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第三辑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严啟刚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9-01出版)  作者:严啟刚 编  

内容概要

《传承·创新(第3既)》为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学术论文文库系列之一,主要内容包括了:语言学和文学两部分。让语言的接受者了解言语交际的一般模式和原则,以及话语意义的多层性。

书籍目录

语言学“组合原则”正名从语用到语义固着习语机制的试探分析与研究——论习语的词法地位对双宾语结构的存在之质疑刻意曲解的认知释解论语义的明晰性——对语义模糊论的反诘视点与语篇连贯程度初探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语法隐喻汉语“胆”词语及成语的原型探索象似性与语篇连贯人名非指称用法的语用认知研究语篇语法衔接的认知转喻阐释内隐学习与外语教学掌握语用惯用语,提高语用能力心译与外语听力主位推进模式与英语反复修辞翻译与文化中心意识与边缘意识之间的张力——从“别求新声于异邦”谈起“他者”的反抗——从“Cataian”一词的翻译看翻译对“东方主义”的消解作用文化身份认同之旅——张爱玲自译个案研究新世纪中国社会流行语及其英译策略窥探多语现象下欧盟国际会议译员培养的特点从Daniel Gile的认知负荷模式谈交替传译中的工作记忆训练国家与社群的误读——论刘禾《个人主义话语》一文的问题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公共空间从精英到大众——浅谈后现代语境下知识分子身份的转化论“意识形态”的两个基本问题——马克思、葛兰西和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思想比较研究中国语境下的大众越狱学——对《越狱》流行的文化解读亨廷顿“文明冲突论”:赞赏与质疑从Metrosexual到Ubersexual——论消费时代的男性形象试析“不承认主义”的出台以及“九·一八”事变后美国对华关系实质(1931—1933)平民世界里的狂欢——《非常6+1》的文本解读文学论托妮·莫里森《天堂》的多重叙事艺术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看马克·吐温的反性别主义倾向论文化研究对文学本体批评和经典文学研究的影响荒诞寓现实,剧苑吐奇葩——对哈罗德·品特《归家》的解读麦尔维尔的《白鲸》对霍桑的《红字》在传奇小说叙事上的继承与超越荒诞不经的病态世界——读托马斯·品钦的《V.》 赫索格走向世俗的浪漫主义历程游走敞开与遮蔽之间——谢榛与海德格尔诗论的互相阐释现实与良知间的游离——谈苏联人道主义思想的发展及肖洛霍夫的《新垦地》

章节摘录

1.二语语用能力1.1二语语用能力的定义Barron把语用能力定义为交际能力的一个分概念,认为语用能力是能用某种语言实现特定的可用的语言资源知识,是言语行为顺序的不同层面的知识,是能在不同的情况下恰当地使用某些语言资源的能力。何自然认为,语用能力可以解释为用评议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它可以简化为表达和理解两个方面。使用者应针对特定的语境,考虑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灵活、合理地使用语言;而为了增强对评议的理解力,语言的接受者必须了解言语交际的一般模式和原则,以及话语意义的多层性。二语语用能力是指二语习得者在特定文化中根据社交语言规则适用的得体性来理解和表达话语的能力。Rose认为语用能力至少由两部分组成:语用系统知识和恰当使用语用系统的知识。前者提供不同言语行为中选择语言的范围,后者使人们能够在某个具体的情景中做出恰当的选择。因此,要想提高语用能力就得提高语用系统知识和恰当使用语用系统的知识。1.2教授二语语用能力的可能性在二语学习过程中,使用得最多的方法是课堂讲授,要提高语用能力即是看语用能力是否可教。有足够的实验证明,语用是可“教”的。有很多研究结果表明外语语用能力的提高受益于课堂教学。

编辑推荐

《传承·创新(第3既)》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传承.创新-第三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