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易经管理学大全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邵卫华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08出版)  作者:邵卫华  页数:461  
Tag标签:无  

前言

编者序《易经》中的管理学智慧《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初创于伏羲时代,伏羲之后的几代圣贤也都对《易经》有所发展。《易经》经历了《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三种形式的变迁,一般称之为“三易”。但是在几千年的传承中,《连山易》和《归藏易》都已经失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只有《周易》。     《易经》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阴阳、四象、八卦和六十四卦是《易经》中的主要元素,它们的表现形式非常简单,就是或断或连的一些线条。这些线条看似简单,其实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     太极指的是天地未开之前的状态,当时世界是一团混沌,这团混沌就是万事万物的根源。阴阳二仪的产生,代表着具体事物的出现。阴阳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阴阳的思想已经蕴含了辩证法的萌芽。四象是在阴阳消长的过程中出现的,它们代表了四季。八卦是《易经》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传说八卦是伏羲所作,伏羲根据《河图》《洛书》,参照天地之变化,用“阴爻”和“阳爻”两种线条而画出八卦。周文王又把八卦推演成六十四卦,把八卦两两重叠,就构成了六十四卦。周文王逐卦逐爻地解释了六十四卦的含义,并作出了现在我们所见的《易经》,也就是《周易》。     《易经》最早的用途是占卜,但是它的作用远远不限于占卜,而是一部传统社会中的“百科全书”。春秋战国时期,《易经》已经成为诸子百家竞相研究的一部经典,所以《易经》堪称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孔子特别喜欢《易经》,他不但将《易经》列为儒家经典之一,以此教育弟子,而且作了《易传》来详细解释《易经》。由于先秦诸子百家的巨大影响,在后来的中国历史中,《易经》一直是文人不可不学的一部经典著作。     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古代社会中,《易经》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治理社会。用今天的术语来说,《易经》就是古代的“管理学名著”。在皇帝看来,最重要的事情无非是治理好国家,这就像现代企业管理者看待一个企业一样。现代企业中用的多数是西方的管理学思想,而古代的皇帝用的是《易经》思想。     《易经》的智慧是超越时代的,它不仅在古代社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也可以大有作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易经》中的宝贵思想,并以此指导自己的管理行为,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市场上也有了一些将《易经》思想用于管理学的图书,但遗憾的是,它们的质量尚不能令人满意。鉴于这种现状,我们特意请著名《易经》学者编写了《图解易经管理学》一书,希望能对中国管理学的发展作出一点贡献。     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是实用性强。《易经》思想高深莫测,常会给人虚无缥缈的感觉。而本书逐卦解析企业中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读完本书之后你会发现,现代企业管理中有许多棘手的问题,古人在《易经》中早已为我们准备好了应对之策。     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深入浅出。为了让从未接触过《易经》的读者也能毫无障碍地通读全书,本书的第一部分系统地讲述了《易经》的基础知识。在第二部分中,我们从宏观上利用《易经》思想为企业管理提供了一些思路。当然,《易经》的主体还是六十四卦,我们在第三部分利用六十四卦,逐卦为企业管理提供了具体方案。跟随我们的思路,读者可以逐层深入地了解《易经》管理学的大智慧。     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是形象直观。在一般人看来,《易经》是一部艰深晦涩的“天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坚持用案例说话,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说话。在本书中还插入了大量精美图片,用几百字说不清楚的问题,可能用一张图片就表达清楚了。在本书的最后还附有《易经》原文,以方便读者查阅。     由于《易经》智慧极为高深,而编者水平有限,本书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不足,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内容概要

  企业管理中,有管理者与员工的矛盾,也有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方式的并合,这些都说明了事物的一阴一阳的辩证属性。《易经》管理的太极理论讲的就是双方的平衡和融合。在天、地、人三才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管理的核心一定是人,以人为本大家都在谈,但关键是怎么做。  六十四卦反映了企业管理不同层面的问题,但有一个核心,那就是审时度势,灵活变通,如乾卦在初九时需要“潜龙勿用”,但到九五却要“飞龙在天”,管理实质上是一种实践性活动,因此这一点尤为重要。  《图解易经:管理学大全》凝聚了易经管理的理论精华,图文并茂,语言简洁,解读轻松易懂、操作性强,是一本健康通俗、深刻睿智的国学读物,既适合大众阅读,又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书籍目录

《易经》:中国的管理圣经/04 编者序:《易经》中的管理学智慧/12第一章  了解《易经》:万法归宗的中国古代管理哲学 01.易经: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源头/20 02.天下同归而殊途《易经》:适用于现代化条件下的管理者/35 03.管理就是决策:《易经》是古人探讨如何进行正确决策管理之书/47 04.日常生活中的《易经》案例:《易经》管理离我们并不遥远/54 05.将《易经》思想用于管理:中国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不是西方化而是中国化/65 06.占卜术:将《易经》运用于管理的直接途径/73    第二章 一阴一阳的管理之道:《易经》管理的智慧之源 01.物物一太极:运用整体原则观察现代企业/82 02.阴阳合一:《易经》管理体系的核心/91 03.天时、地利、人和:如何实现最好的经济效益/98 04.五行生克:如何维持企业管理的动态平衡/107 第三章 用《易经》做好管理:轻松掌握64种最佳管理方法 01.乾:把目标定位在本行业最前列/120 02.坤:胸怀宽广才能赢得更坚固的后盾/125 03.屯:面对现实,坚信创业的困难只是暂时的/130 04.蒙:不断充实自己,善于将知识转化为资本/135 05.需:企业的成功需要忍耐与等待/140 06.讼:控制自己争强好胜的个性/145 07.师:领导分工放权,员工人尽其责/150 08.比: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155 09.小畜:做生意不能有一步登天的贪婪之心/161 10.履:企业中要建立严明的规章制度/166 11.泰:发达之时不忘危机意识/171 12.否:不要让小人有机可乘/176 13.同人:创建一个通力合作的无敌团队 181 14.大有:管理者要提高自己的修养/186 15.谦:谦虚平易,和气生财/192 16.豫:让员工都找到事业上的归宿/197 17.随:让企业紧紧跟随时代潮流/202 18.蛊:大刀阔斧地除弊治乱/207 19.临:柔中带刚是管理企业的最佳策略/213 20.观:管理者要学会多角度看问题/218 21.噬嗑:公平公正、赏罚分明的奖惩之道/223 22.贲:企业要注意自己形象的塑造/228 23.剥:保持人员流动,保证企业“年轻化”/233 24.复:承认错误是改变形象的重要手段/237 25.无妄:企业的扩张必须经过谨慎的评估/242 26.大畜:各个企业能够共荣共存的秘诀/247 27.颐:企业要有自己的人才战略/252 28.大过:成功转型以注入新的生命力/257 29.坎:如何建立高效率的经营形态/262 30.离: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时代背景/267 31.咸:真诚是感动员工的最有力武器/272 32.恒:管理者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277 33.遁:急流勇退是管理者的明智选择/283 34.大壮:做好规划才能圆满完成任务/288 35.晋:谨慎对待企业中的升职问题/293 36.明夷:未雨绸缪是避开风险的必由之路/298 37.家人:企业要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303 38.睽:消除企业内部的派系分裂/308 39.蹇:怎样渡过企业发展中的难关/314 40.解:果断把握稍纵即逝的商机/319 41.损:用科学方法降低企业运营成本/324 42.益: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联系在一起/329 43.夬:企业中奖与罚的智慧/333 44.姤:不要轻易录用频繁跳槽的求职者/338 45.萃: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才团队是重中之重/343 46.升:用细节管理保证企业的稳步前进/348 47.困:用创新摆脱困境,以崭新的心态重新出发/353 48.井:企业的公德心和“不倒翁”精神/358 49.革:企业要有大刀阔斧治理弊病的魄力/363 50.鼎:革故鼎新,打破常规,敢于采用新技术/368 51.震:处变不惊,遇到危机不自乱阵脚/373 52.艮:不能因诽谤或赞誉而心生悲喜/378 53.渐: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382 54.归妹:适当保持与女性员工之间的距离/387 55.丰:管理者要有正大光明的“执法”精神/392 56.旅:最早攻占市场的企业,拥有无形的品牌价值/398 57.巽:以柔克刚,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403 58.兑:将心比心,创造一种和谐的企业文化/408 59.涣:避免资金和精力的过度涣散/413 60.节:坚决摧毁威胁控制权的“小圈子”/418 61.中孚:“企业诚信度”决定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423 62.小过:不放过企业中每一个小的过错/428 63.既济:创业的胜利只是成功的一半/433 64.未济:让公司成为员工的幸福之源,而不只是收入来源/438  附录 《易经》六十四卦原文/442

章节摘录

插图:01易经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源头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在这五千年中,有一种精神贯穿始终,这种精神以《易经》为载体,一直流传到现在。《易经》是中国古代最古老的哲学著作之一,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之大超过了其他所有著作,堪称是中国文化的源头。   在上古时期,展现在我们祖先面前的,是一个变幻莫测的世界。风云变幻、电闪雷鸣,这些现象令古人摸不着头脑。为了解释这些现象,圣人伏羲通过对日月星象、山川地理的观察研究而画出了八卦图,而八卦思想正是《易经》的核心内容。古人相信,《易经》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人世,用《易经》可以与神明沟通,能解释甚至改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在现代科学技术尚未产生的年代里,《易经》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科学技术的角色。   对于《易经》的主旨,历来有多种多样的说法,但它们所代表的内涵都是一致的,都不外乎“简易”“变易”“不易”三种基本精神,这也正是古人将《易经》命名为“易”的原因。首先,八卦只有阴爻和阳爻两种基本元素,确实非常“简易”。由八卦衍生出的六十四卦,也都是十分简易的。既然卦象这么简易,那为什么它们能反映出千古不易的真理呢?其原因就在于它的变易性。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形象虽然简单,但它们却有无穷的变化。即使是同样一个卦象,也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事物的性质,所以六十四卦足以包罗万象,完全可以用来解释大千世界的千变万化。     在整个中华文明史上,几乎每一次进步都与《易经》有密切的关系。先秦时期,《易经》就享有崇高的地位,孔、孟、老、庄等诸子百家无不研究《易经》,从《易经》中吸取营养。 孔子“晚而喜易”,《史记•孔子世家》对此有十分形象的描述:“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为了深入研究《易经》,孔子竟然将穿竹简的熟牛皮绳翻断了多次,由此可见孔子对《易经》的喜爱程度之深。孔子以《诗经》《尚书》《仪礼》《乐经》《易经》《春秋》为儒家六经。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为了让世人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易经》,孔子亲自作《易传》来阐述并发挥《易经》的深刻道理。在孔子的大力提倡下,儒家一直奉《易经》为根本经典之一。从汉朝刘歆、班固开始,《易经》被奉为儒家“六经之首”。到了宋明时期,儒家以研究《易经》为契机,将传统的儒家思想发展到了顶峰,而理学大师周敦颐作《太极图说》,正是理学正式成立的标志。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更是深深懂得《易经》的奥妙,在《周易本义》中,朱熹说:“某不敢教人看《易》,为这物阔大,且不切己。”   道教则继承了玄学家的思想,把《易经》与《老子》《庄子》并称为“三玄”,以此为道教的根本经典。在道教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易经》思想渗透到道教的方方面面,成为道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如我们今天所见,无论是神仙体系、方术仪轨,还是丹鼎符箓、清规戒律,道教中处处充满了《易经》思想的影响。 《易经》的历史   从某种意义上说,《易经》并不是一部作品,而是一系列作品。孔子删定的《周礼》上说:“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又说:“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可见《易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一般称之为“三易”。   可惜的是,在几千年的传承中,《连山易》和《归藏易》都已经失传了。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易经》只剩下了《周易》。我们通常所说的《易经》,有时专指《周易》,也有时是《周易》和《易传》的统称。由于《连山易》和《归藏易》都已经失传了,所以人们对于《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产生的时间,古人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孔子的观点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即《连山易》是神农时代的《易经》,《归藏易》是黄帝时代的《易经》,《周易》周朝的《易经》。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例如汉朝思想家郑玄认为,《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分别属于夏、商、周三代。   三易中所蕴含的智慧也有不同。虽然《连山易》和《归藏易》都已经失传,但从先秦典籍的零星记述中,我们还是可以知道它们的一些知识的。《连山易》从表示山脉的“艮”卦开始,表示“山之出云,连绵不绝”,强调“生生之谓易”的精神。《归藏易》从表示大地的“坤”卦开始,大地具有最大的包容性,世间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万物生于大地之上,而终要归藏于大地之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重土观念。《周易》从“乾”卦开始,表示至大至刚的“乾”卦成为周朝人关注的焦点。《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刚健自强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使这个伟大的民族繁衍数千年而不绝。 无论三种《易经》的主旨有多大的差别,《易经》以及后世由《易经》衍生出来的各种思想,其实大多数可以看成是对三种《易经》共同精神的诠释。   从《易经》中的基本元素——八卦的角度来说,《易经》的“成长”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所谓“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这“三圣”就是上古时期的伏羲、中古时期的周文王和近古时期的孔子。   八卦和六十四卦在《易经》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八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伏羲时代,传说八卦图就是伏羲在《河图》和《洛书》的启示下所画出的,当时并没有现在我们所见的六十四卦。伏羲的八卦被称为“先天八卦”,到了商朝末年,周文王把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绎为“后天八卦”,并进一步推演出八八六十四卦,这就是司马迁所说的“文王拘而演《周易》”。   孔子对《易经》的贡献也是十分巨大的。除了将《易经》引入儒家,从而使得《易经》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研究之外,孔子还亲自为《易经》作了十篇注解,这些注解被后人称为《易经》的“十翼”,其中有注解卦名和卦辞的《彖》上下篇、注解卦名和爻辞的《象》上下篇、作为总纲的《系辞》上下篇、解释八卦卦象的《说卦》篇,进一步解释乾、坤二卦的《文言》篇等。此外,还有《杂卦》和《序卦》两篇,这两篇则着重讲了六十四卦的理论。 传统文化就是古人的管理学 提起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没有人会否认它的辉煌与伟大,但是很多人认为传统文化只是生活中的点缀,没有什么实际价值,这其实是错误的。   用现代术语来说,一个国家就相当于一个企业,而皇帝就是这个国家的“CEO”,怎样才能治理好这个国家就是一个管理学问题。在治理或“管理”国家方面,古人有各种各样的妙招。   儒家自一开始就着眼于对社会的管理,虽然孔子本人一直没有机会亲自参与管理,但是他的“管理学理念”却是极为高明的。孔子的“仁”和“礼”的智慧,对于正确地协调君臣、父子、夫妻关系,乃至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到了汉武帝时代,更是采用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统治政策,或者说是采用了儒家的管理方法,从而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可谓是中国最早的管理学大师之一。 南宋罗大经所著的《鹤林玉露》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宋初宰相赵普是一位治国有方的名相,据传他读书只读《论语》。有一天宋太宗问他这是不是真的,结果赵普说,他确实只读《论语》,不读其他书,用半部《论语》帮助宋太祖赵匡胤打天下,再用半部《论语》帮助宋太宗赵光义治理天下。这就是著名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来历。等到赵普死后,人们找到他的书房,果然发现里面只有《论语》。   佛教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但自从东汉传入中国之后,就一直活跃在中华大地上,对传统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深入到学术、文学、艺术、道德、政治,以及民间习俗的方方面面,甚至一度超过了中国固有的儒家和道家。社会上所有的人,无论是朝廷中的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的百姓,都无法摆脱佛教的影响,南北朝的梁武帝萧衍甚至自己跑到寺院里去当奴仆,让大臣们拿银子来赎身。   儒家重在规范人的社会行为,从外向内;佛教则强调人内心的修为,从内向外。通过修心,人最终可以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一代女皇武则天曾经说,佛经劝人一心向善不作恶,如果人人都信佛,那么这个国家就非常容易治理了。所以佛教修心的原则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一大法宝。   与儒家的积极入世相比,道家更主张消极出世,但是这种出世主义又何尝不是一种管理学方法呢?道家的基本思想就是“无为而治”,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大海之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是因为它的位置最低,“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进一步把管理者类型分为四种:“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用现代管理学的语言说,就是:“最好的管理者,人们觉察不到他的存在;第二等的管理者,人们亲近他、赞誉他;三流的管理者,人们畏惧他;最差劲的统治者,人们轻侮他。”可见老子心目中的最佳管理者是懂得“清静无为”的管理者。对一个国家来说,最好的政策就是“无为而治”,不要好大喜功,不要搞劳民伤财的大工程,否则就容易引起人民的反感,甚至会引起动乱。当然,无为而治也并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说,在做事的时候要遵从天道自然的规律,如果违背了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就一定会导致失败。 《易经》是古代“管理学”的源头   除了儒、释、道三家之外,在古代比较流行的还有墨家、法家、纵横家、阴阳家等,可谓是“三教九流”。就像江湖上的各路高手一样,它们都有各自的绝招。如墨家的辩证法、法家的法治思想等等。那么是什么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呢?这就是群经之首——《易经》。 《易经》的影响不限于思想和宗教领域,在中国传统的建筑布局、风水堪舆、星象占卜等许多方面,我们都能清楚地发现《易经》的影子。甚至连现代社会中的计算机,都是在《易经》的启示下发明的,正是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受到六十四卦的启示,发明了二进制数,才揭开了计算机时代的序幕。现代人重新看到了《易经》的神奇性,把《易经》的思想广泛应用于社会政治、经济管理、工程建设等领域。   《易经》之所以有那么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古代社会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它。在数千年的传承和演变中,《易经》思想已经积淀为“常道”,那些看上去好像高深莫测的天道之学,是先哲对人生和社会中的日常问题加以反思,并且加以提升后再用来指导人生、规范社会的。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在军事、外交等方面,《易经》思想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古人的各种“管理学”中,《易经》不但是集大成者,而且是各大“门派”的“祖师”,因为几乎所有的古代思想都受到了《易经》的影响。   在古代各种“管理学思想”之中,佛家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因为它不是在中国产生的,而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不过佛教在中国很适应当地的“水土”,很快就深深扎下了根,完全可以称为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易经》对佛教的影响,主要来自魏晋时期,玄学家们把《易经》思想融入佛教的般若学中,这粒种子结出了佛教中国佛的最大果实——禅宗。儒、道两家可以认为是《易经》的两大支流,而《易经》又在禅宗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在中国“三教合一”的历史进程中,《易经》功不可没。 揭开《易经》的神秘面纱 《易经》给一般人的印象就是高深莫测、玄妙无比。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根本读不懂《易经》,所以我们在此初步介绍一下。   具体来讲,《易经》的奥秘存在于它的八卦、六十四卦的象数之中,要想用《易经》来指导管理方法,最好要懂得如何解卦。解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幸好我们有《易传》。《易传》从哲学高度概括出了《易经》的主要思想,把抽象的象数转变成了比较容易看懂的文字。   《易经•系辞上》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因此要了解《易经》与八卦、六十四卦,必须先弄清楚太极、两仪与四象的含义。   太极指的是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此时没有任何分化和对立,但它却包含一切,是万物的根源,由此可以生出世间万象。太极是一切矛盾的统一体,两仪则是一切矛盾的展开。太极图中的“阴阳鱼”有黑白两面,这就代表了互为矛盾的双方。两仪的具体形式有多种,最多的是:阴与阳、天与地、奇与偶、刚与柔、乾与坤、水与火、寒与暑等,但其中阴与阳是最常见的说法。两仪并不局限于哪两种具体的事物,一切有对立、有矛盾的事物的属性,都可以看做是两仪。两仪在运动对立的过程中,会出现阴与阳的消长,这引起了四种新的状态:太阳、少阳、少阴、太阴。古代天文学家把星空划分为四象: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与之对应的则分别是少阳、少阴、太阳、太阴。 八卦和六十四卦 八卦和六十四卦是《易经》最核心的内容,伏羲氏用一条连续的线“—”代表阳,称为阳爻;用中间断开的线“– –”代表阴,称为阴爻。由阴阳两种爻组合出八卦,即乾、坤、震、艮、离、坎、兑、巽,八卦的形象是: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易经》认为,每一个卦形都有一定的事物相对应,即: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泽。   在先天八卦中,每个卦有相应的卦数,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在后天八卦中,每个卦也有相应的卦数,即: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可见在后天八卦中多出了一个数字九,同时多出了中间土的位置。 八卦两两组合,就形成了六十四卦。朱熹在《周易本义》中作了《卦名次序歌》,有助于我们记忆《易经》六十四卦: 卦名次序歌诀 上经三十卦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下经三十四卦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将六十四卦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就得到“六十四卦方圆图”。按照排列的原则不同,六十四卦方圆图也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反映了事物的总体变化规律。事物总是从阴到阳,又从阳到阴,这样周而复始不停地变化。事物的阴阳属性既有对立性,又有统一性。后天六十四卦方圆图则反映了事物变化的具体规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阴阳互补、物极必反等规律。六十四卦是八卦的具体展开,它所反映的规律既蕴含在八卦之中,又不仅仅是八卦所能概括的,两者互为参照、互相影响而形成了《易经》的核心内容。   《易经》的奥妙在于它的“变易”之道,六十四卦虽然数量有限,但同样一个卦象,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事物的性质,只要懂得合理变通,就可以用它们穷尽含在万事万物之中的真理。   孔子在《易经•系辞上》中说,伏羲氏、周文王等圣人为什么要作《易经》呢?因为《易经》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概括事物的规律,从而能帮助人成就事业。圣人能够借助《易经》通达天下人的心志,完成天下大业,决断天下的疑惑。

媒体关注与评论

大音若希,大象无形,易经管理,混然天成。                                                            ——中国图书商报 赵健文《图解易经管理学大全》是国内图解管理学类难得一见的好作品,其图解无论从精美程度还是从对易理的理解上面,均属上乘。                                                            ——中国文化报 李晓凯

编辑推荐

《图解易经:管理学大全》思想博大精深,所谓“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讲阴阳,述三才,考德行,重变通,支撑着中国五千年国家管理理论和实践架构。比如科举制,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连法国的大思想家伏尔泰对这一人才选拔机制都赞不绝口,近代兴起于西方的公务员制度实滥觞于中国科举,可见以《易经》为核心的中国式管理的成功。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其管理哲学也正是源于《易经》。《图解易经:管理学大全》的管理思想对于当代中国企业管理极有启发和指导意义。而本书正是对这一经典进行管理学意义上的解读,以通俗的文字和精美、生动的图解,让您活学活用中国传统管理智慧,提升您的领导能力。如今许多西方管理大师都将目光投向《易经》这部中国管理“圣经”,21世纪的管理学将由东方思维来主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图解易经管理学大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价格奇高,内容一般。用《周易本经》64卦的哲理想和管理学相结合,但结果实在是差强人意。后悔莫及买这书。
  •   图解易经:管理学大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