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1909

出版时间:2010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雪珥  页数:316  
Tag标签:无  

前言

一个美而多金的女子焦急地站在河边,面对湍急的河水,问道:“今晚要过河(huo),哪个来背我吗?”黑暗中响起了无数的声音:“还不是我来背你嘛!”夜色如墨,掩盖了这些人的真正面容。这个美而多金的女子,名叫“中华”,她将开始一段怎样的暗夜行程……中国近代改革史或许就是一部“石头记”,一部有关一个民族摸着石头过河的记录。过河的方法无非有三:架桥、造船、泅水。架桥与造船难度大、见效慢,而且主事者不仅需要高瞻远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远才能想得周到),也需要文韬武略(既能喊得出动听口号,也能拿得出扎实的技术功夫),更需要虚怀若谷(架桥、造船等于开创新路,桥通路成之日或许也该自觉或者被迫归隐山林之时)。尤其关键的是,架桥与造船需要分工协作、精诚团结,少争论或不争论。傻子都能看出,这么多的条件制约,对于这个民族而言,简直是苛求。于是,大家只好纵身入水,哆哆嗦嗦地过河。好在河里本还有些石头,可以摸着当做路标,踩着当做台阶。1909年,水越来越深、越来越急,石头却越来越少、越来越小,时不时地需要潜到水下才能摸着。石头摸多了,一部分人摸出了门道,摸出了经验。他们不再在乎石头的有无或大小,而是靠石吃石、靠摸吃摸,摸石头成为他们先富起来的路标、先贵起来的台阶。作为最为精通水性的“浪里白条”,他们甚至发展成为大白鲨,用他们的巨尾扫去别人好不容易踩着的石头——落水的人越多,他们的食物来源就越充足。也有一部分人,大声宣称自己手握终极真理、不二法门,可以实现强国梦,对摸着石头过河实在是不耐烦,他们不需要架桥与造船而能飞跃天堑,条件就是无条件地爱戴他、服从他、追随他。这些人不断地涌现,不断地试图飞跃,然后不断地从半空中重重地摔落河中。最后他只是拍拍屁股爬起来,向着淹溺在水中的大多数,一笑了之:就当缴学费了嘛!更多的人随大流瞎摸,石头没摸着,更没踩稳,摸到的是满手荆棘,甚至摸到了鲨鱼的门牙。作为“沉默的大多数”,他们也不幸成为“沉没的大多数”,他们的躯体成为新造的石头,而踩着他们前进的人则俨然成了弄潮儿……

内容概要

一贯印象,清王朝的最后改革是以“皇族内阁”的骗局和闹剧作为收场的,充满了荒诞气氛。海外学者雪珥将自己定位于“历史拾荒者”的角色,以新闻记者的敏锐和律师的严谨两项从业训练与经验,从堆积如山的史料中爬捡出许多被忽视和遗忘的真相。正如他的比喻,追寻历史真相如盲人摸象,许多人摸到了象的屁股,他却拽住了象的尾巴。          时至1909年,改革已前所未有地成为大清国的全民共识及主流话语体系的主旋律,意欲在国内挺腰,在国际昂首。然而对于摄政王载沣来说,最为郁闷的是,精心设计的改革,在经过官僚体系的执行后总是会“烂尾”:明明是利国利民的仁政,最后却被大小领导干部转变为扰民和敛财的工具。新的社会矛盾纠结缠葛,旧的官僚体制处处掣肘,大清国这艘巨大的航船行驶至暗礁林立的险滩。1909年这个春天的故事,竟是一步步演绎成了王朝悲剧……

作者简介

雪珥,澳大利亚华人、太平绅士,非职业历史拾荒者,职业商人。曾任公务员、记者、财经评论员、律师,现从事地产、金融、电子商务等热门俗务。除了花费必要的时间去赚取必要的金钱外,其余时间都投入了文物收藏、历史研究和写作,以海外史料解读中国近代史,在华人文化圈中广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金銮殿上新来的年轻人 紫禁城的鸡叫 1909年:春天也有故事 爱新觉罗软着陆 大清青年近卫军 “橡皮图章”雄起 大海航行“拷”舵手第二章  老官场的弯弯道 袁世凯冬眠 金枪不倒张之洞 庆亲王的首富宿命 弄潮儿溺水 不端的年代 “蒙”“瞎”官府 腐败的跳蚤 司法独立vs私法独利 善耆不善骑 “唐僧”不是吃素的 官场如赌第三章  黄龙旗下的资本主义 “铁老大”出轨 爱国公债终误国 “牛”背上的大清 开滦煤矿地道战 “黑金”超限战 帝国的墙脚 “爱国”企业家 【延伸阅读】胡雪岩:花花轿子人抬人 伶仃洋畔建“特区” 腐烂的根基 【延伸阅读】帝国商人反击战第四章  大清国的“新新人类” “半吊子”大跃进 难产的“美国梦” 文化有罪,汉字无理第五章  鼓与呼:世乱难为人 “烂尾”大清国 宜春没有“春天” 在失望的田野上 枪杆子霍元甲第六章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无毒不“圣人” 康有为“熊市” 大清国的流感 瞎眼的叹息第七章  亮剑,抑或舔伤 龙旗插上东沙岛 中朝“间岛”争端 【延伸阅读】带刺的金达莱:清代视野下的朝鲜问题 哈尔滨的枪声 日本常青藤 大清羊皮日本狼 【延伸阅读】豺狼之恋:国人对日绵羊观 流产的中美德联盟 大清海军搁浅泥沼 【延伸阅读】蛟龙捍海:晚清海军扬威世界的五个瞬间尾章  大清政改的飙车与出轨

章节摘录

一个腐败到令全地球人都知道的贪官,为什么会在风云诡谲的晚清政坛中从边缘进入核心,并始终屹立在潮头?这自然不是“纨绔”二字能解释的。尤为难得的是,无论是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及政变、义和团运动及八国联军入侵,乃至随后轰轰烈烈的宪政改革,奕劻都表现出了丝毫不亚于恭亲王奕的开明姿态和灵活身段,并以其特殊地位为李鸿章和袁世凯等人保驾护航,成为致力于实践和探索的“浊流”们(与崇尚空谈的“清流”相对)的幕后支撑者。英国公使窦纳乐甚至认为他是“推动中国政府(进步)的一个杠杆”。奕劻的政治本色和品格,在庚子事变的狂风暴雨中展露无疑。作为朝廷中熟悉国际国内情况的少数明白人,奕劻坚决主张及早防止事态失控,以避免外交乃至军事上的巨大麻烦。他的“右倾”言论遭到以端郡王载漪为首的“不明外事,专袒义和团”的“极左派”的不满。英国外交官在发给伦敦的报告中认为,“在北京的主要政治家之间, 庆亲王和大学士荣禄似乎已成为对端王或董福祥提督起牵制作用的仅有的人物”。载漪等把奕劻看成是必须清除的政敌,义和团们则将他描绘成了大汉奸,攻击奕劻的大字报贴满北京街头,已经失控的民间暴力清晰地将矛头指向了这位王爷。在此后讨论局势的高层会议上,奕劻一概装聋作哑,但从未改变自己的观点。高喊着“扶清灭洋”动人口号的“极左派”们最后留下一地鸡毛,在八国联军的炮声中撒腿就跑,把收拾烂摊子乃至不得不“卖国”的脏活慷慨地留给他们本想诛之而后快的“汉奸”奕劻和李鸿章。在八国联军的刺刀下,奕劻和李鸿章 “如一囚徒”或“受到礼遇的俘虏”,为明知不可争的城下之盟而勉强一争,其间酸苦唯其自知。史家比较公认的是,因为这一功劳,慈禧太后终其一生对奕劻和李鸿章都是优容有加。从1906年开始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大清乃至中国历史上范围最广、难度最大、力度最强的改革。这一改革的主力袁世凯自然成为众矢之的,如果没有奕劻各种手段的保驾护航,小袁或许早就成为改革的烈士了。后人多将奕劻与袁世凯的交往看成是利益输送,而忽视了在大清国的特殊国情下,无论忠臣还是奸臣,其实都是孤掌难鸣的。 “君子”果真“不党”,没有统一战线,则无论好事坏事都将一事无成。奕劻的双手,在推动改革的同时也毫不掩饰地往自己兜里大把捞钱,高调地成为大清国的“首富”之一。晚清两次以反腐败的名义出现的台谏风潮,矛头都直指奕劻。第一次是1907年的一起权色交易。奕劻的儿子、商部尚书载振出差路过天津,看中了名歌姬杨翠喜,候补道段芝贵随即用重金为美人赎身,献给载部长。如果到此为止,无非是一段风流佳话。但不久,段芝贵便被破格提拔,一跃成了黑龙江巡抚。御史赵启霖立即上奏弹劾,认定之前是“性贿赂”。朝廷派了载沣等人去查,结果“查无实据”,赵启霖反被革职,激发了御史们公愤。最后,赵御史复职,段巡抚被免职,载部长主动辞职。第二次是三年后(1910年),另一御史江春霖又向奕劻发难,弹章的题目就是《劾庆亲王老奸窃位多引匪人疏》,火药味很浓,震动朝野。江春霖被责为“沽名钓誉”、“莠言乱政”,但处分仅是“回原衙门行走”,换个工作岗位;结果他干脆辞职,炒了朝廷的鱿鱼,一下子名动四海。御史们群起效仿,“不让江氏一人独为君子,访查中外大臣劣迹,联名入奏,以尽职责”,掀起了舆论监督的大高潮,逼得奕劻只好请假躲避。其实,两次反腐斗争的背后都有复杂的政治背景。前一案,正值东北“龙兴之地”改制设省,成为北洋(奕劻父子多被视为北洋的保护人和代言人)权力扩张的良机,即使没有这起风流案,北洋也会想方设法将段芝贵等“自己人”顶上关键岗位。结果因小失大,留下破绽。后一案则更是御史们的“自卫”之战。在新的干部体制改革中,1909年成立了资政院后,都察院的弹劾监督权被吸纳,对其裁撤势在必行,御史们只好冒险一搏,为了保饭碗而绝地反击,拿庆亲王开刀。载沣曾告诫江春霖等 “不可乱聪明”。此话很值得玩味:高唱着慷慨主旋律的悲情歌手,其潸然泪下未必真是为了天下之忧! 最为吊诡的是,政治经验显然极为丰富的奕劻,似乎并不想收敛和掩饰自己的贪腐形象,而且他还照样圣眷不衰,不仅得到了“铁帽子”,而且其妻妾中还可封六位福晋,超出了清制规定的亲王只能封五位福晋的限额。其实,到了奕劻这种已经“不胜寒”的地位,唯一要做的只剩下如何展示自己胸无大志。一个道德形象与工作能力都完美得无可挑剔的下属,对大多数的领导人来说,并非是件可以高枕无忧的好事。高调地展示自己对醇酒美人的低级趣味,是历史上韬光养晦的不二法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既减少政治风险,又畅快地享受人生,何乐而不为呢?从这个角度看,奕劻的“首富”非当不可的。一场包括以建立高效廉洁政府为使命的改革,却不得不倚重一位享有国际知名度的大贪官;而这位巨贪之所以贪得如此高调,却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以自污而获得政治上的安全感,这种看似荒谬的故事,却正是1909年乃至整个宣统朝改革的胎毒,渗透在血液之中,难以自行摆脱。……

后记

112月的盛夏阳光,明晃晃地有些伤眼。窗外已是30℃多的高温,花园里的各种花卉和蔬菜都被晒得蔫不拉及。据说,地球臭氧层的空洞正好在澳洲上方。在这样的炎炎夏日里,到处飘荡着《铃儿响叮当》(Jingle Bell)那悦耳的雪橇铃声,海滩上的比基尼女郎们居然也戴着圣诞帽,自信地展示着她们那基本属于肥硕型的身材,而穿着汗衫短裤超短裙的宅男宅女们则徜徉在用棉花装饰出来的“雪花”中,尽兴购物。冰火两重天。即使在如此盛夏,人们依然能营造出一个冰雪天地,假装这个世界还是充满了纯洁晶莹,充满了温馨浪漫。我很喜欢这种季节反差带来的奇妙感觉,尤其是澳洲人那天生的乐观与豁达。上天安排了四季,人们却可以在自己心里另有一番春秋。2圣诞节前一个月,我从澳洲的盛夏飞回了北京的冰天雪地。钻出机舱时,我还穿着短袖,却并不感觉寒冷,而是清冽。鹅毛般的雪花漫天飞洒,给大地遮掩上厚厚的白纱,假装一切都是如此纯洁。踏着厚厚的积雪,站在衔接后海与前海的银锭桥上,当然是看不到西山的美景的。海子边上酒幌林立,吆喝声四起,泛滥着似乎有点虚幻的盛世浮华。没有人注意到,脚下的土地百年前差点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个名叫汪精卫的青年人,在这桥下埋下了炸弹,试图谋刺与他同样年轻的摄政王载沣,以阻止清廷正在推进的改革,为革命创造更好的条件。因为执政者的宽容,小汪意外地拣回了一条命,但他从中汲取到的最宝贵经验就是:执政者绝不应该如此养虎成患。若干年后,小汪自己也成了执政者,身居总理(行政院院长)高位,在接见“国难会议”代表时明确宣布:“我们流血革命,打出来的政权,岂能随便说开放就开放!”显然,仅此一点就足以证明历史总是在进步的:汪总理的执政能力已大大超越摄政王,民国比前清大大地进步了。3银锭桥不远处,大雪覆盖不住的,就是那些曾经显赫的王府,尤其是醇王府和恭王府。醇王府的主人奕譞,据说是道光众儿子中资质最差的,和其兄咸丰皇帝、恭亲王难以相比;但晚清最后的半个世纪基本上就是奕譞一门的天下,光绪、宣统两任皇帝都出自他的门户。可见,政治上的最后胜利者和最大受益人,绝非那些聪明外露、个性张扬的人。“待业”时的醇亲王是一个坚定的“左派”,对执政的六哥恭亲王多所不满,认为他是个当权的“走资派”。等到将六哥挤兑下岗,他喜滋滋地挑上权力的担子,才掂量出那不可承受之重。据说,尝到当家人的难处后,醇亲王曾跑到六哥家中,道歉认错,虚心讨教。看人挑担不吃力,站着说话不腰疼,这是中国社会的常态。恭王府离醇王府并不远,是目前北京城仅存的完整王府,但还是有好大一块被一个宣扬博爱仁慈的宗教机构占据着。在北京的一周时间,我五进恭王府,其中三次是冒雪而行,盘桓徘徊,难以割舍。到恭王府去得最勤的,或许是周恩来。大量的回忆录证实,周恩来生前曾经无数次地来到这里,而且十分低调。周交给谷牧的三条遗嘱中就包括尽早开放恭王府。在日理万机的周恩来心中,恭王府何以会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恭王府里如今游人如织、熙熙攘攘,但他们在乎的只是和珅的故居。导游卖力地讲解着和珅成为大清国超级富豪的故事,人们张大嘴听着,哈喇子直往下滴,心向往之。历史,很多时候或许就是被八卦出来的,却还端着个一本正经的架势。4100年后,我们还在河里摸着石头。2009年,也在水里挣扎着想找到个小石块的雪珥,不自量力地萌发了撰写一部“石头记”的梦想——回顾中国百年改革史。于是,有了这些浅薄而粗陋的文字。一年来,这些文字每周一次在《中国经营报》上与读者见面,居然在这打酱油盛行的蜗居时代也能引起小小的反响。我深知,那只是因为这话题搔到了大家的痒处:在河里挣扎的你我实在很想知道前人是如何摸着石头过河的。没有任何一部宝典能指引河中的十八摸,但希望这本书能不断提醒你我:此处水深、王八多、鲨鱼凶猛……

媒体关注与评论

醇亲王是个年轻人,他成长的时代正处于现代思想在东方世界取得立足点之际,他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了西方世界,其心智和视野并没有因为紫禁城的城墙而受到限制。因此,他可以做到中国其他统治者所没有做到的事情,即立足于现代观点,以透视的目光,从与其他世界强国的对比中来认识自己的国家。——《纽约时报》,1908年11月22日袁世凯和慈禧太后的宪政改革正在由摄政王加以筹备,在执行预备立宪上,他显然是真诚的。的确,很有可能他感到无力逆潮流而动,相信缓慢地往前走,试图减少一些风险。但对于中国引入代议制的不安,不仅限于保守派,相反,一些最开明的官员,由于了解中国人的性格,也担心宪政运动很可能失控。——美国驻华公使馆代办费莱齐(Henry P. Fletcher),1909年8月28日中国初办宪政,一切正在艰难,民意断难即恃,更不可妄恃强力……贵国办理新政,外面极为安帖,一旦有意外不测,危险不可不防。——伊藤博文,1909年10月23日                                                                                                                                                                                                                       清政府开始搞改革时姿态很消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特别是在日俄战争之后,它对改革的活动就越来越认真了。可是在这时候,改革并不如康有为和梁启超所主张的那样是为了富国强兵以防御列强的侵略,改革的目的勿宁说是为了保卫清政府不受汉人与外国人两者的攻击。换言之,改革是为了保住清王朝。——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等,《剑桥晚清史》

编辑推荐

《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有资于治道•中国改革百年回望改革最大障碍在内耗 金銮殿内外的众生写相历史照进现实 •风景旧曾谙•如何才能不折腾大国博弈 时不我待 变法图强 天助自助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运1909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2条)

 
 

  •   近代中国,创巨痛深的内忧外患几达百年,天朝的迷思被船坚炮利而一朝破去了镀金的外表,忧国忧民之士勤求救国救民之道,其间长达数十年不断在探索当中。洋务运动、变法图强,最终没有了变法内核的洋务运动,正如李鸿章所言,也不过是修补破旧茅屋的裱糊匠手段,表面上灿然一新,实际依然是千疮百孔,聊可挡一时的细雨而已。本来等到风平浪静之时好好修补,但北洋水师甲午一战而没,茅屋的底蕴已然揭穿。

      1909年是中国一个特殊的年份,中国已经再次站在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远在1909年之前,有识之士已经开始意识到,西方的强大并非单单只是炮舰的犀利、洋枪的精准,更多的原因是在于他们的体制能够提供这些技术背后的一种隐形的支撑,看上去这个支撑是一种与前台的技术并不相关的法律、制度规定,但所有的成就都不可能离开那种制度形成的环境。这个制度环境叫做“宪政”。

      经过众多有识之士的提醒,清廷也似乎意识到宪政的重要性,派了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的实施。结果一出发就遭到了革命党人的自杀式炸弹袭击,换了几个不怕死的大臣才最终成行。两年左右的考察,其实所有的考察代笔都是出自梁启超一系的手笔。到1908年的下半年,清廷开始宣布要用九年的时间来实行宪政。

      旅澳学者雪珥正是在这个时间段剪取了一个历史的横截面之后,来从一个相当具体的角度观照在这个十字路口的中国。

      当时光绪与慈禧太后先后归天,慈禧生前指定的皇位继承人是三岁的溥仪,执政的是隆裕太后与摄政王载沣———也就是小皇帝溥仪的生父。执政的强人去世、具有合法统治权的先帝死得蹊跷,寡妇幼子加上一个志大才疏的亲王,能够把中国带到何处?

      很简单,他们把当时的中国、也就是大清国给带到沟里去了。这个结果不会令任何人意外,从官场道路上说,摄政王载沣就是个小雏鸡,面对盘根错节的官僚机构,就连慈禧太后都不能彻底驾驭,更何况这个靠儿子上位的摄政王?

      不能说清廷是没有改革意愿的,但改革措施的连续出台,不但没有弥合社会的鸿沟,反而是加剧了国内相互对立的态势。六部九卿当中,裁撤冗员引发了旧官僚的不满,而六部的合并,更使得满族官吏从前期的满汉势均力敌,到了满人独大、真正掌管六部。不但如此,各个要害衙门、军权政权都掌握在亲贵的手中。

      这是清廷在真正的政治改革之前所采取的措施之一,最重要的就是保证政权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受过基本教育的清廷高层其实非常明白,宪政就是剥夺统治者权力的手段,甚至他们所打算效仿的日本立宪政治,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虚君政治。想要长保富贵尊荣,必须在改革之前做好所有的准备。

      而这个准备也不尽然在政权上,同时在经济上也做了相应的准备。同时,那个所谓的“九年立宪”所立的宪法,只是把宪政的名字引入了中国,但具体条文则是把皇权的至高无上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原本中国的皇权其实是某种具有弹性的权力,臣下与社会舆论与传统观念还能有一些约束之力,但在新的所谓中国式宪政之下,皇权打算真正开始裸奔。

      在这种宪政与改革之下,上令不行与政权实际上的分崩离析是不能避免的。摄政王载沣在他的官邸中困惑着:老百姓到底要什么?其实也没要什么,只是一些清廷承诺但给不了的东西。当老百姓明白这些东西不是清廷能给的,最好还是自己去争取的时候,清廷就结束了。

      雪珥先生在书中所截取的,正好是这段时间的彷徨与抉择。可惜的是,最终的抉择者终究是历史。只是每到这种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之时,中国的历代统治者都会选择错误,这背后的意味实在是耐人寻味得很。晚清名臣张之洞死时,摄政王载沣去看望,张之洞提醒他小心民变,载沣很骄傲地说“有兵在”。说不定这就是他们总是选择错误的原因吧。
  •   我得承认,看完雪珥的《国运1909》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它将我脑中以前对“旧中国”的认识完全涤荡一新!当然对于其他读者来说可能不会觉得有这样的冲击,因为他们或许早就有这样的认识或不认同这种认识。
    《国运1909》以翔实的笔触、客观的立场并伴以作者丰富的阅历(呵呵,这是我自己对他的评价,如果没有丰富的阅历他也写不出这样有深度和意思深远的作品来),描绘了大清帝国坍塌前夜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与民生画卷。特别是对于各色人等包括日本等外国人的描画使得我们知道了“利益决定立场,立场决定态度,从来都是屁股指挥脑袋” 、“一切归根到底就只是未得利益与既得利益的分野” 、“大国冲突就是利益冲突”和“国家在主权线之外还有一条利益线”,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作者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尽管他已是澳籍华人。
    从来没有一本书教我们这样看问题,也从来没有一本书是这样地推心置腹,看了它,真的觉得自己以前就象是受了“愚民”教育一样――这话可能不中听,但中用!
    尤其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那些裹在爱国主义外衣下的真正嘴脸,其中有很多卖国贼!还有那些被所谓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驱动而唱着动人的爱国口号的愤青们,他们更容易在别有用心的人的唆使下盲动,他们不知道打碎一个旧制度容易,但建立一个新制度、特别是真正利国利民的、规范的新制度是何其不易,即“改革与革命相比,难度更大”!因为他们除了空有一腔砸碎旧制度而后快的冲动,并不具备对结局的把握能力。
    《国运1909》我是喜欢的,即使有不同意见者,看了它也会警醒吧:落后是要挨打的!
    如果当下中国的问题能在此受到启发,则国之幸矣,民之幸矣。
    感谢雪珥写出这么好的书!(他还有别的书哦,一本一本看吧)
    唯一的一点疑虑是:为什么载沣没有直接当皇帝而只是摄政王?当皇帝办事情不仅执行起来可能会顺利、直接一些,是不是还可以避免所谓的“快完了”呢?这一点作者没有分析,或许是觉得没有必要吧。
  •   ……

    共50章,27章以省略号结尾。一串简单的字符,一端深植入历史,一端牵引着现实,徒留一段无声胜有声的突兀,让中国人尽情地去舔舐这百年的伤口。

    百年之后,我们仍像我们的祖先一样沉溺在黯然神伤与痛哭流涕之中,难以自拔。诚然,悲情的眼泪是平衡我们心理最好的药剂,但当一个遭受苦难的民族将精力都放在了哭泣与控诉上时,谁来自省,谁来自强?中国人似乎喜欢将深重的苦难当成极好的影视素材,翻拍南京大屠杀的鳞次栉比,似乎在赚足了沉重与泪水之后,便能换取心理上极大的补偿与慰藉,便能将对罹难者的纪念化作道德的压制,便能将落后与窝囊包装成悲壮与高尚。当小日本滚出一个甲子之后,我们还在用自己的痛苦为成本,用漫天的口水当武器,用激情洋溢与滔滔不绝作手段,去声嘶力竭地叫嚷谴责右翼的歪曲……但日本就不承认呢?日本就不道歉呢?日本就不理你呢?我们难道还要继续在伤痕中寻找道德上畸形的快感?

    这不是浩然的正气,这是变态的自虐。

    当我们沉醉在眼泪的平衡中时,日本却在纪念黑船事件带来的革新。这样的对手难道不值得我们尊敬吗?这样的结果难道还不足以让我们去真正地深刻反思吗?

    ……

    关于1909,宣统元年及前后的这次宪政改革,本可以看成清王朝最后的回光返照,但一百年这个历史轮回却将其披上了“风景旧曾谙”的诡秘外套。百年前的那些世态百相,在今天看来仍有似曾相识的感受,这不得不让人感到一丝心惊肉跳。但从另一个方面讲,这些“历史照进现实”的景观,同样也是“资治通鉴”式历史经验的优质写本。

    近代中国直至当今——或者说从华夏文明发轫之初,就有一种“以厚施薄”甚至于近乎“以德报怨”的倾向。从以宗主国身份回报藩属国丰厚物什,到近代抗日战争胜利之时大方地豁免来自日本的赔款,至新中国时源源不断援助非洲后而购销贷款,这种“宽容”就时刻不断指导着中华文明以道德上的优势来塑造“礼仪之邦”的形象。如果说“以厚施薄”可以理解为构建国际影响力的话,那么“以德报怨”这种试图用自己的宽容来弥补伤痕,就近乎于一种自恋式的一厢情愿了。孔子早就说过,如果以德报怨,那么何以报德呢?难道中华文明的辉煌,仅仅是以简单的“宽容”两字来构筑的?

    不可否认,一个民族的武力绝非令人尊敬的唯一标准,其包容性往往决定着文明的延续与否。但同样重要的是,一个民族伟大的包容性也并非仅仅用“宽容”两字可解释,而是在这看似温和的背后,乃是有其难以磨灭的阳刚之气的存在。我们赞叹于汉唐盛世,但汉唐之所以能问鼎于天下,厉兵秣马、投鞭断流、铁骑驰骋的赳赳之气亦是立足根本。大汉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鏖兵大漠,横挑匈奴,不仅留给后世“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感叹,也让大唐的文人杨炯发出“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投笔从戎豪气。阳刚烈气,足显盛世之风。

    1840年的中国人,在天朝盛世广博“胸襟”的庇护下,原本挺拔的脊梁骨早已被懦弱与外强中干所充斥,只留战前的口水抗战与战后的噤若寒蝉。于是,近代的“东亚病夫”们只能用同样一味的妥协与忍让来宽恕列强的咄咄逼人。海纳百川固然能得天下之心,但如果在这种怀柔的陶醉之中无形丧失掉了本有的阳刚之气,那么便是一种可怕的堕落。在这个所谓“伪娘”兴起的时代,我不知道身为华夏后人的我们,是否还有像我们的祖先一样值得让世界崇敬的精,气,与神?

    最后是一封西汉名将陈汤的上疏。一直以来,每读到最后一句话,我都会感到一阵莫名的狂热。我们的先辈已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一个民族铮铮的铁骨脊梁;而这,才是真正令世人尊敬的中华民族:

    “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 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 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 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   对于这样一本书,如果仅仅用深受启发来形容,只能说读者还是未得要领。以1909年为轴,穿过一个世纪以来的谎言与迷信,海外史料终于与中土史料在此合流,并以手术刀般的剖析将大清国最后的改革完整呈现。丧钟为谁而鸣——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丧钟为何敲响。雪珥这部著作,对于清末和民国这段百年出轨的历史的重新厘清与匡正,也必将让读者在思考的同时完成智慧的提升和飞跃。
  •   这本书是专栏的合集,分为八章,所以可以感觉到它内里文章的独立性,因此,即使你没有充足的时间连续阅读,也可以随手翻阅。但,这并不是说它没有思想性或者不深刻。      该书探讨了1909大清的现实状况,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作者的观点不同于以往教科书中的视角,在立足于国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加之自我思考,给予大清1909之人与事之不同的评价,可以说更多的是正面的评价,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所以这是我喜欢本书的原因之一。再者,本书的叙述很新颖,让人当作普通政治通俗读物也不错。      中国近代史一直都是蒙着面纱的美人,说不清道不明,总有一些人、事浮浮沉沉,却还是让人一头雾水,历史教科书上总是寥寥几笔,我想,原因可能就在于着墨少,对很多人、事的不明朗。其实这很正常,纵观历史,越是与著史的年代近的朝代历史就越难以透彻明朗。服务于现实政治的需求,或多或少都会顾虑而有所偏倚。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诸如李鸿章这样的人会誉满天下也谤满天下。千秋功过,总是付与后人说。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是我读关于大清1909改革后的看法。作者的笔下,大清朝全方位启动的改革,无论是重臣出洋考察,归来痛下决心的实际改革措施还是人才建设上送学子出洋镀金·····如果没有革命派或者保皇派们的干扰,也许大清的改革前途会明朗会有大成效。其实理论上确实可能可行。然而社会的风浪不会因为某个美好的制度设计而等待,相反,过急则乱。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改革变相成了实际的暴政时,民众自然是如干柴,一点就着。再好的改革措施也不过是一场华丽丽的设计秀,中看不中用。仅以当时的人才建设为例,如果确如作者所言,大多的学子出洋不过是换一张华丽的证书,有的甚至短短数月便可得,并无真才实学,让这样的人参与改革,不但无益于改革的实施,更是让改革变了味。如此的改革怎么可能成功。      稳定压倒一切。本身改革就已经要牵一发而动全身了。如果没有稳定的局面,恐怕这一动,就不是按改革决策者们预想的动了,反而给了其他势力以时机。其实任何一个社会转型的时候,这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历史的可爱和诡异之处在于很多事件都似曾相识,而后来人难免会重蹈覆辙,如何跳出历史的窠臼,这也是为什么必须直面历史,研究历史的原因。
  •   说沉重,首先是这本书利用丰富的史料颠覆了我们很多传统的认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历史。很同意那句话,史无定法。历史业已湮灭在过去,我们没有办法完整的还原那个年代的背景,那个年代的人,我们能做的,只是从侥幸遗留下来的凤毛麟角但却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去窥探那个年代。我们看到的永远只是冰山一角,但只有从多个角度,去看,我们才有可能推测出冰山的全貌,才有可能去较为真实的还原历史。很庆幸,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不曾看到的历史。

    其次是因为中国现在也站在改革的十字路口,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清政府被人们冠上了腐败无能的帽子,但从清庭的改革中我们能不能学到东西,吸取教训,来引领我们在百年之后走向崛起,值得我们深思。看完,才会发现,很多问题是如此的类似,如此的雷同,就像人们感慨的一样,历史似乎总在重演。我们现在的条件要比当年好的多,加上前车之鉴,相信我们能走的更好。
  •   一直对清帝国怀着很深很复杂的感情,一直认为中国原本有机会走上日本式的君主立宪道路,尽管过程会更加艰难。清王朝承载了所有本该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和所有中国人都负责的落后本源的罪责。百年以来,出于政治的需要,无论是革命党还是后来的共产党都竭力否认清廷的改革的积极意义,以图证明自己政体国体的先进性,事实证明,中国之后的一切改革,无论从社会经济政治方面还是从深度还是广度而言,还是没有超过当时清廷改革。
    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撇开政治的偏见,客观评价清廷的新政,才是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价值观的知识分子所应持有的态度。
  •   我从大众日报上读到了雪珥,一口气买了几乎他的全部作品,除了《绝版甲午》,而有的黑心卖家竟然把一本20元的书卖到200元,无耻之极,雪珥的作品彻底颠覆了我以前的历史观,什么是历史,历史掌握在写历史的人手里,因为外籍身份,经历阅历财力使得雪珥游刃有余,敢于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不人云亦云,读着舒服,让人信服,原来高中的历史老师拿我们当做历史教学的实验田,使得本人在高考中历史竟然以不及格的分数呈现在父母眼中,使得本人很受伤,因此对于历史总有一种纠结在其中,使得我更愿意看台湾香港人写的史书,现在又有了澳洲人,有人曾经说过要看中国近代史,那就到剑桥
  •   从国际化视角审视清帝国的改革,写得好!
  •   正如标题历史照进现实,它会让你对今天的改革有全新的认识,体会改革的艰难。
  •   1909年,发生了很大的震动!但是,它没有1911年动静大,因为,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了!但是1909年就不重要吗?不,这本1909就告诉你很多、很关键的历史事件!因为量变的结果在1911年开花结果了!载沣摄政王被刺!清政府立宪预备!孙文的同盟会到处宣讲筹资武装起义!康有为等人与历史评价不符的故事!等等! 看来历史的两面性乃真理也!坏的清政府未必就坏到了头,好的革命党恰恰也会做出让人不齿的勾当! 细细品味此书,仍有许多现实意义在其中!当家人的难处,其实,有时候我们老百姓未必能够体会!
  •   王朝交替前的改革与改革者们的故事,历史给今人的启示
  •   雪珥的思路却是独特,我喜欢他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思考方式,怀疑所写的历史真实性(当然其他人写的历史的真实性我也怀疑),但书中能看到另一层面的爱国。
  •   一个王朝在走到了非改不可的泥沼中时。改革是历史的必然...

  •   雪珥的书总是有启示性,翔实的史料,给你一面不一样的历史镜子。
  •   读罢此书,我们开始对清末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有了重新而又新的认识,书中的内容用极为丰富而又经得起考证的资料对清末做了中肯的评判和介绍。历史照亮现实,当时激荡的改革对今天又有着无比的启迪意义。
  •   100年前的改革开放搞活,与今天中国面临的危局何其相似。历史总是在不停的兜圈子,我们并不比前人聪明多少。
  •   首先,请允许我表达对该书作者的敬意,这是一本很过瘾的书!
    接下来,谈谈我自己的读后感吧。这本书汲取了不少优秀书籍的精髓。作者用非常“潮”词汇向读者娓娓道来百年前的那场改革巨变,结合史料所提出的观点很新颖也很有启发意义,对那场改革的评价也跳出了纯粹的意识形态,更加客观而真实。初读之下文笔非常写意,尤其是刚开始看此书时。书的附录部分(作者的受访)掀起一阵高潮,作者的历史观跃然于上,尤其是一些评论影射“时下国家与社会之疾”,真是很有见地的观点。
    不过金无赤足,书的当中个别篇章的内容,我觉得一般,可能1909年真没那么多东西可谈吧!
    总之,瑕不掩瑜,好书我还是一定要推荐给大家的!
  •   作者是太平绅士,专业作家,历史学家。以独特的视角和独家资料,为我们介绍一百年前的那段历史,可是我们不自觉的把思考点落到当下,尘封的记忆,却又似曾相识,不禁感慨:“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仔细梳理那段历史,足以让我们应当反思当下,装帧印刷都很好。对近代史感兴趣的可以收藏。
  •   像端方这样有能力的人,正人君子,竟是革“命”的首选对象,很震惊,又觉得悲凉。这就是社会,这就是必要的“牺牲”?历史啊,难写。人,更是难做。
  •   作者雪珥对清朝的历史分析得还是很清晰,值得推荐
  •   重看清帝国的改革。
  •   当奕劻、李鸿章、袁世凯、载沣等都摘掉格式化面具,还原成活生生的人,有思想,有张力……重新唤起我对历史的趣味。的确很像《万历十五年》的味道。语言生动却不轻佻,好读
  •   尽管那么多的人,很优秀,力挽狂澜,就是挽不过去。民智不启蒙,是很难从改革上完成任务。休克疗法、崩溃疗法像响雷,震醒大家。想想鲁迅的小说《风波》,就是教训。在这一点上我不认同作者。这本书的文笔确实好,立意也很高,很多地方看了,和现实影影绰绰的,不仅仅是语言借用。
  •   凤凰卫视介绍的,在网上找了好长时间才找到,刚看一点,对雪珥的书印象一直不错,不像传统史书那么古板,很有看头。
  •   这本书是帮朋友买的,看看目录觉得应该不错,似乎很有趣,通过历史重新解读,感叹中国的一步步演绎。
  •   改革在中国行之艰,动之难,真非几个字可以说清楚的。但愿我们今天的改革能做得好一点,利益集团的打破是必须的。
  •   领导推荐的,果然不错,对现在改革有些启示
  •   最早在《中国经营报》上看到的雪珥的专栏连载,等到出书时就买了。不错的
  •   雪珥的书,不用说,除了绝版甲午未能买到之外,其他的都收藏了
  •   作者的角度是比较哈清的,主观性很有倾向,但是作为历史来阅读,换一个角度来看来思考也不错!
  •   非常好啊,看法很客观,值得一看。让我对清朝改革有了新认识
  •   1909的清政改革,无非是落日余晖,已失去其光芒万丈,腐朽落后的大清帝国颓败之气已势不可挡,转之以国民党人之革命取而代之。书很好,就事论事,还配有插图,读史一目了然。好评!
  •   一如以往,改革即是阵痛
  •   这个时代需要眼界,需要正确评价改革
  •   对晚清政府的改革有一定的了解
  •   作者似乎在说改革不容易,也似乎为当世政治改革之慢寻找合理的理由。
  •   在众人为改革众说纷纭的时候,他以特有的冷言冷语试图唤回我们的理智,
  •   雪珥的这几本书值得关心国事的人一读。
  •   这个是买雪珥四本书中的一本
  •   写出了大清国的各种无奈,值得推荐
  •   好书!一本敢于面对历史,敢于面对现实,让我们在共党体制下有机重新正确认识历史,弥足珍贵
  •   男友推荐的书,史料很丰富,作者观点和许多近代史的新思路一样也对传统观点有很多反思
  •   视角独特,有大量平时历史教科书语焉不详的史料,值得一看!
  •   能给我们一个历史的真相
  •   作者写历史的视角很独特,使我们可以冷静的思考历史,对老百姓来说,疾风暴雨的革命确实会加重灾难。但反过来,不革命,那些记得利益者会轻易放弃特权,迎来民主、自由、平等的世界吗?
  •   作者从一个我们不太多见的角度来组织资料、呈现、解读历史,非常有价值。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好书。听说柳传志老爷子也在读,要是国人都读一遍,理想之国也许就有希望得多。
  •   以一个时间节点为中心,展开了满清末代的历史画卷,同时对认识当今社会思潮也有很好的启发。
  •   阅读之后思路大开,为什么好的历史书都要外国人来写(尽管是华裔),我们国家那么多历史学家都是摆设?
  •   这书挺好的,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那段历史,再昏庸的年代也有可取之处,历史总会有很多偶然,有时候总会想,如果历史再某一个节点没有这样,那未来又会如何
  •   中国的历史书近些年变得好看多了,但还不成系统。当然,这种从细碎的地方开始剖解,树立了新的风范。1909年,这个点抓得有些玄机。一百年了,是有些参照物还在,那样的长生,令人不寒而栗。怎么办呢?
  •   百年轮回啊,令人唏嘘。100年后的今天,会不会掉进同一个坑里?我相信领导层身边有充分研究过这个问题的高参,问题是,看得见这个坑,不等于能够避免滑进去。
  •   看惯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写的历史,读读其他类别的历史也是相当有意义的。
  •   中国的历史在侵略者手里
  •   以前读过雪耳的文章,这本书更是喜欢!历史的观点且先不说,光是作者的行文,挥洒自如的文字驾驭能力,读来十分受用!
    只是关于中国海军访美的是巡洋舰还是驱逐舰,在同一页里居然出现了自相矛盾的地方。不过这只是非常非常细小的瑕疵了。
  •   一向以为进步的那些人,也有龌龊的地方;一向以为朽烂的人,也有闪光和亲切之处。就比如新闻,即时发生的,网络加纸媒,真相也扑朔迷离,好多猫腻。看了1909,这种感觉更深了。自己还有看不懂自己的事
  •   看了后对清末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革命也有了清醒的认识。非常值得一看!
  •   不错的历史读物,很好的视角,值得阅读。
  •   作者从另一些资料中讲历史,以史援今,很有启发性。
  •   这是一本中国的旧制度与大革命
  •   推翻旧的统治集团,新的统治者可能更差,社会还没有准备好。
  •   一本不错的好书,喜欢历史的朋友快下手吧,这个价位超值啊,
  •   对于大家固有的晚清历史了解,这是一个颠覆。这种颠覆,是好事。
  •   这段历史太苦了。至于到底如何,貌似这本书还讲了点东西,看过再说
  •   从另外一个角度交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这是在课堂上所学不到的。
  •   轻松的历史读物,读起来有小说的感觉。
  •   喜欢历史 和爱感叹人生的要看
  •   了解被化妆的历史,更好的去认识现在。
  •   书明显是旧的,印刷也不好,连外包装都没有。以后去亚马逊买好。
  •   中国曾经面临机会,却失去了;“运”不好。这个,在整个环境,在具体个人。中日百余年来一直在比较,都是几起几落。“运”在哪里?中国对日本是要提高戒备,也应多向其学习。
  •   是央视主播芮成钢推荐的书,看了之后,会让你重新认识那个时代,改变了一些自己原来的看法,总之还是挺喜欢的。
  •   本书很学研究价值,反思当前社会各种矛盾,是值得推荐的一本好书!
  •   作者从崭新的角度研究了晚晴的变革,对现实有很多反思。
  •   强烈推荐,让“屁股决定脑袋”的历史学家们走远一点。
  •   日薄西山下的对命运的最后抗争,可是,没有成功,功亏一篑。。。。让人扼腕长叹。。
  •   和现实对照,很有意思,内容略乱。适合枕边的小品。
  •   非常好看,且对现实颇有借鉴意义
  •   还没开始看,就书本的包装上看还是挺不错的。但是书本的排版就~~快递虽然慢了点,态度还可以。
  •   反正挺好看,有意思。
  •   不错,各方面都挺好。
  •   不错 近代史 是一部血泪史 该从中反省 反思
  •   本文与时政相结合,眼界开阔,我喜欢这种风格。
  •   好书,慢慢读,就是一直没时间
  •   额 买回来还没时间读 不过 当当发货速度还有待提高
  •   写的很好,能够了解脸谱的发家史了
  •   都有不错,我就不一本一本的写评价了
  •   大爱啊,华侨写的就是不一样!
  •   老实说,买这本书只是为了凑,满200减100的活动,内容大致翻了翻,至少写的东西还是我比较感兴趣的,相信应该是本不错的书。 书的品相成色都不错,感谢当当。给当当提个建议,希望今后在当当网上购入的书,都能像新华书店一样,刻上个章,以示纪念。
  •   写的很详实易懂,很不错的一本书
  •   以一种调侃的口气写出杂文的深刻,还是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才气
  •   这本书还是很视野和见解的。中国人被主流错误文化意为洗得已经很痴呆了
  •   看名字感觉很枯燥,但是读起来比较轻松,充满了启发人思考的事实
  •   自从看了绝版甲午后,感觉雪耳的书不错,已出的基本都买了,最近买辛亥革命的不同书籍也多,雪耳的还有插图,不错
  •   值得读一读,了解中国的过去。
  •   正确分析中国的命运
  •   内容很好,与时下形势有几分相似。要耐住性子看。以史为鉴。
  •   晚清的人竟然这么有风骨,善耆、端方等等。觉得这个说法比较可靠。去故宫几次,每当看到太和殿和乾清宫,想起一百年前这里的故事,就觉得那时是没有阳光的,天始终灰暗,所有人都灰暗。读完书,有改变
  •   此两本书籍,可谓是物美价廉,值得一读!物流特快!
  •   之前图书馆借过,觉得结合了中外的评论,观点比较中立,对清政府的评价更客观。而且当时面临的问题,再当代也出现了。读完之后,对当今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认识晚清,但作者的倾向性还是比较强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