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陈荆长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0-11出版) 作者:陈荆长 页数:656
Tag标签:无
前言
何谓异文?所谓异文,就是通假字和异体字的统称。如“乌乎”、“于戏”是“呜呼”的通假字,“迹”、“迹”是“迹”的异体字。通假,也叫“通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严格说,与本无其字的假借不同,但习惯上也通称假借。包括同音通假,如借“公”为“功”、借“骏”为“峻”;又声通假,如借“祝”为“织”、借“果”为“敢”;叠韵通假,如借“崇”为“终”、借“革”为“勒”,等等。古书多用通假字;今简化汉字也常常采用,如借“谷”为“谷”、借“吁”为“吁”,等等。本字典是为大中学生和阅读文言文的人编纂的。文言文中使用通假字、异体字是很多的。我们在阅读、欣赏古典文字时,比如:我们读《诗经》、读《楚辞》,读汉赋、读《史记》,读唐诗、读宋词,甚至读明清小说、读鲁迅文章,就常常会遇到这些字。本字典为阅读古书的人查找这些字提供方便。当然,《新华字典》、《中华大字典》,特别是《辞海》均收集了这些字。但它们都分散在各字、词条里,查找不太方便。而本字典则把通假字、异体字搜集起来,按汉语拼音音序编排,一一加以解释,查找便捷。
内容概要
所谓异文,就是通假字和异体字的统称。如“乌乎”、“于戏”是“呜呼”的通假字,“迹”、“迹”是“迹”的异体字。通假,也叫“通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严格说,与本无其字的假借不同,但习惯上也通称假借。包括同音通假,如借“公”为“功”、借“骏”为“峻”;又声通假,如借“祝”为“织”、借“果”为“敢”;叠韵通假,如借“崇”为“终”、借“革”为“勒”,等等。古书多用通假字;今简化汉字也常常采用,如借“谷”为“谷”、借“吁”为“吁”,等等。
章节摘录
插图:
后记
本书的出版,得益于仰恩大学时任副校长官鸣的热心推荐,与许多学校(单位)及众多同学、学生的大力支持、帮助分不开。可以说,本书是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衷心感谢他们!祝关心支持本书出版的学校(单位)兴旺发达事业有成!祝学校校长(单位领导),祝我的同学、学生幸福健康快乐!
编辑推荐
《汉语异文字典》是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