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陕西师大 作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页数:309 译者:王强
Tag标签:无
前言
爱因斯坦算得上20世纪最神奇的人物。他的相对论,据说“全世界只有两个半人能懂”。由于其理论太过先进,以至于当时地球上最聪明的科学家们,包括相对论变换关系的奠基人洛伦兹,都觉得难以接受。192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把诺贝尔奖颁给爱因斯坦时,只是说“由于爱因斯坦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更由于他发现了光电效应的定律”,而没敢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作出评价。时至今日,能够理解相对论的人仍然不多——哪怕只是大致的理解。近百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大量的实验证明,爱因斯坦的理论是正确的。这个独特的犹太人,具有令人匪夷所思的智慧。个别想象力丰富的人,甚至断言爱因斯坦来自外星。在爱因斯坦去世之后,他的大脑没有火化,而是被小心保存在普林斯顿大学。几十年来,科学界对这个出类拔萃的大脑进行了全面研究。1879年3月14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乌尔姆市,父母都是犹太人。早年的爱因斯坦似乎并不出色。16岁时,他报考瑞士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可是名落孙山。不过,看过爱因斯坦数学和物理考卷的韦伯先生,却独具慧眼,当面称赞道:“你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可是你有一个缺点,就是不愿意表现自己。”事实上,当时的爱因斯坦已经显露出非凡的天才,早在12岁,他就自学掌握了解析几何和微积分。
内容概要
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很高天赋和独特风格的德语写作家、音乐爱好者、哲人和社会活动家。他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传奇人物,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丈夫、父亲、儿子、情人、良师、益友、犹太人、世界公民、社会良心、和平主义者、业余小提琴手、统一场理论的独行侠……总而言之,是“生活在他自己世界里的个古怪天才”。本书将通过爱因斯坦的自述和其书信,真实地反映他的生活经历、事业理想、喜怒哀乐、特立独行及其辉煌的一生。
作者简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著名物理学家,生于德国。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并入瑞士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苏黎世大学、布拉格德意志大学及苏黎世工业大学教授。1913年回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大学教授,并当选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3年因受纳粹政治迫害,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国籍。在物理学等多个领域均有重大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1905);并在这个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1916)。还提出光的量子概念,并用量子理论解释了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和固体的比热。在阐明布朗运动、发展量子统计法方面都有成就。后期致力于相对论“统一场论”的建立,企图把电磁场和引力场统一起来。对宇宙学说也有贡献。因理论物理学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发现光电效应定律,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著有《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关于辐射的量子理论》、《根据广义相对论对于宇宙所作的考察》等。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篇 爱因斯坦自述 1946年的自述(片段) 1955年的自述(片断)第二篇 世界各地的演讲 告欧洲人书 理论物理学的原理 探索的动机 我们的共同目的是民主 以太理论和相对论 关于相对论 几何学和经验 牛顿力学及其对理论物理学的影响 战斗的和平主义 要使科学造福于人类,而不成为祸害 学术自由 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讲话 经济抵制 文明和科学 教育和教育者 教育与世界和平 爱萨克·牛顿 保卫言论自由 论教育 道德衰败 目标 道德和感情 科学和宗教 科学的共同语言 人类生活的目标 关于脑力劳动者的组织 战争是赢得了,但和平却还没有 坚决反对美国准备进行预防性战争的阴谋 在哥白尼逝世41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第三篇 信件 给凯撒·科赫舅舅的信 致玛丽·温特勒的信,保丽娜·爱因斯坦附笔 致玛丽·温特勒 课程介绍 写在安娜·丝柯密达的签名纪念册中的诗句 玛丽的来信 致爱尔莎 致爱尔莎 致爱尔莎 致爱尔莎 儿子的来信 我的未来计划 写给母亲的道歉信 诉说近况 生活和工作的感受 罚款通知书 城市公民资格申请表 致瑞士专利局 致马塞尔·格罗斯曼 致苏黎世州教育委员会 致保罗·格鲁纳 致伯尔尼州教育局 学生挽留爱因斯坦留在苏黎世大学的请愿书 致海因利希·赞格尔 致米歇尔·贝索 致斯特恩夫妇 致玛丽·居里 普鲁士科学院来信 致赞格尔 为反战斗争给罗曼·罗兰的信 给A.索末菲的回信 反对一切战争的理由 关于黄金问题 经济问题与和平问题 失去了的天堂 商业利益和战争 不回德国的声明 给普鲁士科学院的信 科学家对政治问题不应当明哲保身 要依靠武装力量来保卫自己 知识分子和政治问题 给五千年后子孙的信 他们为什么要仇视犹太人? 为建议研制原子弹给罗斯福总统的信 客观世界的完备定律 哲学家和政治 美国科学家应当拒绝政府的不义要求 给联合国大会的公开信 七十岁生日时的心情 读《伽利略在狱中》后的感想 科学家的道义责任 用什么保证人类的未来 消除战争的根源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西方科学的基础与古代中国无缘 法律和良心,谁更权威 为什么建议制造原子弹第四篇 悼念科学界的朋友 悼念恩斯特·马赫 悼念卡尔·施瓦兹希耳德 悼念T.A.爱迪生 悼念保耳·朗之万 悼念麦克斯·普朗克 悼念贝索第五篇 发表的文章 我对反相对论公司的答复 什么是相对论? 科学家和爱国主义 对上海的印象 科学的国际主义 宗教和科学 善与恶 关于财富 社会和个人 我的世界观 厄运的十年 生产和劳动 科学和战争的关系 无线电的社会意义 主权的限制 对世界经济危机的看法 生产和购买力 科学的困境 重新审查和平主义 希特勒是怎样上台的? 科学和社会 自由和科学 什么是:E=me2? 为什么要社会主义? 文化给世界的和平提供了一个基础 论古典文学 文化衰落的症状 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 空间一时间 我的世界观 对科学的一些议论第六篇 访谈录 我对美国的最初印象 与泰戈尔关于真理的讨论 为和平而牺牲 论伯特兰·罗素的认识论 关于科学和政治问题答客问 要原子战争还是要和平 要原子战争还是要和平(续篇) 关于哲学和科学问题的谈话 物理学、哲学和科学 74岁生日答客问
章节摘录
另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惊奇发生在我12岁的时候,它是由一本关于欧几里得平面几何的小书所引发的。我在一个学年开始时得到了这本书,书里许多具有明晰而可靠的断言给我了极深的印象,有些命题本身虽然并不明显,但都被切实地证明了,不能使人产生任何怀疑。比如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我并没有因为它是不用证明就得承认的公理就产生怀疑。在我看来是真实的命题,依据有效性就可以证明,这令我完全心满意足。比如,印象中在我拿到这本几何学小书之前,我就已经知道毕达哥拉斯定理了,那是一位叔叔曾经告诉我的。我付出了一番艰巨的努力,从三角形的相似性这个角度出发,成功地“证明了”这条定理。当时我就认为,直角三角形各个边的关系完全决定于它的一个锐角,这是显而易见的,自然无须证明;只有在类似方式中表现布“显然”的东西,才需要去证明。而且,那些摆在明处,“能看得到和摸得到的”东西,在我看来,与几何学研究的对象一样,都属于同一类型的东西。之所以存在这种原始观念,我想根源恰恰在于不自觉产生几何概念与直接经验对象的联系的想法。康德提出了“先验综合判断,可能性问题的观念,很可能就是以这种原始观念作为根据的。想得到经验对象的可靠知识,用纯粹思维是不可能办到的,否则这种“惊奇”就是以错误为依据了。希腊人在几何学中第一次告诉我们,对于第一次见到它的人来说,纯粹思维竟能达到如此可靠而又精确程度是足够令人吃惊的。说了这么多,已经和刚开始有关讣告的问题不搭界了,不过既然说到这儿了,我将毫不犹豫地用几句话来概括我的认识论观点,虽然有些话已经在前面谈过了。这个观点与我年轻时候所持的观点有出入,实际上是在很久以后才慢慢地发展和总结起来的。我会同时注意到感觉经验的总和与书中记载的概念和命题的总和。概念和命题之间存在逻辑关联性,而概念和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要一些既定的规则来完成,这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概念和命题要想获得其“意义”和“内容”,必须通过与感觉经验来完成。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逻辑关联性,而是纯粹的直觉联系。这种联系是区别科学真理与凭空幻想的标准,即这种直觉能得到保证,而非其他。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贡献什么,而不是他能取得什么。不要渴望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是应该努力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编辑推荐
《爱因斯坦自述》:世界科学界杰出的思想家,宇宙中众星拱月般的头等巨星,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奋斗终身的历程。教育部推荐书目,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