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作者:(丹麦)凯伦·布里克森 页数:250 字数:180000 译者:缪弋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1914年,29岁的卡伦踏上非洲这片热土,满怀憧憬地与自己的丈夫一起经营咖啡农场。那时的非洲于她而言,漂浮的云彩、静谧的山野、特有的野生动物……这一切就如诗篇里描绘得那般美好。
她在自己的恩戈庄园雇佣了许多当地的非洲农民土著,并在此后的时间与他们一同游猎,一同饮居,一同参加舞会,一同野外奔波。朝夕相处的生活使卡伦与他们建立起一种甚至比友谊还要高贵的情感;最重要的是,她在那里遇到了自己的知己——丹尼斯。
然而,某一天,卡伦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她与丈夫离异,咖啡园遭遇严重的蝗灾,丹尼斯因飞机失事坠入山谷……
卡伦苦心经营16年之久的咖啡农场,最终逃脱不了被强行变卖的命运。她黯然地失去了它,失去了丹尼斯,失去了那里热切的土著人民。
她惆怅失落地与她的青春岁月告别,离开了她钟爱的非洲,走上新的路途……
作者简介
作者:(丹麦)卡伦·布里克森(Karen Blixen) 译者:缪弋 卡伦·布里克森(Karen Blixen),笔名伊萨克·迪内森,生于丹麦龙斯泰兹,曾在哥本哈根、巴黎、罗马攻读艺术。婚后不久即旅居肯尼亚经营咖啡农场。后来,迫于咖啡市场的萎缩,卡伦返回丹麦,一直从事文学创作。卡伦·布里克森的作品有《哥特故事七则》《冬天的故事》《命运轶事》等,且两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1985年,其自传体小说《走出非洲》被搬上银幕,一举斩获第58届奥斯卡金像奖7项大奖。
书籍目录
第一辑 卡曼坦与鲁鲁 恩戈庄园 一个土著小孩 庄园里的狂暴斗士 羚羊鲁鲁 第二辑 庄园枪祸 枪祸 策马走荒原 第三辑 庄园来客 土风舞盛会 索马里妇女 庄园逃亡之夜 朋友来访 飞行记 第四辑 一个移民的札记 野生动物互救记 艾萨的故事 鬣蜥 法拉赫与《威尼斯商人》 波耶马斯贵族的医生 牛 战时旅次 “我不让你流逝,除非赐福于我” 非洲鸟小记 地震 卡罗梅尼亚 波莱·辛格 奇事一则 鹦鹉 第五辑 辞别庄园 艰难岁月 酋长之死 山丘的陵墓 变卖家当 辞别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我们的城市内罗毕,坐落在群山距离庄园十二英里的一块平地上。城里有政府大厦和许多大型中枢办公室,人们就在这儿管理着整个国家。 一个城市不可能不影响到你的生活,但你对它的印象好坏与否倒并没有什么关系。根据万有引力在精神上的法则,它能将你的心吸引过来。夜晚,内罗毕上空的雾霭闪闪发光——我可以在庄园的某些地方眺望得到——它使我不禁浮想联翩,欧洲大城市的回忆接踵而来。 我刚来非洲时,肯尼亚还没有汽车,我们都是骑着马或驾着六匹骡子拉的两轮车去内罗毕的。到了城里之后,我们就把牲口安置在高原运输公司的马厩里。那时内罗毕还是一个混杂的城市——有富丽堂皇的石砖新建筑,也有一大片瓦楞铁屋顶的老商铺、办公室以及带长廊的平房。马路上尘土飞扬,两旁是长长的两排桉树。高级法院、土著事务部、兽医站,所有的一切都是乱七八糟的。不过,那些政府官员居然能在这闷热黑暗的斗室中办理一切公务,我也对此钦佩不已。 但无论如何,内罗毕毕竟是一个都市。在这儿,你能买到东西、听到新闻,或是在饭店进午餐或晚餐,又或者,去俱乐部跳支舞。内罗毕生意盎然,它如流动的水,像被注入了生命力般在运动;它如新生的事物,在蓬勃地发展;它的面貌每年都不尽相同,甚至有时你远足打猎归来,都会感觉到它微妙的变化。
媒体关注与评论
《纽约时报》:有着非凡想象力的作家,机敏而智慧。 玛丽安娜·艾斯姆森(文学评论家):关于生存的完整性,关于我们人生轨道如何给我们留下印迹以及我们如何给我们的人生留下印迹等等的思考是贯穿卡伦·布里克森全部创作的主题。 《大西洋月刊》:我们时代最优雅最独特的艺术家之一。 亚克·亨利克森(文学评论家):她是经过遥远的旅程被派出的信者,来告诉人们世界还存在着希望。
编辑推荐
《走出非洲》由卡伦·布里克森著,缪戈译,《走出非洲》作者是海明威赞不绝口的丹麦文学奇女子!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安徒生奖和彭托皮丹奖的获得者,与安徒生并称为丹麦的“文学国宝”!同名电影一举斩获第58届奥斯卡金像7项大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