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作者:佟文娟 页数:235
Tag标签:无
前言
1983年,厦门大学创办了广告学专业,1993年,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21世纪广告丛书》。弹指一挥间,至2008年,已经25年或15年过去了。近两年来,《21世纪广告丛书》又进行了重要的改版与扩充,更名为《厦门大学广告学丛书》。 为了推进广告学术研究,2008年,我们又启动了《厦门大学广告与传播艺术丛书》的编写工作。在前一套丛书的基础上,本丛书的思路是进一步扩大广告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尽量延伸与广告相关的研究领域。因此,本丛书包括《广告传播学》、《著名品牌故事》、《2.O营销传播——互动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国际广告传播》等10多种著作。这些著作不仅关注广告理论方面的深度探讨,也关注新媒体时代广告发展的趋势研究和广告在国际化背景下的运作策略研究。广告是营销的促销手法,服务于商业销售目的;同时,广告之所以成为“广告”而不是其他,是因为广告活动是大众传播行为,是特殊的传播形态和传播方式,是研究利用大众媒介说话的艺术、传播的艺术。因此,才有了《广告与传播艺术丛书》的构想。 传播学的理论来源于社会现象。众所周知,传播学本身并不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从形成理论体系到现在才不到100年历史。其中,传播统计方法师从统计学,传播心理学源自心理学,其二级学科广告学又借鉴了市场营销学的一些原理和方法。可以说,传播学是优良的“杂交品种”,无论是早期的研究报刊广告的覆盖率,还是拉姆斯菲尔德、施拉姆对传播要素的定义,还是后来M.E.麦库姆斯和D.L.肖就美国总统选举情况提出的“议程设置假说”等各传播学理论,它的面世是用于解决和分析社会问题,所以属于社会应用型学科,这就要求其必须同社会现象紧密联系。广告在发展中吸取了传播学的这些精髓。
内容概要
本书拟在国民党政权迁至台湾之后为起点到2008年近60年的时间跨度里,以台湾民主政治转型为背景参照,探讨台湾的政治和媒体之间的关系变化过程,分析其原因。本书上篇以各类媒体在政治变动过程不同阶段发挥的政治功能为线索,既按照时间顺序也遵循政治发展过程。下篇是对上篇历史描述性的理论深化,运用文化研究理论进行理论分析和深度审视。本书认为台湾政治建立在高度的政治意识形态基础之上,所以下篇从政治传播的内容、传播策略和传播文本这几个角度剖析台湾政治传播的内在理路。
书籍目录
总序研究台湾政治传播的开创性著作(代序)前言过程:从政治媒体到媒体政治 一、国民党威权体制为日后向民主政治转型提供制度空间 二、国民党威权体制之下的媒体地位 第一章 组建反对党——政论杂志 第一节 国民党掌控大众媒体 第二节 政论杂志的理论定位:权力制衡器 第三节 政论杂志的实际作用:组建反对党 一、知识分子办杂志时期(50—70年代初) 二、政客办杂志时期(70—80年代初) 三、政论杂志的春秋战国期(1980年代)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群众动员(一)——作为媒体的社会运动 第一节 台湾社会变迁与民主化要求 第二节 台湾社会运动的话语建构 第三节 作为媒体的社会运动 一、社会运动作为媒体——人际传播 二、社会运动作为新闻事件——大众传播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群众动员(二)——地下电台 第一节 “解严”前台湾广播电台概况 第二节 地下电台的兴起与政治角力 第三节 政论性地下电台的传播模式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政治和社会力的较量——电视媒体 第一节 国民党控制“三台” 第二节 民进党打破电视频道垄断 第三节 民间社团推动“党政军退出三台”运动 第四节 “广电法”修法与政党利益争夺战 本章小结分析:文化研究视角中的台湾民主政治与大众媒体 一、文化研究理论简述 二、文化研究方法适用于台湾问题分析 第五章 政治与大众媒体关系论 第一节 民进党执政后操控媒体的主要手段 第二节 大众媒体与政治体制关系探析 第三节 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中媒体的属性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意识形态——政治传播的内容 第一节 政治意识形态的功能 第二节 民进党意识形态的构建 一、历史:非法化 二、现实:革命化 三、未来:狂欢化 第三节 大众媒体建构大众文化的路径 第四节 同为意识形态的政治与大众媒体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娱乐——政治传播的策略与回馈 第一节 经由象征表达的意识形态 第二节 象征的传播学运用——传播的仪式观 第三节 传播仪式观的实践——新闻戏剧化 第四节 解构权威——民进党的政治行动剧之一 第五节 开拓政治空间——民进党的政治行动剧之二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民粹主义——政治传播的文本 第一节 公民社会需要理性文化 第二节 民粹政治阻碍公民社会的成熟 第三节 大众媒体助力民粹政治传播 本章小结结语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4)确保团体的资源供给(含物力和财力)。 由《台湾政论》的运作方式可见,《台湾政论》除了像《文星》、《大学杂志》一样发挥上述第一种和第二种作用之外,还发挥了前两者没有的第三和第四种作用(第一期就再版了五次,第五期销量已达五万份还有两千份海外订户)。《台湾政论》结合了宣传理念、汇聚力量与直接的选举运动,避免了文人办杂志时期坐而论道、空谈理念的弊端,更加务实:与实在的政治反对力量结盟,整合与动员了反对力量;争取了群众力量,动员了群众热情,建立集体抗争的模式,实际发挥了将反对力量组织化的功能。《台湾政论》与执政者的对抗立场、论政焦点立足台湾的特点也都为其后的台湾党外运动诉求定下基调。而且,《台湾政论》还是国民党政府迁台后第一本由台籍人士创办和主导的政治异议杂志。 1975—1979年,台湾面临着重大的内外政治经济危机——石油危机带来经济的大萧条;蒋介石于1975年4月5日去世,严家淦继任“总统”,蒋经国准备进行权力交接,于1976年出任国民党主席。1978年3月21日,蒋经国通过国代投票当选第六任“总统”;12月16日,美国卡特政府宣布承认中国,台湾的外交空间日益缩小,外交处境日益不利。台湾当局在国际外交上遭遇困境,岛内舆论质疑其执政的合法性,台湾的本土化诉求在政治、文化领域相继展开:1977年8月,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发表《人权宣言》,表示“台湾的将来应由台湾一千七百万住民决定”,台湾的乡土文学与反乡土文学的论战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1977年11月,台湾进行了实施地方自治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地方选举——五项地方公职选举。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后,为了安抚台湾地方势力,同时保证自身利益,制定了两个部分的选举制度:第一部分是《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及相关法规规范的各级公职人员的选举制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