职业选择上,在情感关注型家庭中成长的人,没有形成自我集中,经常意识到别人的态度和意见,这类人往往需要定向于人的T作;在回避型家庭中成长的人,可能发展到一种对别人强烈的防御意识,他们可能不愿与人打交道,往往需要定向于物的工作;在接受型家庭中成长的人,可能定向于人,也可能定向于物。罗欧的观点,虽然是以杰出人才为研究对象而提出的,具有不完整性,但仍有一定的代表性。家庭的教育方式对子女性格、爱好、兴趣等的培养和熏陶,直接影响到其职业能力的发展。 从大学前的学校教育来看,大学以前的教育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几个阶段。大学以前的教育是基础教育,亦是素质教育。但在我国由于高考的指挥棒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教师把素质教育变成了一种应试教育,紧紧围绕考试来设置教育内容和进行教学活动,学生也以应试的学习方式来接受教育,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养成了一种依附性的学习习惯,其结果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发展。在我国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农村和城市的差别较大。由于多数农村的教学条件较差以及环境的影响,农村学生的知识面、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对事业的期望同城市的学生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别。大学前的教育所形成的差异性,在大学阶段,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改变。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