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奥古斯丁  页数:264  译者:许丽华  
Tag标签:无  

前言

奥古斯丁是“上帝真正的爱慕者”,教父哲学家,公认的天主教神学权威,也是基督教哲学的“真理台柱”,他与托马斯·阿奎那同为两大师,居于中世纪基督教发展的中心地位。在西方世界,奥古斯丁常常被称为“第一位现代人”,学术界关于他是否是一流的思想家也有一些争论。但奥古斯丁无疑是西方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不管他是不是一流的思想家,他都对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一流思想家所造成的那种广泛、深远而又复杂的影响。他奠定了西方教会形式的基础,规定了基督教教义。他确定的这种教义在中世纪基督教世界支配了一千年,开启了许多教派并且成为这些教派的思想来源。路德、加尔文创立的新教从他那里得到启发,神秘主义者圣安瑟尔伦、圣弗朗西斯、帕斯卡、波舒哀、蒂利希等也从他那里汲取了灵感。他最主要的著作是《忏悔录》,这是一部宗教著作、一部哲学著作、一部文学著作,它奠定了奥古斯丁持久的声名,许多人可能根本不知道希波的主教,但必定知道《忏悔录》的作者。奥古斯丁(公元354年——公元430)生于北非塔加斯特城(今阿尔及利亚苏克阿赫拉斯),父亲是异教徒,母亲是基督徒,他自幼受到母亲很深的影响,但他没有正式领受洗礼。奥古斯丁出生时,北非已划入罗马帝国的版图,并在罗马文化的笼罩之下。他被送进当地最好的学校,接受了正规的罗马式教育。后来他又到迦太基学习文法和雄辩术。19岁时,奥古斯丁开始爱好哲学,因热心探索恶的来源而皈依摩尼教。毕业后,他在迦太基城做雄辩术教授。公元384年,他渡海至罗马,任米兰城雄辩术教授。在这里,他受该城大主教安布洛斯的深刻影响,接受洗礼,皈依基督教。他曾醉心于新柏拉图派的著作,经过一个怀疑一切的阶段和一次剧烈的思想斗争,他真正从灵魂深处信奉了基督教。公元388年,他回到北非,加入教会,不久便获得了教会的高级职位。公元395年,他升任希波主教。从此,他把所有的精力贡献给教会,参与教会的一系列活动,与教内各宗派展开论战,反对种种异端邪说,最终成为基督教的神学权威。公元430年,汪达入围攻希波时,他因病逝世。奥古斯丁是教父哲学最典型的代表,他第一次从哲学上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基督教的教义,讨论了当时最重要的神学和哲学问题。他是拉丁教父中著述最多的一个,有“迦太基的亚里士多德”之称,除了书札和布道词以外,他自己提出修订的著作达93种。他重要的著作有《忏悔录》、《上帝之城》、《三位一体》等。《忏悔录》是一部复杂多义的著作。“忏悔录”一词,其古典拉丁文原义为“承认、认罪”,在教会文学中转义为承认神的伟大,有歌颂的含义。奥古斯丁此书着重后一种意义,即历述一生所蒙受的天主恩泽,从而发出对天主的歌颂。但世人一般都注重其第一种意义,将其视为奥古斯丁的自传和个人忏悔,“忏悔录”遂成为“自传”的别名。奥古斯丁的哲学分为两大部分,即纯粹神学和从属于神学的哲学,前者是关于创世主上帝的论述,后者则讨论上帝创造万物、创造宇宙的问题。这两部分内容在《忏悔录》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阐述。罗素的看法有所不同,他对奥古斯丁评价甚高,认为奥古斯丁虽然并不专心致力于纯粹哲学,却很好地表述了它,并显示出了非常卓越的才能,《忏悔录》就是最好的纯粹哲学作品。《忏悔录》全书共十三卷,内容分作两部分,卷一至卷九记述他33岁以前的生活历史,卷十至卷十三记述他撰述此书时的心路历程。卷一由歌颂天主写起,叙述了他从出生至15岁时的事迹。卷二、卷三记述青年时代和在迦太基求学的经历。卷四、卷五记述游学米兰之前的教书生涯。卷六、卷七记述思想转变的过程。卷八集中描写一次思想斗争的起因、经过及其结果,里面的许多文字已成为宗教心理研究者一再征引的权威章节。卷九记述皈依基督教后至母亲病逝的一段事迹。卷十记述著书时期的思想状况。卷十至卷十三对《旧约创世纪》第一章进行了诠释,在歌颂伟大的天主中结束全书。对于《忏悔录》中所表述的思想,这里不作全面的评述,而只介绍最突出的两点,即其关于时间和语言学习的议论,它们大概属于罗素所说的“纯粹哲学”。关于时间这一哲学史上的重要概念,奥古斯丁说,时间是什么呢?“如果没有人问我,我是明白的;如果我想给问我的人解释,那么我就不明白了。”他认为,实际存在的既非过去,亦非未来,而只是现在。过去和未来都被想象为现在。“过去事物的现在是回忆;现在事物的现在是视觉;未来事物的现在是期望。”这是他所谓三种时间的理论。关于语言学习,奥古斯丁阐述了许多重要观念,它们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二十世纪语言哲学家们的思想资料。他写道:“当他们(我的长辈们)称呼某物时,他们同时转向该物。我注意到这些并且渐渐明白:他们是用发出的那个声音来意指该物的。他们用身体的动作表示自己的用意,可以说身体的动作是一切种族的自然语言。人们用面部表情、眼神、身体其它部位的动作和语气表达寻求、拥有、拒绝或逃避等心理状态。因此,当我反复听到字词在各种不同语句中不同位置的用法后,便逐渐学会了懂得它们所指示的东西。后来我的口舌习惯于这些声音符号时,我便用它们来表达我自己的意愿。”奥古斯丁描绘了一幅人类语言本质的特别图画。这段话出现在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的首章。这个事实足以说明奥古斯丁的深刻性及其与现代的关系。

内容概要

  奥古斯丁是教父哲学最典型的代表,他第一次从哲学上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基督教的教义,讨论了当时最重要的神学和哲学问题。他是拉丁教父中著述最多的一个,有“迦太基的亚里士多德”之称,除了书札和布道词以外,他自己提出修订的著作达93种。他重要的著作有《忏悔录》、《上帝之城》、《三位一体》等。  《忏悔录》是一部复杂多义的著作。“忏悔录”一词,其古典拉丁文原义为“承认、认罪”,在教会文学中转义为承认神的伟大,有歌颂的含义。奥古斯丁此书着重后一种意义,即历述一生所蒙受的天主恩泽,从而发出对天主的歌颂。但世人一般都注重其第一种意义,将其视为奥古斯丁的自传和个人忏悔,“忏悔录”遂成为“自传”的别名。  奥古斯丁的哲学分为两大部分,即纯粹神学和从属于神学的哲学,前者是关于创世主上帝的论述,后者则讨论上帝创造万物、创造宇宙的问题。这两部分内容在《忏悔录》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阐述。罗素的看法有所不同,他对奥古斯丁评价甚高,认为奥古斯丁虽然并不专心致力于纯粹哲学,却很好地表述了它,并显示出了非常卓越的才能,《忏悔录》就是最好的纯粹哲学作品。  《忏悔录》全书共十三卷,内容分作两部分,卷一至卷九记述他33岁以前的生活历史,卷十至卷十三记述他撰述此书时的心路历程。卷一由歌颂天主写起,叙述了他从出生至15岁时的事迹。卷二、卷三记述青年时代和在迦太基求学的经历。卷四、卷五记述游学米兰之前的教书生涯。卷六、卷七记述思想转变的过程。卷八集中描写一次思想斗争的起因、经过及其结果,里面的许多文字已成为宗教心理研究者一再征引的权威章节。卷九记述皈依基督教后至母亲病逝的一段事迹。卷十记述著书时期的思想状况。卷十至卷十三对《旧约创世纪》第一章进行了诠释,在歌颂伟大的天主中结束全书。  对于《忏悔录》中所表述的思想,这里不作全面的评述,而只介绍最突出的两点,即其关于时间和语言学习的议论,它们大概属于罗素所说的“纯粹哲学”。关于时间这一哲学史上的重要概念,奥古斯丁说,时间是么呢?“加果没有人问我,我是明白的;如果我想给问我的人解释,那么我就不明白了。”他认为,实际存在的既非过去,亦非未来,而只是现在。过去和未来都被想象为现在。“过去事物的现在是回忆;现在事物的现在是视觉;未来事物的现在是期望。”这是他所谓三种时间的理论。  关于语言学习,奥古斯丁阐述了许多重要观念,它们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二十世纪语言哲学家们的思想资料。他写道:“当他们(我的长辈们)称呼某物时,他们同时转向该物。我注意到这些并且渐渐明白:他们是用发出的那个声音来意指该物的。他们用身体的动作表示自己的用意,可以说身体的动作是一切种族的自然语言。人们用面部表情、眼神、身体其它部位的动作和语气表达寻求、拥有、拒绝或逃避等心理状态。因此,当我反复听到字词在各种不同语句中不同位置的用法后,便逐渐学会了懂得它们所指示的东西。后来我的口舌习惯于这些声音符号时,我便用它们来表达我自己的意愿。”奥古斯丁描绘了一幅人类语言本质的特别图画。这段话出现在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的首章。这个事实足以说明奥古斯丁的深刻性及其与现代的关系。

作者简介

作者:(古罗马)奥古斯丁 (Aure1ius Augustinus) 译者:许丽华奥古斯丁 (Aure1ius Augustinus)古罗马帝圈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巾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神学在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会中享有最高权威,被教会奉为“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 公元354年11月13日,奥古斯丁出生于北非塔加斯特城(今阿尔及利亚的苏克阿赫拉斯)。他自幼受到信奉基督教的母亲的熏陶,长大后先后在马都拉(今阿尔及利亚的末达乌路赫)和迦太基攻读文法和雄辩术。毕业后,曾经在迦太基和米兰任雄辩术教授。386年他辞去教职,并予次年在米兰领受了洗礼。391年,奥古斯丁在希波(今阿尔及利亚的彭城)升为神甫,395年升为希波主教。430年8月28日,奥古斯丁病逝。 其主要著作有《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论自由意志》、《论美与适合》等。

书籍目录

导读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第五卷第六卷第七卷第八卷第九卷第十卷第十一卷第十二卷第十三卷

章节摘录

第一卷一“主,你真伟大,你应得到一切赞美:你有巨大的能力,你有无穷的智慧。”一个人,被造物中渺小的一分子,愿意歌颂你;这人全身带着死亡的气息,全身带着罪恶的证据,全身证明“你不接纳傲慢的人”。但这人,被造物中渺小的一分子,愿意歌颂你。你感召他乐于赞扬你,因为你创造我们是为了你,我们的心灵如不安息在你的怀抱中,便不会安宁。主啊,请让我知道并理解是应该先向你吁请而后歌颂你,还是应该先认识你而后再向你吁请?但谁能不认识你而向你吁请?因为不认识你而吁请,可能并不是向你吁请。无人传授,怎会相信?“谁追寻主,谁就将歌颂主”,因为追寻主,就会获得主;获得主,也就会歌颂主。主啊,请让我向你呼请,并让我追求你;使我坚定地信仰你,并且向你呼请,因为你已经教导给我们。主啊,我的信仰要向你呼请;你赋予我的信仰,你把你“圣子”的人性,通过布道者的工作而灌输给我的信仰向你呼请。二对天主吁请,就是请求天主降临到我身上,那么我会如何对我的天主,对我的主、天主吁请呢?我心中能否有足够的地方以使我的天主降临,让创造天地的主宰降临到我身上呢?GE、我的天主,我身上确实有可以容纳你的地方吗?你所造的承载我们的天地会容纳你吗?是不是只因一切存在之物没有了你就不能存在,所以只要是存在之物就必须容纳你:若是这样的话,那么我既然存在,又何必要求你降临到我身呢?因为除非你在我身上,不然我就没有存在的依据。我不在黄泉,而你在那里;即使‘我走进地狱,你也还在那里。”我的天主啊,倘若你不在我身的话,我就不可能存在,绝对不可能存在。并且“一切都来自于你,一切都通过你,一切都在你之中”,是不是可以更进一步说,只有我在你之中我才能存在,否则我就不能存在?主啊,确实是这样的,确实是这样的。那么既然我是在你之中的,我还能从哪里向你吁请,你又从哪里降临到我身呢?我的天主,你会说:“我充满天地”,那么我又怎么能跨越天地之外,让你降临到我身呢?三如果说你充满天地之间,那么天地能够包容你吗?是否你充满天地之后,仍然还有天地所无法包容的部分?你充满天地之后,剩下的部分将置于何处呢?是否充满一切的你,不必被任何东西所包容,因为你充满一切,也就是包容一切?一只瓶将你充满,但并没有把你固定下来,纵然瓶破碎了,你也不会流散。你倾注于我们体内,但并不下坠,反而支撑着我们;你并不使我们流散,反而使我们收聚。那么你充满一切,是否意味着你的全体充满一切?是否一切不能包容你的全体,只能容纳你的一部分,而一切又同时容纳你的同一部分?是否各自容纳一部分,大的部分多而小的部分少?这样你不是既有大的部分又有小的部分了?或者不管你在哪里,你的整体就都在哪里,而再没有其余之物能占有你的全体?四我的天主,你到底是什么啊?对我们来说:你除了是主、天主之外,还能是什么呢?“除了你、主之外,谁是天主?除了我的天主之外,谁还是天主?”你至高、至美、至能、无所不能,至仁、至义、至隐、无往而不在,至美、至坚、至定但又无从掌握,在不变中变化万千,无新无故而使万象更新;“你使自满者不知不觉地走向衰亡”;你永不停息地运行,却又偃然常寂,你统揽万机,却一无所需;你负载一切,充盈一切,维护一切,创造一切,孕育一切,改进一切;虽然万物齐备,而你仍然不舍不弃。你爱而不偏,嫉而不妒,悔而不怨,蕴怒仍安;你改变工程,但却并不更动计划,你获得一切而未有所失;你从不匮乏,但仍会因为有所获得而欢乐;你从不吝啬,但要求有所节制。如果谁能对你有特殊的贡献,你就若有所负,但谁还能有一点一滴不属于你呢?你从不亏欠于人,反而还为人补偿一切;你免去人们的负担,但仍然一无所损。我还能对你说些什么呢,我的天主,我的生命,我神圣的甘露,提到你,一个渺小的人能说些什么呢,但如果有谁对你沉默不语,却是坏事,因为即使此人口若悬河,也仍然跟没说一样。五谁能使我在你的怀抱中安息?谁能使你在我的心灵中着陆,令我快活,让我忘却忧愁,让我拥有你并把你作为我唯一的至为珍贵的宝物?对我来说,你意味着什么呢?求主怜爱我,使我能够找到答案。对你来说,我又是什么呢,而你竟命令我爱你?假如我不这样做,你就会怒斥于我,并以深重的祸患恐吓我。假若我不爱你,这难道仅仅只能算是小小的不幸吗?我的主、天主,请凭你的慈爱告知于我,你和我到底存在什么关系。请你诉诸于我的灵魂说:“我是来拯救你的。”请你对我说,并让我听到。我的心在倾听着,请你开启我心灵的双耳,请你诉诸于我的灵魂说:“我是来拯救你的。”我要追随着这声音狂奔,我要紧抓你不放。请你不要对我遮掩住你的面容。让我死吧,为了得到永生,为了能够瞻仰你的圣容。我灵魂的住处是狭窄的,不能与你的降临相称,请你加以充塞。它已经颓败,请你加以修缮。它简直让你无法入目,我明白,我知道。可谁能清除它呢?除了对你之外,我还能向谁呼唤呢?“主啊,你清除我的罪恶吧,不要由于我因他人而犯下的罪过而加罪于你的仆人。”“我相信,因此我说。”主啊,你是完全了解的。在我向你坦诚我的罪过之后,“你不是就赦免我心灵的悖谬了吗?”真理的主,我绝不和你争辩,我也不愿意骗我自己,“不能让我的罪恶向我自己说谎。”我绝不和你争辩,原因是,“主、天主,如果你考察我们的罪孽的话,谁又能站立得住呢?”请允许我,请允许沾满尘土的我对慈爱的你说话:请允许我说话,因为我是向慈爱的你,不是向嘲讽我的人说话。可能你也会笑话我,但很快你就会转而怜爱我。主,我的天主,我要说什么呢?我只能说我不知道自己是从何处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我要说,来到这死亡的生活中,或是来到生活的死亡中,我并不知道。你的慈爱收纳我、抚慰我,就像我从亲生父母那里得到的,是你利用了他,在她身内形成了我,使我降生到这个世界。我自己却无法记忆。从此我的母亲和我的乳母喂养着我,她们并不能自己充实她们的乳房,而是你、主,是你按照自己的安排,把你蕴藏在事物深处的。通过我的母亲和我的乳母,你赐给我孩提时所需的营养。你又使我在你所给予的之外不再有其他的要求,使喂养我的人们愿意把你所赐予她们的再给予我,她们本着与生俱来的情感,愿意把从你那里得来的大量东西再给予我。她们使我得到了滋养,这对她们也不无好处;更应该说这种滋养并非来自于她们,而是经由她们得来的,因为所有美好之物都是来自于你——天主,我的一切救助都来自于我的天主。这是我后来才懂得的,是你、主通过赋予我身内身外的所有之物告知于我的。那时我只知道吸吮乳汁,舒服了就安睡,什么东西碰痛我的肉体,我便嚎哭,此外便什么都不明白。过了一些日子,我已经会笑了,开始是睡着了笑,然后是醒了也会笑。这些全是别人讲给我的,但我相信,因为我看到其他婴孩也是这样的,但对于我自己的这些情况,我却一点也记不起来了。渐渐地我感觉到我在什么地方,并想要向别人表达我的意愿,让别人照着我的意愿做;但是做不到,因为我的意愿在我身内,而别人在我身外,他们的任何感官都感觉不到我的内心所意愿的东西。我比比划划,叫唤呼喊,我尽我最大的努力做出一些表示我意愿的模拟动作。可这些动作并不能表明我的意愿。别人可能不懂我的意思,或怕有害于我,不肯照着做,我对那些行动自由的大人们不顺从我、不服侍我而感到恼怒,就以啼哭作为报复。根据我所观察到的,小孩子都是这样的,他们虽然无知无识,但比养育我的、有意识的大人们更能让我了解到自己孩提时的情况。我的幼年久已逝去,而我现在仍然活着。主啊,你是永生的,在你身上不存在丝毫死亡,在世纪之前,在所有一切能被称为过去之前,你就已经存在。你是主,你是创造万物的主宰,在你身、上存在着种种本原和本质,一切变和不变的枢机,一切暂时的无灵之物的永恒原因;天主,求你告诉我,求你因你的慈爱、因你的怜悯而告诉我,我的童年是否继续了前一时期已经消逝的我,在母胎之时我是否度着这一时期的生命?因为曾有人向我谈及这一时期的生命,而我自己也看到女人们怀孕。我的天主,我的甘露,这个时期以前的我是怎样的呢?是否我生活在某一地方,会是某个人?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我,我的父母,别人的经验以及我的记忆,都无法回答。是否你会嘲笑我向你提出这样的问题?你难道不是命令我按我所领悟的赞美你、讴歌你吗?我讴歌你,天地的主宰,我以我无法记忆的有生之初和孩提之年讴歌你;你使人们从别人身上了解到自己的过去,并从妇人的证实中相信自身的许多前世之事。这时我就已经存在,已经活着,在我幼年结束时,就已经在寻找向别人表达意识的方法了。主,这样一个动物不来自你,它又能从哪里来呢?谁能是自身的创造者呢?除了你创造我们之外,何处还能有存在和生命的源泉倾注到我们身上呢?主,对你来说,最高的存在也就是最高的生命,因而存在与生命是合二为一的。你是至高无上、亘古不变的;对你来说,不可能会有过去的今天,而在你之中今天则已悄然而逝,因为这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除非你掌握它们,否则就没有现在和过去。“你的年龄永无止境”,你的年龄永远是现在:我们和我们祖先的多少岁月已在你的今天之中默默过去了,过去的岁月从你的今天短暂度过,将来的岁月也将照例逝去。“你却永不改变”:明天和将来的一切,昨天及过去的一切,为你是今天将做,今天已做。有人无法懂得这一点,我也没有办法。我希望这人会问:“这是什么?”并且感到兴奋。我希望他在为此而兴奋时,宁愿不理解而找到你,也不要刻意追求理解而找不到你。七天主,请你俯身听我说。人们的罪恶真是可恨!一个人说了这样的话,你就怜悯他,因为是你创造了他,但却没有创造他身上的罪恶。谁能告诉我我幼年时期犯下的的罪恶?因为在你面前没有一个人是纯洁无罪的,即使是刚出世一天的婴孩也是如此。谁能对我追述我的往事?不是任何一个小孩都可以吗?从他们身上,我能够看到我已经无法记起的自己。但这时我犯的是什么罪呢?是否因为我哭着要吃奶?假使我现在如此迫不及待地,不是吃奶而是取食与我的年龄相适合的食物,一定会被人嘲笑,理应受到指责。由此可见我当时做了应受到指责的事情,但那时的我不可能懂得别人的指责,根据情理我也不应受到这样苛刻的指责,何况我们长大以后就完全弃除了这些状态,我也从未看到过某个人不分好坏而一古脑儿铲除的。但假如我哭着要有害的东西,对不顺从我的有害要求的行动自由的大人们、对我的父母以及一些谨慎的人,我发怒,要打他们、损害他们,对他们不屈从我的意志而加以责罚,这种种行动,在当时能看成是好事吗?可见婴孩的纯洁仅仅是肢体的稚弱,而并非本心的无辜。我见过也体会过孩子的嫉妒:尚且不会说话,就已经会面色像死灰,眼光狠狠地盯着跟他一起吃奶的孩子。谁没见到过这种情况?母亲和乳母自称能用某种方法来加以补救。不让一个特别需要生命食粮的兄弟靠近丰满的乳房,这是无罪的吗?但人们对此都能迁就容忍,并非因为这是小事或不以为然,而是因为这一切将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这是唯一的理由,因为若是在岁数较大的孩子身上发生相同的情况,人们是绝不会视而不见的。主,我的天主,你赋予婴孩生命和肉体,正像我们所见到的,你使肉体具有器官、四肢、漂亮的外貌,同时又赐予生命的全部力量,使他们保持全身的和谐。你命令我在这一切之中讴歌你,“赞美你,歌颂你至高无上的圣名”。因为你是全能的、至善至美的天主,即使你只是创造了这一缘由,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和你相提并论:你是万物唯一的真正的本原,化育万物的至善至美者,你的法则主宰一切。主啊,对于这一时期的生活我已想不起,只能倾听别人的话,并从其他孩子身上较为可靠地猜测这一时期的生活。把它列入我生命史的一部分,使我感到很惭愧。这个时期和我在胚胎中的生活一样,都已被遗忘在幽隐的黑暗之中。“我是在罪业中长成的,我在胚胎中就已经犯了罪。饿的天主啊,何时何地你的仆人才算是无罪的呢?现在让我抛开这段时期吧;既然我已记不得任何踪影,那我和它还有什么关系呢?是否我告别了幼年时代而进入到童年时代,或者是童年来到我的身上而代替了幼年?但前者并没有远逝,它能到何处去呢?但是它已经不存在了。我已经不再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婴儿,而是成了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了。根据我所能记忆的,从此以后,我开始学说话了,这也是我后来注意到的。并不是大人们按照一定的程序教我学习语言,就跟后来读书一样;是我自己,凭借你,我的天主赐给我的智慧,用呻吟、用各种声音、用肢体的各种动作,试图表达出我内心的思想,使之服从我的意志;但不可能表达出我所要表达的一切,使人人理解我的全部心情。因此,每当听到别人指称一件东西,或看到别人随着某一种声音做某一个动作,我就会把它记下来:我记住了这东西叫什么,当我指那件东西时,我便发出那种声音。我又通过别人的动作来理解别人的心愿,这是各民族的自然语言:用面部的表情、用目光的顾盼和其他肢体的动作、用声音表达内心的情感,有的是要求、有的是保留、有的是拒绝、有的是逃避。这样反复听到那些语言,按照各种语句的前后次序,我渐渐理解了它们的意义,于是勉强启动唇舌,借以表达我的想法。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奥古斯丁的著作中,《忏悔录》是最好的纯粹哲学作品。  ——英国哲学家 伯特兰·罗素  在西方哲学中有三种关于时间本质的沉思是里程碑式的:第一种是亚里士多德的;第二种是奥古斯丁的;第三种来自康德。  ——德国哲学家 马丁·海德格尔  时至今日,每一个想探讨时间问题的人都应当仔细地研读《忏悔录》。因为,与这位伟大的殚思竭虑的思想家相比,以知识为自豪的近代并没有能够在这些问题上取得更为辉煌、更为显著的进步。  ——德国哲学家 埃德蒙德·胡塞尔

编辑推荐

《忏悔录》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忏悔主题从来都是西方文学中最动人的篇章,奥古斯丁《忏悔录》以它最真实的情感和深刻的内省成为基督教文学作品中少见的一部著作。它是一篇充满诗意的长篇祷文,自始至终以上帝为谈话对象,向上帝倾诉衷曲。它以它充满哲理的魅力,影响了后代无数的心灵。只要我们敞开心扉,仔细体会,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得到爱的启迪,认识到幸福的含义。名人评价:时至今日,每一个想探讨时间问题的人都应当仔细地研读《忏悔录》。因为,与这位伟大的殚思竭虑的思想家相比,以知识为自豪的近代并没有能够在这些问题上做出更为辉煌、更为显著的进步。——德国哲学家埃德蒙德·胡塞尔在奥古斯丁的著作中,《忏悔录》是最好的纯粹哲学作品。——英国哲学家 伯特兰·罗素在西方哲学中有三种关于时间本质的沉思是里程碑式的:第一种是亚里士多德的;第二种是奥古斯丁的;第三种来自康德。——德国哲学家 马丁·海德格尔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忏悔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质量挺不错,但是书的内容是有问题的,建议去买 商务印书馆的 周士良先生的译本
  •   对于时间的思考最引人入胜。如果看这本书的同时,也看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将更有灵感和得着。
  •   还没看,就不知道内容,朋友是很看好这本书的。
  •   这本书孩子大人都可以读一读的好书
  •   正品书,整洁完好。
  •   还行吧,比商务的差些
  •   长久地受人景仰的崇高地位
  •   物美价廉。世界名著,值得收藏。
  •   其他基本也看了
  •   非常快的速度 快得让我反应不过来了 呵呵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