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作者:欧阳宏生 编 页数:346
前言
本书研究的主要对象为电视纪录片。纪录片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与西方截然不同。在西方,纪录片孕育于故事片,并且在与故事片的抗衡中发展和成熟,纪录片的制作和播出一直与电影艺术密不可分。而在中国,纪录片自从有了电视作载体后逐渐发展壮大,独立成类,纪录影片的影响则远远小于电视纪录片。在电视领域,纪录片的成长与电视节目诸品类密切相关,但又与新闻片、艺术片相区别。关于纪录片的研究,大多有两种态度:一是将电视纪录片同纪录影片模糊化,二是将电视纪录片同谈话节目等纪实类电视节目模糊化。本书重点研究以电视为载体的对某一事实或事件作纪实报道的非虚构节目,即电视纪录片。纪录片在中国电视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纪录片和新闻片是中国电视创建初期的两种重要类型,中国电视经历了长达20年的“新闻纪录片时代”,纪录片曾经被当作衡量一个电视台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志。以纪录片为代表的电视纪实浪潮曾经波及各个领域。然而,随着中国新闻改革的逐步推进,纪录片前进的步伐远远落后于新闻片。新闻片在整个电视节目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纪录片却逐渐从主导地位退居其次。新闻节目从粗放到集约,从整点新闻到滚动新闻,从录播到现场即时播报,从新闻栏目到新闻频道,实现了飞跃式发展;纪录片却在客观纪录的高潮之后,徘徊于制作和播出的低谷:创作模式化,收视率下降,栏目化发展遭受挫折。纪录片在电视节目中应有的重要地位与其实际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差距。在我国电视事业繁荣发展的状况下,纪录片创作实践的滞后和失衡亟须理论的梳理和指导。对中国纪录片做全面、系统和理性的梳理,为创作实践提供可资参照的理论总结和指导,是编写本书的首要目的。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关于电视纪录片的理论专著。它立足中国创作实践,对电视纪录片进行本土化和个性化的学理探索。全书考察了电视纪录片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阐释了电视纪录片的基本属性、主要类型、审美特征,分析了纪录片与社会的关系,纪录片创作的主要流派。在此基础上,作者还针对纪录片发展历程中所经历的诸多富有争议和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探索,多角度深入剖析了纪录片与纪实主义美学、中西纪录片创作影响、纪录片创作的哲学观念,阐明了纪录片管理体制和市场化机制,并着眼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纪录片创作与交易中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纪录片的创新理念,探讨了有效的经营运作方式。 该书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电视纪录片理论体系,具有理论性、实践性、系统性、前瞻性特征,既为广播电视学者提供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理论参考资料,也有助于实践者在面对现实问题时打开思路。
作者简介
欧阳宏生,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全国首届“十佳”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先后在地方和中央电视媒体工作,2001年引进调人四川大学,次年开始指导广播影视专业博士生现担任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中国传媒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多年来被聘请为国家政府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评委及召集人,中国电视艺术金鹰奖、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国际纪录片金熊猫奖等评委发表学术论文190多篇,出版《电视批评论》《电视文化学》《中国电视批评史》等10多部著作,主编两部国家重点规划教材,主持13项国家重点、一般及部省级课题有10项社科成果获国家、省政府奖励,同时,还担任多所重点大学兼职教授、中央电视台客座研究员、多家卫视台顾问、《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等多家学术期刊编委
书籍目录
前言绪论第一章 纪录片的发展第一节 纪录片创作的起步期(1958-1978)第二章 纪录片与社会第三章 纪录片的主要类型第四章 纪录片的基本特征第五章 纪录片的审美特征第六章 纪录片与纪实主义美学第七章 纪录片创作的哲学理念第八章 纪录片的创新理念第九章 纪录片创作的影响比较第十章 纪录片创作新派第十一章 纪录片的语言系统第十二章 纪录片的制作流程第十三章 纪录片制作的管理机制第十四章 建立纪录片的市场化机制后记
章节摘录
从《摩梭人》开始,记录藏北牧民生活的《藏北人家》(王海兵)、展现火焰山一户子孙三代维吾尔族农民之家生活的《赤土》(宋协葆)、表现瑶族人民日常生活状态以及孩子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的求学历程的《龙脊》(陈晓卿)、从一位鄂温克女画家柳芭眼中记录鄂温克族生活的《神鹿啊,我们的神鹿》(孙增田)、追寻一千年前消失的王朝的《寻找楼兰王国》(杜培华)、从一位汉族女子视点记录泸沽湖摩梭族生活的《三节草》(梁碧波)等,少数民族题材一直是中国人类学纪录片拍摄的主要内容,从未中断过。目前,人类学纪录片的题材取向正在悄悄发生变化。西方的人类学纪录片工作者不仅仅拍摄边缘民族,而且开始关注西方民族自身的生存状态。中国人类学纪录片也从拍摄少数民族开始关注汉族生活状态,这无疑是一个进步。在这方面,《阴阳》(康健宁)、《远去的村庄》(王小平)、《山里的日子》(王海兵)做出了可贵的探索。特别是独立纪录片制作人群体的兴起,为人类学纪录片注视当下的社会提供了另外一种视角。(3)纪录手段上,人类学纪录片多使用“直接电影”手法。这种拍摄理念的核心是:尽量让镜头前原生态的事实在影片当中进行直接表达。它在西方被称作“墙上苍蝇式”。也就是说这种拍摄手法强调在一定的距离内以纯观察的方式来记录对象的活动,就像一只停歇在墙壁上的苍蝇一样,不动声色地冷静客观地记录在镜头前所发生的一切,尽量避免对拍摄对象的干扰。这就要求拍摄者深入到所要面对的人群中去,和他们进行深人交流,取得他们的信任,最大限度地减小因摄影机进入而带来的生活变形。在具体的拍摄技巧上,人类学纪录片强调跟踪拍摄,一般不采用事先拟定的脚本来指导拍摄;十分重视同期声的拾取,反对过多的解说词甚至完全不用解说词。“直接电影”的手法在拍摄人类学纪录片的时候具有很多优势,给人留下的思考和解读的空间很广阔,体现了对人的自由的充分尊重。但是,在面对复杂的事件特别是对于那些历史背景和内幕关系错综复杂的题材时,“直接电影”所具有的现象学优势在叙事上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所以,在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中,手法的运用逐渐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但是,人类学纪录片一定要避免在拍摄过程中一些“再构成”手段的任意运用。在《北方的纳努克》里,弗拉哈迪为了再现爱斯基摩人已经消逝的生活,指示他们按照自己的要求表演,比如修冰屋、猎海象等,而又未加以说明。据文献记载,纳努克一家为了配合弗拉哈迪住进久已不住的冰屋,他的妻子却因此而冻病了。1992年9月30日和10月1日,日本广播协会(NHK)分两次播出一部名为《禁区——喜马拉雅深处的王国:姆斯丹》的纪录片。
后记
近年来,我国纪录片研究渐成气候,出版了不少此类著述。但是这些论述文字大多依附于西方纪录影片的观念形态,或者混杂于众多新兴电视纪实节目的形态之中,电视纪录片个性书写仍然较为贫弱。纪录片生长环境的变化和新的创作观念、手法的不断涌现亟须理论的反思。特别是近几年,我作为国家政府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以及国际金熊猫纪录片奖、中国电视艺术金鹰奖的评委,参加了一系列纪录片的评奖,观看了大量的纪录片。成功的纪录片创作令人欣慰,同时一些创作中失败的教训也使人为一些创作者理论缺失感到遗憾。基于诸多原因,我们便开始了纪录片的专题研究。在撰写中,我们吸收了大量已有的纪录片研究成果,参阅了大量中外有关著述。这是一项集体研究成果,全书由我确立撰写思想、框架构思和写作提纲,并参与各章著述,最后审阅全书。侯洪、赖黎捷参加了本书提纲建构工作,并做了大量具体工作,参与撰写并担任全书统稿工作。姚远铭、杨璐参与了本书的修订和全书统筹工作,姚远铭对各章进行了文字修订,杨璐撰写了本教材的绪论部分及作业设计。参与本书各章节撰写的有赖黎捷(一章、八章),张斌(三章、十章),蒋宁平(十三章、十四章),梁英(二章、五章),吴丰军(七章、九章),洪艳(四章、六章),侯雪轶(十一章、十二章)。纪录片研究未尽工作还很多,这项研究中尽管不乏大胆创新之处,但也难免有不足的地方。不少理论的反思和展望还有待实践的检验,也期待有识之士指正!
编辑推荐
《纪录片概论(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