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2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作者:易艳玲 页数:246
内容概要
毕节试验区是我国唯一探索推进喀斯特山区经济、社会、生态科学发展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全球第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充分发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优越性,推进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综合试验区”。而开发扶贫,是毕节试验区的“三大主题”之一,也是试验区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易艳玲编著的《毕节试验区扶贫开发成效研究》以试验区扶贫开发工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总结试验区扶贫开发的基本经验,分析试验区扶贫开发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对试验区未来扶贫开发工作的继续完善提出对策建议。《毕节试验区扶贫开发成效研究》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
(1)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的相关理论回顾。在第1章至第3章,分别梳理了贫困与反贫困的基本范畴界定、贫困与反贫困的相关理论和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演变及效果评价。
(2)毕节试验区扶贫战略的选择。在第4章,简要介绍了毕节试验区基本情况、成立背景、“三大主题”和扶贫战略。
(3)毕节试验区扶贫开发成效的实证分析。在第5章和第6章,分别对试验区扶贫开发成效进行了?计和经济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从统计分析的结果来看,试验区建立以来,全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贫困人口规模大幅减少,贫困发生率大。幅降低,人民生活状况显著改善,全区经济、人口、生态等方面建设全面协调发展。但是,从存量数据来看,试验区与全国、全省其他地区还存在差距,有些指标的差距还不小,需要试验区各界的持续努力。从试验区政府扶贫资金投入减贫效应的经济计量模型分析结果来看,中央财政发展资金和省级财政资金的绩效更优,而中央信贷资金和中央以工代赈资金的投入减贫成效则相对欠佳。从试验区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济计量模型分析结果来看,试验区经济增长对贫困缓解成效显著。同时,不同时期经济增长对贫困缓解的作用是不同的,不同部门经济增长对贫困缓解的作用也是不同的。试验区第一阶段(1987—1994年)和第二阶段(1994—2000年)经济增长对贫困缓解的贡献很大,第三阶段(2000—2007年)经济增长对贫困缓解的效应虽然不错,但相对前两个阶段明显减弱;虽然试验区第一、二、三产业的增长都能有效地缓解贫困,但比较来看,第一产业增长对贫困缓解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二产业。
(4)毕节试验区扶贫开发方式的选择和评价。第7章分析了试验区采用的扶贫开发方式以及各扶贫开发方式的主要做法和成效。试验区主要采用了社会帮扶、科技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六种扶贫开发方式。总的来说,这些扶贫方式在推动试验区经济增长和贫困缓解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试验区在各扶贫方式的组织领导、制度规范、资金筹集等方面,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当然,也面临了一些具体的困难和挑战。
(5)毕节试验区扶贫开发实践总结。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第8章首先总结了试验区扶贫开发的经验,包括: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坚持政府主导扶贫开发工作;积极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指导方针;坚持开发扶贫与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统筹发展;坚持探索和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同时,也分析了毕节试验区扶贫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包括贫困人口规模仍然较大;现有贫困人口脱贫难度更大;经济、人口、生态等各方面建设仍普遍落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扶贫资金投入不足且不稳定;经济增长对贫困缓解的作用减弱。
(6)毕节试验区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第9章从试验区“小试验、大方向、作示范、探路子”?使命出发,根据新时期扶贫工作的理想目标的要求,在以往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提出继续完善试验区扶贫开发工作的对策建议,包括探索完善动态的准确的扶贫目标识别和瞄准机制;探索完善扶贫资金投入和分配机制;探索完善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管理制度;探索完善扶贫开发的管理体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完善扶贫开发的长效机制。
书籍目录
第1章 贫困与反贫困
1.1 贫困
1.1.1 贫困的界定
1.1.2 贫困的特征
1.1.3 贫困的分类
1.1.4 贫困的标准
1.2 反贫困
1.2.1 反贫困的含义
1.2.2 反贫困政策
第2章 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2.1 马克思主义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2.2 均衡增长理论中的贫困与反贫困
2.2.1 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2.2.2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2.2.3 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2.2.4 莱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
2.3 非均衡增长理论中的贫困与反贫困
2.3.1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2.3.2 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2.4 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
2.5 二元经济模型
2.6 人力资本理论
2.7 权力贫困理论
第3章 我国农村的贫困与反贫困
3.1 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演变
3.1.1 体制改革推动普遍贫困解决阶段(1978—1985年)
3.1.2 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年)
3.1.3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
3.1.4 综合性扶贫阶段(2001年至今)
3.2 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效果评价
3.2.1 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取得的成就
3.2.2 我国农村扶贫开发面临的挑战
第4章 毕节试验区扶?战略的选择
4.1 毕节试验区简介
4.2 毕节试验区的成立及“三大主题”的确立
4.2.1 毕节试验区的成立背景
4.2.2 毕节试验区的“三大主题”
4.3 毕节试验区的扶贫战略
4.4 毕节试验区扶贫开发情况回顾(1987—2007年)
4.4.1 扶贫开发起步阶段(1987—1993年)
4.4.2 解决温饱阶段(1994—2000年)
4.4.3 新阶段扶贫开发(2001—2007年)
第5章 毕节试验区扶贫开发成效的统计分析
5.1 毕节试验区农村贫困状况的统计分析
5.2 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生态发展情况的统计分析
5.2.1 从纵向的时间发展来看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生态发展情况
5.2.2 从横向的比较来看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生态发展情况
5.3 结论
第6章 毕节试验区扶贫开发成效的经济计量模型分析
6.1 毕节试验区扶贫资金投入的减贫效应分析
6.1.1 扶贫资金投入与贫困缓解
6.1.2 毕节试验区扶贫资金投入情况
6.1.3 毕节试验区政府扶贫资金投入减贫效应的经济计量模型分析
6.2 毕节试验区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分析
6.2.1 经济增长与贫困缓解
6.2.2 毕节试验区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经济计量模型分析
6.3 结论
第7章 毕节试验区扶贫开发方式的选择及评价
7.1 社会帮扶
7.1.1 社会帮扶的含义
7.1.2 毕节试验区社会帮扶
7.2 科技扶贫
7.2.1 科技扶贫的含义及特征
7.2.2 毕节试验区科技扶贫
7.3 易地扶贫搬迁
7.3.1 易地扶贫搬迁含义
7.3.2 毕节试验区易地扶贫搬迁情况
7.4 整村推进
7.4.1 整村推进的含义及特征
7.4.2 毕节试验区整村推进实施情况及评价
7.5 产业化扶贫
7.5.1 农业产业化与产业化扶贫
7.5.2 毕节试验区的产业化扶贫及评价
7.6 劳动力转移培训
7.6.1 劳动力转移培训含义及特征
7.6.2 毕节试验区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及评价
第8章 毕节试验区扶贫开发实践总结
8.1 毕节试验区扶贫开发实践的经验总结
8.1.1 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8.1.2 坚持政府主导扶贫开发工作
8.1.3 积极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
8.1.4 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指导方针
8.1.5 坚持开发扶贫与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统筹发展
8.1.6 坚持探索和创新扶贫开发机制
8.1.7坚 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8.2 毕节试验区扶贫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8.2.1 贫困人口规模仍然较大
8.2.2 现有贫困人口脱贫难度更大
8.2.3 经济、人口、生态等各方面建设仍普遍落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8.2.4 扶贫资金投入不足且不稳定
8.2.5 经济增长对贫困缓解的作用减弱
第9章 毕节试验区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
9.1 探索完善动态的准确的扶贫目标别和瞄准机制
9.1.1 探索建立地县级贫困监测体系
9.1.2 探索建立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档案数据库
9.1.3 探索建立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动态的进入和退出机制
9.2 探索完善扶贫资金投入和分配机制
9.2.1 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
9.2.2 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扶贫资金投入机制
9.2.3 优化扶贫资金分配机制
9.3 探索完善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管理制度
9.3.1 探索完善财政扶?资金专户管理和报账制度
9.3.2 探索建立统一管理框架下的扶贫信贷资金管理制度
9.3.3 探索建立扶贫项目规范管理制度
9.4 探索完善扶贫开发的管理体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9.4.1 探索完善扶贫开发的管理体制
9.4.2 探索完善扶贫开发的激励约束机制
9.5 探索完善扶贫开发的长效机制
9.5.1 切实提高贫困人口人力资源质量
9.5.2 参与式扶贫制度化
9.5.3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9.5.4 切实改善农民工的权利地位
参考文献
专?
论文
后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