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陕西师大 作者:曾仕强,刘君政 著 页数:154
Tag标签:无
前言
易经的道理,看起来非常艰深,实际上十分简单,否则凭什么叫做“易”经呢?宇宙万象千变万化,可以用“错综复杂”来描述。在这错综复杂的现象背后,有一个简单明了的宇宙秩序,也就是变化的原则,称为“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指的是两个符号。“——”代表“阴”,而“-”表示“阳”。说它们不一样,就真的不相同:阴是中断的,而阳则是没有中断的。说它们一样,也就真的相同:阳是一小段直线,阴不过是再加上一小段直线,有什么不一样?这就产生了“物极必反”的概念,一个“-”算“阳”,再加上一个“-”,变成“——”,就是“阴”了。反过来一个“——”是“阴”,再加一个“——”,变成“————”,太多也太密了,干脆连接在一起,不就成了“-”,便是“阳”了。于是又引申出“事不过三”的概念,四太多了,限制在三以内。伏羲氏只画三画卦,不画四画卦,影响到后代子孙,谨守“无三不成礼”的原则。用现代的话来说,用“0”(阴)和“1”(阳)两个数字,在电脑上玩排列组合的游戏,相当于伏羲氏当年,用“——”(阴)、“-”(阳)两种符号,玩排列组合的游戏。每卦由三个符号组成,每一个符号都有“——”和“-”两种可能,于是出现八种不同的组合,那就是■、■■、■、■、■、■、■、■■,即为“八卦”。一个不能多,也一个不能少。伏羲氏是一个人的名字,还是一群人的代表,我们不必管它,让考古学家去伤脑筋。甚至于根本没有这个人,或者那时候的人还没有取名字的习惯,也不干我们的事。我们只知道,伏羲氏画卦,目的为了造字。透过占卜的符号游戏,来推行识字教育,没有把“神”搬出来,说“神”是一切的主宰,使我们进入“人本位”的大门,却没有“神本位”的想法。中华民族有信仰而没有宗教,和易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对于“神”的认识,相对也很单纯,觉得神奇、神妙、神灵、神明,并没有太大的威势,只要敬而远之,便可以相安无事。比较重要的,是“道”。易经指出:道有“天道”、“人道”、“地道”。人居天地之中,必须顶天立地,上半身依“天道”,下半身重“地道”。下学地道的种种知识,以求活命;上达天道的精神修养,来提升人生的价值。“道”至少有三个层次,最高是“不可说的”,其次是“很难说的”,还有“可以说的”。可以说的部分,我们把它称为秩序、规矩、制度、法则。伏羲氏当年,人类生活在自然状态中,借由对大自然种种景象的观察,采用一阴(——)一阳(-)两个符号,将比较熟悉,和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八种景象,以八卦来表示,告诉大家应该遵守的规矩,必须保持的秩序,从共同认可的法则中,建立若干制度,实在有很了不起的贡献。周文王看到商纣王暴虐无道,人民无辜受苦,唯恐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政治理念和社会秩序,遭受扭曲和破坏而逐渐丧失,或造成错乱。于是把八卦两两相重,两个单卦重叠起来,成为六十四个重卦。八八六十四,同样是排列组合的必然结果,一个不能多,也一个少不了。周文王把毕生累积的宝贵心得和难得经验,透过卦辞和爻辞,分别加以注解。利用大众关心未来变化,又喜欢趋吉避凶的心理,设计出一套占筮的方法,一方面掩饰自己的用意,逃避纣王的迫害;一方面也经由大家的占卜,推广宇宙秩序的观念,使之继续发扬光大。周朝成立之后,设置正式的占筮官员,遇有国家大事,便占卜成卦,相当于向君王作一次政治哲学的专题报告,也促使大家对天人合一有进一步的认识。由此可见,周文王以神道设教的苦心,令人由衷敬佩。孔子生长在混乱的春秋时代,对于乱臣贼子的不守秩序,十分厌恶;看到暴君污吏的横征暴敛,更是深恶痛绝。于是根据鲁史而作《春秋》,目的在使乱臣贼子心生畏惧而改变作为。但是作《春秋》原本是天子才能做的事情,孔子不是天子,恐别人说他僭越,所以有“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的感慨。后来他研究易理,既欣赏周文王以神道设教的方式,又担心占卜被误用,搞不好就会造成严重的迷信。盲目接受占卜的结果,等于放弃可贵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都有负面的影响。这才为易经作传,希望把易经的道理,说明得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孔子生时,距离周文王重卦,已经有五百年之久。种种变迁,使他不得不说出一些和卦爻辞不一样的话。他的重点,在把宇宙秩序和人生规律,更加紧密地连结起来,并且加强道德实践的重要性,把它视为趋吉避凶能否有效的根本要素。后人把这些批注易经的传,称为“十翼”。因为一共算起来,刚好有十种,好比《易经》添加了十只强有力的翅膀,从此振翼高飞,可以发挥大用了。我们把易理的弘扬,当做大用;而将占卜的功能,看成小用。希望大家多多研究易理,透过象、数、理的连锁作用,来掌握未来的变化,寻求趋吉避凶的有效途径。“象”就是现代常说的现象,“数”代表我们十分重视的数据,而“理”便是依据现象和数据,推论出背后的道理。说出为什么会这样,而又必然产生哪些后果,我们现代把这种过程,叫做推理。推理和占卜,其实可以联合运用。资讯充足,数据准确时,当然方便推理。若是资讯不足,数据缺乏,而又自己拿不定主意,或者左右为难,以致摇摆不定时,为什么不能借由占卜,来找到自己的定位?这对寻求此时、此地合理的平衡点,很有助益。以上叙述,是不是完全符合事实,我们真的没有把握。其实经历这样漫长的岁月,对于当时的真实状况,恐十白谁也没有把握。我们只是按照象、数、理的连锁作用,把它推论出来,作为一个忠诚的易理实践者,尽一份微薄的心力而已。历史看起来好像是一、二人创造出来的,实际上却是当代所有的人,共同写出来的。我们正在写历史,真正的意思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写一部分的历史。把它叫做“共业”,并没有什么不好或者神秘的意味。易学经过伏羲、文王、孔子三位贤人,接棒跑了三千五百年,才有辉煌的成果。孔子以后,每一个时代,都有很多有志之士,前仆后继,不断地研究发展。经历了两千多年,还是有很多由于看不懂、听不明白,也想不通。虽然有很大的热诚,却不得不望而兴叹,擦身而过。近四百年来,西方文化成为引领世界的主流。把易学放在一旁,置之脑后,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损失。如今冷静下来,稍微算一算账,发现由西方主导的结果,竟然是浪费地球能源、破坏自然生态、漠视社会正义、欺压弱势族群。这才猛然觉醒,是不是应该回头看看古老的易经?能够经历这么久远,还有人舍不得丢弃,是不是另有一番道理?我们恭逢这样的难得机会,不自量力,抱着“何德何能”的愧疚心态,做出“人人看得懂”的尝试,深切盼望各界先进朋友,不吝赐教为幸。曾仕强刘君政谨识于台湾师范大学二〇〇八年八月八日
内容概要
《易经真的很容易》是曾仕强教授的最新力作,是对中国传统经典《易经》的全新解读,完全打破了千百年来中国大众对于《易经》这部经典的迷信。 什么是迷信?《易经》绝对不是迷信!看曾仕强教授的《易经真的很容易》,你就能深刻体会到,迷信是后人强加给《易经》的,绝不是《易经》本身的。《易经》是国学经典,这是不容置疑的,而现代人要深入研读《易经》,首先就要从《易经真的很容易》开始。 《易经真的很容易》一书,用浅近的语言,搭配明晰的图表,把看似深奥、奇绝的易理表述得清晰透彻,旨在拨开经典的神秘面纱,为现代人提供借鉴,让更多止步于易学门外的人们知道,《易经》并不神秘,《易经》其实真的很容易!
作者简介
曾仕强,教授,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人类自救协会理事长,新人类文明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台湾兴国管理学院首任校长。著有《中国管理哲学》、《中国式管理》、《大易管理》、《如何在36岁以前成功》、《胡雪岩的启示》、《曾仕强
书籍目录
作者介绍前言——代序第一章 易经是什么样的学问? 一、是一门天人合一的学问 二、是一门精确定位的学问 三、是一门未来变化的学问 四、是一门趋吉避凶的学问 五、是一门以德为本的学问 六、是一门永续经营的学问 我们的建议 第二章 为什么天人可以合一? 一、请先了解几个基本概念 二、学易经最好先研读易传 三、阴阳两种符号合而为一 四、八卦代表静态自然现象 五、依天道求人类生活法则 六、效法天地变化启发智慧 我们的建议 第三章 为什么需要合理定位? 一、时与位是变化两大要件 二、一画开天是定位的开始 三、太极是天人合一的原点 四、先天八卦配合中国方位 五、重卦六爻表示六大阶段 六、把时位和性质合起来看 我们的建议第四章 能预测未来的变化吗? 一、伏羲氏画三爻卦的启示 二、三爻卦对现代人的警惕 三、八卦名称的转变和意义 四、周文王重卦的神道设教 五、现代占卜愈来愈不准确 六、孔子倡导不占卜的道理 我们的建议 第五章 怎样趋吉避凶? 一、吉凶悔吝是可以预知的 二、吉凶悔吝之外还有无咎 三、爻有当位的也有不当位 四、时应承乘也有很大影响 五、先凭良心再求趋吉避凶 六、秉持中道以求事事合理 我们的建议 第六章 道德修养为什么是做人的根本? 一、道在肉身可惜难以觉察 二、以人为本发展整体思维 三、德本才末以道德为根本 四、仁义道德主宰时代盛衰 五、人生在世共同做一件事 六、道德促使社会愈变愈好 我们的建议 第七章 宇宙可能永续经营吗? 一、和平与发展任重而道远 二、永续经营是人类的责任 三、回归原点以求重新出发 四、易经大家庭的阳息阴消 五、从家和万事兴到致中和 六、易经在廿一世纪的效能 我们的建议 第八章 易经是怎样开始的? 一、想一想伏羲当年的情况 二、神就是知变化之道的人 三、伏羲时代以隐秩序为主 四、文武之道不坠各有见解 五、天地万物只有一个道理 六、道德人格成为主要关键 我们的建议 第九章 易学的神是什么? 一、古代人与天及神的关系 二、神鬼依人世的习惯运作 三、占卜祈求神示的公信力 四、以人为本的天神鬼定位 五、敬鬼神目的在加强自律 六、透过鬼神意在求得感通 我们的建议 第十章 易学的功能到底是什么? 一、真正的功能其实是心易 二、不占卜也可以妥善自处 三、重视道德实践才是根本 四、道德实践不能保证成功 五、中庸是恰到好处的效果 六、名位不同各有行事准则 我们的建议 结语附录 易理可以化解二十一世纪的重要难题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易经是什么样的学问?易经是天人合一的学问,促使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也是精确定位的学问,达成“新旧接轨,中西定位”的目标。可以说是未来变化的学问,把定位和时间的变迁合起来想。是大家追求趋吉避凶的学问,使我们明白是非,做好正确的选择。也是一门以德为本的学问,道德修养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易经是一门永续经营的学问,宇宙人生都应该生生不息,继旧开新。一、是一门天人合一的学问很多人怀疑,我们的祖先有那么高的智慧?在古老的时代,什么科学基础都没有,一下子就能搞出这么高明的易经,是怎么做到的?我们常说“神仙中人”、“神乎其技”、“神奇不测”。易经很可能是“神来之笔”所留下来的痕迹,透过“神道设教”,使大家逐渐“神而明之”,达成“神机妙算”的效果。只要对“神”不“神经过敏”,便能“神通广大”地“神之又神”,过着“神怡心旷”的美好日子。人可以大约分为两种:一是“万物之灵”,一为“万物之贼”。前者能够研究天道,探索宇宙自然的道理,把它应用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之中,换句话说,具有天地万物合一的天人合一观念,使人尊敬如神。后者仍然存有“人同兽争”的旧观念,只知道以科技代替人力,来战胜其他动物,导致环境破坏、物种大量消失,当然是万物之贼。天人合一是自然界与人类和谐共存的意思,不但可以消解天人交战的紧张与焦虑,而且能够调和人文与科技的异质相通。在科技发达的现代,尤为重要。易传告诉我们,自然界的变化,并不是由于某种超然的或外在的动因所造成。它的变化,是由于宇宙的原动力,也就是阴和阳的互动、交感,可以说是天人互动、交感的结果。我们在“天定胜人”和“人定胜天”的合一中,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合理定位。在敬天、顺天、事天的大原则下,发挥人类的潜力,谋求天下太平。二、是一门精确定位的学问当今地球村时代,大家最期待的,莫过于“新旧接轨,中西定位”。现代人的定位,最好能达到这样的目标。近百年来,我们饱受“求新求变”的折磨,盲目地把“新”当做进化的象征,断定一切旧的,都不如新的。殊不知易经的“易”字,一方面有“变易”的意思,而另一方面,也有“不易”的需求。凡是盲目求新,一味地求变,便是只看到“变易”,却严重地忽略了“不易”。不易是常则,这种变中之常,是超越时空的,无所谓新旧。易经的“经”字,便是不变的道理,必须经常当做遵守的法则。我们最好明白:生活的方式可以变,而生活的法则不能变。这种持经达变的精神,有所变也有所不变,才是值得长期保持的“应变”(意思是应该变的才变,不应该变的不能变),以便找出精确的定位。中西文化,各有不同的取向和内涵,合乎阴阳互动共存的道理。有时“东风压倒西风”,有时“西风压倒东风”,才符合“风水轮流转”的法则。现代出现某些“西方文化消灭东方文化”或“东方文化融合西方文化”的主张,不符合“多元互动”的需求,显然不可能。易经的“易”字,另外有一个“交易”的意思。中西文化,做出合理的交易,属于正常良好的现象。但是要求融合为一,不必要也不可能。彼此精确定位,各领风骚,才是不易的道理。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各自扮演合理的角色,以和合、和平、和谐的精神,争做世界的主流文化。三、是一门未来变化的学问定位之后,又会产生很多的变数,造成很大的干扰,必须再度定位,才能合理。易经提示很多有关反复、往来、周流、进退、刚柔、盈虚消长、穷通变化的观念,告诉我们未来的第一特性,是不断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界中的事物,本来就拥有前面所说的阴阳两种原动力,持续互动、交感,所以变化无穷。易传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电脑问世之后,0和1的变化无穷,构成浩瀚无边的互联网络。这两种说法是一样的,都在描述阴(0)、阳(1)的不断变化。未来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便是我们常说的“道”。易经最基本的信念,即在整个宇宙都井然有序。有如中国人的交通,看起来杂乱无章,实际上却乱中有序。我们的历史,看起来千变万化。单单一部《三国演义》,就变化无穷。然而仔细观看,原来和《三国演义》开头所说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未来会变化,因此需要预测。但是预测得再准确,测定之后仍然会产生变化,所以测不准。既然测不准,何必要测?易经的观念是虽然测不准,也还是要测,至少可以明白当前的处境和未来可能的变化,以便加以合理地调整。对于未来的变化掌握度增高,使得风险性大幅度降低。占卜的功能,在这方面显得很重要,它不是迷信,而是透过占卜的过程,引发我们的第六感,然后据以做出判断,以求合理地选择,目的仍然在于趋吉避凶,别无他意。
编辑推荐
文字浅白有趣,大量图解说明,最易懂的《易经》导读入门书。研读《易经》,研修易学,真正的功能,是改变自己的命运。方法十分简便,就是以自己的心,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态度。也可以说,用心选择合乎自己需求的人生途径。简单一句话,用心变易,所以叫做“心易”,和“心想事成”是一样的。很可惜一般人只知道把“心想事成”当作祝福用的祈愿语,却不知道它原来是一种可以成为事实的叙述语。起心动念,想正确的事,表现出合理的行为态度,事情就顺利地完成了。这不是很简单、方便、愉快吗?二十一世纪,是《易经》重新站上观念思潮舞台的世纪。随着科学与知识的数字化快速发展,在复杂现象中找到简易的原则与道理,已成为知识分子努力的目标。中国管理学大师曾仕强教授以独步全球的《易经》解析观点,让读者轻轻松松掌握《易经》简易、万变的原则,积极管理变化万千的人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