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9 出版社:厦门大学 作者:李连华 页数:26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纵览全书,我认为其有如下特点,第一,创新性。本书具有比较明显的创新意义。书中所述的内部控制七功能论、有关创建内部控制学科的主张、内部控制学科的理论结构、内部控制目标及其结构、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相互衔接的观点等,皆为国内外率先提出。第二,体系完整。本书理论体系完整,既阐述了内部控制的概念与演变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的学科建设问题,又深入探讨了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内部控制假设、计算机信息系统下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效率评价、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等问题。全书共13章,依次增进、相互衔接,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理论体系。第三,观点明确而认识深刻。该书文如其人,敢于直言,却无委蛇虚应现象。作者在评析有关论点时,观点明确,客观公正。如作者指出美国的COS()报告只是一个基础性的管理框架,其规范意义并不强;再如,作者认为,我国内部控制管理和相关研究之所以落后,应主要归因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家思想的式微与法制精神的缺失,因此,作者主张现今应补上“制度管理”这一课。第四,理论和应用并重。理论源于对实践经验之总结,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以指导。该书融理论于实践,寓实践于理论。既没有脱离实践而奢谈理论建设,也没有离开理论的凝练和升华而流于浅陋的经验总结。这一点使得该书无论于理论界学人还是于实务界人士均有所用。研究者可资借鉴,管理者可以其作为工作之梯航。第五,兼容内外,博采众长。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相互借鉴,学科的相互渗透、长入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该书在写作中既广泛吸收美、英、加等国的管理规范,以及国内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又没有局限于表面化的比较或者全面的照搬,而是借鉴中有选择,吸收中有创新。这使得该部著作不仅具有学术上的深度,而且具有知识上的广度。 总而言之,该书是目前我国有关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一部颇具理论深度的理论著作。所以,我乐于为之作序,并相信该书的出版对于加强我国的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提升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书籍目录
第l章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1 内部控制是否需要一个完善的理论框架 1.2 研究思路与本书的结构框架 1.3 研究方法第2章 内部控制的功能分析 2.1 内部控制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2 内部控制是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的保证 2.3 内部控制是企业资产安全的保障 2.4 内部控制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 2.5 内部控制是人本管理的基础 2.6 内部控制是注册会计师回避职业风险的重要手段 2.7 内部控制是政府实施廉政建设的有效手段之一第3章 内部控制的发展与演变 3.1 内部控制概念辨析 3.2 内部控制产生的基础 3.3 内部控制的主要发展阶段 3.4 现代内部控制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出现第4章 作为学科的内部控制 4.1 内部控制能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2 内部控制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 4.3 内部控制学科的理论结构第5章 如何设定内部控制的目标 5.1 内部控制目标设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5.2 如何设定内部控制的目标 5.3 内部控制的目标结构 5.4 内部控制目标与企业目标关系的讨论第6章 如何设定内部控制的假设 6.1 假设对于内部控制的意义 6.2 内部控制假设的设立第7章 内部控制要素的结构、功能和路径 7.1 如何划分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 7.2 如何认识内部控制要素的内在结构 7.3 如何认识内部控制要素的控制功能及其作用路径第8章 内部控制的对象、原则与方法 8.1 内部控制的对象……第9章 如何设计内部控制循环第10章 如何克服内部控制的低效率综合症第11章 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第12章 计算机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内部控制问题第13章 如何实现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的有效衔接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