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文明

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克里斯托弗·奈特,(美)阿兰·巴特勒  页数:216  译者:刘丽亚  
Tag标签:无  

前言

超级文化先古时代是否存在着某种超级文化呢?如果没有,那么生活在不列颠石器时代。原本被现代人认为质朴无知的远古人又是如何掌握这种建立在对太阳系深刻理解基础之上的完整的测量系统呢?一直以来人类从狩猎采集时代到城市居民的发展过程都被认为是颇其自然的。所有现存的证据都支持这样一种已被认同的图景,那就是由生活在中东的人们以他们的才智推动了人类社会和谐的进化过程。但是几十年后。一位出色的工程学教授亚历山大。汤姆的断言惊动了整个考古学界。他坚持说从古建筑遗址中他发现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开始使用一种标准的测量单位。这种单位精确到比人的毛发宽度还要小。这种认为远古人可以达到如此精确度的观点与当今世界大多数考古学家的观点相悖。不足为奇的是。普遍认为汤姆的发现在某种程度上是错误的。汤姆教授把他所发现的这一单位叫作“巨石码”,但是一直到1985年他去世也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尼欧力斯克时期或者 新石器时期(大约距今3500年)的人们能够建立这样一种尺度或者说他们是怎样使如此惊人的精确度保持连续的。时至今日,在不列颠的群岛上及欧洲西部的边缘地带上仍然分散有成千上万的巨石结构。我们的首要问题非常筒单:我们想知道汤姆是否真的发现一种先古测量方法或者说他是否从他在北苏格兰群岛到法兰西西海岸布里坦尼搜集的大量数据中推测出什么结论。我们的推论是,如果汤姆的“巨石码”是想像的话,那么它就没有任何现实意义,但是如果真的有一种尼欧里斯克尺度的存在,它背后一定有某种现实支撑和进行复制的科学方法。知识的力量我们的研究指引我们再次去发现这一先古单位背后的科学依据:现在我们可以展示它的数学渊源和利用地球的质量和自转进行复制。然而,在确认尼欧里斯克精确度的过程中,我们无意中打开了一扇遗失的知识宝库之门。我们的探寻方法是将公开辩论应用到考古学,跨越从远古大约3000年前到人类有书写形式的最早时期(约3000年后)的历史时期。我们发现了一种完全可以确定的“遗传基因”的存在,它与出现在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地方,最古老、最纯正的科学体系存在着遗传关系。甚至对于一些被认为是相对现代的计量单位,比如说英镑、品托,再到克、升,都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渊源,并与太阳系的大小相关联。我们试图让我们的叙述尽可能地简洁明了。我们的研究需要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所以如果你想逐步地观察我们的发现,手中准备好一个计算器。附加信息,一些常见的问题和新的发展都可以在我们的网站上找到。如果你习惯了那种认为人类的发展是一个从无知的穴居阶段逐步进化到成熟的城市人的发展过程,那你一定会感到震惊。这个世界并非你原先想象的那样。

内容概要

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故事,它向我们讲述一条试图揭开“巨石码”神秘面纱的探寻之路。所谓“巨石码”是一种古老的线形测量方法。这一发现给某种不为人知的高度文明提供了不得不令人信服的证据。这一文明甚至可能是人类所知的最早文明如:苏美尔文明和埃及文明的先驱。某种第一文明的存在是必然的。    奈特和巴特勒揭示了一套超凡的完整测量系统,没有他们的发现,这个系统很可能永远地从世界上消失。它比我们今天使用的任何一种测量方式都要高级,并且是皇家及公制记量的基础。这些古老的科学家懂得维度、运动及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关系——他们测量了太阳系,甚至理解光速是如何融入地球的运动中的。    虽然他们的结论与我们认为我们所理解的关于现在世界的来源大相径庭,但是他们的证据又是无可辩驳的。这些发现的意义远远大干对史前“超级科学”的幻想。他们预示着一个具有深远神学意义的伟大蓝图。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克里斯托弗·奈特 (美国)阿兰·巴特勒 译者:刘丽亚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章  历史的长城第二章  转动的地球第三章  天体的和谐第四章  苏美尔度第五章  公制体系的重生第六章  杰斐逊的报告第七章  关于麦粒的历史真相第八章  地球的重量第九章  丢失的线索第十章  扩展研究第十一章  音乐和光第十二章  太阳、月亮和巨石测量体系第十三章  史前史的新范例附录一  地球日及对巨石码的证明附录二  计算球体体积的公式附录三  关于巨石音乐的更多内容附录四  音乐和光附录五  费斯托思盘和巨石年附录六  神奇的大麦种子附录七  巨石原则和共济会

章节摘录

书写的发明把轮子放一边,是书写的发明永远地改变了我们的世界。最早的轮子是用来转动泥罐的,后来是斧头提高了人类穿越土地到达农业和战争阶段的效率。这当然促进了食物在不断成长的社区的生产和分配,这些社区后来就发展成早期的城市,但是几千年来,人们和商品的大型的转移主要还是依赖航海线和内陆水路。而书写对于商业有直接的作用。一些早期发现的文件都是货物清单和其他贸易文件。以月球公转为测量依据的日历早在公元前20,000就存在了,当时人们。是刻在骨头和鹿角上,但是真正的书写在大约公元前3000的苏美尔和埃及地区得到飞速发展。正是这种不依赖于人的忠实和记忆记录信息的能力推动人类走进了一个新时代,我们把这一时代叫做文明的开端,大约是公元前3200年。人类通信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突破发生在两百多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而不是其他灵长目的咽喉下部进化成了喉。这种进化使人类可以在呼吸的同时喝水,但是它使他们能发出更多不同的声音。当词汇量发展到由成千上万个不同的声音时,口头语言得到迅速的发展。口头交际最简单的形式可能是一种狩猎游戏,比如,模仿一种动物的叫声,然后指出它的方向。随着时间的发展,真正的语言发展成为由抽象的声音组成的系统。他们用来指代物体、行动并组成复杂的句子来表达复杂的事物,比如人的感情。语言使信息可以从一人传到他人,但是下一步则是用某种代表记录下人类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在原始洞穴中的图画就是一种原始书写形式。任何写给发明者或其他人代表特殊意义的标记都算得上是基本的书写形式。最初的书写系统是由象形文字组成,她像连环画一样包含着各自的信息。这些早期的书写形式只有5000年的历史,慢慢发展成抽象的符号。只有那些专门受过编码和解码过程训练的人才能读懂。但是人们开始对比较复杂的意义的表达似乎比我们想像的要久远得多。慕尼黑大学得麦克•莱朋格拉克博士曾展示了一匹马的画像是如何记录农历日历的。这匹马画在法国莱斯卡斯的洞穴中,居今有16,00,年的历史①。最初看上去是一匹马的神秘画像,结果证实是一种记录月球公转阶段的方式。从这一点来讲,这可以看成是书写的一种形式。帕罗里斯克人这种智慧的水平不足为怪。100,000多年来。作为一个物种,智人(现代人的学名)不管在精神上还是在身体上都没有巨大的改变。我们或许已经从石器时代进化到互联网时代,但是每一个人跟500年前的人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还必须记住当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在被科技革命塑造的社会中时,还有一些人们仍然过着石器时代简单的狩猎采集生活,比如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和生活在南美洲的部落群。

编辑推荐

《世界第一文明》:你是否会震惊:在5000年以前遥远时空生活中有一群人制造了跟现代社会一样发达的第一文明。至今不为人知的文明,永远改变历史的事实。世界超级畅销作者奈特、巴特勒十年心血之作,它将把你带离世俗繁俗的日常生活,让你震憾于神奇的世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世界第一文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3条)

 
 

  •   法老的诅咒图文并茂颜色鲜艳,简单明了,世界第一文明看起来有点久,很小一本,
  •   讲得乱七八糟的 还以为专门讲巨石的呢
  •   想了解世界文明史,从这里开始
  •   非常好的了解日不落帝国历史的专著,仔细研读中~
  •   囤货中,待看
  •   书很好 很给力的作品 而且性价比很好
  •   一直在等特价,虽然搞活动时便宜的并不算太多,不过便宜一点算一点,小贵啊。内容早就看过两遍了,买来是用作收藏的
  •   虽然没看,但觉得很好,看了介绍,随便翻翻,没错,物超所值!
  •   不大合我的胃口的一本书
  •   好书响当当
  •   内容有点深奥。对孩子来说
  •   儿子还小,不太适合低年级的学生看。
  •   内容还未看呢,但是印刷质量、送货速度没得说,好评
  •   物美价廉,书挺不错的,值得购买
  •   这些书爱不释手
  •   近来收藏书很多了,为的是给孩子增长见闻,应该和他一道读书了!
  •   活动入手很划算
  •   好,性价比高!
  •   look look no bad lar.
  •   我们受到的教育告诉我们,中国才是世界第一文明。
    怎么他们也是???
  •   加深对世界文明的了解。
  •   文明诚可贵,看看还行
  •   活动购买,了解多一些世界历史以及知识
  •   感觉一般吧,现在女儿自己还不爱阅读,留着慢慢看吧
  •   了解了历史知识
  •   书到手,打折的,但还没有细读。喜欢这类书,可让人远离现实,清静凡心。
  •   促销也给力
  •   挺有意思的作品
  •   内容还没有看,总体不错
  •   看了一下,不敢相信,姑妄听之
  •   挺好的,学习一下
  •   此书对于世界文明的产生有不同的观点,在悠闲时间可以看看。
  •   不过看看还是有意思的
  •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读起来很生硬
  •   WAIT
  •   纸张太厚了
  •   这本书是一本科普书籍,里面的内容比较生涩,有点难度。原以为是本科普小读物,不料这么高深,兴趣不大,感觉一般。
  •   感觉内容不是那么充实
  •   1, 一般,没预期好
    2, 因去过石头城,所以比较感兴趣
  •   没有很严谨的科学证明方法,没有引用声明,类似一些尝试用“科学”去解释“神秘”事物而引导读者指向一个“超自然”的答案。
  •   包装不怎么好,封皮就给人感觉很旧了。内容还成,当床上读物了。
  •   基本上没看懂,虽然书是很便宜,不过没啥可看的,讲得不知所云,这种书的内容其实应该去期刊文献发表发表,反正我是看不懂。奉劝大家也不要买了。
  •   不是科普书,看不太明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