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传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丹尼尔·哈列维、 黄露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07出版)  作者:丹尼尔·哈列维  页数:257  译者:黄露  
Tag标签:无  

前言

尼采和文明之间的对抗已经过去很久了,当这样一个傲慢的诗人与不幸的哲学家出现在宁静的历史中的时候,我们对他的审判已经开始了,尽管所谓的历史对于尼采而言是不屑一顾的。这些同样为他所不齿的普通百姓、底层人民已经用一种我们早已熟知的宽宏大量为死者作了定论,而这种定论恰好能够被看做是一种对他的报复。他们承认尼采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却把他的哲学思想视为一派胡言,而他们认为这类胡言乱语最多也只能让听到的人耸耸肩膀而已。他们故意不去理睬尼采的思想,反而去赞美尼采的个人形象。尼采这个离经叛道者试图对一切存在的价值进行重新评估,对世间的一切清规戒律进行摧毁,但结局却是他的思想只是被敷衍性地写在了《收获》或是其他为年轻人而编的选集内的那么几页里。德国的批评家们普遍认为,他比叔本华甚至歌德都要出色。就像福斯塔夫评价的那样,尼采教会了德国的散文家如何成为世界级散文家中的一分子,他使得原来德国散文中层层堆砌的笨拙句子由此变得短小、简洁、明快。民众们有着很敏锐的直觉,他们可以欣赏尼采那种真正的具有大师风范的文风。尼采写信告诉彼得·加斯特说:“我们必须让德国音乐都变得‘地中海化’。”毫不夸张地说,他甚至“地中海化”了整个德国文学的文体风格。那些他所师从的法国能工巧匠们,比如拉·罗什福科、伏尔泰和司汤达,造就了他笔下那种峭拔、绝妙的句子。然而总有些东西是属于他自己的。尼采在更深的程度和更广的范围内把这种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以求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尽管尼采对浪漫主义瞧不上眼,可他是一个具有天赋的诗人和真正的浪漫主义者。

内容概要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1844年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1868年,24岁的尼采成为了巴塞尔大学的古典语言学教授。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辞职,之后他便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的煎熬,直到1900年去世。尼采对于后世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他是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的学者,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以尼采的哲学思想为基础。

作者简介

作者:(法国)丹尼尔·哈列维 译者:黄露

书籍目录

英译本序第一章 童幼时光第二章 年轻时代第三章 尼采和隐居于特里伯森时期的瓦格纳第四章 尼采和居住在拜洛特时期的瓦格纳第五章 险机与康复第六章 查拉图斯特拉的分娩第七章 最终的孤寂

章节摘录

8月初,尼采短暂的假期结束了,他重新回到普尔塔,此刻他心感悲哀,和初到那里时的感觉一样。他开始连续记载详细的日记,日记中记叙了他无法接受学校对学生粗暴约束的心情,还有他对自身的反省。这些日记告诉我们他如何支配自己的时间以及每一天他的情绪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日记以他改写的老师们所说的鼓舞士气的格言警句开始,这些是用来对抗尼采的厌倦无聊的,接下来他记叙了自己的学习、娱乐、阅读和令人沮丧的病痛。他充满童真,时而反抗学校的清规戒律,时而痛苦地服从规定。每当内心的情感澎湃激涌时,他便放弃写散文,在他看来,只有音乐才能够宣泄自己内心的忧郁,而散文却不具备这样的功能,因此在灵感的驱使下他便写一些韵文、四行诗或是六行诗。尼采从不主动寻求这种充满诗情的时刻,他总是处之泰然,等到它出现时才去跟随它,一旦发现诗情减弱,他就会选择散文来替代,用莎士比亚戏剧对白一般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然而,普尔塔并不总是充满了刻板的条约,学校有时也会拥有片刻的快乐。比如说学生们可以外出散步、合唱、洗澡。尼采参加了这些愉快的活动,并详细地记录了过程。每当天气过于炎热时,学生们都会走出书斋,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水中生活里面,学校里两百多个学生齐声唱着歌,踏着拍子来到河边站好队,然后跳入水中,学生们经常顺流而下,兴高采烈地游着,直至游得筋疲力尽,当老师的口哨声传来时,孩子们便爬上岸,一只尾随其后的渡船给孩子们送来校服,这些孩子穿好校服,又唱着歌,秩序井然地回到学校,继续各自的功课。尼采很喜欢这种活动,他在日记中写道:“这实在是棒极了。”

后记

德国著名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年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洛肯村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在尼采4岁那年,他的父亲和弟弟接连离世,这令幼年的尼采深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于是他开始变得孤僻而又敏感。少年求学时期,尼采的思维便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并且有着惊人的进步。在大学时期,他开始不再满足于科学世界的清晰与冷静,而是对精通和弘扬本国、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有了深深的体会,并且开始能够进行哲学沉思。24岁时,在导师里奇尔的推荐下,尼采出任了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教授。后来由于健康问题辞职,之后他一直都饱受着精神疾病的煎熬。1900年8月25日,这位生不逢时的思想大师在魏玛与世长辞。尼采一生中的主要作品有《悲剧的诞生》、《人性的,太人性的》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在这些哲学著作中,尼采对自己哲学的主题——生命的意义问题——的解答都被全面地展现了出来,他那“靠艺术来拯救人生,赋予生命以一种审美的意义”的哲学思想,也在这些作品中有着很好的体现。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尼采是最不能被忽略的人物,也是最富有争议的人物之一。由于观点和立场不同,人们对他毁誉不一。

媒体关注与评论

生活是一面镜子,我们梦寐以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从中辨认出自己。  ——尼采

编辑推荐

《尼采传》:教育部推荐书目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一位时代引领者的生活再现一个特立独行者的悲剧人生带你体验哲学家的智慧结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尼采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8条)

 
 

  •   封面不好,纸质太差似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都是这个毛病一直都是冲着它的文章收集的比较全,又不贵买这出版社的书但那也是满怀幻想,希望有本书可以出乎意料的看来是白痴做梦了为什么不纸质好点呢,那样贵多10元我也愿意买,买的更舒心啊但是就是白痴做梦啊!悲催!!!
  •   孩子非常喜欢哲学书,也知道尼采的大名,就买了给他看一看!
  •     尼采出生在一个基督传统家庭,父亲早亡,与母亲妹妹相依为命。早年的尼采就在语言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才华,而他的思想却选择与宗教背道而驰。他早年追随叔本华,奉为精神导师,年纪轻轻便成为巴塞尔大学的教授。后来遇到瓦格纳这位亦师亦友的精神支柱。尼采身体孱弱,经常病的无法工作,无法正常生活,赖有妹妹照顾于他。后来,思想上的对立让尼采选择了远离瓦格纳,从此两人势同水火。他追逐过爱情,却因女方更青睐其弟子而让他备受打击。他放纵过亲情,母亲不理解他的思想,妹妹忠于瓦格纳,让他恼羞成怒。他获得过友情,但朋友弟子如过眼云烟一个个逝离去。尼采是孤独的,他把一切寄希望于写书表达自己的思想,却得不到当时的认可,他辗转于欧洲多个城市却永远呆不下。病情加重,孤苦伶仃,经济窘困,就在他的创作迎来高峰,陆续有人开始欣赏他、研究他的时候,他疯了。一疯就是10年,直到死去。
      尼采的思想,一开始是悲观的,感觉世界没救了一样,后来自己也迷茫了,或者一直处于迷茫状态,开始研究轮回思想和超人,并借助创造的查拉图斯特拉宣扬了自由与理想。他早年决心不谈政治,晚期却表现出民族主义的思想,为德国乃至全欧洲感到悲观。他承认人民大众创造万物的历史地位,也希望自己的思想能影响大众。
      尼采就像是与整个时代格格不入的独行人。无法揣测是他的生理上的痛苦影响了他精神上的深沉,或是精神上的深沉加重生理上的痛苦。推而广之,是痛苦逼出了哲学家,还是哲学家天生痛苦。
      尼采思想的伟大贡献我还尚未体会,但是最大感触竟然是,不要成为尼采这样的人,不要被病痛折磨,不要孤苦伶仃,因为我们没有他那样的语言才华和深邃思想,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活在当下,珍惜幸福。
  •     尼采疯掉了的
      这是我所知道的尼采
      还有,鲁迅把尼采视为偶像
      
      他为什么会疯掉
      能抛弃上帝的人,该是多么勇敢
      能直视生命之无常的人,该是多么冷静
      我一直无法想通
      搬来他的自传,我看不下去
      也不敢再去翻他的书
      
      这个传记里,给出了一个答案:孤单
      
      
  •      我在大一大学期开始读尼采。与他同时读的还有卡夫卡。
       到如今,时光飞逝两年。我终不能清晰的表达他们施之于我的影响。那是深入骨髓的对于天堂的向往。这样的影响,必将伴随我的整个一生。
       在人世间,总有一些灿烂的星光。他们是受苦受难者,是特立独行者,是黑夜里深深的孤独者。他们站在人类文化的顶端,俯瞰众生。尼采是这样的哲学家。他还是纯粹的诗人,是天才的幻想者。当他深夜不停的阅读叔本华的时候,当他一个人踏遍欧洲小镇的时候,当他在大海在高山咆哮的时候,他便注定了他的命运。
       中国是一个崇尚中庸之道的人。我们可以有庄子,有嵇康,有梁漱溟。但仅此而已。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扼杀“异类”。
       我大二时有个税法老师。写了一本书叫做《富国律——三十年内国家成王称富之规律法律》。首提钱币与人相对应,创立“人币”新词替代“货币”旧词,自誉为人类文化继哥白尼日心说,达尔文进化论之后的第三大发明。同时,他自称‘星长’。对于这样的老师,学院在适度管制的情况下给与自由,可我看到的是这样悲苦的场景;教授们会说他头脑不正常,学生们会骂他是疯子。我则站在痛苦质问的中心,来问人类,来问中华文化,我们所需的,到底是怎样的人才?
       我不能预想这个老师的结局和他的书的影响力。当有一天,这只是同学聚会的一个笑话时,我想,那是最大的悲哀了。
       由是,我们得无比感谢尼采。不仅因为他的哲学。(他的哲学此处不论)。
  •      前几天快要参加高考的表弟给我来了封信,里面充满了对正统精英文化的不屑,其中一个重要的论据就是疯狂的尼采。小伙儿成绩不烂,按我们那个小学校的水平,在重本水平,当然我一直想他考到北京来,毕竟我们关系就和亲兄弟差不多。
       看到这封信,我还真挺乐,想不到虎头虎脑的小子还研究起了尼采,当然为高考作文不断拾人牙慧的时光也肯定起了不少作用。
       静下心来,想起前一段时间看到的这本书,心想,那些以尼采为盾牌否认优秀的人真的是错了。
       在24岁以前,尼采绝对符合我们俗人对成功的所有定义。出生严肃宗教家庭,年少丧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求知若渴,成绩优异,又红又专,报效祖国,终于在24岁这一年,在尚未获得博士学位之前,就被恩师里奇尔推荐到巴塞尔大学担任古典语文学副教授。你知道别人的举止演说是什么?《荷马和古典语言学》,在学术界引起轰动。然后,在没有考试的情况下,莱比锡大学就授予其博士学位,次年尼采便转变为正教授。这是一条多么令人羡慕的经历,特别是在社会科学领域,至少在当今清华如此年轻绝无仅有。
       当然之后尼采不满足“世上不过多了一个教书的",在与叔本华、瓦格纳等反复的友情后,将自己变成了炸毁西方文明的“炸药”和屠戮上帝的“凶手”,《查拉图斯特如是说》《人性的、太人性的》什么都是后话。
       所以说,按照世俗的观点,你可以说中后期的尼采是悲惨的,你甚至可以戏谑的说,他是个疯子,他亲马屁股,他拿鞭子对待女人。但是,当他还在高考哪个年级时,你能说他不是优秀的?
       再来看看年轻的弗洛伊德,小时候成长在反犹太狂风中的弗莱堡,8岁大量背诵《莎翁乐府》段落,以优异成绩进入维也纳中学。八年制的中学,除去开头两年,连续6年考试全校第一。然后一路“以优异的成绩”拿到博士学位。
       或者可以再来看看贵族哲学家罗素,拿着奖金进入剑桥三一学院,尽管罗素自己很不屑,但是他的确拿到了数学学位甲等第七名的专业成绩。
       萨特的成长史更是一部励志剧
  •     最近看的书很少,由于兴趣的原因,大抵都关于尼采。我看的书主要是他人对尼采的评述。一般来说,评述分两种,一种是以经历为纬的评述,一种是以思想为纬的评述。在我所有关于尼采的书中,生平评述的主要有伊沃 弗伦策尔的《尼采》和丹尼尔 哈列维的《尼采传》,思想评述的有陈鼓应的《尼采新论》《悲剧哲学家》,周国平的《尼采:生命的梦与醉》《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和《尼采与形而上学》,萨弗兰斯基的《尼采思想传记》。在思想评述中后两种更见功力,而前几种则多是诉诸感性,有所发挥。
      我看的最多的是丹尼尔 哈列维的这本《尼采传》。副标题是《一个特立独行者的一生》。贵州人民出版2006年第一版第二册印刷,印数只有可怜的一千册。查资料后知道第一次印刷是2004年,不过那时也只是印了3000册。
      关于作者的生平暂不清楚,只知道他是法国人,同时也是一位思想偏激的哲学家。是书成于尼采逝世后九年,即1909. 因为所依多是尼采与亲友们的往来信札以及亲友后人的回忆钩沉等第一手资料,故可信度颇高,被后世学者者视作一本较权威的尼采传记。书前有英译本序一篇,可知中文版转译自英译本。英译本序中有这样的句子:“M.哈列维以福斯特-尼采夫人的传记为蓝本创作了本书”。福斯特-尼采为尼采之妹,原名是伊丽莎白-尼采,出嫁后改名为福斯特-尼采。是扭曲尼采思想,甚至被法西斯利用的最有力助手。在尼采死后,福斯特-尼采大量纂改了尼采的著作,并妄造删改尼采的笔记编成《权力意志》两卷。从此我们亦可得知这本书中有其不完美的地方。总之,有短有长,瑕不掩瑜。
      1869年,25岁的尼采在其恩师李契尔的推荐下,作为古典语言学教授到巴塞尔大学任教,随之尼采开始了他在大学执教的十年生涯。1879年,尼采因病中断讲座,并请求辞职。三个月后尼采被解职,由此又开始了十年居无定所,四处为家的漂泊生涯。1889年,尼采在意大利都灵发疯,也就是哲学史上著名的“都灵哭马”。在这以后他又活了11年。1900年尼采逝世。尼采一生的经历条理分明。这种条理分明与之思想的诡异多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想这也正是尼采思想的魅力所在。
      全书除去《编者的话》《英译本序》以及《译后记》三篇补白外,共有七章。分别是:第一章《童年》,第二章《青年时代》,第三章《弗里德里希 尼采和 里查 瓦格纳——特里伯森》,第四章《弗里德里希 尼采和 里查 瓦格纳——拜洛特》,第五章《危机和康复》,第六章《查拉斯图拉的分娩》(又分三小节:《永恒轮回的观念》《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海因里希 冯 斯坦因》),第七章《最后的孤独》(又分三小节:《善恶的彼岸》《强力意志》《走向黑暗》)。纵观全书会发现作者没有将尼采在二十五岁以后的生活分为三段,而是指出了尼采一生中的两件重要的事情:他与瓦格纳友谊的始末以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本书(国内多译为此,现从是)。哈列维将这两件事作为尼采生命的两大支点,在这支点之下又衍生出他的思想。从目录可以看到的有永恒轮回以及强力意志(国内亦有译作“权力意志”。在《尼采新论》一书中陈鼓应将此译为“冲创意志”。此处从原译)。
      我无意复述作者在书中的记叙,只摘录一段我认为最动人的描写。在全书最后一章——《最后的孤独》中,哈列维写了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出版后毫无反响,并随之彻底走向孤独的最后生涯。第三节《走向黑暗》中,哈列维这样写道:
      1889年1月9日,巴塞尔,在弗兰兹 欧维贝克家的那所宁静的住房里,夫妻俩正坐在窗边,突然看见老布克哈特停在自家门前,按了门铃。他觉得惊讶,布克哈特并不是熟友,于是某种直觉提醒他,尼采,他俩的共同朋友,是此次来访的原因。他已经有好几个星期收到来自都灵的令人不安的短笺了。布克哈特给他带来一封长信,这封信很清楚地证实了他的不祥的预感。尼采疯了。“我是费迪南德 德 雷赛布,”他写道,“我是普拉得,我是张毕格(这是当时占据巴黎新闻的两个暗杀者),我已在今年秋天被埋葬了两次。”
      不久,欧维贝克收到了一封类似的信,尼采所有的朋友也都收到了同样的消息。他已经给每个人都写了信。
      他给勃兰兑斯写道:“致朋友乔治,要找到我不足为奇,既然你已经发现了我,而今困难的是摆脱我。顶在十字架上的人。”
      彼得 加斯特收到了一封电报,他当时没有理解其中的悲剧性意味。
      “致我的艺术大师皮尔特罗阁下。请为我唱一首新歌,世界清明,万象欢腾。”
      他给科西玛 瓦格纳写道:”阿莉阿德尼,我爱你。”
      欧维贝克立即出发了。他找到了由旅店主人看守着的尼采,他正用手肘弹击钢琴,吟唱着,高叫着他的狄奥尼修斯颂歌。欧维贝克把他带回巴塞尔,没费多大周折就把他送进了一家医院,他的母亲赶来,在那里见到了他。
      他又活了十年。头几年病势较猛,后来就比较缓和了。甚至有时看来似乎还有希望,他会回忆起自己的作品。
      “难道我不曾写过优秀的作品吗?”他会说。
      有人给他看一些瓦格纳的肖像。
      他会说:“他,我非常热爱。”
      这些意识的恢复本来应当是可怕的,但似乎并非如此。一天,坐在他身边的妹妹忍不住流泪了。
      他说:“伊丽莎白,你为什么哭呢?难道我们不幸福吗?”
      崩溃的理智无可挽救了,但是这颗纯洁的心灵仍然保持其美好魅力,向纯洁的印象开敞着。
      一天,一位从事他的作品出版的年轻人跟他一起出门作短时散步,尼采看见路边有个小姑娘,被她吸引了。他走上前去,停下脚步,用一只手把她低垂到额头上的头发往后拢了拢,接着,微笑着注视这张真诚的脸,说道:
      “难道这不是一幅纯真的图画吗?”
      1900年8月25日,弗里德里希 尼采在魏玛逝世。
      
      我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在寝室,在课堂,在图书馆。很少有这种如此感动的阅读经历。已经习惯了在粗制滥造的图书狂潮中闭眼假寐。而在此书中当我看到尼采喃喃地对坐在旁边哭的妹妹说道:“难道我们不幸福吗”的时候,干涸已久的眼泪还是毫不犹豫地流了下来。沾湿了这正在看的第232页。任其流下。我原以为这个早已冰冷如石,坚硬若铁的灵魂早已没有了任何怜悯的空间。我没有料到,这颗灵魂仍然向纯洁,怜悯,同情,那些被他攻讦否定得一无是处的地方,敞开着。原来他从未向死而生,他的灵魂一直在渴望着阳光的照入。但是他为何当初要否定这些呢?我在《尼采思想传记》中看到译者卫茂平这样解释:“他早熟聪慧,以后也明白真理是个‘可怕的事物’,他进行的工作,是能致人毁灭的思维冒险。他的哲学前辈康德其实早已洞察此事,在‘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法则’前止步,以趋危避安。而尼采却心怀抉心自是的勇气,又挟带着决堤奔腾的热情,义无反顾地接受了冒险的挑战,走上了他那探索生命之奥秘的不归路。”我相信他否定的那些美好也只是在世俗世界里被窄化曲解的概念,而尼采,从未否定过这些概念的本质。
      尼采在发疯前曾写下这样的诗句:
      
      太阳西沉你的焦渴很快就会熄灭燃烧的心
      空气中弥漫着清新我呼吸着这陌生的嘴巴里发出的芬馨伟大的凉爽就要来临
        
      这是多么令人心碎的命运之爱!
      每一个人的阅读都是一份自我涉入的过程。正如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一百个读者也必定有一百个尼采。但这尼采只是读者心目中的尼采,并不是尼采的真正全貌。这道理就像从没有人能掌握绝对真理一样。因为真理只是一个过程,我们最终获得的也只是一份诠释。我们所能做的最大努力不过是使这份诠释近于真理。认为真理掌握在手而扬扬自得,只是一厢情愿罢了。评述的工作便是这样。每一个评述者都只能努力使自己的评述接近事实的全貌。
      李敖在《胡适评传》序言中写道:
      “十多年来,我遍读有关胡适的一切着作,深觉不过是两类而已:一类是近于酷评的(diatribe);一类是过度颂扬的(eulogy)。 两类共有的毛病 ,是不能用严格的方法训练去接触史料、解释史料。于是,旌旗开处,胡适一出场,喊打与叫好之声此起彼落,胡适一方面被骂得天诛地灭,一方面又被捧得缩地戡天。结果呢,双方的感情因素是满足了,可惜被搬弄的却不是真正的胡适之!
      英国的大政治家克伦威尔曾骂给他画像的人说:‘画我须是我。’(Paint me as I am) 这句话,可以给任何想给别人‘画像’的人做为警戒。胡适之不是轻易被了解的人,所以他也不容易被论断,没有受过严格的方法训练和史学训练的人,没有学会呼吸新时代空气的人,是没有办法给他‘画像’的。”
      遍读全书,我们可以看出哈列维是“受过严格方法训练和史学训练的人”。他以流动着真挚火热感情的笔触写出了那个尼采。我相信哈列维笔下的这个形象,已经离尼采不太遥远了。
      另外一个不能忽视的地方是,大多数尼采传记都只记叙了1889年前的尼采,在这以后,即尼采发疯直到去世的十一个岁月里,多数作者都鲜有笔墨触及。也就是说,尼采在1889年就已形同死亡。在世俗的读者那里,在陈腐的传记那里,在只看重思想而漠视生命的冰冷学府那里,尼采因思想而生,也因思想而亡。这,难道不残酷吗?当然,这也正是哈列维这本《尼采传》格外注目的所在。
      
      感谢哈列维,也感谢刘娟,你们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如此独特又如此真诚的视角,一条曲折幽深但能看到曦光的栈道,让我们走近尼采,同时也走进了我们自己的心灵。
      
      
  •     当你知道了人生的方向,却不得不原来追逐,从而飘向未知的远方,然而值得惊叹的是,此处的人生又被磨出了方向。尼采始终有所坚持却被飘向了他处,然而超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永远都能发现,虽行远而不会迷失。
  •      看完人物传记总是会给自己带来一段时期的积极状态。每次都很想说些什么,每次又不知道能说些什么,总觉得这些有传记的人都不是一个二十来岁的人能够评价的。
       高中时借了一本《悲剧的诞生》,如同商品广告目录般大小的一本书我却整整看了两个月,似乎冥冥之中有种力量每次都让我重新拿起它,读不懂也要读下去。
       对于混迹在理科班的我和宠儿,校图书室是我们唯一的避难所。在哪里,我们看到在时代中奋力拼搏的人们,在挣扎中前行。
       那时记忆最深刻的是斯蒂芬·金在《凶兆》里所说的一句话:我把一生的好运都用完了。尼采也是吧。
       我不觉得尼采是个疯子,虽然他最后的确疯了。他对于所研究领域如痴如醉的迷狂是一种虔诚,让人感觉到神圣不可亵渎。我可以理解以精神或思想立于世的这些人最后的结局,当他们走进了死胡同却不被世人理解时,精神便会崩溃。有时候,这些死胡同恰恰就是真理。
       一些人的陨落才更会突显他们的价值,但他们的陨落又是人类的损失。
  •      一年前读过的书,那天在书店里,又看到了这本书摆在了好书推荐的位置上。又看到了那句话:“伊丽莎白,为什么要哭呢,难道我们现在不幸福吗?”心里忽然就颤动了一下,此时,这本书又被我翻了一遍,只是纯粹的翻。
      
       很深刻,很具有吸引力的一部传记,语言优美而富有深意,尼采思想的表达也很平实。读完后,可能这位哲人的思想记不下多少,但灵魂深处还是会有一定启发。尼采的孤独所导致的极端,他受叔本华、瓦格纳的影响的过度……我以我自己的理解去理解着这个人的一生。我想尼采不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所以最后他崩溃了,他太过于自大,也太过于勇敢。或许,从做人的这一方面,尼采不适合成为任何一个人的榜样,虽然他是那么极尽的表现他的儒雅。他不完美,他属于上层社会中的一员,他的那份勇敢和才华才是任何一个读过该书的人所要值得钦佩的地方。
      
       是的,任何人都不完美,先做好“人”,才能做好“学问”,似乎从尼采身上也得到了教训,他不该妒忌瓦格纳的……
       伟人的思想,很难捉摸
      
       孤独可以成就一个人的思想,也可以毁灭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散步、思考、写作、聊天,像尼采那样。重要的是一颗包容万物的心。万物即自然和社会,不可能所以事情都遂心如意,需要一颗勇敢的心,坦然接受面对身边的一切,并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生活。
       这个不是什么书评,只是凭着当时的记忆和现在的处境,抒发一下自己的心情。我享受了孤独,可是现在却觉得离思想是越来越远。
      
       我怎么勇敢,我怎么能那么勇敢
       聪明的头脑怎么修炼
       富足的心灵如何滋润
       健康的身体是否长久
      
       知识和艺术的追求,书本和音乐的陶冶
       朋友、家庭、和大自然的交流
       爽朗的笑声
      
       加上这份孤独,我可以那么勇敢吗?
      
      
  •     果然一个人在家里时间长了什么正经事都不干,是不可能有情绪写点什么的。于此相对的就是身体虽然疲惫,但是脑子的运转却愈发迅速了。
       昨天读完了《尼采传》,副标题是“一个特立独行者的一生”,写的很富有感情。我指的不是郭敬明似的那种矫情,而是这个人物本身内在的气质的外溢感染了我这个生活在100年后的异国人。读哲学家的传记似乎是一件困难事,某位的《柏拉图传》未及读完已经被冠之以“可恶”之名,原因大抵是文字上的拗口加上传记中不得不涉及一些哲学概念。但是这本书,可以说翻译的很用心,至少读起来能令人心有感焉。据蝌蚪往人兄(可以妄称兄么?如果您看到的话?)说,哲学历史类著作因为其偏门,反倒比较摆脱开出版界的浮躁习气,编译者多半是为了自己的学术感情而著书立说,因而质量大抵能得到保证。这话虽然我存留一定的怀疑,但是怕是也很有道理的。人物传记不同于学术著作,不过能费力翻译一本在国内“过气”哲学家的传记,也多少需要勇气和毅力。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让我有幸能看到一本好书。
       我在这里无意复述尼采的一生或者甚至做一个简要的概述,这样没什么意义。干巴巴的简述就好比浓缩浓缩的精华本,只剩下骷髅一样的架子,没有丝毫神韵。我想,这样一个人如此渴望孤独,但是毕竟终身有几个矢志不渝的朋友,不管是彼得·加斯特还是欧维贝克,甚或是并不理解他的梅森伯格夫人,在尼采悲惨的一生中,陪伴着这位连敌人都不屑于正眼相待的畸零人。或许本来这串名字还能再长一些:保尔·李、欧文·罗德,甚至露·莎乐美还有理查·瓦格纳。不管是怎样的遗憾和误会,尼采失去了他们,他们也失去了尼采,但是或许正因为如此,尼采才是那个查拉图斯特拉的父亲,那个终其一生桀骜不驯的人。我说过,他渴望孤独,但是他也渴望友情、父亲一样的崇拜对象、甚至是爱情。不过一次次的打击,不管是有意无意的,总是把他推往疯狂和孤独的深渊。伊丽莎白,尼采的妹妹,一个执拗、偏执、顽固而且自以为是的反犹太主义者,既不理解也不爱戴他的哥哥。但是他们之间那种纠缠不清的亲情,却又令人扼腕,或许血浓于水是人无法超脱的羁绊?在读到尼采的母亲照顾发疯的尼采一直到1897年她逝世时,我不知怎的突然想到了何夕的《伤心者》。尼采感觉到悲伤了么?他是否也含糊的喊着“妈!妈!",来表达某种暧昧的感伤?这都不得而知了,但是我宁愿如此,而且相信如此。
       言行不一或许是人类的特色,不过有些人是戴着面具的假道学,还有一类人是语言上的恶人,行动上的圣徒。一个反对怜悯同情还有牺牲的人,终身都在践行着这个准则。写下“太阳,你毫不怜惜自己的光辉,你撒下你灿烂的光芒,让最微贱的船夫也能摇起金色的船桨”这样文字的人,不会是一个冷血无情、坚强如铁的人,不管他怎样的宣称自己是如此的人并鼓吹这样的学说。诗人总是无罪的,而纯粹的野心家又不会过于有害。最糟糕的是野心家有了艺术家的气质,那将会是人类的灾难。柏拉图的理想国再怎么不切实际,我们也可以把他理解成一个疯子的妄想。尼采那遭人诟病的宣扬奴隶制和贵族政治,也可以被大度的宽容——到底,他是个在政治上是不合格的,善良的文化人。当不成器的画家希特勒遇上尼采的思想,之后发生的事情,与这个可怜人就没什么干系了。
       他说,人是要被超越的,自己也是要被超越的。他总是充满了矛盾与破坏性的力量,如果要比喻的话我想说他的思想是臭氧,少量施放将会极大的净化空气,不过终究,这不是人类应该吸收的东西。
  •      一种无以伦比的美,透过文字和想象浸润单薄脆弱的思想和灵魂.最后一个字从心里滑过之后,便再也无法抵抗地陷入长久的沉默和抑郁.那是语言所无法表述的宏大,像黑夜一样的包容,同白昼一般的光耀,这样的氛围让人失语,头脑空白,思想迅猛而敏感. 我感到每个细胞都用着一种全新的方式呼吸,呼吸着全新的空气,每一寸日光照耀下的文字都透露着诱人华丽并且苦涩的印记. <<尼采传>>为精神带来了轰动性质的洗礼,所有曾想追寻的,曾深刻吸引我的此刻都已尽失光华.如今却知道,头脑一刻不停思索的意义. 我愿意为这样的作品放逐思想.
      
       尼采的出现是对匮乏深度的思想的深厚慰藉. 一个索要孤独的志士,此刻我尽力与他共同站立,努力的方向是不为所知的彼岸. 天才少年,抑郁的精神世界,深刻的思想,让人不由为止叹惋;行至后来的激荡青年,贫弱中年,从对理想的激情到幻灭,此刻读者已无法起用任何言语. 你看到了让你内心到达极端的狂放和孤独,你感受到了对他强烈的爱. 当他在最后一刻说起:难道我们不幸福么.你终于无法隐忍落泪不止. 这个一生都不停思考的灵魂,精神最终癫狂并且枯萎,你也终于感受心里产生的万分沉痛的苦楚.
      
       更愿意用"诗人"来称呼他,它比"哲学家""思想家"更加富有浪漫气息,孤独感和激情. 尼采是自由思想自由梦幻的守护者,他终生希望以他自由恢宏的人生哲学撼动这个社会稳固的附着思想的习惯,然而他早已因另一种华丽的姿态而让我们记忆,怀念,赞叹. 当阅读他的作品时,他思想里蕴藏的深刻的理论和艺术鲜有人知,但没有人不明晰他从灵魂深处透露的对自由纯净思想的追求,对真理永恒的追求,没有人不能否认他身上带有的天才一样富含孤独气质的诗人形象. 这是一种何等的壮丽.
      
       瓦格纳的存在是尼采生命中的悲剧. 是这位导师带领他从习惯忧郁富含灵气的天才少年,向拥有强烈意志的思想者蜕变,随后,他也带给了尼采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就像一直依赖的精神大厦化为废墟一样,尼采在拜洛特终于又勇敢地,且怀着万千留恋和痛苦,抛弃了瓦格纳的思想,重新成为孤独的站立者. 可是不可否认,尼采仍然是深深的爱着这位导师,挚友,特里伯森的美好生活也是他一生中最为幸福的时刻. 究竟有多少人会一直保守着这样的坚持,就算违背主流,就算孤注一掷,仅仅因为坚守着自己的独有思想不被同化,和怀着一份美好未来的憧憬.
      
       这是怎样的一位理想主义者,他甚至相信他的思想可以让世人清醒,相信他的偏激的真诚能拥有美丽的爱情. 让我永远无法像虔诚仰视圣人一般仰视他的原因,即是发现他的温存的幻想和希望,像是渴望糖果的孩童一样惹人怜爱. 这个饱受病痛,孤独折磨的诗人,内心里仍旧藏存的对美好的渴望,让他更加趋于一部不忍视的悲剧. 在热那亚的安静小阁楼里,也可以看到尼采像普通人一样快乐简单的生活,这也是他的一个梦想. 他积极的生活,发掘新的思想,适时记录下来,像辛勤的农夫收获水果. 在这样一个安宁的地方,他生活着并且发掘出许多细微的小快乐,学做饭,与很多人相处,并且幸福地感受着从身边朴实的居民那收获的关爱和尊重. 这样一片清静的土地,温柔的包容了他,供他慢慢修养身体,治愈伤口,让他尽情的持有一种尊重自我的平静含蓄的骄傲.
       ----" 这儿是大海.在这儿我们可以忘记城市......那边辽阔的大海伸展着,苍白发光,沉默无言. 天空在那永远沉默的傍晚的辉煌中闪闪发光...... 在这刹那见征服我们的永恒寂静有着令人敬畏的美."
      
       回到事业中的尼采依旧孤独并且饱受挫折. 此刻,精神也渐渐被引向遥远无法回头的极致. 这位思想家终于找出了一个同盟者,他等待他的到来,他赋予他血与肉.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给予了他一片广袤的平原,任由他喊出胸中所有的诗句和思绪. 查拉斯图拉终于了他倾注感情的物象,他让思想不停的说话,他也抒发绝望和孤独. "我是光,唉,如果我是黑暗该有多好!...我会怎样的从光的乳房中吮吸啊!"伟大的思想家进行着最后的激情演说,他让查拉斯图拉代替他去流浪,去与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个人交流. 他的信仰与灵魂狂放的在书页中舞蹈,呼喊,爆发.
      
       ----"第一下!哦,人啊,请注意!
       第二下!这个深沉的子夜在倾诉着什么?
       第三下!我睡了,睡了;
       第四下!我从深沉的梦中惊醒.
       第五下!这个世界深奥莫测,
       第六下!比任何白昼所能想象到的都要深奥.
       第七下!深奥是它的悲哀----
       第八下!比悲哀更深奥的是----快乐.
       第九下!悲哀说,离去吧,走!
       第十下!一切快乐都在追求永恒----
       第十一下!一切快乐都加深了永恒.
       第十二下!"
      
       这是我听过的最美的颂歌.
      
       尼采希望这篇广袤的平原上会有许许多多的人为他欢呼,然而最终仍是无人理会,无人驻足,无人能懂. 反反复复中,尼采被暗夜里寂静的强大力量引致深邃的黑暗,理智最终崩溃. 他终于可以被包容在黑暗当中,不再孤独,但他此时却也永远不再需求从光芒中收获任何. 可是没有任何情形会比现在更加合适,让他很容易就能坚持纯洁的心灵.难道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是思想,没有理智的思想,才能永恒和纯洁?我崇拜的思想家舍弃了他的思想,所有的梦境和记忆,才终于保证了纯粹纯净,可我却无法抑制心里悲鸣的旋律,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嘲笑我无处藏身的脆弱.仿佛我也看到了一种灵魂的坍塌,就像追寻的一切都是虚无~~ 静..默...
      
       ----"伊丽莎白,你为什么哭呢,难道我们不幸福吗?"
      
       这颗纯净的心灵,
       却终于在此时,感到了幸福...
      
      
  •     关于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年-1900年),后人给了他这样的评价:
      
      “著名德国哲学家和思想家。尼采首先是一个语言学家,然后作为一个哲学家或者称之为自由思想者,他的许多著作里都包含了现代心理学的内容。他是一个充满着反叛精神的诗人哲学家,他强力地批判了西方传统的基督教文化,否定基督教传统的道德体系,主张重估一切价值,更提出了超人理论和永恒轮回的命题,渴望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强力的思想文化体系。”
      
      但读完尼采的传记,我觉得我是不能理解他的,或者更广义地说,我不能理解那些有使命感的人,而我即使是对自己的使命感都没有。尼采试图使人崇高,试图构建一个更美好,和谐的社会,或者他创造的“超人”试图这样做,在我看来,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是使一个人崇高,或者是使一个社会和谐,都是一项大得无法想象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个人的努力所能完成的任务。
      
      我大概能理解他个人的痛苦体验,但我不能理解他思考人类的命运时的痛苦体验,因为我觉得除了那些大规模的灾难,人的不幸总是个体性的,并不存在一个整体性的不幸。所以我能理解,为什么莎乐美会对他感觉厌倦,为什么他的一个个朋友会弃他而去。一个人能最终能让自己的心灵达到某种和谐,就已经很不错了。
      
      她的一个略具母性的年长一些的女性朋友这样评价他:
      
      “尼采是个和蔼可亲的人,他那善良友好的天性多么有效地与他毁灭性的智力相抗衡。”
      
      他的那些毁灭性的智慧为了创造了那些毁灭性的作品,他试图毁灭那些既定俗成的东西,但首先毁灭的是他自己,这一点,他自己也能意识到:“我爱那样的人,他的灵魂在受伤害的情况下也深沉不露,他可能由于一个小小的经历而毁灭。”他创造了超人,但他自己不是超人,他创造了闪电,又被闪电化成了灰烬。斯特林堡和他差不多是同时代的人,他自称是瑞典最炽热的火焰,尼采也完全可以说自己是德国最炽热的火焰,只不过斯特林堡灼伤的只是自己,而他灼伤的是整个人类。
      
      他的永远轮回的观念很有意思,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运用了他的这个观念,或者是让男女主角来演绎这种观念,从而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命运不再只是个体性的,而有了某种普遍性的意义。
      
      他与他的精神是导师瓦格纳的决裂对他的一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我从他强迫莎乐美接受他的观念的举动看,如果他活得足够长,他也未必不是另外一个瓦格纳,他之所以讨厌他的导师,就是因为他自命不凡,想要所有的人臣服于他。
      
      尼采说他自己:“我四处徘徊,象犀牛一样孤独。”这句话,我能理解。
      
      
      
      尼采终生未婚,但人们永远也忘不了他的那句名言:“回到女人身边去,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不知这与他在莎乐美那里感情受挫有没有关系,我觉得他这句话既得罪了女人,也得罪了男人。莎乐美后来回忆说,尼采见到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们从哪颗星球一起掉到这里的?”,与宝哥哥见到林妹妹说的话是一个意思。但后来他们之间不再那么美好,莎尔美说:“后来发生的事与尼采的天性与优雅举止极不吻合。传记里尼采写的一封信证明了这一点。
      
      在这本有关他的传记里,这是唯一一次提到他的感情生活,而关于他的性,一点也没有提,罗素说,他后来的发疯与他年青时期染上的性病有关,想来,他应该有过性的经历。而我觉得情与性对于人个哲学家是多么重大的一个问题,与这个问题相比,整个人类的不幸又算得了什么。
      
      这本书的最后,他已经在疯癫中,有一天他看到他的妹妹在哭,他说:
      
      “伊丽莎白,你为什么哭呢?难道我们不幸福吗。”
      
      让人辛酸。
      
      尼采发疯前写下这样的诗句
      
      太阳西沉
      你的焦渴很快就会熄灭
      燃烧的心
      空气中弥漫着清新
      我呼吸着这陌生的嘴巴里发出的芬馨
      伟大的凉爽就要来临
      
      他好象很清楚自己最终的命运。
      
      
      1889年1月3日,尼采在都灵的卡罗·阿尔伯托广场看到一个马车夫用鞭子抽打一匹老马。他抱着马哭了起来,然后昏倒了。人们扶起了他,发现他已经疯了。
      
  •     正在读,但是可能自己的理解力有问题或者因为还没有拜读过尼采的作品,直接读此书,因此觉得此书中翻译得有点生涩,有些意思还未完全领会。
      
      觉得他内心很挣扎,一直想找个同行人,却始终没有达成这一心愿,就像瓦格纳,刚开始他是那么尊敬他,觉得他们都是叔本华派,后来德国胜利,他又觉得他很“俗”,彻底地反他。尼采始终是孤独的,也许这些哲学家始终都是孤独的。
  •   总觉得你好像没写完,不过意思也差不多都知道了
  •   恩,没写完呀…
  •   这个译本确实真的很好,虽然还没有看完..
  •   以前看的,看得断断续续,今天看了你评论,感觉以前看的那些似乎又浮现在眼前,其实尼采还是蛮挺可怜的,如果生活过于舒适,也许就不会有那些那么偏激的言论,似乎愈苦愈偏激,愈偏激愈苦,就这么循环着
  •   我爱尼采尼采尼采!!!
  •   同感~~~
  •   伊丽莎白—他的妹妹—一个让他变得不幸的女人
    “我写够了这个世界,该让这个世界写我了”是他对她的最后的怒吼吧
  •   我爱尼采 我爱梵高 我爱这些充满激情而又疯狂的天才
  •   嗯~!
  •   一个孤独的天才。。。
  •   不会忠实于任何先锋、国王或者神,我只忠实于他的孤独和激情!
  •   他的勇气,令人敬佩,他的坚持,令人折服,他的突破,令人惊叹.他的灵魂超乎于同时代的人,他的孤单,谁人理解.
  •   尼采不喜欢他的母亲,从小就非常的不喜欢,这该与他双重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关系吧
  •   或许是因为他从小生活在没有父亲的家庭里,他的身上多了一些妇人般的性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