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01月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旭,罗思东 页数:355
Tag标签:无
前言
城市化作为一个世界历史进程中重大历史现象,有其规律可循。自20世纪初至今,世界各国相继向一个有别于“传统城市化”的阶段加速迈进,我们把这个崭新的时期称为“新城市化”阶段。所谓“传统城市化”,大致相当于城市发展的初期和中期。其主要特征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由农村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由小到大,逐级递进;城市周边地区发展迟缓,郊区完全处于依附地位,是城市化的预留空间;由于郊区发展滞后,因此城市的空间布局以单核或单中心为主。所谓“新城市化”,与“传统城市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一,在这个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开始出现相对分散化的趋势,郊区或城市外围地区逐渐反客为主,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第二,中心城市与郊区经济重新定位,功能互有置换。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依然存在,但在区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有所下降,制造业、零售业等在郊区获得广泛的发展空间;第三,在郊区普遍兴起的城镇中,出现一些经济独立性很强的次中心,与原有的中心城市共同构成复中心或多中心结构,优化了区域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结果,城市与郊区从此消彼长的博弈到同步依存,进而形成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新的地域实体(一般称大都市区)。这标志着,城乡关系有了实质性的良性互动,城市化从单纯的人口转移型向结构转换型过渡,进入高级发展阶段。与之相适应,城市与区域规划、市民社会和社会群体关系、地方政治和政府政策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两个阶段的分水岭是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这既是“传统城市化”的成熟期或称鼎盛时期,也是城市发展的困难期:有限的城市空间开始出现饱和现象,“城市病”凸显,如城市住宅紧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社会治安等问题层出不穷,无形中增加了城市发展的额外成本,城市的规模成本逐渐大于规模效益,聚集经济变成了聚集不经济。相形之下,郊区开阔的空间和宜居环境、公共交通的改善、私家车的普及等,比较优势凸显,城市和郊区之间“推力”和“拉力”此消彼长。故此,从“传统城市化”向“新城市化”的过渡是城市经济社会等方面结构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内容概要
纽约大都市规划百年:新城市化时期的探索与创新。公众的声音:美国新城市化嬗变中的市民社会与城市公共空问。美国新城市化时期的市民与城市社会问题:以禁酒运动为例美国新城市化时期的公共住房政策。
作者简介
王旭,历史学博士,厦门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美国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委。著有《美国城市发展模式》等专著3部、《中美城市化及其比较》等编著4部、《全球城市史》等译著5部。曾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并多次赴欧美和大洋洲从事学术交流活动,两度受聘为富布莱特高级研究学者。1993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6为“闽江学者”历史学特聘教授。
书籍目录
丛书总序绪论第一章 美国城市发展的两大阶段 一、从乡村到城市——传统城市化阶段 二、从城市到大都市区——新型城市化阶段 三、大都市区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 四、新城市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意义第二章 大都市区的横向蔓延与地方政府零碎化 一、大都市区的横向蔓延与郊区化 二、大都市区横向蔓延的社会影响 三、零碎化的地方政府 四、联邦、州政府与地方政府零碎化第三章 市政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一、早期市政体制的缺陷 二、进步运动与市政体制改革 三、新型市政体制的内在运行机制 四、城市经理制与地方行政管理的专业化走向第四章 构建大都市区政府的尝试 一、构建大都市区政府的理论探讨 二、传统改革方式之一:兼并 三、传统改革方式之二:市县合并 四、传统改革方式之三:“联邦式”大都市区政府 五、大都市区政府体制改革的困境第五章 60年代公共选择学派与美国地方自治传统 一、美国的地方自治传统与公共选择理论 二、专区与大都市区公共服务的规模化 三、公民参与的组织化与城市治理的分散化 四、公共选择的理论缺陷 第六章 新区域主义与大都市区治理 一、新区域主义运动的兴起 二、新区域主义的系统主张 三、新区域主义的政策议程:精明增长 四、新区域主义的合作议程:“棕色地带”治理 五、地方政府间的协作与协调 六、大都市区治理的问题和基本走向结论附录 1992年波特兰大都市区章程索引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至于已有政府建制地区的人们反对兼并,情况就复杂一些,但这些反对最终都顶不住压力,被强制兼并,此类例子也有很多。1850年新奥尔良、1854年费城、1856年旧金山、1860年圣路易以及波士顿、1876年路易斯安娜、1880年芝加哥以及巴尔的摩等数次兼并案例中,都有郊区居民持不同意见,最后是州立法机构强制实施。通过兼并,城市的人口和地域面积都有极大的扩展。人口方面具体数据很多,本章已有部分阐述,地域面积的扩展不易有确切的统计,但有些典型事例还是很说明问题的。根据《马唐草边疆》作者肯尼思·杰克逊的研究,19世纪最有意义的城市兼并是费城、纽约和芝加哥。费城于1854年与费城县合并,是美国城市历史上地域面积增加比例最大的一次合并。仅这一次合并,其人口就翻了三番,地域面积从2平方英里剧增至130平方英里,成为1859年巴黎兼并外围地区之前世界地域面积最大的城市。被兼并的区域有已经独立建制的郊区斯普林加登(Spring Garden)、北利博蒂(Northern Libetties)、肯辛顿(Kensington)、索斯沃克(Southwark)、莫亚门兴(Moyamensing)。这几个郊区城市1850年时在美国城市中的排名分别是第九、第十一、第十二、第二十、第二十八。芝加哥最大的兼并发生在1889年,扩展了133平方英里,将今天的远南部囊括进来,成为美国第二大城市。在兼并之时,尽管这个地域内已形成几个建制城镇,但人口密度并不高,人口总数仅22.5万人,很多地方还是农村和分散的地域。但30年时间内,这个被兼并的地域内人口就增加到100万人。恰恰是因为芝加哥的兼并,威胁到了纽约头号大城市的地位,纽约才于1898年急急忙忙地进行了几乎是美国城市史上最大的兼并。是年,纽约将周边四个城市兼并为一个大纽约,包括布鲁克林、昆斯(皇后区)、斯达腾岛和布郎克斯。其中布鲁克林当时已是美国第四大城市。纽约市的规模从此由44平方英里剧增到300平方英里,人口数量达200万。
编辑推荐
《美国新城市化时期的地方政府:区域统筹与地方自治的博弈》是新城市化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