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大兴善寺唐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套装共4册)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宽旭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2012-06出版)  作者:宽旭 编  页数:1516  

内容概要

  《首届大兴善寺唐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套装共4册)》汇集了海内外数十个大学及其他科研单位近百名著名佛教学者的学术论文,内容全部围绕中国佛教密宗祖庭大兴善寺以及唐密(即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中的密宗或称汉地密教)文化而展开,共分四编,具体是:第一编《源远流长——唐代密宗的渊源与传承》;第二编《事教相应——唐代密教的理论和实践》;第三编《密意神韵——唐代密教的文化与艺术》;第四编《互补互荣——唐代密宗的交往与传播》。堪称中国学术界关于汉地密教研究成果的一次空前检阅与汇集,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书籍目录

《首届大兴善寺唐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编)》目录: 让唐密文化大放异彩(代前言) 不空刍议 隋朝译经和大兴善寺三高僧——那连提黎耶舍、闭那崛多和达摩笈多 长安密教的历史渊源与展望 大兴善寺的历史地位 重现长安密教风采,发掘传统文化精华 王弘愿与《密教讲习录》 唐密在近代中国 古代印度密教观音信仰的产生与演变 福建唐宋时期密宗探讨——兼及唐元结赠诗与《全宋文灵石俱胝院记》 给大兴善寺一个独步全球重刻石壁《心经》的建议——从《心经阐秘》谈大兴善寺石壁《心经》与《持松大师全集》之编辑 《传法堂碑》与大兴善寺及禅宗 论民国初期的显密关系——密教弘传及其效应 敦煌遗书斯522号述评 唐大兴善寺不空账单——关于寺院制度建设的一则话题 真言密教之圣地——高野山及其所施行的年中行事 密宗七祖惠果阿阇梨 晚唐、两宋四川本土密教柳、赵二本尊造像调查与研讨 持松大师抗日护国事迹管窥 赵朴初密教观之解读 密教观音信仰中国化的典范——以准提菩萨信仰为中心的探析 浅谈近代密教的回传(1911—1936)——兼论大变革背景下传统文化的复兴 灵藏和大兴善寺 大兴善寺遍觉大师智慧轮的生平及其思想 持松法师与民国时期唐密的复兴——以武汉宝通寺为例 唐代安西僧人与长安密教 贞元之后的密教经典翻译述论 《大乘要道密集》与西夏、元、明三代藏传密教史研究 试论持松阿阁黎复兴唐密之特色 隋代的大兴善寺 陕西神德寺塔出土文献Y0237—3《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下校录考订 古代印度密教观音信仰向中国的传播 不空三藏与五台山文殊信仰 印僧波颇蜜多罗与大兴善寺 论彦琮的佛学贡献——以大兴善寺为活动中心的考察 弘法大师空海的“戒牒”再考 隋唐长安大兴善寺法迹综论 阁那崛多之生卒年考 论唐密的兴盛、衰落与现代复兴 读《持松法师年谱》札记 论一行与唐密的形成 《首届大兴善寺唐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二编)》目录: 唐密曼荼罗,异彩纷呈,彪炳千古——朝拜法门寺地宫出土圣物所得启示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研究 关于人间佛教修行中的德性实在问题 吴立民先生总持三密、显密圆融之拙见 关于印度佛教金刚乘八十四悉陀 唐密法力效验与神迹信仰探奥 佛教的宗教思想小议 关于“赫利”种字的修法初探 吴立民对唐密的传承和弘扬 《赞法界颂》、不空金刚和唐代密宗 开元三大士与文殊信仰 唐密法脉圣密行 从“真常唯心”到“天佛一如”——印顺法师论密教的思想渊源 元音老人的无相密“心中心法”探究 《大灌顶经》是密教经典吗? 佛图澄与不空密教神通事件叙述与表现特征之分析 真言宗悟光法师的秘密禅思想 浅议瑜伽焰口的发展变化及其在汉传佛教中的意义 真言宗悟光法师的般若思想和人间佛国思想 一行法师的《易》学贡献 判教理论的重新审视与一行《大日经疏》中密宗判教思想的开端 显密通关行解合一——持松大德佛学思想浅识 从唯识的“四智”到密教“五智”的探索 六字真言浅释——兼论饶宗颐先生对“畔”的考察 河西多体文字合璧六字真言私臆 藏传佛教密宗修学的建构与实践 关于“持明咒藏”  静慈圆与密教研究 摩利支天信仰研究 水陆肇源——唐密冥道无遮斋法略述 中国汉传佛教密宗的永恒生命力——略论中国汉传佛教密宗于近代的弘扬 冥界观念的定型与唐代游冥故事的世俗化 从《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看末法时代的密教实践 台湾故宫藏明本《真禅内印顿证虚凝法界金刚智经》初探 浅谈密教中的护国利民思想 密教经轨中所见之相同表现——以护身法为中心  略论杨佛兴的禅观 唐密中普贤菩萨的形象与职能 中国大乘佛教中《大悲咒》的信仰形态研究 《首届大兴善寺唐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三编)》 《首届大兴善寺唐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四编)》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智慧轮又有国师之称,圆珍《上智慧轮三藏决疑表》中题称“上都大兴善寺灌顶院国师轮大阿阁梨大师”。按称国师者,一般指皇帝之师,“国”是皇帝的代称,尤其密宗僧人称“灌顶国师”者,必定为皇帝行灌顶者,如不空以之称“灌顶国师”、“三代国师”、“三藏国师”等。其他称国师者,多为皇帝所赐的特定师号,如武则天赐法藏为康藏国师号,穆宗赐无业谥号大达国师,文宗赐知玄赐号悟达国师等。智慧轮另有遍觉大师号,称其为国师者,也必定以指灌顶国师。 智慧轮生前有遍觉大师之号,卒后又有普照大师之谥,可谓尊崇之极。《剧谈录》载智慧轮“及迁化,谥为普照大师”。宋人即以其谥号称其碑铭为《兴善寺普照大师碑》。“普照大师”之名,也多见于后世,如宋仁宗时灵隐德章禅师号普照大师,①宋末太平兴国寺传法院德明亦号普照大师,②明神宗时丰涧人明空亦号普照大师。③普照一般寓意佛光普照,在密教则与“遍照”同义,乃大日如来之名,以此为谥号,有尊崇之极的意思。 智慧轮卒葬起塔,僖宗又赐塔院为澄衿寺。澄衿,亦作澄襟,澄澈分明之义,如有诗云“处民犹自处,百里尽澄襟”。④又有比言“凡朝暮四时之变化不齐者,皆斯堂之澄襟霁宇也”。⑤在此即以院中北岩泉水莹彻可挹故,取以为名。乾符四年(877),以智慧轮塔院所在地树立灵塔,则又命名为彰化碑。彰化,彰显化导之义,此取彰显塔主法业以化导众生之意而名。 作为密宗高僧,智慧轮又有密宗传法的地位和称号。智慧轮于咸通十二年(871)闰八月十日敬造的素面盝顶金宝函上錾刻的铭文中,标明其身份“传大教三藏僧智慧轮”。咸通十二年闰八月十五日造的壶门座盝顶银函上錾刻的铭文中,则作“上都大兴善寺传最上乘祖佛大教灌顶阿阁梨三藏比丘智慧轮”。其中称“传”者,表示其灌顶传法的资格,即有传法阿阁梨位,有此身份,方称“灌顶阿阁梨”。“大教”,“大教王”的略称,全称“瑜伽大教”、“瑜伽大教王”、“金刚顶大教王”,一般指称瑜伽密教。后来也称无上瑜伽密教,称“大瑜伽大教王”。有时也言及真言密教,称“大毗卢遮那大教”、“大毗卢遮那大教王”。此中称谓源自密教经轨的名称tantra—rāja,直译怛特罗王,不空始译教王经、大教王经,宋代沿用。称“最上乘祖佛大教”者,最上乘,密教自称其法,如真言密教自称“真言最上乘”,瑜伽密教自称“金刚最上乘”。《大日经供养法疏》解释说: “最上乘者,即是毗卢遮那所证理自体。”⑥智慧轮《明佛法根本碑》亦解释:“最上乘三藏,亦名佛乘,圆开灌顶,超升等妙之尊,三密四印相应,顿证三身佛果。”⑦此知以其教法顿证三身佛果而称,故说亦名佛乘。

编辑推荐

《首届大兴善寺唐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套装共4册)》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首届大兴善寺唐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套装共4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