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7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纪微 页数:31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被誉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传统民俗礼仪是中国人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的真、善、美,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然而在近代以来的社会动荡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民俗礼仪已经日渐衰落,许多特色民俗礼仪已经消失,或已经被改造,正在失去其真正内涵。 为了让读者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找回曾经失落的传统国俗,我们出版了此书。全书从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日常生活和信仰禁忌四个方面展开,全方位介绍传统国俗的来历传说、相关的礼仪活动以及蕴含在其中的深刻寓意。 本书的编排比以往的图解更为灵活,并引入了一对可爱的小福鼠和与传统家庭关系最密切的灶王爷,他们不时插科打诨,让您在愉快的阅读中回归曾经失落的传统礼仪,体味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书重要篇章:为什么说正月剃头“死舅舅”?乞巧节怎样“乞巧”?孩子的出生礼应该如何举行?丧礼上的“五服”如何区分?各行各业的行业神从何而来?一年十二个月的花神都是谁?中国也有“爸爸节”?传统婚礼有些什么礼仪步骤?传统家居应该如何布置?为什么说除夕夜“三星高照”?
书籍目录
传统市井风俗 多姿多彩的中国国俗编者序:回归中国人自己的礼仪本书内容导航第壹章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国俗 1.了解国俗:国俗的概念与类别 2.民族性格:传统国俗的内涵 3.遗忘与抢救:国俗现状第贰章 国俗最集中的体现:岁时节日民俗 1.年年年尾接年头:过年的活动 2.恭送灶君保平安:祭灶 3.除旧布新过大年:扫尘 4.爆竹声中辞旧岁:除夕 5.桃符万户迎新年:春节 6.迎接春天的到来:立春节 7.流光溢彩闹花灯:元宵节 8.女娲炼石补天日:天穿节 9.清仓扫囤盼丰稔:填仓节 10.皇帝耕田作表率:中和节 11.苍龙抬头风雨顺:春龙节 12.诗情画意赏花红:花朝节 13.祛灾避邪求生育:上巳节 14.有悲伤也有欢乐:清明节 15.中国化的佛诞日:浴佛节 16.称重尝新迎夏天:立夏节 17.粽子龙舟祭屈原:端午节 18.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节 19.避暑驱虫回娘家:天贶节 20.秋风起时贴秋膘:立秋节 21.牛郎织女会佳期:七夕节 22.并不阴森的鬼节:中元节 23.隔千里兮共明月:中秋节 24.登高赏菊敬老人:重阳节 25.为先人送去温暖:送寒衣节 26.水官大帝的诞辰:下元节 27.数九寒天的开始:冬至节 28.释迦牟尼成佛日:腊八节第叁章 成长全记录:人生礼仪民俗 1.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出生前后 2.洁身沐浴送祝福:三朝 3.最重要的出生礼仪:满月 4.圆满时刻盼百岁:百日 5.人生的第一个生日:周岁 6.获得名字接受教育:命名礼和童蒙礼 7.保护孩子平安长大:寄拜 8.长大成人走向社会:成年礼 9.商定终身大事:定情到订婚 10.成立美满家庭:结婚 11.挂红辟邪躲灾:本命年 12.开始新的生活:建房乔迁 13.温馨的生辰纪念:生日礼和寿诞 14.最后的人生礼仪:丧葬 15.暖坟守孝寄哀思:祭礼第肆章 中同式生活:日常民俗 1.两代人之间的礼仪:上慈下孝 2.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夫妻 3.血浓于水:亲戚 4.尊祖、敬宗、睦族:家族文化 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拜访与待客 6.追求和谐:中式家居 7.在欢乐中锻炼身心:游艺竞技 8.庙观里的民俗大展示:庙会 9.热闹的民间大联欢:社火 10.民间曲艺的博览会:书会第伍章 中国人的内心世界:民问信仰与禁忌 1.不忘根本:祭祖 2.头上三尺有神明:祀神 3.全能的外来神明:观音菩萨 4.海上护佑神:妈祖 5.最受欢迎的神仙:财神 6.书生们的偶像:文昌帝君 7.带来幸福的神明:福禄寿三星 8.各行各业的神仙:行业神崇拜 9.追求幸福与美好:祥瑞信仰 10.日常生活规范:禁忌附录 一、中国民间节日 二、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中国行业神大全
章节摘录
第壹章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国俗 1.了解国俗:国俗的概念与类别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民俗的影响下,从春节到除夕,从出生到死亡,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和民俗紧紧相连。 概念 中国国俗,当然就是中国人的民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有意无意都受着一定的风俗习惯支配,尤其是在传统节日期间、或逢红白喜事时更能感受到深厚的民俗影响。民俗是一个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代表,是区别民族乃至国家最重要的特征。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的今天,如何保留自己的民俗文化已经成为每个民族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 民俗就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袭特点的文化事象。根据这个定义可知,一个文化事象要成为民俗必须具备三点:首先,它必须存在于民众之中,民众既是民俗的承受者和创造者,又是民俗的载体。古代的典章制度虽然是世代相袭,但不属于民俗。其次,民俗必须具有世代相传的特点。产生于民间,但还没有被广泛接受的文化事象,也不属于民俗范畴。再次,民俗的核心在于传统,传统精神是各国民俗最核心的部分。 分类 中国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斑斓多姿,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物质生产民俗,包括人们与各种物质生产方式相关的民俗事象。其次是物质生活民俗,包括与人们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物质民俗事象。第三是人生礼仪,是指人们在不同年龄阶段所举行的各种传统仪式。第四是信仰民俗,它并不单独存在,依附于其他民俗当中。第五是岁时节日民俗,这是传统民俗最经常的展现。第六是社会组织民俗,是指民间社会中的各种人际关系。还有一种是民间文学,是指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作品。 国俗的演变 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文化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曾经历了多种变革(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的大一统,以及数次分裂与外来入侵等等),同时也不断地吸收和融合了许多外来文化(如对佛教的吸收与改造),却还始终保持着自炎帝、黄帝以来的一脉相承、连绵不断的发展系统。上述状况反映在国俗上,便表现出既一以贯之,又不断变迁的特点。 2.民族性格:传统国俗的内涵 博大精深的传统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民俗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灵魂的印记,处处体现着中国人的民族性格。 传统国俗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并从多方面显示出中华民族的特质和性格,而这正是国俗的内涵所在。 中华文明是一种农业文明,传统国俗也是一种不同于海洋民族的大陆民族习俗,是一种区别于游牧社会、工业社会的农业社会的风俗。中国这种大陆农业的风俗具有三个特质:群体观念、向心观念和中庸观念。 特质一:群体观念 传统的群体观念,包括“和”与“公”两个理念。“和”就是讲究和谐,这是传统国俗的精髓。首先,在个人身上要讲究调和,春天郊游踏青,夏天防止疰夏,秋冬注意进补,饮食讲究宜忌,这样才能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其次,在自身所处的家庭、家族中,要讲求和睦,夫妻之间、亲友之间,要互爱互助,讲究孝悌,共同为家族的延续和壮大而努力。推而广之,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要互助互谅,礼尚往来,这样这个社会才能和谐。在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中,同样要追求“和”,重大节日要敬天礼地,祈求福祉;农业生产要对应天时,按时耕种;家居村落要讲究风水,天人合一。总之,小到个人家庭,大到人与社会天地,中国国俗处处都在追求一种“和”。 传统国俗还特别重视“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被中国人奉为“大道”。在传统的家族村落中,设有义田、义仓,以赈济族里、村中的贫困者。范蠡之所以被奉为财神,除了他经商得法之外,他经常散财赈济百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元节、送寒衣节时,人们不但要给先人送去祝福,也要为孤魂野鬼指路超度。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人“公”的理念。至于千百年来流传于士大夫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博大胸怀,更成为有口皆碑的国俗风范和精神。 特质二:向心观念 传统国俗还体现出中国人深厚的向心观念,包括“孝”、“忠”两个方面。“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进一步推及为尊长敬老、敬天法祖的风俗,体现着以父权为核心的向心观念。在家族中,长幼尊卑次序井然。孝敬双亲、尊长敬老也是家族的家规家法,不容破坏。平时节庆中,往往会祭祀先人。老人过生日时,子女会为他做寿,以表孝心。老人故去后,晚辈还会披麻戴孝,举哀追思。总之,孝是传统国俗的重要内涵,彰显了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孝的观念在社会领域不断延伸,就形成了对师长的尊敬,对君主、对国家的忠诚。在中国民间,“天地君亲师”或“天地国亲师”一直是家庭中普遍敬奉的神主。历朝历代中的那些为国尽忠的人物,一直都备受人们尊敬,百姓甚至立祠祭祀。那些曾经做出开创性功绩的祖先、祖师,至今仍是中国人顶礼膜拜的对象。 这种对长辈的孝敬、对国家的忠诚也是传统国俗的精髓,是社会团结合作的纽带,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源泉,至今仍然是我们民族和社会所强调的核心价值理念。 特质三:中庸观念 中庸也是传统国俗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中国人认为“过犹不及”,强调“恰到好处”。重视“阴阳合和”,恪守“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宗旨,提倡“天时地利不如人和”的“和为贵”的观念,讲究“和而不同”,既坚持统一又不反对多样性,传统国俗的总体一致而又各具特色的现状就体现了这一点。当然中庸观念也有缺陷,但它确实是一种非常有智慧的处世之道。 综上所述,传统国俗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特质,是中国人民族性格的载体,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中所包含的群体观念、向心观念、中庸观念仍然具有非常好的积极意义。我们了解民俗,不但要知道它的表现形式,更要了解深藏在其中的民族文化特质,认识我们的民族性格。 3.遗忘与抢救:国俗现状 近代以来,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国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冲击,许多优秀的传统民俗已经消失,有的则被彻底改造,失去了自己的真正内涵。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演进以及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中国许多传统的民俗事象及其代表的传统文化正在迅速消失,有的在挣扎,有的已经只剩下只字片语,让许多热心于传统的国人为之嗟叹不已。 最明显也是目前议论得最多的,就是传统节日的消失与改变。许多传统节日,如上巳节、填仓节、浴佛节等等已经渐渐湮没无闻,人们不但不再过这些节,连提也很少提起了。而现存的一些节日,其蕴涵的民俗文化价值也在逐渐流失。人们提起节日,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吃,以致有人感叹:“现在的传统节日就只剩下吃了。”人们对为什么过这个节、过这个节的意义是什么往往都不甚了了。而年轻人的注意力,也都转向了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上,过洋节已经与过春节、中秋一样,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 传统的人生礼仪也受到不小的冲击。过生日已经以西方的吹蜡烛、吃蛋糕为主打项目,有些地方即使依照传统礼仪大操大办,也往往以收礼为目的,传统过生日的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已经荡然无存。 尤其应该重视的是许多传统手工艺、传统曲艺正面临着衰落、消失的危险。随着价值观念的改变,人们已经对传统手工艺、传统曲艺不再欣赏,年轻人也不愿意从事传统艺术创作,直接导致这些传统国俗的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有识之士已经迅速行动起来,呼吁对传统国俗进行保护与抢救,掀起了一阵阵国俗热。人们也认识到了传统国俗的价值,民俗旅游已经成了一种时尚。2006年6月2日,国家公布了首批一共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古琴、昆曲、维吾尔族的曲艺——木卡姆和蒙古族的长调民歌还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一些省市也相继公布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一些即将消失的手工艺、曲艺,政府也正在抓紧抢救,为其安排继承人进行学习。传统国俗的保护已经出现充满希望的前景。 第贰章 国俗最集中的体现:岁时节日民俗 1.年年年尾接年头:过年的活动 百节年为首,传统的过年包括除夕和春节,除夕之前要做好诸多准备,春节之后又有诸多庆祝,前前后后要持续很长时间。 每年除夕和春节相连,统称为过年,是一年中最为重大的节日,全国百姓都十分重视。一般百姓平时家里再穷,也要把年过好,所以过年之前要有一系列的准备。很多人家从腊月初一就开始忙碌了,但最主要的还是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 腊月二十三是灶君上天述职的日子,家里要准备祭品恭送灶君上天,祭灶之后一直到除夕这段时间,诸神上天,人们怎么做都无所谓冲撞神煞,所以这些天都是吉日,结婚、扫房都百无禁忌。当然这段时间最重要的还是为过年做准备。首先要打扫庭院,即扫尘,其次是做年节食品,再就是置办年货,几乎天天都有相应的准备事宜,北京人还将其编成了顺口溜: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满香斗;大年三十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这些歌谣看似简单,但还是很有道理的。比如一些食物,准备得早了,容易放坏,如果准备得太晚,到过年时就不一定能买得上。 到了大年三十,好不容易准备完毕,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分享一年的劳动成果,其乐融融。除夕晚上要熬夜守岁,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到了大年初一,就又是新的一年了。 俗话说:“未出正月就是年。”春节的庆祝活动往往要持续到正月底,至少也要到元宵节前后。这段时间内,几乎每天都有活动。大年初一、初二是拜年日;初三是小年朝;初四是迎神日;初五是财神生日,商铺开始重新营业;初六(或初五)送穷;初七是人胜节,纪念人祖女娲;初八是谷子生日,还是祭星的日子;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诞辰;初十是石头生日,要给石头“放假”;十一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从十二开始,人们搭彩棚,准备元宵灯会,直到正月十六灯会结束。此外,正月里有时还有立春节,到了二十前后还有天穿节,二十三还有填仓节,各地在正月里还有社火……这些节日活动都可以看成是春节的延伸。 2.恭送灶君保平安:祭灶 祭灶就是小年,是民间送灶神上天的日子,人们在这天祭祀灶神,希望他上天之后为人间多美言几句,让玉帝给人间多降福祉,以使来年又是一个平安祥和年。 在中国古代,诸教并存,先民崇拜或敬祀的神灵繁多,而其中灶王爷则是和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他与所在的人家同吃一锅饭,同住一间屋,百姓的一举一动似乎都被他看在眼里,所以百姓相信他就是玉帝派到各个家庭的“特派观察员”。传说他每年上天一次,向玉帝禀报人间的好坏,而玉帝则根据他的禀报来确定来年人间的凶吉。 灶王爷上天的日子就在腊月二十三(南方认为是腊月二十四,或官府二十三、民间二十四),由于灶君此去关系到来年的好坏,人们自然格外重视,家家户户都要在这天祭祀灶王爷,送他高高兴兴上路。 祭灶时,人们在灶王爷神像前摆上供桌,除了焚香燃烛外,还要供上清水和祭灶果。因为玉帝曾罚灶君不得饮酒,所以送灶不能供酒。祭灶果又称胶牙饧或糖瓜,供它是为了让灶王爷尝到甜头,粘住他的口,免得在玉帝面前说人间坏话。有的地方则是用糖涂灶王爷嘴,用意也是一样的。此外,还要用竹篾扎成马和草料,或者购买纸糊的轿子以便灶王爷乘坐。有的家里还要摆上几个鸡蛋,说是为了打点灶王爷的手下——狐狸和黄鼠狼。 祭完之后,人们将旧的灶君神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草料、纸轿子一起焚烧,这时一家人围着火堆一边磕头一边祷告,祈祷灶王爷能平安上天,多进美言,这就是“送灶”。此后要等到初一(或除夕夜)再贴上新的灶君神像,这就是“接灶”。 祭灶之后两天,玉皇大帝就要亲自下凡,视察人间善恶,所以人们又要焚香烧纸“迎玉皇”,这天人们都谨慎行事,以免触怒玉皇而带来凶年。 祭灶节又称“年关”,是清欠债务的最后期限,穷人们无法还钱,只好出门“躲年关”,等到大年三十贴了门神对联再回家,因为有“年三十贴花门”之后外人不得进门的规矩,债主也不敢冲撞神灵,所以人们常说“要命的祭灶,救命的春联”。在穷人眼中,祭灶不是节日,而是“灾日”。 3.除旧布新过大年:扫尘 二十四,扫房日。扫尘是过年之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人们都希望在过年之前将房间彻底清扫,扫出晦气霉运,心情舒畅地过大年。 年前扫房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有在岁除日击鼓驱逐疫鬼的风俗,这种风俗逐渐演变成了年底的大扫除。现在民间还流传着关于年终大扫除的传说。 传说以前人身上都附有三尸神,他经常给玉皇大帝打小报告,说人间的坏话。有一次他甚至说人间要谋反天庭,惹得玉帝大怒,立即命令他写下说坏话人家的罪行,再让蜘蛛结张大网,挂在屋檐下。玉帝又命王灵官在除夕之夜下界,凡见到三尸神做了记号的人家,就满门抄斩。三尸神见阴谋即将得逞,自己可以独占人间了,就飞快下凡,将每户人家的墙上都做了记号。灶君发现了三尸神的阴谋,急忙找来各家的灶王爷商量对策:要求每家每户从送灶之日起,到除夕前将屋里屋外打扫得千干净净。人们急忙照做,等王灵官大年夜奉旨下界察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没有任何标记,百姓安分守己,辛勤劳动。玉帝从王灵官和灶君嘴里得知三尸神冤枉好人,怒火万丈,将三尸神永押天牢。从此,心地善良的灶君受到大家的拥戴,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祭灶,二十四扫尘也随之成为民间的传统习俗。 对扫尘还有一种说法,因为二十三送灶之后,诸神都上天述职了,人们在家里翻箱倒柜也不用害怕触犯神灵,所以二十四是个扫尘的好时机。随着历史的发展,现在人们扫尘已经不再局限于腊月二十四这一天,一般从腊月中旬就开始了。由于扫房带着扫除晦气的意思,所以扫房时一般人家都是全家老少齐上阵。虽然成年人是扫房的主力,但小孩和老人也都会搭把手,为自己讨个吉利。 扫尘之前,家里要多准备一些饭菜,因为打扫的时候说不定连锅都取下来了(要剃去锅灰),所以要预先做好中午饭。扫尘的顺序是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屋里的家具摆设最好搬出去擦洗,以便将家里的每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 打扫完毕之后,家里再贴上新的窗花、年画,家里焕然一新。家人也心情舒畅,欢欢喜喜地迎接新年到来。
编辑推荐
在编写方式上,《图解中国国俗》采用了独特的图解手法,而且图版编排比以往更加灵活,还引入了两只可爱的小福鼠和与中国传统家庭关系最密切的灶王爷,他们不时插科打诨,引领大家在愉快的阅读中畅游多姿多彩的传统民俗世界,同时为大家送去美好的祝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