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谈旧录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梁漱溟  页数:320  字数:295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无论是抗日战争(1937年)以前,投身乡健运动,或抗日战争爆发后,奔走国共团结抗日,本书作者的根本用心莫不为谋求全国人的团结合作和国家的统一。而这也是本书上下两编内容的共同主旨,因以此文为“代序”-编者)我为全国人团结合作奔走的事实经过,约言之可分三段。一段指抗日战争前我致力乡村建设运动,曾经连续三年开了三次全国性乡村工作讨论会,并组成“中国乡村建设学会”。二段指抗战争初起我访问延安,向毛主席提出确定国是国策,建立党派综合体的主张及其后的奔走活动。三段指我把两大党之外的小党派和各方面人物联合起来组成“统一建国同志会”。在新四军被蒋屠杀后奔走于两党之问,又改组成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去香港创办《光明报》,为民盟发表成立宣言及十大纲领,代表民盟参加旧政协,尽力于两党和谈。三段事情在我思想上是一贯的,就是想结束30多年军阀纷争之局,树立统一稳定的全国政权,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前进。这思想所由来的曲折过程不能不作几句简略的解说。

内容概要

作者的父亲早年即热心于君主立宪,后又转而参加辛亥革命。在一九二四年辞去北大教职之后,不久即投身农村,从事乡村工作,前后凡八九年。一九三七年日寇入侵,又为抗战奔走,从事促进国内团结、一致对敌运动,因而有访问延安,参与创建民盟及巡历敌后等活动。至抗战胜利,又曾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建国而尽力。又因他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的人”,是以“动不盲动,想不空想”;行动之中自有其主见。凡此种种,此书所收录的文字多有所反映,故《忆往谈旧录》一书,可视为作者的父亲从事社会活动、参与现实政治的实录,其中辑录有其自述数十年间的亲身经历,与若干历史人物的交往,以及个人见闻等。这些内容多有一定史料性质,因此对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前约半个世纪间的中国社会与历史,将不无帮助。

作者简介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漱溟,后以其字行世,祖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要民主人士。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在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的研究上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主要著作有《

书籍目录

代序 为全国团结合作而奔走上编 抗日战争时期之前 回顾家世与生平并试作检讨 辛亥革命前后我的活动与见闻 民国初年的见闻杂记 有关民国初年政史的见闻纪实 忆辛亥革命后第一个“双十节。 沈钧儒先生与政学会 访章行严先生谈话记 五四运动前后的北京大学 记彭翼仲先生 怀黄远庸 张公耀曾生平及家世 纪念蔡元培先生 纪念梁任公先生 回忆李大钊先生 略谈胡适之 怀念我敬佩的陶行知先生 忆蒋百里先生 怀念卢作孚先生 我国锑矿开发的先驱者 追忆广州往事 读《李济深先生略历》书后 记十八年秋季太原之行 河南村治学院和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回忆我从事的乡村建设运动下编 抗日战争时期及胜利后 参加国防最高会议参议会 访问延安 一九三八年陕甘边区的人口 记一九三九年敌后之行 统一建国同志会 记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赴香港创办民盟言论机关《光明》前后 我参加国共和谈的经过 过去和谈中我负疚之一事 过去内战的责任在谁? 美国马歇尔将军对我的印象 一个英雄两个恶人 我所了解的蒋介石 七七事变前后的韩复榘 国共两党和谈中的孙科附录 梁漱溟年谱简编编后记增订本后记

章节摘录

辛亥革命前后我的活动与见闻我想谈的就是这个题目:“辛亥革命前后我的活动与见闻。”分三段叙述:一、辛亥革命前夕;二、反清又反袁;三、清廷退位之后。一、辛亥革命前夕辛亥革命前,我在北京顺天中学读书,后来顺天中学升为顺天高等学堂。辛亥革命那一年,我正好在这个学校毕业。我在顺天中学读书时,有位同班同学,他的名字叫甄元熙,广东人,他是后来插班到我们班上来的。他从广东来北京前,就有中国同盟会的组织关系。在学校里,我们两个人经常在一起秘密地讨论是革命,还是立宪的问题。当时,他是革命派,我还算是站在君主立宪派那一边的。不过,由于清廷的顽固,我自己思想上受到革命的影响,也起了变化,后来也就成了革命派。当时有一本在日本出版,秘密流传到北京的书,名叫《立宪派与革命派之论战》。这是革命派的胡汉民、汪精卫与立宪派梁启超等人,分别发表在《民报》、《新民丛报》、《国风报》上的,两派之间的论战文章,由旁人汇集起来出版。那时候我们都秘密地看这本书。辛亥革命前一年,在上海有一张《民立报》,是由于右任主持出版的,这是革命派的机关报,我们在北京也能看到。当时,我们虽然还只是中学生,但已在秘密地搞革命工作了。那时候在华北一带奔走革命的,有一位叫胡鄂公的湖北人。他不是我们学校的同学,在哪里工作说不上来,他的任务是在北京、天津、保定等地做革命联络工作。那时在北方的秘密革命组织叫“京津同盟会”,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在北方的一个分支机构。“京津同盟会”的首脑是汪精卫、李石曾、魏宸组他们三位,汪精卫是在清朝末年的宣统年间,同黄复生从广东秘密地来到北京的,他们的任务是刺杀摄政王。因为那时宣统皇帝还只是个四五岁的孩子,实际当家的是宣统的父亲-摄政王。革命派想刺杀摄政王,他们在夜里去埋炸弹,炸弹埋在摄政王每天早晨从他自己的府第入朝,进皇宫时必经的路上。结果,汪精卫等人虽在夜里去埋炸弹,还是被人发现而遭逮捕,投入监狱。当时清廷居然没有杀他,一直关在监狱里。到了辛亥革命那一年,袁世凯才下令把他给放出来。当时,袁世凯是清廷的内阁总理大臣,他有他的阴谋和打算。他一方面站在清廷这一边,来对付南方的革命势力;另一方面,他又借革命派的势力,来威胁清廷。清廷这时是隆裕太后,小皇上就是那个宣统,刚刚几岁。袁世凯就利用南方革命派的声势,来威胁清廷,吓唬孤儿寡母,同时又借着清廷方面,向南方革命派讨价还价。这时候,我和甄元熙等一些京津同盟会的同志,就开展各种秘密活动。我们在北京的秘密机关有两处,一处设在东单二条,外面看起来是个杂货铺,里面是我们的秘密机关。另一处秘密地点,设在后孙公园的广州七邑会馆。现在这种各省会馆没有了。在清朝末年,这种会馆在北京是很多的。以上这些,都是辛亥革命前夕的事情。二、反清又反袁底下就要说到反清又反袁。这里必须把反袁的事情说明一下。辛亥革命本来是为了反清,反清的时候,首先发动起义是在武昌,那天正好是阳历的十月十日(阴历是八月十九日)。开头倡义发难的,本来是一些军队中的下级军官,有好几位,如熊秉坤等人。暴动起来以后,他们推黎元洪为首,称都督。这时以大江南北来区分,江南,武昌方面是黎元洪的军队;江北,是袁世凯的军队,由段琪瑞、冯国璋统帅。袁世凯的大军压境,有意留在汉口这边不渡江。如果当时渡江进攻,他们是可以打败黎元洪的,因为他们的兵力强大得多。袁世凯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想法子培植自己的势力。当时他并不想消灭南方的革命势力,他要借着南方的革命势力,向清廷要价。所以他的军队就留在江北岸,不过江。并且还要段祺瑞、冯国璋领衔,包括其他许多将领,打电报回北京,要清廷让步,实质也就是要清廷退位。补充说明一下。清廷退位之前,清廷的王公贵族都是懦弱不堪,没有勇气与革命派对敌。亲贵中只有一个人,名叫良弼的主战,他要跟南方打,他是日本留学陆军的。在这种情况下,京津同盟会决定要除掉良弼,就派彭家珍去刺杀良弼。当时良弼住在西四红锣厂,彭家珍印了一张名片,假造清廷的官衔,去拜访良弼。到了良弼住宅门口,扣门问询。门房回说:“大人还没有回来”。正说话时,良弼坐着马车来到门前。彭家珍即向他投下炸弹,彭家珍本人当场被炸死了,良弼先是受伤,后来也死了。这样一来,清廷方面就没有人再敢主战了。一方面革命派势力起来;另一方面,在袁世凯的威胁之下,清廷就只好退位了。我们看出袁世凯这个人太坏,他借着清廷来威胁南方,又借着南方的势力来压服清廷。我们京津同盟会这个组织,就要想法子除掉袁世凯。袁世凯当时是清廷的内阁总理大臣,他住在现在东四南边外交部街的一座西式洋楼里。那个时候,北京还没有汽车,最高贵的是双马驾辕的马车。袁世凯每次上朝总是坐着马车,前面是卫队长,骑着马开道,前后都有卫队保护。我们京津同盟会的同志,就在金鱼胡同那条丁字街口的酒馆楼上埋伏着。那里离东安市场很近,袁世凯去皇宫入朝,都要经过这丁字街拐角处。那个地方刚好有个酒馆,酒馆有楼,楼上可以供客人喝酒,楼下是卖熟肉和小吃的。行刺袁世凯是在1912年1月16日,执行刺杀任务的是张先培、杨禹昌、黄之萌等四人(其中一人已忘其姓名)。我们称之谓“刺袁四烈士”。四个人在酒楼上一边喝酒,一边观察,等到袁世凯的马车正好在楼下经过的时候,他们就从楼上投下炸弹。炸弹爆炸,结果把袁的卫队长给炸死了,却没有炸着袁世凯本人。袁就此借口不入朝,不进宫了。卫队上楼把四个人都抓住了,后来都给枪毙了。这四位烈士与彭家珍后来被合葬一处,并立有五面碑一座,碑的每一面各镌刻着一位烈士的姓名。烈士墓和碑的地点,原在今北京动物园内现在熊猫馆的东南面,惜现已不知去向了。三、清廷退位之后我们虽然认识到袁世凯这个人坏得很,对于革命事业很不利,有刺杀袁的计划,但是没有成功。当辛亥革命起来之后,孙中山先生当时还在美国。他得知革命军已经起来了,就从美国赶回国内。不久,就到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可是他知道革命军的力量在当时还很难达到北方,知道自己兵力抵不过袁世凯的兵力,为了把袁的势力拉过来,以求得全国的统一,孙中山先生决定把大总统的位子让给袁世凯,但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袁世凯南下就职,政府设在南京,不设在北京。这个计划很有意思,就是要袁世凯离开他那个老巢,这样就可以在政治上开展一个新的局面。尽管让袁世凯做总统,可是这样一来,政治空气和政局就不相同了。因此,南京方面派了蔡元培、宋教仁等六人为“迎袁特使”,来北京迎袁世凯南下就职。袁世凯很狡猾,他晓得南下于他不利,所以他就趁着迎袁特使到北京的时候,搞了个“兵变”。那是1912年阴历正月十一日傍晚,那时候市民都还不知道,各戏园子还在唱戏。那天晚上,我正陪着母亲在大栅栏广德楼看戏。大家正看得热闹,突然间锣鼓停止了,台上出来一个人,他说:“外边兵变了。到处抢东西,戏演不下去了,请大家各自回家去吧!”戏不演了,大家只好从戏园子里出来。我亲自看见变兵朝天放枪,到铺子里面来抢东西。街上碰见阔人就抢钱、抢表。热闹街道都放火烧;那次,东安市场就给烧着了。我当时住在崇文门外花市南边的缨子胡同,我们家的房子有个楼,上楼顶看到城里各处都起火了。变兵还有意把六位特使的馆驿包围起来,吓唬他们。欢迎袁世凯的六位特使,这时还没有见过袁世凯。这个变动来了,袁世凯却先派人去安慰他们,表示北方形势很乱,非他坐镇不可,表示他不能南下就职。六位特使没有办法,只好回南京再开会商议。商议结果,最后只好同意袁世凯留在北京,政府也只好迁就他设在北京,孙先生让位,把大总统的位置让给了袁世凯。当时南京公布过一个临时约法,约法的起草人就是宋教仁。也有个议会,就叫临时参议院。临时约法由临时参议院通过,最后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没有办法,只好承认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在北京就职,临时参议院也只好北迁了。临时参议院的组织内容,前后有变化。开始,由各省都督推派三个人到南京组织临时参议院。后来起了变化,三人改为五人,不由各省都督派遣,而由各省参议会推举。说到我自己,清廷退位之后,革命暴力是用不着了,我们京津同盟会的一般同志,不少人转入文字宣传工作,都去办报了。我们当时办的报纸名叫《民国报》。《民国报》的社长大家推举甄元熙担任,总编辑是孙炳文。当年我是20岁,孙炳文大我9岁,孙是一位老大哥。我当时的职务是外勤记者,任务就是对外采访新闻,偶而也写一点短评之类的文章。我在文章上的署名没有一定,有时是写“寿民”,有时还写成“瘦民”。我们这位孙炳文大哥,有一次在给我写扇面题词时,在称呼上给我写了“漱溟”这两个字。我一看,这两个字比我的“寿民”、“瘦民”两个字好,从此我就改名为梁漱溟,这名字一直用到现在。孙炳文先生号浚明,四川叙州府人。他是我们办《民国报》的总编辑。北京青年艺术剧院的孙维世,是我们这位孙大哥的女儿,孙维世的母亲叫任维坤,她是我们《民国报》的一位女编辑。任维坤是任芝铭的女儿。孙、任都是我们报馆的同事,他俩是在报馆工作时相识,而后来结成了伴侣。其后孙炳文在德国留学,和朱老总在一起,加入了共产党。因为他是共产党员,在国民党清党时惨遭杀害。那时他从广州到香港,又从香港坐船到上海,被国民党发现后逮捕,惨遭杀害。他的夫人任维坤后来在延安工作,改名为任锐。我一九四六年重庆的旧政协会议开会后,第二次去延安时还见到过她。当时她告诉我,她有一女一儿,孙维世是她的女儿,儿子叫孙泱,曾任教中国人民大学。《民国报》开始创办是在天津,后来才迁到北京来了。民国元年,中国同盟会吸收其他小党派改组成为“中国国民党”,这时就把《民国报》改为国民党的机关报。我们这些人就退出来了。党本部派来接收报馆的是汤漪,他当时是国会议员。当时参加临时参议院的小党派很多,都是临时发起组成的,并不是原来就有的。譬如说,一个关系较大的小党派-“统一共和党”,它的头头就是吴景濂。统一共和党当时在临时参议院里,共有十几位参议员。因为吴景濂是东三省人,这十几位参议员也大多数是东三省的,同时也有几位是华北的。原来的临时参议院议长是林森(他后来担任过国民政府主席),副议长陈陶遗。陈当时在南方没有北上。林森议长辞职。为了选举临时议院的议长,本来这个时候还没有组织国民党,这时在参议员中形成了两大派,一左一右。以同盟会为背景的为左派,以共和建设讨论会为右派。在这个基础上后来形成两个大党,一为国民党,一为进步党。进步党也是几个小党派合起来的,包括共和党。共和党以南通张季直为首,黎元洪也是共和党的。最后还说这么一段事情。临时参议院从南京迁到北京。我担任外勤记者,有记者证,凭证哪里都可以进去。临时参议院开会时,我经常去那里采访消息。有一次正是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在临时参议院行宣誓就职典礼,我亲眼看见袁世凯先在台上宣读誓词,读完誓词之后,由议长林森领他下了主席台,走出议会大厅,到外边照像留影。参加照像的有参议院议员,也有政府内阁阁员。新闻记者不让参加,但是可以远远地望见他们照像的情景。因为我们在楼上旁听席上赶着下楼来,走得快一点,先出来了。我正向外张望,林森议长领着袁世凯从我背后走来,正好在我右边身旁走过,所以我当时看得很清楚。我看到袁世凯穿了一身陈旧的军装。他这个人身材很矮,像是腿短了些,上身肩膀宽大,脸上既没有刮脸,也没有正式留胡子,头上也不戴帽子。看起来,他对于这次就任大总统并没有当一回事似的,没有郑重诚敬之心。

后记

2006年初,《忆往谈旧录》再次问世。这次再次问世,不只是重印,而是增加了许多内容,编排也与原来完全不同。但由于自己工作的疏失,先父有关记述中国民主同盟的文字竞被遗漏,实为一大缺失。幸今日有增订的机会,将被遗漏的文字全部补入于增订本内。先父梁漱溟尝说:“80年来我一生行事,总是自己主动。一生中许多事情是独自创发,不是步人后尘。例如我搞乡村建设运动十年,虽赖许多朋友合作,渐渐得各方广泛响应,而风气总是我开的。又如民主同盟组织的出现,固然没有各方面参加赞助不会有成,但从开头发起,以至后来成立宣言和十大纲领,都是由我执笔。”可以说,他曾为投身乡建运动与创建中国民主同盟这两件事,付出了大量心血,并对国家社会发生了重要的影响。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认为凡事不作则已,要作便须责任分明,章法清楚。我只是一个自己有思想又且本着自己的思想而行动的人,其他都说不上,如我所见,我们所缺短的东西不外团体组织和科学技术这两样,亟须把它补充到中国文化里来,此外更无其他。一般国家的教育重在教育青少年。而社会改造时期应重在教育成人大众,而对成人则应在社会之中进行教育,我从来都是抓住我认为最要紧的事来作,抓住从大局上看在此时此地最要紧的事来作,抓住别人没有作而只有我能作的事来作。假如作的人很多,不一定需要我,我就不来作。大家要知道,越是不容易成功的事情,越是一个伟大的事情;如果是一个伟大的事情,则一定是不容易成功的事情。中国历史的转变,没有法子不是一个大的转弯;中国的社会改造没有法了,不是一个大的工作,没有法子小就。我大不同于那些以超政治自居的学者,而相反地我为了中国问题忙碌一生,从不自认是个学者;我自以为革命,却又实在未能站在被压迫被剥削的人们一起;说是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立场吧,又一直在策划着走向社会主义而反对旧民主。  ——梁漱溟

编辑推荐

《忆往谈旧录》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忆往谈旧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3条)

 
 

  •   梁漱溟,一个一向正直的人,但生命的坎坷却从未让他低头。
    我认为凡事不作则已,要作便须责任分明,章法清楚。
      我只是一个自己有思想又且本着自己的思想而行动的人,其他都说不上,
      如我所见,我们所缺短的东西不外团体组织和科学技术这两样,亟须把它补充到中国文化里来,此外更无其他。
      一般国家的教育重在教育青少年。而社会改造时期应重在教育成人大众,而对成人则应在社会之中进行教育,
      我从来都是抓住我认为最要紧的事来作,抓住从大局上看在此时此地最要紧的事来作,抓住别人没有作而只有我能作的事来作。假如作的人很多,不一定需要我,我就不来作。
      大家要知道,越是不容易成功的事情,越是一个伟大的事情;如果是一个伟大的事情,则一定是不容易成功的事情。中国历史的转变,没有法子不是一个大的转弯;中国的社会改造没有法了,不是一个大的工作,没有法子小就。
      我大不同于那些以超政治自居的学者,而相反地我为了中国问题忙碌一生,从不自认是个学者;我自以为革命,却又实在未能站在被压迫被剥削的人们一起;说是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立场吧,又一直在策划着走向社会主义而反对旧民主。
  •   梁漱溟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足见他在近代中国文化思想界的位置举足轻重。
    老人年轻时一腔热血为中国需求出路四方奔波,晚年时著书立说躬身反省中国未来之出路时心怀理性光辉。一生坚持自己的信仰,一生践行自己的理想,一生在对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探索中风雨兼程。有思想、有学养、有气度、有风骨,这样一个老人终生感怀一颗赤子之心,于国家是祥瑞,于人民是楷模。
    斯人如此,其著作必染其遗风,让我们卸下浮躁一起静静的听大师聊聊当年的那些人和事吧!
  •   最近对民国的往事情有独钟,民国时期对于我们来说是时间虽不远可是却无比陌生,因为政治的原因,对于民国的历史,我们年轻人只是了解国家历史书让我们了解的片面,真正的民国需要我们从负责任的老者的言谈举止中去自己体会,而这本书正是这样的书,受益匪浅。
  •   对梁漱溟的文字感到默契,读了他大部分著作。
  •   快读完了,对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感兴趣的不妨读读,唯一的缺点是作者在不同的时期写的文章内容有少许重复。
  •   下回买“反面教员,梁漱溟”汪东林写的
  •   最敬佩这个人的骨气,算得上有气节的哲人,知行合一。
  •   该书对我研究很有帮助、
  •   我这本书看的不全,但在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一代大师对国家的关心
  •   这是一本大师写的书,感觉回味无穷
  •   不是很看得懂。。。
  •   大家大作。不过重买了,可惜。
  •   可敬
  •   用得开心
  •   为什么要雕刻成老人呢?
    《这个世界会好吗?》、《忆往谈旧录》、《人生的艺术》、就连《朝话:人生的省悟》。。。几乎全是一张垂垂老矣的面孔,哎呀!额的中国出版界啊!你们咋就不能用老先生们的年轻时代的照片呢?说来《少年中国说》可是为你们耳熟能详的,怎么一做起事来就全忘光了呢?只有一张老面孔才能体现出作者学问的深厚、书本的学术价值功底吗?就个人观感,这些东西多是记述作者始于年轻时代的经历,而那些而今看起来已臻成熟的思想答案,虽然成熟于作者的不惑、耳顺、知天命时期,然而这些思想的疑问肯定是始于年轻时代,这一点相信谁都毋庸置疑。难道这些成熟思想在年轻时的困惑,不是当今年轻人也会困惑、也会迷惘、也更在思考的东西吗?
    我丝毫不怀疑老照片的美感,尤其是黑白照片。
    作为出版商,弄一张岁月沧桑的脸部特写,无论是雕版、影印版、还是。。。你们不考虑受众的感觉吗?难道年轻的面孔在当今时期的出版界一定要让给那些影视歌三栖things、being们,这个思维模式太老套了。难道今天的少年们就只能在年轻时代的偶像、情感世界中,充斥这些三栖being,就不能让今天少年们的年轻的偶像世界中,多一些这些今日中国鸿儒、老者的年轻时代的形象吗?
    如果我是出版商,我肯定去搞一张老先生年轻时代的老照片,无论是雕版、影印版、还是。。。来作图书的封面。
  •   装帧延续陕西师范思路,老儒梁漱溟忆往当有一定价值
  •   梁漱溟先生一贯是敢讲真话的,绝对值的看看。
    唯一的不足,可能和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有一些删减,不是先生完全的原笔沅意。
  •   集团公司开展读书活动,每月各分公司推荐优秀图书,发表在内刊里。
    10月19日那期,有人推荐了这本。
    当当搞活动,折扣低,就没犹豫地买了。

    反正作者是大师,先收着。
  •   表面看起来,不是很新的样子,其他蛮好。
  •   从广州配的货,这么快就能到,非常感谢!
  •   有好几页印的很差。
  •   刚看了两页
    就发现了4处错别字,1处漏字
  •   便宜才值得买然后就很赚了可以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