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俄语境下“茶”语言文化的比较研究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邹学强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0-08出版)  作者:邹学强  页数:242  

前言

邹学强君负笈涅瓦河畔,七载如一日,黄卷青灯,孜孜以求,以这篇《汉俄语境下“茶”语言文化研究》获得博士学位。邹学强君嘱我写序,我也曾在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国立俄罗斯师范大学访学半载,忝列其学友,所以欣然从命。邹学强君的这部学术著作,特色分明,首先是“小”题“大”做,学风朴实。作者以一个“茶”字为研究对象,层层深入。在第一章里作者提供了研究“茶”字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前提,即从语言的观点切入论题。尤有特色者,作者将“茶”置于中国文化和俄罗斯文化的语境中来研究。茶在中国文化语境中,他分别从历史、神话、医学、生产-技术、日常生活、礼仪、文学等视角来研究,在俄罗斯文化中则以历史、生产-技术、日常生活、传统、文学等视角来阐发。作者敏感地发现了“茶”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的差异。如,茶在中国源远流长,具有神话和医学的意义,而这是“茶”在俄罗斯文化中所缺乏的。但“茶”在俄罗斯传播的两百多年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传统”。

内容概要

  邹学强君的这部学术著作,特色分明,首先是“小”题“大”做,学风朴实。作者以一个“茶”字为研究对象,层层深入。在第一章里作者提供了研究“茶”字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前提,即从语言的观点切入论题。尤有特色者,作者将“茶”置于中国文化和俄罗斯文化的语境中来研究。茶在中国文化语境中,他分别从历史、神话、医学、生产-技术、日常生活、礼仪、文学等视角来研究,在俄罗斯文化中则以历史、生产-技术、日常生活、传统、文学等视角来阐发。作者敏感地发现了“茶”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的差异。如,茶在中国源远流长,具有神话和医学的意义,而这是“茶”在俄罗斯文化中所缺乏的。

作者简介

邹学强,俄罗斯语言文化学博士,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教师,于2002年-2008年期间赴俄罗斯圣彼得堡留学,就读于俄罗斯国立赫尔岑师范大学语言系。师从俄罗斯著名学者、博士——卡丽娜·米哈伊罗夫娜·瓦西里耶娃教授。于2008年获得俄罗斯语言文化学博士学位。

书籍目录

序一 欣慰与期望序二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部佳作序三 我们需要这样的学术规范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

后记

此书付梓之际,感慨颇多。从写博士论文到成书出版,其问的记忆,仿佛又滴滴浮现。此书的出版,我不敢称其为“学术专著”,权当是对俄罗斯留学生活的纪念与回忆。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人饮茶的历史由来已久,从神农氏遍尝百草的传说到今天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历时三千多年。而随着频繁的国际交流,茶逐渐走向世界,融入各民族的生活。1638年,茶作为礼品传人当时的俄国,随后便堂而皇之地登上皇宫宝殿,进入贵族家庭,直到今天走进寻常百姓家。俄罗斯人饮茶的历史虽不算太长,但茶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却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俄国人不但喜欢饮茶,而且逐步创造并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走人今天的俄罗斯,仿佛步人了一个茶香四溢的国度。茶在俄罗斯人生活中的重要性,较之中国唯有过之,而无不及,俄罗斯人的生活中已经不可一日无茶。鉴于此,我选择了“茶”文化作为博士论文研究的对象。在论文选题、搜集资料、酝酿写作,直到论文完稿的过程中,我付出了无比的艰辛,同时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和支持。这里特别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圣彼得堡师范大学著名学者卡丽娜·米哈伊罗夫娜·瓦西里耶娃教授。没有她悉心的指导,就不会有论文的完美截稿,更不会有今天此书的问世。“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光阴虽逝,记忆难忘却。看到它,我仿佛看到了人群熙攘的涅瓦大街,看到了静静流淌的涅瓦河水。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论文体现新的俄语教学法范式。作者通过中俄“茶”文化特殊性的比较分析总结了文化所反映的语言差异,以中俄“茶”文化语言文化的特殊性为例,说明在外语教学中形成认识与感知世界的语言文化能力的重要性。对于俄语教学法来说,论文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哈尔琴科娃,对彼得堡国立水上交通大学教授本论文运用最新的语言文化学研究理论,对文化思维概念范畴最重要的方面进行了详尽描述,同时阐述了俄语现代教学法的问题,论文针对该问题,分析了在外语教学中了解复杂的民族个性的重要性,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鲁宾娜 伏尔加格勒师范大学教授

编辑推荐

《汉俄语境下"茶"语言文化比较研究》是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文丛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汉俄语境下“茶”语言文化的比较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是一本论文,写的有板有眼,用俄语描述中国文化.但你们的商品简介没有抓住这本书的特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