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厦门大学 作者:林勇 页数:42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多元族群的马来西亚社会,华人与马来人之间的经济地位差距历来都是政府决策的一个重要依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正确认识华人和马来人之间的族群经济地位差距及其发展变化,对于马来西亚的族群关系和阶级关系能有一个更加客观的判断和认识,从而对其推行的族群政策和公平发展战略能有一个比较公正的评价。目前,国内还没有人专门就此做过比较深入的探讨。 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从新的角度、运用新方法和新理论,对新的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新的观点。 本书首先重新界定了经济地位的概念,以就业地位、收入地位、贫困地位和公司股权地位为其主要指标,从发展的角度,对1957年到2005年间华人和马来人的经济地位进行动态比较,分析华人与马来人经济地位变化中的政府作用,进而从公平发展的视角对马来西亚的族群政策进行评价,最后就多元族群发展中国家的公平发展道路提出自己的看法。 本书主要运用族群分层法、历史分期法和比较分析法,同时在分析收入差距时还采用经济学中的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两种分析工具。本书引入族群社会学中的族群分层理论和族群社会流动理论、应用福利经济学中的公平理论和贫困理论,使用了近年来的英文文献和政府最新的统计数据,试图从中发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找到新的解决办法。 本书共分为七个部分,即绪论、第一章到第五章和结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理由、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到第四章,将1957年到2005年的这段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即自由放任政策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国家发展政策时期和国家宏愿政策时期,分别比较分析了华人与马来人经济地位的变化。第五章集中探讨了族群政策与马来西亚公平增长的关系问题。 在分别对四个不同时期华人与马来人经济地位展开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书认为: 马来西亚的经济差距现象十分复杂,既存在于族群之间,也存在于族群内部、社会各阶层之间、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殖民地时期,出于政治上的考虑,统治者有意限制马来人的经济发展,这是造成华人与马来人之间出现经济差别的主要原因。殖民统治者故意夸大华人与马来人之间的经济差距,以达到其“分而治之"的目的。独立以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马来西亚统治者继承了殖民统治者的传统,继续夸大族群经济差距,以此掩盖日益加剧的阶级经济差距,为其推行保护马来人的族群政策寻找借口。自由放任政策时期,华人与马来人之间的经济差距缩小了。同时马来人内部的经济差距或者阶级之间的经济差距扩大了,这是导致1969年“5·13”事件的重要原因。新经济政策时期,马来人经济地位得到了最快、最显著的提升,华人与马来人之间经济地位差距的缩小也是独立以来到目前为止(2005年)最快、最显著的。国家发展政策时期,马来人与华人经济地位的差距继续缩小,但是整个社会的收入差距和族群内部的收入差距却在进一步扩大。国家宏愿政策时期,马来西亚又重现了其“公平发展”的一个特有现象,即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族群经济差距进一步缩小、贫困进一步减少的同时,整个社会的收入差距和族群内部的收入差距又进一步扩大了。 40多年来,马来西亚族群经济差距的缩小,是以损害华人及其他非马来人的利益和阶级差距扩大为代价的,族群关系受到威胁,阶级关系趋于紧张。威胁马来西亚政治稳定的不是族群之间的差距,而是族群内部、尤其是马来人内部差距或者阶级之间的差距。马来西亚的决策者拒不承认这一基本事实,始终坚持以“马来人优先”为基本原则的族群政策,使各个族群没有法律上的公平地位。由于缺乏最基本的公平基础,马来西亚的公平发展战略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本书认为,给予各个族群完全平等的法律地位,消除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因素,进而建立起自由竞争、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是多元族群发展中国家缓解其分配不合理和缩小收入差距的根本措施。这些国家的政府,不能仅仅服务于统治集团或统治族群的利益,同时也要兼顾其他利益集团或族群的利益,如此才能维持社会制度的顺利运转,保证公平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书籍目录
序言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评介 第三节 理论运用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概念的界定与研究对象第一章 自由放任政策时期华人与马来人经济地位变化的比较(1957—1970年) 第一节 多元族群社会的形成与族群经济差别的出现 第二节 独立初期族群政治的形成及族群政策 第三节 华人与马来人就业地位变化比较 第四节 华人与马来人收入地位变化比较 第五节 华人与马来人贫困地位变化比较 第六节 华人与马来人财富地位变化比较 第七节 华人与马来人经济地位变化的政策分析 小结第二章 新经济政策时期华人与马来人经济地位变化的比较(1971—1990年) 第一节 新经济政策形成的背景及其实质 第二节 华人与马来人就业地位变化比较 第三节 华人与马来人收入地位变化比较 第四节 华人与马来人贫困地位变化比较 第五节 华人与马来人公司股权地位变化比较 第六节 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 小结第三章 国家发展政策时期华人与马来人经济地位变化的比较(1991—2000年} 第一节 国家发展政策的形成及其实质 第二节 国家发展政策时期华人与马来人就业地位变化比较 第三节 国家发展政策时期华人与马来人收入地位变化比较 第四节 国家发展政策时期华人与马来人贫困地位变化比较 第五节 国家发展政策时期华人与马来人公司股权地位变化比较 小结第四章 国家宏愿政策时期华人与马来人经济地位变化的比较(2001—2005年) 第一节 国家宏愿政策的战略目标 第二节 国家宏愿政策时期华人与马来人经济地位变化比较 第三节 华人与马来人经济地位变化的未来趋势 小结第五章 马来西亚的族群政策与公平发展 第一节 华人与马来人经济地位变化中的政府作用 第二节 从公平发展看马来西亚的族群政策 结论参考文献附录一 全球化背景下马来西亚的公平发展附录二 马来西亚反贫困战略及其成果与经验教训附录三 马来西亚经济发展政策与收入分配变化附录四 浅析马来西亚农村发展政策与战略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自由放任政策时期华人与马来人经济地位变化的比较 第一节 多元族群社会的形成与族群经济差别的出现 一、马来西亚多元族群社会的形成 1.马来亚地区早期的移民活动 严格地说,现代马来人并不是马来亚地区最早的原住民,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早在1970年就已经承认马来人并不是这里的原住民,他在警告马来人小心被华人和印度人“剥夺”了这个国家时说:“马来人能够从原住民那里得到这个国家,华人和印度人一样也可以从马来人手中夺走。”同时,他还承认华人和印度人在马来西亚已经有很长的历史,“马来亚就是马人的国家吗?毕竟,华人和印度人已经(生活)在这里很久,很久了。” 早在西方殖民者到来之前,马来亚地区就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移民活动。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原始马来人代替更早的居民“小黑人部落”(Negrito Tribes),成为该地区的主人。①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另一支马来人(Deuter0—Malays),又赶走了原始马来人,占领了马来亚地区。后来这一支马来人的后代,以及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移民,就成为现代马来人的祖先。⑦因此,现代马来人不是现在马来西亚地区的原住民族群,也是移民族群,只不过移民时间比华人和印度人更早,也许称其为马来西亚的“先住民”族群更合适。⑦现在马来西亚的马来人,许多是从东南亚的其他地区,特别是印度尼西亚移民过来的移民后代。④ 在几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马来人沿河流地区建立起了许多十分分散的小型聚居地,这些马来人聚居地与邻近地区逐渐加深了往来,并与印度和中国也发生了贸易关系。频繁的贸易往来,使得印度商人和中国商人至少在15—16世纪就在马来半岛建立了定居点。但由于他们人数太少,影响太小,还不足以在当地形成多元族群社会。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