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语堂  页数:341  译者:张振玉  
Tag标签:无  

前言

写传记不比写小说,可任凭想象力驰骋,必须不背乎真实,但又不可缺少想象力的活动。写小说可说是天马行空,写传记则如驱骅骝、驾战车,纵然须绝尘驰骤,但不可使套断缰绝、车翻人杳,只剩下想象之马,奔驰于其大无垠的太空之中。所以写传记要对资料有翔实的考证,对是非善恶有透彻的看法,对资料的剪裁去取,写景叙事,气氛对白的安排上,全能表现艺术的手法。于是,姚姬传所主张的考据、义理、词章,乃一不可缺。也就是说,传记作家,要有学者有系统的治学方法,好从事搜集所需要的资料,要有哲学家的高超智慧的人生观,以便立论时取得一个不同乎凡俗的观点,要有文学家的艺术技巧与想象力,好赋予作品艺术美与真实感,使作品超乎干枯的历史之上,而富有充沛的生命与活力。在《武则天正传》的原序里,林语堂先生曾说明《武则天正传》的写法。我想其基本道理对这本传记也颇适用。他说:“我不是把本书当做小说写的,书中的人物、事件、对白,没有不是全根据唐书写的。不过解释说明之处,则以传记最客观的暗示含蓄为方法。事实虽然是历史上的,而传记作者则必须叙述上有所选择、有所强调,同时凭借头脑的想象力而重新创造,重新说明那活生生的往事。”以上所说考据、义理、词章三要点,林语堂先生做到了,也是写传记文学的人必须做到的。林语堂先生的传记著作,和他的其他文学和学术著作一样,都是用英文写的。若移植回国,自然有赖于中文翻译。

内容概要

作为中国历代文人从政的标志性人物,苏东坡的文章虽闻名天下,仕途却历尽艰辛,屡遭迫害,但终不改其乐观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诗、文、词、书、画俱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他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天才的多面性、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他的人格精神所体现的进取、正直、慈悲与旷达,千年来始终闪耀在中国历史的星空。    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先生用生花妙笔将一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的一生娓娓道来,一个性格鲜明、多才多艺、形象饱满、可敬可爱的苏东坡也清晰地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书籍目录

译者序原序卷一 童年与青年 宋仁宗景裙三年至嘉裙六年(公元一○三六年——一○六一年) 第一章·文忠公 第二章·眉山 第三章·童年与青年 第四章·应试 第五章·父与子卷二 壮年 宋仁宗嘉裙七年至神宗元丰二年 (公元一○六二年——一○七九年) 第六章·神、鬼、人 第七章·王安石变法 第八章·拗相公 第九章·人的恶行 第十章·两兄弟 第十一章·诗人、名妓、高僧 第十二章·抗暴诗 第十三章·黄楼 第十四章·逮捕与审判卷三 老练 神宗元丰三年至哲宗元裙九年(公元一○八○年——一○九三年) 第十五章·东坡居士 第十六章·赤壁赋 第十七章·瑜珈与炼丹 第十八章·浪迹天涯 第十九章·太后恩宠 第二十章·国画 第二十一章·谦退之道 第二十二章·工程与赈灾 第二十三章·百姓之友卷四 流放岁月 哲宗绍圣元年至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一○九四年——一一○一年) 第二十四章·二度迫害 第二十五章·岭南流放 第二十六章·仙居 第二十七章·域外 第二十八章·终了附录一 年谱附录二 参考书目及资料来源

章节摘录

听了这一番话,朋友也欣然欢笑。二人洗净杯盘,继续吃喝。后来,不待收拾桌子,便躺下睡去,不知东方已经露出了曙光。三个月以后,苏东坡又写了一篇《后赤壁赋》。还是月明之夜,苏东坡和两个朋友自雪堂漫步走向临皋亭。路上经过黄泥坂。地有白霜,树无青叶。人影在地,明月在天。几个朋友十分快乐,开始吟唱,一人一节。不久,一个人说:“月白风清,如何度此良夜,方为不虚?我们好友相聚,竟没有酒菜,岂非美中不足?”其中一人说:“今天傍晚,我捕到几条鱼,巨口细鳞,好像松江的鲈鱼,可是到哪儿去弄酒呢?”苏东坡决定回去央求妻子给他们点儿酒,做酒总是妻子见长的事。他们真是喜出望外,因为苏东坡的妻子说家里有几坛子酒,收藏已久,就是为了随时喝好方便。几个朋友于是携着酒和鱼,又到赤壁之下泛舟夜游去了。江水落了很多,好多巨大的岩石都在水面露出,而赤壁尤其显得在水面之上,岸然高耸。不过几个月的工夫,风光已大为不同,几乎不能辨认了。在夜色美妙的魅力下,苏东坡要朋友和他一同攀登到赤壁之上,但是朋友不肯,苏东坡一个人爬上去。他把衣裳塞起来,在灌丛荆棘之中,寻路上去,一直爬到最高处,他知道那里住着两个苍鹰。他立在巨大的岩石上,向深夜大声吼啸,四周小谷有声相应答,他一时都忘记了自己置身何处,忽然不知何故,竟感悲从中来,觉得不能在那儿停留过久。他下去,又回到舟中,解开缆绳,任凭小舟顺流漂动。时将半夜,四周一片寂静。两个仙鹤,孤零零地,自东方飞来,伸展着雪白的翅膀,仿佛仙人的白袍飘动。两只鹤长鸣几声,在船上掠过,一直往西飞去。苏东坡心里纳闷,不知主有何事发生。不久大家回家去。苏东坡上床就寝,得了一梦。梦里看见两个道士,身披羽衣,状若仙人。那个人认得苏东坡,问他赤壁之游是否很快乐。东坡请问姓名,二人不答。东坡说:“我明白了。今天晚上我看见你们俩从我头上飞过去了!”两个道士微微一笑,东坡便从梦中醒来。他开窗外望,一无所见,外面街道上只有一片寂寥而已。苏东坡怎样确立一种气氛,由上面可以看出,他是暗示另外一个境界,一个道家的神仙境界,两只仙鹤自然是沿用已久的道家象征。他表示自己不知置身何处,便引起读者迷离惝恍之感。根据中国人的信念,现在的人生,只是在人间瞬息的存在,自己纵然不知道,但是很可能前生是神仙,下一辈子也会再度是神仙。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已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林语堂人们有时也许会傻想,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代的无上骄傲,他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地珍惜他,虔诚地仰望他,总不愿意去找他的麻烦吧?事实恰恰相反,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中国世俗社会的机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愿意播扬和轰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榨取他、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拒他、糟践他、毁坏他。起哄式的传扬,转化为起哄式的贬损,两种起哄都起源于自卑而狡黠的觊觎心态,两种起哄都与健康的文化氛围南辕北辙。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挤眉弄眼的小人。——余秋雨

编辑推荐

《苏东坡传》是国学大师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苏东坡传》所记载的是一个诗人、画家与老百姓之挚友的事迹。他感受敏锐,思想透彻,写作优美,作为勇敢,绝不为本身利益而动摇,也不因俗见而改变。他并不精于自谋,但却富有民胞物与的精神。他对人亲切热情、慷慨厚道,虽不积存一文钱,但自己却觉得富比王侯。他虽生性倔强、絮聒多言,但是富有捷才,不过也有时口不择言,过于心直口快;他多才多艺、好奇深思,深沉而不免于轻浮,处世接物,不拘泥于俗套,动笔为文则自然典雅;为父兄、为丈夫,以儒学为准绳,而骨子里则是一纯然道家,但愤世嫉俗,是非过于分明。以文才学术论,他远超过其他文人学士之上,他自然无须心怀忌妒,自己既然伟大非他人可及,自然对人温和友善,对自己亦无损害,他是纯然一副淳朴自然相,故无需乎尊贵的虚饰;在为官职所羁绊时,他自称局促如辕下之驹。处此乱世,他犹如政坛风暴中之海燕,是庸妄的官僚的仇敌,是保民抗暴的勇士。虽然历朝天子都对他怀有敬慕之心,历朝皇后都是他的真挚友人,但苏东坡还是屡遭贬降,甚至受到逮捕,忍辱苟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苏东坡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7条)

 
 

  •   苏轼不舒适
    评《苏东坡传》

    小时候听到爷爷用南音唱的一首歌:人人生子欲聪明,但我聪明误一生;我愿儿孙愚且鲁,无忧无虑过一生。当时就觉得很奇怪:大人们不都是希望孩子们聪明一点,未来能成大器之类的么,怎么爷爷有这种感慨?爷爷一生坎坷,先是因亲生父亲赌博被卖到曾祖父家,后来得以机会上学,凭借自己的聪明和努力完成了学业,开始在村里教书;却不料赶上文革,曾祖父去世后,爷爷顶上曾祖父挨批的帽子,受尽折磨,在我上小学的一天,爷爷早晨去县城,突然病逝在亲戚家。长大以后步入社会,慢慢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也悟出了一点点人生的感悟,每每回忆起爷爷唱的那首歌,总是有新的理解;看完《苏东坡传》,才知道这首诗来自苏东坡,而纵览苏东坡的人生经历,也发现了这位大文豪的工作和生活,竟然是如此地不舒适。
    就像很多人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对于同一个对象,每个人从自己特有的角度都可以读出不同的内容。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而就是这样才华横溢的大家,他的生活竟然是如此的不舒适。除了开始进入仕途中的顺利之外,他屡屡遭到政治的排挤和迫害,遭到小人的猜忌和打击;他的豪放潇洒的诗词言语,鞭辟入里的思想言论,也成为了被人打击的把柄。好在他并不在意人生的挫折,并能随遇而安且在逆境中愈挫愈勇,在人生的风帆中展露出他桀骜的个性和自由的精神。而在“但我聪明误一生”的感慨中,虽然还存有对子孙“无忧无虑过一生”的希望,但更多的是对于自己一种无奈的戏谑,和对政治小人的鄙夷,以及从人生挫折中感悟出来的一种超脱和自由。
    苏东坡是自由的象征,而林语堂也是一个自由的学者。就像书中所说的很多情况一样,很多的风景和心情在苏东坡的诗句中巍然成峰,而苏东坡先生的一生故事,在林语堂先生的思想中,俨然也成为了一副巍峨壮观的人生风景。有一次,偶然在一位领导办公室中抄得陶渊明的一首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俱。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这首诗可能是五柳先生写给自己的,但同样适合于苏东坡、林语堂以及中国文化上的那些自由主义者:尽管他们的身体受限于自然和政治中,但是他们的思想可以遨游世界,无所不达。但愿,他们的内心似火,是舒适的。
    2012-2-4
  •   苏东坡作为中国历代文人从政的标志性人物,虽集文章、词、画、书法于一体但仕途却是历经艰辛、坎坷重重、屡遭政治迫害。然而苏东坡始终不改其乐观的天性,命运的多舛反而激发了他创作的激情,他的人格精神所体现的进取、正直、慈悲和旷达,千年来一直闪耀在历史的星空。
  •   是一本好书,不管是从装帧、从内容、从文学角度看,都是一本可适合消遣和引据的好书。也是一本可以让人有很多感触的好书。
    1、浅显地仅从本书纵观苏东坡一生,我以为,他最大的特点是才华横溢、豁达积极、善良亲和。
    前者主要是指文学书画,散文家、诗人、词人、画家、书法家、政治家、工程师……多少人戴上一顶桂冠足以光华一生,但是我们却很难概括全苏东坡的形象,几千年来,能并肩者寥寥无几,更何况出其右。
    次者是指政治态度,乐观向上、能上能下、坚持立场。以前念书的时候学到苏东坡的诗词,老师会介绍他的文风,自然清新、豪迈大气、乐观豁达,我们便习惯了这种说法;但是如果我们稍微了解一点他坎坷曲折的一生,便不会再对有人说“苏东坡的豪迈乐观是世上无双的”表示质疑。
    后者则指他的为人处世,上至皇亲贵族、下至黎民百姓,乃至僧道农夫,苏东坡都能与他们相处得不带一点客套虚伪。用苏东坡自己的话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是一种博大。
    所以,我们学不到他的才能(这是实话,也许中国几千年才可以出这样一个人物),却可以、或者说应该去学一学他乐观的处世态度、亲和的为人方式,沾点皮毛、于己于人都是有利的,这个真的可以有。
    2、苏东坡时代的政治背景也是挺有意思的。千古年来政治意识、行政行为与方式都在改变、或者就像我们说的在进步。但有时看古代的官场,有一点却是弥足珍贵的,我指的是它的谏官制度和监察制度。姑且不论谏官制度最后演变产生的一些弊端,但是单凭谏官敢谏、善谏的勇气和智慧,最高统治者善纳、或不得不纳的案例来讲,它是积极的,也确实是起到过很大作用的(不要动不动就说古代皇帝专制,其实很多事情却是“民主社会”未必能够做到的)。
    3、当然,林语堂写这本传记也表现出了太多的主观因素,特别是写王安石,简直将其描述为一无是处、卑鄙小人的角色。王安石历来是有争议的,但作为撰史者,这样写我觉得是不太合适的。政见允许不同、观点可以各异,写小说可以再主观一点都没事,但传记却是需要保持一颗平常之心的。这个方面,我很敬佩梁启超写《李鸿章传》的态度,所以有必要接下去读读梁启超写的《王安石传》。
  •   看《苏东坡传》这本书,是因为林语堂。因为那本大部头的能窥一斑历史的小说《京华烟云》,那些深刻而又不乏幽默的小品文,更是因为他的那句话:作文可以幽默些,但做人要严肃。于是,我翻开了《苏东坡传》,这本林语堂晚年感到自我欣慰的作品。对于苏东坡的了解或理解,在看此书之前,我是相当肤浅的。我只是在中学里背了他的几个名篇,听说了几则他与苏小妹和佛印和尚的故事罢了。真惭愧,苏东坡可是中国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星辰,那放射着光芒的高度永远让人仰望。苏东坡是个大文学家,绝非当今那些动不动就自封或被封的学者或专家。是谁成就了苏东坡那一身的才华?当然有家庭的影响。苏家父子三人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是不可能被人们轻易忽略的。由于是写古人的传,林语堂先生不可能还原历史,所以我们不能读到苏东坡的父母是如何教育他,使得他才华横溢的。但是时代对苏东坡的影响是终其一生的。那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还有后来的黄庭坚,曾巩,够了,不需要再列举了。单从文学来说,那是一个令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激动的画面。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风气下,苏东坡的父亲为人耿直,满腹诗书,却屡试不中。终于在苏东坡的父亲四十多岁的时候,父子三人一同进京,遇到了范仲淹,从此一切发生了改变。苏东坡是个伟大的政治家。也许苏东坡并不适合做官,他只适合做个伟大的诗人,文学家。但他的一生都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如此,苏东坡的官作到了翰林学士,因为有一帮小人的嫉妒和加害,也由于苏东坡人到中年,早已看透了名利场,他只是想做点事,于是申请到地方做官,于是今天的西湖边上仍有那么多人对苏东坡津津乐道。众小人看到苏东坡还是那么潇洒,于是再上一道奏折,说苏东坡的某句诗对皇上颇有微词。于是苏东坡又被贬,最后到了孤荒的海南岛上。苏东坡在政治上是落寞的。苏东坡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用“有情有义”来说苏东坡,似乎是显得平淡无味了。苏东坡的情义是坦荡的,他与堂妹苏小妹的情义早已成为美谈。苏东坡与弟弟苏子由,不管是各自有了家室,还是官司缠身,他们每次都为相逢欣喜不已,为离别留恋不已。苏东坡重病在床将要离开人世时,最遗憾的是不能亲自见到苏子由。苏东坡对于那些对他不怀好意的人,他表现的十分大度。他死时告诉章忡的儿子不要有所顾虑。而苏东坡与王安石,我一直认为,倘若他们的政见相同,二人一定会是好朋友的。历史不会重演,却也不会被我们忘却。以我浅显的阅历而言,我国的传记文学并不十分发达。幸好林语堂先生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部经典之作。在搜集、考证资料的过程中,我想林语堂先生也许曾感到过艰难,但一定重拾信心,振臂疾书。因为他写的是苏东坡!感谢林语堂先生,感谢苏东坡。在中国的历史上为我们留下了这么厚重的一笔!这一笔令我们感到沉重,同时也时刻激励着我们!
  •   去年底购买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这个月终于拆开塑料薄膜开始阅读。这本书不仅仅是介绍苏东坡的生平,同时介绍了与苏有关的很多事情。包括地理,人文,政治,经济。这种连带性的传记写作方式非常考验作者的知识面和资料的收集整理。我喜欢这种类型的书,阅读故事的同时,刚好可以给自己补充一下各方面的知识。尤其读到三苏渡三峡的段落,同时想起李太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觉得平生不经历一次壮阔的长江天险,是多么遗憾的事情。

    “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苏东坡如是说。古今之成大家者,必然是在多个方面有所建树。苏东坡在历史长河中扮演了一个无可替代的角色。有一个和尚说,他曾见苏东坡后背有七颗痣,状如天上的北斗排列。于是,东坡成为人世间匆忙走过的星宿,光耀在所有文人志士的心坎上,教人膜拜。除了众所周知的诗书画,苏东坡的勤政爱民,能言善辨,大度豁达让他的人格进一步升华,让他的人民更加乐于爱戴、怀念和传颂他。这也是苏东坡能够为我们知之甚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个满腹经纶,才高八斗的古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不禁令人感到淡淡的哀愁。他的政治思想,治世之能,及无边际的旷世诗才,成为那些小人永远的妒嫉。于是招来疯狂的打压和迫害。正如余秋雨所说,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时代。单就这点而言,余秋雨自己亦是身有体会。每一个耀世名人身边总是潜伏着各色戚戚小人,寻找着一切可能的机会对他们进行糟蹋和毁坏。

    而我们的苏东坡,面对敌人,却总是心存过多的包容。也正是这些包容和气度,才更让他的艺术水准登峰造极,也让他的人生充满乐观的诗意。
  •   毫无疑问,林语堂对苏东坡的热爱超越了一般界限。这本书的精髓也在于前言中充满激情的讲述:“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这样的言语已经完全概括了一部书,一部生平。直教人心生神往。但,我不相信林语堂,因为他这样充满溢美的态度已经证明了他的不客观性,苏东坡的生平同样存在可商榷性。
  •   《苏东坡传》,作者林语堂。书中讲述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   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先生用生花妙笔将一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的一生娓娓道来,一个性格鲜明、多才多艺、形象饱满、可敬可爱的苏东坡也清晰地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   苏东坡传,中国历代文人从政的标志性人生,林语堂先生的力作,不愧为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
  •   敬仰苏东坡,喜欢林语堂,因而毫不犹豫地买了这本书。此书别于其他类的人物传记,平实叙述穿插不少闲趣逸事,读来令人大有从头到尾一睹为快的畅意。想来妙笔生花的林语堂单单挑苏东坡写传,或许缘于两人相似的乐观博学精神。东坡诗词书画样样精通,仕途坎坷却一生为民请命,屡遭贬谪但广游乐活。语堂先生语言运筹帷幄,散文小说无不堪称精品,虽多年在外奔波,但乐在其中。一书以察两人,品人胜于观文。
  •   [荐书]刚刚看了几个章节,实在忍不住要上来顶一下。每个爱好文学的人总是在苏轼作品营造出的世界里流连忘返,他的壮怀激烈,他的缕缕情思,牵引着与他同时以及自他以下的中国人无限神往。然而,在众多评述东坡的传记文中,难得见到一个如此生动的苏轼,这本书的每一页都映现着一个风霜满面却不见忧愁、细腻多感却不失潇洒的政治理想家,每一行字都跳跃着一颗历尽沧桑却依旧丰盈、饱经风霜却仍然赤诚的伟大心灵。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作者和译者学贯中西的文化修为和文学功底。苏轼是一个一千年前横空出世的旷古奇才,一个一千年来被无数文人倾心景仰的文化巨擘,一个每逢中秋便被亿万华人温馨追忆的亲切长者……苍穹之下,天地之间,真的有那样一个完美的人物存在过,不是虚构,没有夸张,他的理想抱负,他的喜怒哀乐,千百样真挚的情怀被他用各种形式挥洒得登峰造极,留给后人多少真诚的精神之友。悼念亲人挚爱我们默念“十年生死两茫茫”,举头望月我们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面对壮丽山河我们赞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为生计挣扎我们深感“常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浮沉背后我们向往“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些与生俱来的凡俗之情,把我们和他连在一起,虽然那些感情我们或者拙于言辞流于肤浅,或者终是丢了本心失之麻木,可是他懂得我们,他用他博大的胸襟容纳了这天地间所有值得歌颂的东西。还记得2001年陪同一个挪威记者去登泰山,看到摩崖石刻上苍劲有力的字迹,该老外充满好奇要我逐一翻译,面对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一言以蔽之:要是你会汉语就能明白了!此言一出,老外精致的五官愤怒地扭作一团,我想她肯定是想揍我一顿的。说实话,不是我偷懒,也不是我故意捉弄她,我那时是真的领悟到了一件事:要体会一种文化的底蕴,特别是对负载了很多历史积淀的东西,翻译往往无能为力甚至会弄巧成拙。由此我深深庆幸自己是个中国人,并且出生在那么多伟大的作家和杰出的译者之后。从那以后,每看到令人激动的文字都好像是接受一笔用生命和心血谱就的馈赠,手捧书籍的重量仿佛是握住了知己相惜相知的手。我想,林语堂先生在前往美国挑选必带的书籍时,一定也是同样的心思吧。
  •   苏东坡绝对是中国文人的一个高峰,他集中了中国所有传统文化中具有的精神和气质,而这些恰恰是中国文人阶层所梦寐以求的。当这些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这个人就一个理想的典范,况且这些集中不是简单的集中,而是处处都散发着耀眼的光辉。一个人综合了这些素质后所表现出来的东西是值得每个喜爱中国文化的人来玩味的。对某一首诗,某一阙词,某一篇文章,某一幅字,某一张画,甚至是某一则逸闻,我们都不能以一种单纯的眼光去对待,否则便失掉了其中本质所在。一个人的传记是很难写的,不但是生平考证的难度,更多的是对人物思想的揣摩和刻画,普通人尚且心有九窍,思虑万端,况是这个在文化史上彪炳千古、无人出其右的苏东坡呢。感谢林大师的写作,让我们以现代去体味那个远去的巨人!
  •   中国自古以来评价一位文人,首先看的并非是成就的大小,而是人品道德的好坏,也就是他的人格。一个品格低劣的文人,即使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所以,一个人的人格可以说是他的名气的骨干。苏东坡所处的时代与现在已有千年之隔,而他的美名依然历代为人们所称颂,可谓家喻户晓。他之所以如此,我想也与他的人格魅力不无关系。苏东坡的人格虽然复杂多面,然而我认为也可以用“浩然之气”四个字来概括。所谓浩然正气,就是正大刚直之气,也就是人世间的正气。苏东坡即具有此种“浩然之气”,它致大致刚,激烈冲动,不可抑制,这种力量若辅以正义和真理,便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
  •   ‘苏东坡今生的浩然之气用尽。’林语堂先生最后如是说。对于‘浩然之气’心下不甚详知不确深解,遂翻开小字典查证,是‘正气’也。于是暗暗回念《苏东坡传》一书的前后章节,倍觉东坡一生浩然之气可谓无处不在。上为国之将相时有,下做村巷凡夫时亦有,富裕时有,贫拮时亦有。林语堂还说,‘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对这种人的人品个性做解释,一般而论,总是徒劳无功的。在一个多才多艺,生活中多彩多姿的人身上,挑出他若干使人敬爱的特点,倒是轻而易举。’,并逐一列举佐证东坡广博,诙谐,坦直,无畏之众处,除此之外,自己倒从林先生的文叙中分外揣摩出东坡的‘有趣’之性,‘从容’之品。
  •   这是林语堂写d2最好的书之一。语堂以他一颗与东坡相通之心,来写这位千年前的故知,下笔自然有神。此书应列入“追求知识的分子”必读之目录。苏东坡可以说是一位文人加官员--一个豪放的文人,一个可爱的官员。观今日之文坛与官场,腐臭熏天,早已无东坡之辈容身之地了。历史在某些领域并不一定是个进化的过程。语堂原著为英文,译本当读张振玉版。
  •   苏东坡淡然的处世之道结合以大师林语堂细腻的笔触,一代文豪苏东坡的形象跃然纸上,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受人敬仰的文人是如何面对人生。全书将他还原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人的成长...
  •   有人曾将从政的官员列为当下最危险的行业之一,看过本书,我想不是社会的悲哀,而是官员整体意识与觉悟的悲哀,想民之所想,思民之所思,一身正气的苏东坡告诉我们做官要做怎样的官,在拜金主义日趋盛行的今天,有多少人能够有苏东坡的九牛之一毛,而不是作为一种口号,善待自己手中的权利,我警示:当下的官员也能够让自己的行为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后能够熠熠生辉,方为不虚此位,阿弥陀佛!
    另外作者林先生对于王安石的评价有失公允,我不予认同,改革总要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但是很少有人能做到像唐朝的刘宴的水平与高度,作为王安石出发点是强国,但是却忽略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核心所在,导致失败的后果。
    还有我看历史上的好女子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霸王项羽的虞姬,就是服侍东坡的朝云,默默无闻,从无怨言,读来让人动容。
    总体来讲很感谢林先生为我们奉献的这本精神食粮。
  •   装帧不算特别精美,但是看着很舒服,书页及其中的插图体现了古厚的中国文化;作为传记,看着没有让人疲累的感觉,有的地方,仿佛散文,行云流水,有的部分,又仿佛杂文,意蕴深刻,苏东坡的故事娓娓道来,林语堂的文字活泼跳跃。好书一本,值得收藏。
  •   苏东坡的才气,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如此的让人钦佩。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不失为中国近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   看林语堂所著《人生不过如此》,喜欢林语堂先生的洒脱,而他又是非常喜欢苏东坡和袁中郎,他的文字和人生定然颇受苏东坡的影响。因看林语堂而买此书,就这么简单。拿到书,孩子先拆开书箱,拿到本书,翻了几页,面露微笑,后来竟然哈哈大笑起来,接着很断然地对我说:“我先拿到这本书,你不许跟我抢!我先看完,你再看。”“啊?这是我买的书哦!”“反正我先拿到。”我孩儿一边说着,一边就把书藏到了他的书堆里了......
  •   我崇拜苏东坡,喜欢林语堂先生作品。在当当买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很开心,一口气读完,感受颇深,为官的若都能如文人苏轼,中国的社会早和谐了。现正在研读《三苏集》。
  •   名人写的名人传记,老爸很喜欢林语堂也喜欢苏东坡,这本书都占全了.书很精致内容也丰富文笔也有林语堂特有的味道很喜欢,推荐.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苏东坡四十四年的政治生涯中,“穿林打叶声”不绝于耳,指责诽谤不离于身,而他始终以光风霁月的胸怀,争理不争利,低吟浅唱自在前行。这一走,便是从青春年少走到两鬓斑白,从西部边陲走到东南海疆,从“身长健,但优游卒岁”走到“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为我们细致入微地描绘出了这条轨迹。在这条轨迹上,有几个浓墨重彩的节点,宛如缀在缎带上闪闪发亮的珍珠,放射出穿透千年时空的光芒,吸引人们去追寻它的遗迹。
  •   苏东坡一直是我喜欢的文人,而且还是林语堂创作的,一定要买来看看
  •   花了好几个晚上,才看完。全方位展示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对官场的内斗和相互排挤,印象深刻;大政治家的确很难造就,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书中有个纰漏,苏东坡在殿试时的成绩很不理想,而林语堂却说其成绩居于前列。他的那篇《王者不治狄夷论》,文章太短,不符合科举状元文章的要求,也难怪最后会被划归在乙科进士之列,在200多名之后。
    而他在会试时的《行赏忠厚之至论》,洋洋洒洒,也确实值得欧阳修大学士大加赞赏。
  •   我原来有一本苏东坡游传。现在买了这本。林语堂不用说了,只有他这样的大师才能真正的评价另一个大师。他们的风范是我们学不到的。所以,高山仰止,外面应该悉心拜读这样的作品。
  •   大家林语堂的作品。对苏东坡所处环境着墨甚多。即时文学,又是历史。
  •   本书的装帧非常好,本书的译者让我领略到林语堂对苏东坡发自内心的欣赏,喜爱,书中介绍了苏东坡不同时期的诗词,以及当时的政治人物、政治背景,即了解了苏东坡有了解了当时的宋朝。
  •   一直就喜欢苏东坡,也一直喜欢林语堂,大师为大师写传,真是两全其美的事。
  •   也许是由于对东坡先生的喜爱,所以对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也很喜欢,很好的一本书,值得一读。
  •   有人物传记,还有林语堂的评价贯穿其中,比一般人物传记写的有深度,有历史感,建议有兴趣的同仁们看看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
  •   很喜欢林语堂先生的文章,他将苏东坡的一生剖析得如此彻底,如此精辟,面对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苏轼,我hold不住了!
  •   很好奇林语堂用英文如何来表达苏东坡的那些中文经典诗歌,读了之后,觉得有助于自己对中西文化贯通的了解。
  •   苏东坡真是性情中人啊。太有个性了,林语堂解读的也同样精彩,大师解读大师,精彩啊。
  •   当得知林语堂老先生这书原文是用英文写的的时候……我就已经膜拜了。这个版本的译文也是相当可以的,虽然有时候有点子拗口,但总的来说是好看的。一如余秋雨先生在他书中多次提起的那样,林老先生带着些许偏爱写的苏东坡传也是很值得看的。
  •   有别于一般的传记文学,写的生动,诙谐,不失幽默,让人能够很清晰的了解东坡居士.这是作者投入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才能写出这么好的传记来了,现在很少作家能够写出这么好的书了,想了解一个真实的苏东坡,一个真实的大宋王朝,看这本书一定会有收获的.
  •   送给我的学生的,她们是班委,想了想不知道送什么好合适,后来觉得还是送点名人传最好,女孩子性格比较软弱,苏东坡先生一生经历坎坷,但是始终自信不拘小节,想送给她们也让她们好好学习一下。这本书带的有插图,就是版面还有待优化,书的右半边空的范围比较大。
  •   林语堂先生的语言功力非凡,苏东坡的一生经历使人心情随之跌宕起伏。
  •   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到手了,很激动!恨不得一口气读完!
  •   作者、译者、主人翁都一级棒!此书让我看到一个富有血性的、才华横溢的、百折不挠的苏东坡!——中国古代文人的优秀代表人物!
  •   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是老师曾经推荐但是一直没有去读的。这次买回来,先要好好地读。物流挺快的。就是学校里接收不方便,晚上跑去后门收快递=。=
  •   我喜欢苏东坡没有林语堂先生那么的强烈,或者说我只能算是喜欢他的文章
  •   喜欢苏东坡的朋友一定要搜藏,林语堂的胸襟啊,与苏轼像的很,对苏轼的评价恰到好处。妙笔生花
  •   这是一本深具林语堂感情色彩的好书,让人深入了解别样的苏东坡。
  •   苏东坡,在中国真正家喻户晓的人物,历经时间的磨砺依旧昂立于国人心中的形象之一。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就对他产生兴趣,因而就买下了这本书,看完后对他的了解更加立方体化了,也更加真实了。
    不过书上别字不少,不得不让我想我买的是盗版??
  •   最适合阅读,悦读的书了。苏东坡,林语堂,有趣。
  •   很喜欢苏东坡的风骨,也很喜欢林语堂的写作风格。才看了目录,我就迫不及待想把这本书占为己有。
  •   我们熟悉明月几时有,未必熟悉苏东坡这个具体的人,每天没读一点就觉得少了点什么。准备把另三本传记补完:张居正、朱元璋、李鸿章。欧阳修说:现在大家不要追捧我,三十年后谁也不记得我。果然三十年后,大家都读苏东坡。
  •   一直想买一本苏东坡的传记,选了好久选中了这一本,字体大小合适,内容也不错,能从宏观上整体把握苏轼的一生
  •   书的质量很好,内容也还好,只是个人觉得作者的对苏东坡的评价掺杂了过多的个人感情,观点自然不够客观,但整体来说还是一本不错的书,本人一直很喜欢苏东坡的文章,也一直想更深入的了解其本人,包括他的童年、少年、青年、老年,但感觉这本书不是并不是我想要的
  •   刚拿到书,还没看呢,希望通过林大师读懂苏东坡。
  •   苏东坡是个真正的文人。这不仅是他的诗文,还有他的人品以及处事态度。这个书的质量不错。
  •   在读《苏东坡传》中,看到了王安石,确实官方说法和民间的差别很大,一个变法的英雄,一个是促进国家的败落、民不聊生,贤者离朝。且不论哪种说法更确切,但苏洵对王的评论确实独到。王安石不修边幅,并以此自豪屡次不接受朝廷的“聘用”,直到让他主持大局时才肯出来独断专行,打倒所有不同意见者——后来朝廷分为两派:皇帝与王,其他大臣们难道大家都错了吗,难道真理真的只掌握在王的手上吗————以古鉴今,需要我们时时记得这些例子,人民是最好的检验者!!
  •   还没看呢,不过觉得苏东坡的一生好坎坷啊
  •   读这本书让人有时光倒流的感觉·跟随作者的笔记走进了苏东坡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它的才情·
  •   因为“没有本书,就没有现代人心目中的苏东坡”的缘由特意买了这本书,果然……不老的东坡,永远的伤!谢谢语堂先生
  •   这是一部好书!印纸质量亦上佳!林先生写这部书,如其所说是出于对苏文正公之热爱!读了有关苏东坡不少的书和史料!因此说是真实可靠的!林先生文笔真好!写这部书更是认真对待!所以读之甚愉悦!好书也!但是英语之译本!有的地方不够畅达!再者该书非纪年述之!以事件为主序!
  •   以前只知道苏东坡是作诗的,我刚刚只看了20页就喜欢上了这位高士。他处处都是真情实感,实在怀念。
  •   苏东坡是一个传奇的人物,有远见
  •   苏东坡,果然是写得很好,羽堂先生真乃大家也
  •   林老写的苏东坡传能很好的还原苏的一生。我看完书后又配合百家讲坛康震老师的演讲,效果更好!
  •   苏东坡是我心中的偶像,他才华横溢,儒雅多识,他是文台巨匠,他是政治精英,好像了解他,这本书给了我一个门径,很感谢当当给大家提供的购书平台。
  •   苏东坡的才华不可企及,但他的乐观豁达的精神却是可以学习的。
  •   林语堂的文笔实在是没的说,文学大师学文化大家的传记,很值得看,强力推荐。
  •   苏东坡转中第5页纸破了,其他的的都还好,纸质一般般吧。
  •   苏东坡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中描述了苏东坡与安石变法为民请愿为民改革政府治弊政治的抱负,多经坎坷。
  •   我很喜欢这本书,苏东坡传描绘的一段个人历史。我很受益
  •   东坡曾对弟弟说,我上可培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弃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句话与明代王阳明——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精神一致,反映了他们这些超越时代的伟人的可爱之处,即不拘泥繁文缛节,率性而为,心胸坦荡的性格。
    的确,一个墨守成规、守矩不逾的人很难进行创新,注定不会留下太多彪炳史册的东西。而东坡先生做到了,行事求诸于心,不畏世俗常规,这样的心态是他写下千古名句的源头活水。
    作为当今的人们,不应为追逐当世名利迷惑双眼,要能静下心来,倾听内心的声音,即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不为外物所累。同时,尊重欲望,而沉溺于肤浅的感观欲望。
  •   一直想买这本书,一直想走近苏东坡的生活。现在终于买了,感觉从纸张到内容,都是很好的。
  •   xihuan苏东坡的诗词
  •   超喜欢苏东坡
  •   林语堂的最著名的作品,还有武则天传记。就是这些中国传统文化还能让我们当今的中国人感到有一丝丝的慰藉
  •   书质量非常好,苏东坡传一书很值得阅读!
  •   很喜欢苏东坡。暂时还没读,应该是不错的
  •   比较详细讲述了苏东坡的生平,挺不错的。
  •   了解浪漫有理性的苏东坡
  •   想要看苏东坡传的,这个版本不错,有插图和小知识,很喜欢
  •   民主的社会才是苏东坡之流的理想国。
  •   很喜欢苏东坡,在火车上看了三分之二,赞一个
  •   书中对苏东坡的生平及人生故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评价,很不错的一本书。感觉不足是对王安石评价似乎有失公论。
  •   苏东坡是文学史上的一座巅峰!
  •   看起来质量挺好的,喜欢苏东坡
  •   苏东坡,一代大家。。。。。。。。。。。。
  •   包装精美仔细,很干净,可以理解苏东坡
  •   苏东坡很值得看看
  •   对苏东坡的简介很到位 很有个人观点.~
  •   苏东坡太强了。佩服非常。
  •   作为东坡老家的人,到如今才有幸读这本书,实在是汗颜啊。
    其实,东坡之名远播华夏全球,但我们常常都这样,会忽视在自己身边的一些东西,舍近求远的去做许多的事情,包括阅读!

    却不知,在眉山在自己的身边就是一本值得你终身阅读的书,一个终身值得你去感悟的人,这本书做到了。

    书才看了个开始,却让我们明白了之前传言的,看东坡的生平,林语堂先生的书是最权威和实在的。的确。我感觉到了。


    读这本书,不单单是欣赏东坡的才气,更多的是学习他那些难得的人品 为天下苍生的心。

  •   林语堂先生写的这本人物传记实在是太好了,林先生在人物事实的叙述上有所选择,有所强调,同时凭借头脑的想象力而重新创造,重新说明了那活生生的往事。
  •   林语堂的文字功夫自属一流,十分耐读。个人觉得,这部传记树立的标准,让后来者痛不欲生。比肩它,即为大师。
  •   林语堂先生的文章实在是写的好,对东坡的研究也是相当的深.要看东坡的传记,只先生与龙吟.新近出的几本所谓学者的东坡传记,完全是胡编滥造,玷污子瞻.
  •   苏轼的一生坎坎坷坷,林语堂先生的文采更是不必多说,所以这本书一定很好看!
  •   林语堂的作品及行文一向是有自己特点的,写一代文豪,长个人见识。
  •   林语堂先生确实是一代文豪,不错。言词犀利,妥帖,文字优美,感情深厚,溢于言表。
  •   很少读传记,还是古人的传记。喜欢林语堂!
  •   同时买了两个版本,比较而言,还是以该版本好:表述客观,大气,毕竟林语堂先生大作;还十分喜欢其中的珍贵插图。
  •   “学问人可教,秉性天难移”,这是苏轼的人格魅力,成就了他非凡也坎坷的一生!
  •   林语堂的视角和文字,还用说吗?余香满口。一个行伍出身的同事想借去看,结果被讽“鼻子里插大葱”后来很快还回来,很遗憾地说,喜欢是喜欢看,就是难度太大了。
  •   东坡先生的达观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美中不足的是这本书是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写就,在翻译成中文时有很多句式或者名称的称谓上,有非常明显的硬伤,有机会时读一读英文原著
  •   林语堂作品没得说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