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作者:刘永 页数:237 字数:16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佛门泰斗行愿大千 中国古代的高僧大德行走于天地、云水之间,关注的是天下苍生,他们于苍穹之下、古老的大河流域,在村落、寺院里勤修佛法。这种精神,就是源自对生命的关怀,对天下的责任感。 本焕老和尚是中国佛教界一代高僧,是近代禅宗泰斗虚云大师的法脉嫡传弟子。他的一生都是在创造禅林佳话,百年岁月,亲历三个时代,是佛教界的泰斗;他的一生充满传奇,终成大道,足迹遍及天下,最后选择深圳这座窗口城市创建弘法寺。在南天弘扬佛法,使佛法远播三地,对世人了解中国佛学,起到了凝聚海内外华侨华人、促进和谐的作用,各地都流传着他求法问佛的故事。本书将他的事迹、经历通过小说传奇的形式展现出来,以便后人了解他求法的赤诚和对佛法的坚贞,从而将这种精神继承并发扬光大。 本焕老和尚出家之后从武昌宝通寺到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在漫长的修行道路上,他的心是澄净、明亮的。这种光明的心地使得他研习佛法、参禅悟道都带着一种悲悯的慈爱心怀。 本焕老和尚百余岁高龄,为中国佛教界之翘楚。菩提树下,他舍身求法,不畏生死朝拜佛教圣地;他为忏苍生,刺血写经数十卷,积若须弥;他为护佛宝,十八罗汉护送经塔,历尽险阻;他燃臂孝母,改佛家无情之妄;他接法当世高僧虚云老和尚,续佛慧命,使法源长流;他于深圳特区创建深圳弘法寺,使佛法远照南天,心系苍生,天下信众逾百万,缔造佛教界之神话。他前半生舍身求法,九死一生,佛心不改;他后半生建寺安僧,不惜身命,重兴数十座寺院,创中国佛教界之传奇。他行菩萨道,发愿要建菩萨世界,超过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 本焕老和尚的人生经历是一个传奇的故事。这个传奇故事记录、呈现的就是本焕老和尚经历的那些最感人的瞬间。大时代的历史背景下,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魅力。从他皈依佛法开始,弘扬佛法,造福社会,成就的是无量功德。无论是1920年荆楚大地的山村,还是当下的深圳弘法寺,一百多年的风雨,时光荏苒,都见证了他的苦心修法,慈悲心怀,这颗心就是菩提心。 草堂、森林、庙宇、苍天之下,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天地情怀。佛家的智慧和慈悲如行云流水,不会有丝毫停滞。即使是在深圳这个现代化的大都市里,本焕老和尚对佛家智慧的寻求,对人生、社会进程的思考亦从来没有停止过,仿佛大雄宝殿的百年古松绿意盎然,如同经书散发出缕缕幽香,这是一种心地无碍的大自在。菩提树下,行走于苍茫云海之间,追求佛法真义,带大众积修福德,他已经走了很长很远的路了。苍山云海,悠悠九州,佛法的思想和精神就深藏在本焕老和尚每一个难忘的往事瞬间。佛家精神源流如古老的江河之水,让人看到它不竭的生命力和光明的未来。 如今在深圳弘法寺,梧桐山麓绿树黄瓦交相辉映,莲花清凉,香远益清,佛教界泰斗本焕老和尚忘我弘法,为佛教的文化传播,为海峡两岸的凝聚交流,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代表的是一种和谐的精神追求,是一种积极济世的菩萨道行。他百岁高龄,行愿大千,教化众生,他的存在本来就是佛教界的传奇,是宗教文化的传奇。如今,将他一生传奇的故事以众口相传的小说形式表现出来,展卷生香,如打开三藏宝库,每一个读者一定会从中找到自己可以吸取借鉴的精神力量。
内容概要
本焕老和尚,中国当代著名高僧,世寿106岁,临济法派第四十四代传人,为近代禅宗泰斗虚云大师的法脉嫡传弟子。他从晚清到当代,历经百年风雨,建寺数十座,度化众生百万,在海内外有着广泛影响。刘永编著的《百岁菩提:本焕长老传奇》立足史料,运用艺术手法,讲述本焕长老一生的传奇经历。《百岁菩提:本焕长老传奇》也是本焕老和尚生前唯一当面首肯的一部小说体传记。
作者简介
易道,深圳市宗教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华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当代百名高僧编委会主任中国龙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理事长编撰了《中华龙图腾大全》二十八卷、《龙-鉴证历史八千年》、《龙-佐证八千年辉煌》等系列从书。刘永,义名永生居士,香港中华宗教文化研究会特邀研究员,2010年书香中国人物。
书籍目录
第一章:佛子落地带莲香 慈悲人心佛意长第二章:幼失怙相依为命 闻佛法茅塞顿开第三章:勘世情冰释前嫌 別慈母立志出家第四章:报恩开悟见佛性 受戒具足大洪山第五章:虚云退军高曼寺 来果猛作狮子吼第六章:高曼寺七年精进 第一愿五台朝佛第七章:遭劫难文吉护持 碧山寺广慧纳贤第八章:忏苍生刺血写经 ……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一日,村里唯一的一个在武汉工干的先生经过张秀池家,见到了小志山大为惊奇,便用手抚摸着小志山的头对张秀池说:“如今处处在闹革命,大清国败落了,败就败在没有文化,不懂知识,人也是一样,现在的武汉,连女子都能上学堂读书了,小志山温良俭让,应该让他读书,千万不要埋没了一株好苗子啊。”张秀池对小志山也寄望极深,在志山六岁这年,张秀池一家省吃俭用,将小志山送到了李集镇上的“泥巴馆”。当时武汉的学堂里,课本已经更改,出现了武汉三镇的地图,西来文化已经广泛渗透于中华文化,并且还出现了有武昌起义的文章,中华书局也出版了新版的教材,商务印刷馆出版了全套共和国教科书。而在泥巴馆的张志山读的却仍旧是四书五经,先生还是一个头戴瓜皮小帽,留着山羊胡子的前清秀才,一边务农,一边教书。名义上虽是学馆,但先生教授的却都是旧文,《三字经》《干字文》《百家姓》,便是启蒙的根本,稍后才学四书五经,识五常,断八服。泥巴馆的先生一袭蓝土布大衫子,诵诗吟文,摇头晃脑,虽然于耕读之间,却对古文化诸子百家诗词歌赋了然于胸,以教书育人为乐。
编辑推荐
《中国当代百名高僧传奇·百岁菩提:本焕长者传奇》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