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健胜
内容概要
儒学在中国学术史上,除了个别短暂的时间之外,向为显学。研究者甚众,而累积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不可胜数。这一点,翻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可了然于胸。近世以来,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和规范传入中国,以此研究、探讨儒学,又成为新的学术热点。现在看来,包括“文革”期间对孔子儒学的彻底否定,其实也是对儒学的一种片面理解或认识。当代的“国学热”,理性解读和固执偏爱与彻底否定者,仍然分庭抗礼、互不相让。其实,一边倒的局面,反而不是学术繁荣的表现,目前的景象恰恰说明儒学和儒学研究的价值所在。从另外的角度说,古来众说纷纭,方今热点犹在,置身其间,一定可以左右逢源。倘若机缘辐辏,还可以在其间纵横驰骋,往往有意外之得。 不惟如是,近二十年来,在各地陆续出土的简帛,尤其是业经整理的“郭店”和“上博”简中,许多佚籍是历代学人无缘见到的宝贵资料,其中有不少篇章涉及早期儒学的人物和思想,为古代思想史研究尤其是持续升温的早期儒学研究增添了强大助力。
书籍目录
序导论 上篇 子思生平著述考释 一 子思身世述略 二 子思生卒年代新释 三 子思从学考释 四 子思门人弟子考释 五 子思著述情况辨析 六 《子思子》内容考释 七 辑佚本《子思子》辨析 八 《孔丛子》所载子思言行辨析下篇 子思思想研究 一 孔子与子思之间:先秦仁学谱系的构成(上) 二 子思与孟子之间:先秦仁学谱系的构成(下) 三 子思“五行”释说 四 “子思之儒”的仁学思想 五 “子思之儒”的礼学思想 六 “子思之儒”论“义” 七 “子思之儒”论“中庸” 八 “子思之儒”论“诚” 九 “子思之儒”的批判思想和抗议精神附录一 浅议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对象附录二 儒学热的冷思考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