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作者:[美]西德尼•尚伯格 页数:224 译者:宋伟
Tag标签:无
前言
我是怎样开始了解战争的以及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我刚出校门时对战争一无所知,甚至在经历了两年的驻德服役之后,这种情况也仍未有所改变。那时是美国与苏联的冷战时期——一个没有硝烟的时代。之后我来到《纽约时报》,成为一名办事员,每周领取四十九点五美元的薪水,给在第十层工作的社论主笔们做些复印、跑腿之类的工作。 十年之后的1969年——当时我已经做过一些犯案采访,还报道过市政府和州政府的新闻——我被委派到国外,任新德里分社的总编,负责南亚地区(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斯里兰卡等)的工作。这个新环境里也没有战争即将迫近的迹象,但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 1970年4月,理查德·尼克松总统听取了亨利·基辛格的建议,派出大批军队“入侵”柬埔寨——一个一直试图保持中立的弱小国家。在越战期间,美国军队席卷了柬埔寨。此时在西贡的分社需要增派记者来维持采访工作,而我正是其中一员。 1970年末,南亚巴基斯坦的大选引发了东巴基斯坦的自治运动。1971年3月,巴基斯坦政府派出军队镇压自治运动。印度以自由运动代表的名义卷入了冲突。12月,印巴战争爆发,我随着印度前行的军队报道了整场战争。不到两周,巴基斯坦人就投降了。 我的一生已经基本上变成了一次战争任务。1972年,当越南开启了一轮长达六个月的战乱时,我再次被派往越南。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还会时常回到柬埔寨——那个正在逐渐沉沦的国家——我一直留在那里报道它的末日时光。当时,红色高棉的大屠杀正在使这个国家陷入崩溃。 为什么要出版一个过去战争故事的合集呢?这么做有什么益处呢?我的答案很简单。在我这样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看来,我们这个星球,或许华盛顿政府尤甚,已经习惯了频繁的战争。要警惕“军工复合体”——艾森豪威尔总统对美国人的这句忠告早已被抛到了脑后。 我们美国人不能好好地吸取历史的教训,这点早已臭名昭著。或许这本书能让人们记起战争的真实面目。而现今出现的屠杀之残忍比起历史上的记录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了解到这些,那么下一次再有政客宣称我们必须入侵、摧毁作恶的国家或地区,实际上却掩藏着其他目的时,我们会反复思量一下。 而之后,或许我们将不再认同。 西德尼·尚伯格 纽约纽帕兹 2009年9月
内容概要
本书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战地记者、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西德尼?尚伯格的首部作品集。其中最为著名的关于作者好友狄潘的生与死的部分,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生在柬埔寨的内战事件。著名导演罗兰?约菲据此为蓝本拍摄的电影《The
Killing
Fields》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西德尼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在柬埔寨取得的新闻报道成就,同时他对20世纪70年代的印巴战争以及越南战争的报道也广受赞誉。西德尼是一名卓越的战地记者,也是一个富有正义感、同情心和道德操守的人。他曾公开谴责美国媒体在报道越战上违背新闻操守;并呼吁华盛顿政府开放自1973年以来雪藏的真实文件;对伊拉克战争,他也进行了犀利的评判,称其为“美国史上最奇怪的一战”。这是一本对美国的——以及人性的——历史上最黑暗时期的震撼人心的史诗性文字记录。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新闻作品,更是一部伟大的文艺之作!
作者简介
西德尼·尚伯格,美国著名新闻记者,1976年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西德尼的名声享誉全球,《纽约时报》《每日新闻》均设有他的专栏。他因对1975年柬埔寨内战的报道而一举成名,该报道系奥斯卡获奖影片《The
Killing Fields》的真实蓝本。
书籍目录
前言 我是怎样开始了解战争的以及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第一章 柬埔寨——一场不必要的战争
第二章 杀戮场
第三章 越南,1972
第四章 返回柬埔寨:一场军事政变
第五章 美国掩盖在越南遗弃战俘的事实
第六章 布什主义在伊拉克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柬埔寨,金边——长达五年的战争引发了物资短缺,物价飞涨,这个曾经丰饶富足的国家开始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孩子开始大量死亡。现今,如下场景随处可见:三个月大的婴儿躺在竹篮里,身体因严重的营养不良而瘦弱不堪。他的鼻子里插着氧气管,萎缩得像小树枝一样的胳膊上插着静脉输液管。他被丢弃在金边的一个贫民区,后来被一位善良的老人发现,给他取了名字叫拉赫绍,又带他去最近的医疗机构治疗。但是,当医院知道她没有钱付医疗费时,立即停止了所有治疗,要求孩子出院。之后这位不知所措的妇女带着他来到世界宣明会(一家国际救援机构)的一个中心,尽管救援中心对孩子输了氧,还进行了静脉输液,但还是太迟了。当天,这位孩子因医治无效死亡。在世界宣明会的一处诊所里,有一个两个月大的女孩儿阿斯蕾,她刚刚由祖母带过来,已经因饥饿而严重脱水。十天前她们卷入了距离金边几英里外的一场战斗,恐慌中一家人走散了,祖母身边只剩下了这个孩子。十天来,他们靠着救济粮和垃圾堆里捡来的残羹剩饭幸存了下来。这个孩子以前也有些营养不良,但现在她就像一具可怕的骷髅骨架,眼睛鼓出来,肋骨都突了出来。每隔几秒钟,她都会呻吟一声,身体痛苦地微颤着。三个小时之后,她死去了。在阿斯蕾旁边的桌子上躺着一个稍大一些的孩子,他的名字叫努特哈萨伦,十九个月大,濒临死亡。他的嘴里不断地发出呜咽呻吟声。三个月前,他的父亲被一枚火箭弹炸死。他二十五岁的母亲也忍受着营养不良的折磨(她患了脚气病,双脚都已经麻木了),现在站在他身边,抽泣着。有位医生试着把一根管子插到这个孩子的嗓子里,导出阻碍呼吸的黏液。突然,孩子发出细小的哭声,听起来像是在喊“Mak”(妈妈),然后头向下一耷拉,离开了人世。每天都有大批大批的母亲抱着病入膏肓的孩子——浮肿的孩子,身子消瘦如木棍一般的孩子,皮肤松弛、满是褶皱且呈米白色的孩子,咳嗽的孩子,哭泣的孩子,虚弱到没有任何反应的安静的孩子——涌进救援诊所的大门,绝望地想要冲进去。但是那里没有足够的医生,没有足够的护士,没有足够的药品,也没有足够的食物,所以每天来到这儿的五百人中,只有大约两百个能得到治疗,只有那些病得最重的孩子才能得到救治。“每天早上我的诊所都要拒绝三百位病人,”一位来自西方的医生说,“你觉得我的感受会是怎样的?”有时母亲会在诊所里涕泗横流,只因为诊所收纳了她们的孩子,使她们如释重负。但是,即使那些获得救治机会的人,仍然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这些孩子中多半都需要立即住院,但医院里住满了战争中的伤员,几乎没有营养不良的孩子们的空位。仅有的床位是在几个特别儿童中心里的孩子死去之后才空出来的。美国紧急从泰国增开了一条空运补给线,因为反对派已经切断了柬埔寨的主要补给线——湄公河,但现在这些飞机装载的货物全是用于军事援助,多半是弹药。没有任何食物。昨天,美国政府宣布,从本周起将向金边空运大米,但此举只不过是为了补充库存,保持现有的供给。大米的天价不会改变,许多挨饿的柬埔寨人还会继续挨饿。虽然至今还没有精确的统计数字,但所有在柬埔寨从事援助工作的人都相信,从一手证据看来,至少有数万儿童有严重的营养不良,每天至少有数名孩子饿死——他们多数住在这座挤满难民的首都城里或周边。然而最苦的还不是这些登记在册的难民,至少他们有的住在难民营里,有的可以通过美国财物援助的救援机构获取食物。最苦的是到处都是的边缘人,那些收入极低的文职人员、办公室职员和人力车夫,甚至还有士兵——他们也属难民,但并未登记,没有别人施舍的救济,只能自己挣扎度日。简言之,受苦最多的还是平民大众,在五年多的战争期间,他们因为缺钱,只能吃得越来越少。“他们都在崩溃的边缘,”世界宣明会医疗顾问佩内洛普J.基医生说,“一年前,营养不良的孩子还不多,而且他们都在三岁以下。现在这个数目很大,而且其中有十一二岁的孩子。”现今,诸如世界宣明会、关怀协会、天主教救济会和红十字会之类的机构都在努力加大救援力度——多数时候利用的都是美国的援助——为柬埔寨的四十万民众提供食物、医疗和住宿。但这些还远远不够。最终,全国七百万人口中有一半都成了战争难民。在这里最常见的景象莫过于载着村民的牛拉车队逃离新起的战斗现场,扬起漫天的黄尘。很多人已经迁徙了三四次。甚至有些由救援组织新建的难民营地也被红色高棉烧毁,失去家园的平民又要被迫迁徙。在战争爆发之前,柬埔寨的粮食一直很富足,即使最穷的百姓也从未挨过饿,每个人都有一片地种粮,还有野生的香蕉和水果可以充饥,附近还会有河流或小溪,很容易抓到鱼。现在这个国家的人都成了没有土地、饿着肚子的流浪者。流浪的贫民住在潮湿、肮脏的环境里,寄居在摇摇欲坠的棚屋、草房和临时搭建的披棚里。乡下或是已成为一片烧焦的废地,或被反对派占领,因此百姓都只得挤在城镇里,做着低微的工作,赚的钱总也不够养家糊口。越来越多的儿童和成人开始乞讨。在金边政府的分配系统下,每个人可以按政府控制价购买二百七十五克大米。但世界卫生组织称人一天最少的饮食量是四百五十克。这就意味着那些买不起黑市大米的柬埔寨人(可能有数十万人)只能挨饿了。1970年初,战争刚开始时,自由市场上大米的价格是每千克六瑞尔。现在已经涨到了三百五十瑞尔。即使人们能凑够买米的钱,也没钱购买鱼、牛肉、蔬菜和水果等其他用于均衡营养的食物。在这种情况下,成人经常会变得虚弱,而孩子的身体则开始衰退。孩子的身体表现出各种典型的营养不良的症状——夸希奥科病、消瘦症、脚气病以及由于维生素缺乏而引发的失明。而且在这种虚弱的状态下,他们还要忍受肺炎、肺结核、痢疾和其他疾病的折磨。几乎所有来到诊所的孩子,除了营养不良之外都有其他疾病。“不该死去的孩子正在死去,”世界宣明会的一位医生罗伯特·贝克说。“他们在我们怀中死去。真的很难相信。没有任何借口可以抵赖这一切。”白宫对柬埔寨的人道主义救援总是要让路于军事援助。很讽刺的是,在这里,普通士兵的家庭是生活最凄惨的人群之一。他们跟着丈夫和父亲迁徙,还经常空着肚子被突然转移到新的战场去。军饷经常迟发。金边的营养不良救治诊所里出现的孩子中,很多都是士兵的家人——对于一个仰仗着军队而存的政府而言,这一切无疑严重挫伤了士气。孩子们都快要饿死了,但柬埔寨当局仍称:尽管最近有反对派的进攻,湄公河也遭到封锁,但柬埔寨的食物供给“足够”维持到下个月,甚至更久。一位西方外交官说:“到目前为止,柬埔寨人想出各种方法克服物质上的困难。但他们的力量已经耗尽。或许现在他们已经达到了极限,就要开始崩溃。”
后记
关于作者 1975年4月,当西德尼·尚伯格决定要留在柬埔寨,采访疯狂的红色高棉占领全国的事件时,他主要是希望能够继续采访一个故事。在那之前的五年里,他一直在为《纽约时报》报道故事——美国是如何将越南战争一步步推向它这个弱小的邻国,并吞没了它的。他每天发回的报道如电影一般,细节生动。这些报道经常在晚上发回的,白天他则冒着极大的危险行走于战场和轰炸中采访。因对柬埔寨的这场战争和深重灾难的采访,他“在极大的险境中”获得了普利策国际新闻报道奖,还获得了乔治·伯克奖和无数其它重要的新闻类奖项。奥斯卡金像奖获奖电影《战火屠城》这部使世人对柬埔寨的悲剧开始关注的电影,正是根据尚伯格的经历改编的——当时柬埔寨正处于陷落的边缘,他被迫离开柬埔寨,留下柬埔寨籍同事狄潘一个人。这个极度个人化,关于他如何搜寻潘的故事——在残暴的红色高棉夺取政权之后,潘充满恐惧地迷失在野蛮的混乱中——最初发表于1980年1月份的《纽约时报》杂志,这篇文章也巩固了尚伯格20世纪最优秀的战争记者之一的声誉。 然而,西德尼·尚伯格采访过的军事冲突并不仅限于柬埔寨和越南。他曾于1971年接受《纽约时报》的海外委派——在英迪拉·甘地当权时期,在新德里任分社主编——来到孟加拉独立战争的前线,报道了印度与巴基斯坦军队之间的冲突。离开亚洲之后,尚伯格回到报纸的本部,升任都市版编辑。1981年,他开始写专栏,开创了《纽约时报》第一个关于纽约的专栏——揭露权力滥用、政府腐败和城市权力精英享有的特权。四年之后,《纽约时报》终止了该专栏。 此后,尚伯格在《纽约时报》工作了二十六年之后,离开了那里,并在《纽约新闻日报》继续工作。他在《纽约新闻日报》仍继续撰写专栏,直到1995年该报停刊。从那以后,他先后为犯罪新闻网站(APBNews.com)做过调查性新闻报道,为《乡村之声》写过媒体评论,并在纽约州立大学做过一学期的教研工作,成为詹姆斯·奥特维客座教授计划的访问研究员。尚伯格一直都在撰写关于国际事务、新闻出版问题和仍在越南下落不明的美国战俘命运相关的评论。 西德尼·尚伯格生于马塞诸塞州的克林顿,毕业于哈佛大学。他的时间基本都在纽约城和哈德逊山谷纽约州立大学的一处森林木屋中度过。 《战火之外》是他关于战争及其后果作品的第一部合集,时间跨越了四十年。其中包括了越南、柬埔寨和伊拉克等地发生的冲突事件报道,以及成为《战火屠城》电影故事基础的故事原文。 关于本书英文编辑 罗伯特·米拉尔迪是位屡屡获奖的新闻记者和作家。2004年他的著作《笔锋如剑》(帕尔格雷夫出版社)获得了弗兰克·莫特奖美国最优秀新闻类书籍奖。他在纽约州立大学任教新闻学,长达二十九年之久。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一直强烈推荐这本书,这本书感人至深,令人无法释卷,它将会使你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彼时身处的环境,将战争的真实面孔展现给你。‘看,这才是真正的战争。’他说,‘不要避开。’这是艰难、沉重的信息,我们却必须要去了解。” ——萨姆·沃特斯顿,《TheKillingFields》西德尼•尚伯格的扮演者,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这本书是对战争的亲眼见证,刺人心骨。真正使它非比寻常并成为战争文学经典的,是作者的好友狄潘的生存和不同世界的两个人之间深厚的感情。在一场非人性的残忍已经司空见惯的战争中,两个人却发现了他们自身人性的深度,并由此得到重生。” ——拉塞尔·贝克,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
编辑推荐
《战火之外》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美国著名战地记者,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西德尼•尚伯格,国内首次关于柬埔寨红色高棉运动的真实报道,奥斯卡获奖影片《战火屠城》真实蓝本!★以对柬埔寨内战的报道而一举成名的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首次出版其柬埔寨、越南、伊拉克战争报道文集。★书中他与生死至友狄潘的故事被改编为奥斯卡获奖影片《TheKillingFields》。★作者不仅客观真实地记录报道他眼中的柬埔寨战争、越南、伊拉克战争,更关注战火之下挣扎逃亡、麻木无奈的人们,充满人文关怀。★事实与真相永远都存在着,或掩在喧嚣之下,或隐于假象之中,唯有揭示、面对,才有真正的反思。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