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作者:申翔 页数:186
前言
还是1974年在桐梓插队当知青时,县里抽调我到宣传部搞专题征文,闲暇时写了一篇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报道寄给省报,竟然登在了头版,至此激发了我写一点“豆腐干”文章的激情。以后,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偶有感想,就把其整理成为文字的东西,时而也见诸报端。 由于不善写作,所以叫写着。写着、写着,回头看看,弃之可惜,于是把它整理成册。虽然这些文章谈不上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也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总之是走到哪、想到哪就写到哪,感兴趣的就写,内容不拘、体裁不限,实质是一个“大杂烩”,反正自己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当个什么“家”之类的。但从小处说,它毕竟记录了自己一段时间生活和工作的人生轨迹;从大处看,有的还具有一定史料价值,有的至今读来还有一点意思。例如,《阳溪政府举债兴教启示》既是自己参与“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第一期)”实施期间的工作研究,同时还被《中国教育报》全文刊用,也算难得,因为这也不是“豆腐干”了,而且也不是地方报纸了;《新西兰教育及管理体制》、《同在蓝天下》都比较详尽和全面地介绍了国外的教育情况,至今仍在特定的领域内还有一定影响。这些文章自然更谈不上是传世之作,然而起码可以说在“考察学习”多多的今天,我没有白耗国家的“银子”。 这本册子中有很多篇幅涉及教育,它同时也是自己人生、工作经历的写照。自己的一生与教育结缘,从事过职业教育、教育行政管理、基础教育、教育工程管理、成人高等教育等教育工作,现虽然离开了教育岗位,但这些文章既是自己工作、学习之心得,也汇录了自己的工作历程,同时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我市教育发展的历程,算是自己对教育工作的一点“想念”吧! 有了以上文字,也就有了这本名为“行思集”的册子。“行”当然是走路,人生之路、行走之路;“思”则是思考,心绪之路、思想之路。《行思集》则是行与思之集。
内容概要
由于不善写作,所以叫写着。写着、写着,回头看看,弃之可惜,于是把它整理成册。虽然这些文章谈不上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也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总之是走到哪、想到哪就写到哪,感兴趣的就写,内容不拘、体裁不限,实质是一个“大杂烩”,反正自己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当个什么“家”之类的。
作者简介
申翔(副教授,高级政工师,遵义党史学会副会长,遵义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籍贯河南省林县(现林州市)。在桐梓当过知青、在务川做过村长助理、在习水挂职过县长助理,后来任过遵义市教育局副局长、遵义电大校长等职,现任遵义政协教科文卫体委主任。写过《台湾随笔》,编过《火样青春别样红》系列丛书,印有摄影集《瞬间》,以后还将笔耕不止。
书籍目录
上篇 教育文论二十年……我们的教育怎么了颗颗明珠缀山乡阳溪政府举债兴教启示西藏基础教育掠影教育与社会流动的辩证思考提高办学水平加快高中发展提高校长素质推进教育创新加强艺术美术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致桐梓六中初二年级杨家艳同学的一封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遵义成人高等教育的新突破三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开拓前进爱国从身边小事做起继承传统报效国家争创示范高中再铸四中辉煌面向每一个国民、面向国际的加拿大高等教育同在蓝天下新西兰教育及管理体制中篇 随笔温州经济发展给我们的思考延安纪行红色纪行美丽的汶红城绿洲井冈山追石记送南芒街见闻厉美观感美国参与“二战亚太战场”的起点与终点走近新西兰贺龙元帅与贵州、贵州人黔军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悲情黔军乱世枭雄陈圆圆终老贵州狮山之谜收藏历史瞬间 回放风云变幻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世事在变 思念不变走近台湾下篇 人物小记我所知道的叶莺黔儿弄潮亦风流火样青春别样红浓缩消逝的历史后记
章节摘录
市工程办第一任领导令狐诚一辈子都同教育结下了缘,对工程的实施不提有多高兴了。这个在山区教了几十年书最终走上领导岗位的汉子,为了使贫困山区的面貌在自己手中有所发展,不顾年过半百、身体多病,常年奔波于各项目点,最终病倒在自己的岗位上。 市工程办副主任贺承国虽然原来是搞财务工作的,但勤学苦钻,在教育规划、建设等方面卓有建树,通过工程的实施,其业务水平迅速提高。他先后主持撰写了《遵义市迎接国家西部大开发教育发展规划》、《遵义市中心城区基础教育区域规则》、《遵义市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则》、《中小学危房改造规划》、《第二期“义教工程”规则》、《遵义市“十五”教育发展规则》、《遵义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规则》等,被誉为市教育规划专家。 市工程办工作人员刘宗贵,虽然属于工程办的借调人员,但一干就是6年,工作敬业,吃苦耐劳,6年来几乎没有星期天。他是唯一一名走遍了所有工程点的人,常年奔波在各项目点,帮基层排忧解难,被誉为工程办的一头“牛”和基建土专家。 凤岗县工程办的付柏祥在一个星期天下乡去验核项目学校的基槽,由于没车,在搭乘摩托车去项目点的途中发生车祸,造成盆骨粉碎性骨折,是我市为工程第一个身受重伤的人。但他说:“为了工程圆满完成,为了农村娃儿也能上条件好的学校,自己这点事不算什么。” 务川县工程办的徐进,在抽调到工程办时还是一名每月拿100多元钱的民办教师,他谢绝了一些施工单位的高薪聘请,全身心地投入到“义教工程”。为了工程他奔波在仡乡苗寨之间,更是磨破了多双胶鞋。他经常吃住在工地,为务川的工程立下了汗马功劳。对于他的事迹,中央教育电视台曾专门赴务川进行了实地采访报道。 第一期“义教工程”实施下来,各县工程办的工作人员及相关同志都在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丰富了自己的阅历,目前已成为教育基建工程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我市后来实施的“危房改造工程”、“第二期义务教育工程,,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在这些人中,令狐诚、钱光霞、刘刚志、席安全、钱杰、陈启华、关电等虽然已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工作为教育洒汗、流血,在自己最后的工作岗位上培养带动了一批人,一所所学校就是他们用自己的辛劳建起的一座座丰碑。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