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作者:庄国土,刘文正  页数:56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通过研究东亚地区华人华侨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及其与中国大陆互动的历史,论证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东亚华人经济体之间进一步整合的可能性及其在东亚一体化进程中的先导作用。作者根据新发掘的资料,论证了形成于15世纪初的华商网络与当前华商网络的历史承继关系,论证了经贸和移民是华商网络的两大支柱,并进一步指出,华商网络是当代东亚华人经济体整合的基础。

书籍目录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东亚经贸圈及华商网络与移民的互动 三、相关概念界定第一篇 东亚华商网络、中国海外移民与华侨社会的形成 第一章 明清时期中国的二次海洋机遇与华商网络的形局  第一节 中国海洋发展史上的二次发展机遇及丧失原因   一、宋元时期:中国海洋发展史上的第一次机遇   二、明末清初:中国海洋发展史上的第二次机遇   三、中国丧失海洋发展史上两次机遇的原因  第二节 闽南人与18-19世纪华商网络的发展   一、闽南人文精神特点   二、10-14世纪:闽南海商集团的崛起   三、15-17世纪:从走私贸易、海寇贸易、合法贸易到、“海上帝国” 第二章 17-19世纪的中国移民下南洋  第一节 越南、缅甸与暹罗   一、越南   二、缅甸   三、暹罗  第二节 西(美)属菲律宾、荷属印尼和英属新马   一、菲律宾   二、荷属印尼   三、英属马来亚 第三章 南洋华侨社会的形成与发展(17-20世纪初)  第一节 英属新马与荷属东印度   一、新加坡与马来半岛   二、荷属东印度(印尼)  第二节 越南与暹罗(泰国)   一、暹罗   二、越南  第三节 菲律宾与缅甸   一、菲律宾   二、缅甸 第四章 台湾汉民社会及日本、朝鲜华侨社会的形成  第一节 台湾汉民社会的形成   一、人口压力——闽南人向海外移民的客观原因   二、东亚海域贸易网络的形成和开发:闽南人向台湾移民的外在原因   三、闽南人移民台湾和台湾汉民社会的形成   四、漳泉移民的差异  第二节 日本华侨社会的形成   一、明治前的日本华侨   二、明治后的日本华侨  第三节 朝鲜华侨社会的形成   一、同治之前的朝鲜华侨   二、同治之后的朝鲜华侨第二篇 侨政和东亚华人社会的转型 第五章 清代和民国侨政与东南亚华侨认同的变化  第一节 清廷和民国政府的华侨政策   一、清代前期和中期的华侨政策   二、晚清时期的华侨政策与侨务  第二节 在南洋设立领事馆的检讨   一、在南洋设立领事馆的动机   二、南洋各领事馆的设立过程   三、南洋设领过程检讨  第三节 晚清华侨民族主义的形成   一、只知有家不知有国   二、被唤醒的民族主义   三、华侨社会各阶层对民族主义的认知和特点  第四节 民国政府的侨政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侨务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侨务  第五节 民国时期的华侨爱国主义   一、从民族国家到政府领袖:南洋华侨对中国认同的发展   二、南洋华侨爱国主义热潮形成的原因   三、20世纪20-30年代华侨爱国主义的评价 第六章 华侨参与中国经济建设与革命 第七章 东南亚华人社会的转型与中国侨务政策的变化 第八章 东亚各国对华人的政策与态度第三篇 东亚华人经济体崛起及其一体化趋势 第九章 东亚经济崛起与华商 第十章 东亚华商与中国大陆的经济整合 第十一章 中国新移民前往东南亚的过程、原因和分布 第十二章 东南亚华侨华人数量、籍贯、分布和职业构成 第十三章 东亚经济一体化与华商 第十四章 华侨华人智力资源在中国大陆的整合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闽南的乡土文化习俗,有着浓郁的西洋特色。其生意活动,更贯穿了“经济关系高于一切关系”(包括亲属关系)的西方市场经济原则。这种文化的多元性与开放性,是闽南人务实精神与蔑视正统的体现。  3.闽南人文精神的局限  以上闽南人文精神的三个特点相互依存与联系,以重商趋利为核心,为逐利而勇于冒险进取,因重商而兼容开放,藐视权威定式。这些特点的发挥同时也带来局限性。  闽南人通常缺乏坚定的政治理念以及为之奋斗的献身精神,这种献身精神与修身、律己相关。由于重商逐利而功利目的明确,其活动有明显的短期行为。由于全民重商又常历风波之险,如王十朋咏泉州诗中所谓“大商航海蹈万死”,闽南这块土地上很少滋生出领一代风骚之大思想家,有破旧之勇气而无立新之韧性。即使是明末大思想家李贽,其学说也是对传统现实抨击有余而建构不足。南宋以降,南方学术重镇此伏彼起,引领中国政治思潮,蜀学、浙学、湘学、徽学等先后引导中国思潮,南粤大地近百年更领社会思潮的风气之先。福建对全国有一定影响的闽学,其基地在闽江流域,与闽南基本无关。近千年来在中国政治、文化舞台上叱咤风云者,闽人屈指可数,林则徐、严复等,都是闽江流域孕育出来的,亦与闽南无关。  相反,闽南人在政治理念上的摇摆和务实,却常受时人的诟病。率南宋水师降元而加速南宋覆灭的蒲寿庚,为清军扫荡中原立下汗马功劳的洪承畴,受南明大恩却又降清的郑芝龙,背叛郑成功又率水师剿灭郑成功后裔的施琅,都被时人和后人认为气节有亏。唯一的异数是郑成功,据金厦丛迩小岛而敢北向中原争天下,南拓海疆与欧人抗争。在南明国子监就学和隆武帝的知遇之恩使郑成功矢志孤忠,与清朝抗争到底,其坚定的政治理念与军事组织能力在闽南人中可谓千载难遇,但郑成功却有一半日本人血统。毛泽东在谈到北伐战争时曾戏言:广东人闹革命,福建人出钱,湖南人当兵,浙江人做官。这里说的福建人,相信指的是闽南人(闽南籍华侨)。  与政治、文化人才凤毛麟角相反,闽南籍大商家辈出,东南亚闽南籍华商如陈嘉庚、胡文虎、陈六使、黄仲涵、李清泉等,当前的黄奕聪、郑周敏、陈永栽、郭令灿等,都是富甲一方的豪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东亚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是研究华侨历史不可或缺的读物!
  •   正是我一直在找的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