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作者:任静 页数:252
内容概要
传统优势企业是指归属于传统产业,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企业指标进行评价具有一定领先优势的大型国有企业。这类企业拥有较多的科技资源,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长期以来,传统优势企业强调的是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和改造,这实际上是在一条技术轨道上进行连续创新。但是,随着不连续性时代(德鲁克语)的到来,通过连续创新实现企业的永续发展的策略日渐失效,传统优势企业必须放弃连续性假设,通过不连续创新建立先发优势实现技术跨越,实现传统优势到现代优势的转变,真正成为“技术进步最有力的发动机”。
作者简介
任静,1980年生于四川广安,经济学博士,现工作于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中国科技论坛》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多篇,并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十余项。
书籍目录
1导论1.1 问题的提出1.1.1 传统优势企业的创新困境主要聚焦于不连续创新1.1.2 不连续创新是传统优势企业实现技术跨越的重要途径1.1.3 不连续创新促进传统优势企业从“传统优势向“现代优势”转变1.2 研究方法1.2.1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1.2.2 案例分析与对比分析相结合1.2.3 跨学科综合分析方法1.3 框架结构1.4 创新点1.5 不足之处2 文献综述2.1 传统优势企业2.1.1 传统优势企业的定义及判断标准2.1.2 传统优势企业的研究现状2.1.3 传统优势企业的未来研究方向2.2 不连续创新2. 2.1 相关技术创新经济学理论与分析2.2.2 不连续创新的定义及内涵2.2.3 不连续创新在国外的主要研究成果2.2.4 不连续创新在国内的主要研究成果2.2.5 现有研究的不足3 传统优势企业不连续创新的过程研究,3.1 传统优势企业不连续创新过程中的特点3.1.1 技术不确定性3.1.2 市场不确定性3.1.3 组织不确定性3.1.4 资源不确定性3.1.5 政策不确定性3.2 传统优势企业不连续创新的引发因素3.2.1 技术推动不连续创新3.2.2 需求拉动不连续创新3.2.3 战略刺激不连续创新3.3 传统优势企业不连续创新的模糊初始阶段3.3.1 发现机会3.3.2 确认机会3.3.3 初始评估4 传统优势企业不连续创新的市场化研究4.1 市场不连续的三种类型与传统优势企业的应对策略4.1.1 高位开始的不连续与传统优势企业的应对策略4.1.2 低位开始的不连续与传统优势企业的应对策略4.1.3 全新市场的不连续与传统优势企业的应对策略4.2 市场结构对传统优势企业不连续创新的影响……5 传统优势企业不连续创新的组织模式研究6 传统企业不连续创新的资金投入机制研究7 传统优势企业不连续创新的商业模式研究8 传统优势企业不连续创新能力的评价与提升
章节摘录
假如不连续创新产品长期滞留在介绍期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规模难以扩大,将限制企业的增长。不连续创新产品瞄准的是某个潜在的细分市场,对企业来说这个市场的信息是全新的、急需学习的。一切关于不连续创新产品带来的是一个庞大的市场的判断,是一种假想或说是企业一厢情愿的美好想象。更为现实和可能的是,不连续创新产品最先敲开的只是一个不被人关注的利基市场。尽管随着新产品性能的不断完善,这个利基市场可能侵入主流市场并最终壮大成为主流市场,但是,新产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至少在新产品的介绍期内,拓展的市场规模不会太大。在这个狭小的市场里,利润也是存在的,只是距离大企业增长所需要的利润数额相差甚远。对于一个资产为100万人民币的小企业来说要实现下一年20%的增长速度,只需要增加20万的营业收入。但是对于一个资产为10亿人民币的传统优势企业来说,想要实现下一年20%的增长速度,则需要增加2000万的营业收入。所以,不连续创新产品带来的小市场中的利润对小企业来说充满了吸引力,但对传统优势企业来说则很可能是鸡肋。如果传统优势企业希望通过不连续创新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的增长带动整个企业经济在短期内实现腾飞,那么往往事与愿违。 综上所述,初期较小的市场规模往往会压抑传统优势企业进行不连续创新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重要的是让市场规模与组织的增长要求相匹配。那么,有两种策略可供选择:一是让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二是成立相对独立的小型组织。前一种策略我们已经论证了是很难实现的,那么剩下的选择就是成立相对独立的小型组织。成立相对独立的小型组织的具体做法包括建立风险投资企业或二元性组织等,都是有效的做法。不管具体采用哪种组织形式,这些小型组织应是一个新的利润/成本中心,自负盈亏,这样,不连续创新市场的增长对它们的发展才会有较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