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作者:侯国金 页数:606
Tag标签:无
前言
1996末初我有幸为侯国金老师的大作《新世纪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年)写过一序。十二年一个轮回,侯老师的新作《语用学大是非和语用翻译学之路》又告完成。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今日之侯,非昔日之侯矣。侯君的学问已越做越深,对我来说,有的内容似曾相识,有的闻所未闻。在此为其作序只能勉为其难。因此,我的一些用语难免像刘姥姥初进大观园,又直又土,望学坛诸公见谅。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侯君新作旨在从宏观上开拓走向建立“语用翻译学”的道路。具体说,把语用学研究中的成果和有关讨论应用于翻译理论和实践,其主要突破点是发展经典标记理论为“语用标记价值假说”。揆其原因,不外乎学者对语言的意义很难取得共识,在把“意义”松绑为“含义”后更难取得一致。原作意义和读者读后竟义的不一致性为诸多学者搭起了学术研究的平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种语言如此,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种语言更是如此。由此产生的翻译标准更是眼花缭乱,众说纷纭,不知所从。最近读到杨炳钧教授介绍的“整合语言学”一文,深受启发。
内容概要
《语用学大是非和语用翻译学之路》旨在从宏观上开拓走向建立“语用翻译学”的道路,具体地说,把语用学研究中的成果和有关讨论应用于翻译理论和实践,其主要突破点是发展经典标记理论为“语用标记价值假说”。
书籍目录
前言A.“言语行为的合作性与间接性以及翻译问题”(第2章)雏形B.“礼貌、调侃、说假以及翻译问题”(第3章)概貌C.“语境、语用含糊、元语用意识以及翻译问题”(第4章)预览第1章 绪论——通往“语用翻译学”之路1.1 言语行为和语用学的研究对象1.2 “语用标记价值论”之端倪1.3 “语用标记(值)等效翻译观”1.3.1 “价值组合体”和语用原则的参与1.3.2 翻译标准之永恒战争1.3.3 科学性、艺术性和技巧性的三位—体1.3.4 从等效、功能等效到“语用标记值”等效1.4 “原则、意义、缩略符号”等的附加说明第2章 言语行为的合作性与间接性以及翻译问题2.1 合作性言语行为及其“语用标记关联模式”语用学大是非和语用翻译学之路2.1.1 言语行为合作性的“语用标记值”2.1.2 言语行为合作性的“语用标记关联模式”的建立2.1.3 CP、“语用标记关联模式”和新格赖斯主义的关系2.1.4 CP何处去?2.2 言语行为的“语用标记关联模式”——转类一串类杂谈2.2.1 “言语行为理论”温故知新2.2.2 言语行为的“语用标记值”2.2.3 言语行为的“语用标记关联模式”2.2.4 SA转类一串类的调控策略2.2.5 言语行为理论有待研究的领地2.3 间接言语——语言交际的“恐龙”?2.3.1 间接言语(行为)仅是为了礼貌么?2.3.2 间接言语到底有多间接?2.3.3 指令间接性——If的个案考察2.3.4 “间接言语行为”与“语用标记习语论”2.4 言语行为与翻译2.4.1 cP的准则以及翻译的“语用标记值”等效2.4.2 从调控转类一串类Pv的策略看翻译中如何保值PMV2.4.3 ISA、间接手段以及翻译再现2.4.4 IS的间接值与翻译保值2.4.5 作为IS的虚拟条件句的间接值与翻译保值2.4.6 语用习语的翻译和PMV保值第3章 礼貌、调侃、说假以及翻译问题3.1 语用标记礼貌切当论和消极应答考察3.1.1 礼貌观的提出及其礼貌和不礼貌的待遇3.1.2 语用距离原则的基本原理3.1.3 语用距离洽商的语用学渊源3.1.4 是话语礼貌还是切当性?3.1.5 何为消极应答(NR)?3.1.6 NR对面子的威胁3.1.7 NR的补救3.1.8 与始发语联系起来看3.1.9 说NO是一门艺术3.2 调侃原则的语用机制3.2.1 作为幽默的调侃3.2.2 调侃的语用问题3.2.3 调侃何其多3.3 非真话语3.3.1 非真话语研究的困惑3.3.2 新切当条件的关联一模糊一标记模式3.3.3 “新切当条件”及其话语解释的关联取向3.3.4 “新切当条件”话语解释的模糊性3.3.5 非真话语的标记性3.3.6 非真话语是艺术——赤壁鏖兵,曹兵几何?3.3.7 “测谎机”的局限性3.4 语用距离、礼貌、调侃、说假等的翻译问题3.4.1 “语用距离”和翻译保值3.4.2 “语用标记礼貌切当论”与翻译3.4.3 “消极应答”的翻译问题3.4.4 调侃的“语用标记值”与翻译保值3.4.5 “非真话语”的等效翻译第4章 语境、语用含糊、元语用意识以及翻译问题参考文献术语索引(汉英对照)缩写符号后记
章节摘录
3A.3.4“消极应答”的结构意义和等效翻译 消极应答(NR)(包括拒绝言语)一般由三部分组成:a)中心言语行为(KSA);b)辅助言语行为(ASA);c)修饰语。(见3.1.8和3.1.9.2)我们认为,这些成分的齐全意味着言者s的元语用意识(MPA)程度高,即所说话语p是他精心策划的结果,往往有1-4个语用策略/手段,以便减免或削弱NR对对方H积极面子(PF)的伤害。翻译时要捕捉和再现ST的NR结构,尽量把每个语用手段译出来。 间接拒绝有以下方式:给出理由、道歉、提供别的办法、让对方放弃请求、要求回报、声明利害、抓辫子、批评请求(人)、“接受”的言语表达拒绝的含义、回避、原则、哲理等,TT也应该是这样的间接拒绝。由于它们都是间接即婉转的拒绝,TT处理的不当之处必然导致礼貌一切当状态的失衡,或者PMV的损耗。 同样,间接NR的辅助言语行为,如感谢、肯定的评价、移隋、重复等,都是“用以缓解拒绝的威胁力的手段”,TT最好是保值地翻译。否则同样会造成礼貌一切当状态的失衡,或者PMV的亏损。 可惜的是,这些手段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里,虽然语言层面是等值的,但是在语用层是不完全等值的。对于某些场合,对于某些人,对于某些请求,NR的核心部分即拒绝话语本身就足够伤人的,铺垫的枝叶,不论是积极礼貌策略(PPS)还是消极礼貌策略(NPS),只能平添老练、奸诈、虚伪、伪善等。正如3.1-4所介绍的那样,话语礼貌而未必切当,运用了PPS/NPS,话语未必就切当。在一种语言里是切当的,在另一语言里未必如此。
媒体关注与评论
侯君新作旨在从宏观上开拓走向建立“语用翻译学”的道路,具体说,把语用学研究中的成果和有关讨论应用于翻译理论和实践,其主要突破点是发展经典标记理论为“语用标记价值假说”。 ——胡壮麟 侯教授以跨学科的气魄,不仅拆除了横亘在翻译学与语言学之间的高墙,而且拆除了翻译研究中语言学途径与文化学途径的高墙,让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科交叉和综合所开辟的一介崭新的领域——语用翻译学。侯教授对翻译本质的追问。对可译性的辩证分析,对翻译标准的历史梳理,以及对翻译本体研究和文化研究所持的互补观念,无一不显示出深厚的学养和独到的翻译理念。 ——廖七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