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旵国学讲堂之老子为道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殷旵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2013-01出版)  作者:殷旵  

内容概要

《殷旵国学讲堂:老子为道(珍藏版)》用白话通俗的方法介绍老子的核心思想,老子的优秀品质和非凡智分体现在《道德经》中,理解老子就理解了中国文化的精华与源头。《殷旵国学讲堂:老子为道(珍藏版)》让我们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当前承传其本义的重要性。文字简练、寓意深邃,没有偏见,不带私心,让人们在不浮躁、不狂妄中悟出真理,为普及博大精深的老子思想和弘扬祖国灿烂的文化与文明,具有非凡的意义。

作者简介

殷旵,安徽太湖县人,曾先后受聘于国家宗教局宗教文化出版社(责编)和国家民委《中国民族》期刊英文版“感受中国”栏目(专栏主持)。应邀在北大、清华、复旦、人大等高校,以及海内外知名企业演讲三百多场。现为“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与易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中文”专栏特约作者,主要著述有:《老子为道》、《在北大讲易经》、《易经的智慧•经部》、《易经的智慧•传部》、《幸福王》、《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丛书》。先生演讲的理念:心量有多大,福报一定会有多大,心量是社会共修的心量,福报是社会共享的福报。

书籍目录

引 子/1 老子为道 第一讲为道“三段论”/9 1 为道模仿阶段——为学/9 2为道修炼阶段——为道/14 3为道成熟阶段——无为/23 第二讲为道“损益法”/28 1为道的充实——日益/28 2为道的超越——日损/32 3为道的升华——无不为/36 第三讲为道“三重景”/37 1 为道要有的放矢——知/37 2为道要与时俱进——智/38 3为道的智慧——慧/41 第四讲为道“三人行”/43 1借鉴“他”的为道/43 2碰撞“你”的为道/45 3形成“我”的为道/48 第五讲为道“三过程”/51 1为道的问号——迷/51 2为道的感叹号——疑/53 3为道的省略号——悟/55 第六讲为道“三要素”/58 1 为道的“五官”——才/58 2 为道的食粮——学/59 3 为道的心肝——识/60 4为道的魂魄——胆/61 5为道的镜子——六识/61 第七讲为道的“三度”/63 1 为道的广度——博/63 2 为道的深度——渊/65 3 为道的高度——神/66 第八讲为道的传说/69 一则童话/69 第九讲为道育“三心”/75 1 为道的情趣——好奇心/75 2 给知识编码——分别心/77 3为道中的自信——平常心/80 第十讲为道的反省/82 1 阅读为道——是什么/82 2 讨论为道——为什么/83 3 评判为道——不二法门/86 第十一讲为道的“三念”与“三性” 1 为道的两组概念/89 2老子“为道”经典/92 3 爱因斯坦“为道”经典/94 4 《金刚经》中的“为道”经典/100 第十二讲 为道的哲学命题/103 1 为道的正题——肯定/103 2 为道的反题——否定/105 3 为道的合题——从实际出发/108 第十三讲为道“三境界”/110 1 为道的起点——独上高楼/110 2 为道的着力点——衣带渐宽/111 3 为道的亮点——蓦然回首/111 4为道“又一村”——“理想国”/112 第十四讲 为道“三不朽”/114 1 立功——济于时/114 2立德——济众生/119 3立言——传后世/122 第十五讲为道“三不亦”/125 1 为道的潜力——“不亦说乎”/125 2 为道的引力——“不亦乐乎”/128 3 为道的魅力——“不亦君子乎”/131 第十六讲 为道在呼吸之间/136 1 呼吸是吐故纳新/136 2 电场、磁场、气场/139 3信息场、意念场/141 第十七讲为道“三观”/146 1 观物理现象——观色/146 2观生理现象——观心/150 3 用正念观照自己——观静/153 第十八讲为道“三相”/157 1 为道的假相/157 2为道的实相/159 3为道的无相之相/161 第十九讲为道“三处”/164 1 青霭入看无/164 2 “独”处才是入处/165 3 问自然——出处/167 4忘我——了处/169 第二十讲为道与牧牛/173 第二十一讲为道“三见”/182 1 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182 2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183 3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184 4真理在水井的底部/186 第二十二讲为道“三易”/191 1 变易是事物的现象/191 2 不易是事物的规律/192 3 简易是事物的本体/193 第二十三讲为道“与时俱进”/198 1 与时偕行/198 2损益时间观/199 3天行健/201 第二十四讲为道之情可见/205 1 刚柔相推/205 …… 在北大讲老子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庄子解释说:“刚才你问我怎知鱼的快乐,可见你已知道我是晓得鱼的快乐的。至于我为何会知道,那是因为我到了濠水桥上,看见鱼在水里游来游去,自由自在,所以我觉得鱼很快乐。” 由此可见惠施与庄子的交情深厚,非同一般。日常的散步,两个人却谈出很有哲理性的东西,而且由此而探讨自然现象、心理现象。像“你怎么知道鱼快乐呢?”这“知道”就是心理现象。而鱼在下面游来游去,却是一种自然现象。他们二人的心理产生了一种碰撞。 另外,还有一件事:庄子在自己的妻子去世时,敲着盆唱着歌。惠施当时大加责备,庄子则认为妻子安寝于天地之间,用不着悲伤。后来惠施去世时,庄子却极度悲伤,哀叹失去了老朋友。这位老朋友对他来说太重要了,因为他们二人之间经常交流,经常碰撞,碰撞出许多思想上的火花和哲理。在辩论中澄清是非 再说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是古希腊三位著名的哲学家。他们之间是师生关系,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学园(得名于柏拉图及其门徒聚会讨论哲学问题的学术园林),既是柏拉图的学生,又帮他做老师,还帮他教其他的学生,可他的观点有许多与柏拉图不同。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审美观认为“从树和石头中学不到任何东西”。与他们相比,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对生态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有着浓厚兴趣的经验主义哲学家。他比他的两位前辈更少倾向于心灵的观点,尽管亚里士多德也是一位唯心主义者,但是,他唯心的程度,已经向唯物主义靠近了。他对科学的贡献是把科学分出了学科,而且分得很细,为以后的科学分科奠定了一个基础。 亚里士多德虽然赞同柏拉图所说,如一般理念是实在的,来源于感官的知识是有限的、不准确的,但他没有追随他的老师,将一般描述为独立的存在,将物质事物降格为精神范本式的苍白反映。相反,他断言形式和物质同等重要,二者都是永恒的,缺一不可。形式是万物的原因,它们是有目的的动力,使物质世界形成我们周围无限变化的物体和有机物。这说明他们之间,既有相同的又有不同的。 有分歧是正常的。正因为有了分歧才有了发展,这种伟大的思想就产生于二人之间的交流、学与教、师与生这种关系之间。这种师生之间就是一种你我之间,他们之间一般会产生辩论。

编辑推荐

《殷旵国学讲堂:老子为道(珍藏版)》编辑推荐:以妙语微言,解圣人之书,以大师之悟,启读者之悟。著名天文学家、考古学家伊世同教授推荐“书中话题,差不多都是常见的,但却引人专注、深思、更上一层楼;透过作者的点化,始有大悟之感,成为行动指南。大道之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名人推荐

书中话题,差不多都是常见的,但却引人专注、深思、更上一层楼;透过作者的点化,始有大悟之感,成为行动指南。而能做到这一步,显然是不容易的,也不仅仅是个学术基本功底问题,应视为人生观与世界观之大道:“大道之行也,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著名天文学家、考古学家 伊世同教授 嗨呀!您是大陆的南怀瑾呀! ——著名法学家,1954年宪法起草人 陶和谦教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殷旵国学讲堂之老子为道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