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岛

出版时间:2004-11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语堂  译者:张振玉  
Tag标签:无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书籍目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一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三十四章第三十五章第三十六章第三十七章第三十八章第三十九章第四十章第四十一章第四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四十四章第四十五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奇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书的翻译、装帧、印刷和纸张都还不错。这可能是林大师的最后一部小说,他用他的哲学和想象,在南太平洋上的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乌托邦。它既不像乐观主义者的乌托邦(如太阳帝国)那么完美,也不像悲观主义者的乌托邦(如美丽新世界)那么糟糕。岛上的居民大都是普通人,会贪财,会畏缩,会热衷,会淡泊,会仁慈,也会残忍。我国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乌托邦的想象,儒家的乌托邦是大同世界,道家的乌托邦是小国寡民。正如林语堂先生的思想更接近于道家一样,他的乌托邦也更接近于小国寡民。这本小说也像他的大多数作品一样,充满了浓浓的哲学意味。林语堂通过主人翁劳思之口,不断地发表哲学的论述。如果这是任何其他作者的作品,我会毫不犹豫的打五星。然而这是林语堂的作品。林语堂先生写出这样的作品本不足为奇。小说的技巧与叙事远逊于《京华烟云》。小说《京》中,姚老先生是道家的信徒,他更多的使用行动而不是语言来向别人传述道家理念。同样的,《奇岛》中的劳思也是道家信徒。而劳思似乎真的老了,老到更喜欢唠叨与说教了。小说的叙事,远逊于《京华烟云》那史诗般的其实磅礴,情节也并不曲折离奇。小说所包含的哲学思想,其实也已经在林先前的作品中(如《生活的艺术》、《从异教徒到基督徒》、《苏东坡传》等),并无突破。所以,对于不太熟悉林语堂的读者来说,这座岛屿略显奇特,而对于略知林语堂一二的作者来说,这并不是一座奇特的岛屿。
  •   很喜欢林语堂的书,非常期待这部小说
  •   印刷还可以,廉价纸张吧老厚一本了,不过没有瑕疵。
  •   这本书给了我太大的惊喜很震撼,从这里我才真正的领略到林氏的精华所在。其中对景物形象生动的描述,对人性、人生、哲学等的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我真正看到林老先生的幽默、深刻、轻松、自然,很美很值得读的一本书。如果说红牡丹和风声鹤唳让我在两三个小时内读完的话,而奇岛却让我在长达五个多小时中仅读完了不到一半。因我是逐字逐字的在细细的品味思考,喜悦。非常非常喜欢刚才没看清封皮,我在卓越买到的《奇岛》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封皮不同,不知道翻译是否相同,所以在这里说下
  •     我不认为《奇岛》是一部好的小说,但是我却愿意把它推荐给我的朋友。
      一部好的小说,一定会有鲜明的人物性格和完整的故事构架,否则即使我们通篇读完,也不会对其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更不用说会受到影响。在这一方面,我个人觉得林语堂先生并没有进行仔细的雕琢。除了主人公尤瑞黛之外,其他人物角色给我的印象都非常的相似,无论是创造“奇岛”乌托邦的劳思亦或是人类学家艾玛艾玛。我明白作者想要在小说中创造出一个世外桃源,一个风格近似古希腊和“浴乎沂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悠闲胜地,同时我也能想象唯有通过居住于此的人的言行举止才能真正肯定这种遗世独立的状态,但是若不是对此间的背景有所了解,我们便不会觉得这个小岛会有多美好。至少当我读完之后,我也丝毫没有产生任何向往此处的想法。奇岛于我而言,与其说是一个精神家园,倒不如说是一个囚笼和自我逃避的古怪屋子。这里的人们虽然看似与外界社会有文化思想宗教上的联系,然而实际上却已然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异不从判断它的好坏,只能让人叹为观止。因此,生活于这个岛上的人,尽管再如何有智慧,却仍然让我产生一种一视同仁的陌生感。而关于故事构架,此书讲的是一个无意中发现奇岛的女子经历精神感官冲击之后最后选择留在此处生活的故事,故事本身可能可以成为一个好的题材,亦有不少情节可供揣测,然而总体而言,仍然乏善可陈。
      作为一个理科生,我对任何形式的封闭系统都抱有一丝怀疑和警觉。我深知没有持续开发与交流的系统,都会改变,而最悲观的结果是走向毁灭。这是热力学第三定律所告诉我的,这是一条真理。所以我一开始便不看好林语堂先生架构的这个虚拟世界。如果无法与外界有交流,如此的弹丸之地,怎么可能一直保持一种欣欣向荣的状态?我隐约觉得这其中是存在问题的,可惜我不是一个社会学家,没法细致的分析。书中的某些人物,实际上握有重大的权力,他们难道不会改变?即使他们已经堪破人类社会的奥义,那么当他们死去之后,下一代的接班人呢?童话故事的结尾都是王子与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但时光流转,王子会变成凶残的暴君,公主会成恶毒的皇后,这样好像才更符合现实吧。所以当书最后以一场酷刑来结尾时,我们只能说,岛民内心关于侵略毁灭的恶灵,暂时随着死刑犯的淹溺而离开,却不能保证它永远不会回来。奇岛上的人,其实就是在一条山脊的绝路上行走,两边皆是万丈悬崖,一不小心,粉身碎骨。而实际上,当我们放大这个概念,人类居住于这个星球,不也是这么战战兢兢如赴深渊如履薄冰的吗?还是那个观点,若是没有持续地交流和维持,万物就会走向衰败,直至毁灭。这个物理学定律的潜在警告是,我们必须要为任何可能走入这种绝境的系统开辟出一条新路。这条路,在奇岛中,我们可以看到它化身为哲学的思辨,宗教的并存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互相的理解与宽容。
      这就是我为什么还愿意推荐给我的朋友的原因。林语堂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原因之一就是他对生活充满着无限的热爱。为了更好地生活,我们是需要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和环境做一些个人的努力的。且看他借由书中人物表达的观点:“社会学家害怕是与非而只是提出人类社会行为的正确说明;科学家只关心真而不是善;人类被自己堆积起来的纯知识重压而无法呼吸……”这些都深深地刺痛现代文明的软肋,而借着书中不同人物的低声窃语和高谈阔论,我发现除了作者深刻的哲思,便是对世间美好事物的由衷珍惜与赞美。仅此一点,奇岛便已经拥有足够的艺术价值了!而当我们结合那个热力学第三定律,是否会明白,所有世界的美好,若不是棠花一现的话,是否应该尽力去维护呢?
      今天是2012年12月25日圣诞节,距离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已经过去了四天。当那个传说中的“世界末日”慢慢走近的时候,我想大多数人怀着半开玩笑的状态,都会回顾自己此前的生活,有遗憾有失落有痛苦有哀伤,当然也有那些不怕死的。借由那个契机,我想若是世界末日没有来临,那么就应该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才是。大到这个世界的和平,小的中午的饭菜,都值得用心。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在这个茫茫宇宙中,不也就是个孤岛么?我们与外界为数不多的交流,便是太阳的光芒和那么几颗人造卫星,所以说起来,我们若是不珍惜的话,所有的美好,都是会毁灭的。
      一想起曾经去过的丽江石板街,纳木措的湖水,内蒙的草原;一想起你们这些可爱的朋友和我最亲爱的家人;一想起我们拥有的艺术瑰宝,雄伟建筑和思想文化,我便想要好好生活,真的。
      
  •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raymondzhang.blogbus.com/logs/75494810.html
      
      某日在南区的庆云书店闲逛,拿起书架上一本林语堂先生的小说《奇岛》,看了四五页,下了一个“一点点像Lost,一点点像1984”的初步推论之后,还是把它买了回家。今天完整合上书的末页,却已经是将近一年之后了。
      
      这是本似乎该称作“哲理科幻小说”的作品,是林先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用英语写作而成的,译者张振玉。小说讲述的是五十年之后的新世纪(21世纪)之初,三次世界大战战罢,民主世界联邦的科学研究员奇异到达太平洋深处某奇异的独立于外界的小岛上的一段故事。背景的构建,非常“乌托邦”。一群由富商和哲学家带领的各色人种,在这座岛上建立起一个全新的社会,推崇文学、艺术而轻政治。在宗教信仰上则选取了基督正教为底板的修改版,新进入这个社会的少女尤瑞黛,通过和岛上各色人等的交谈,聚餐,沙龙等,逐渐了解并爱上这里。通过岛上的精神领袖创始人劳恩之口,林语堂试图把他对旧世界中的各种体制弊端和人性的丑陋面,进行了批判,同时也阐述他自己对世态万千的各种哲学狂想。
      
      这本书读来非常艰难,一方面原文由英文写作,再翻回中文难免有偏差。另一方面,岛上的背景和人物对话,包括各种环境背景描写,都是西方社会为底板的,尤其岛上众人之间常见的探讨争论,各种圣经和古代神话的引经据典层出不穷,让对此并无研究的我颇觉得难以理解。
      
      这也是为什么作为一本小说,它并不是很吸引人继续往下读的原因。哲学的论战和分析,占据了本书的大部分章节。而情节的叙述和各种背景的铺陈,缓慢而绵长。读完之后,仿佛在听了一场持续整天的音乐会,但其中的咏叹调,却少的可怜。
      
      这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咏叹调,就是作者对若干社会生活片段的有趣的哲学构解和深层次思考。比如:
      
      - 一副女性美、优雅、只会的美丽的瞬间映像,也是女性理想的实现。一个成熟、开放,有时候很聪明的女人,就是处于她的巅峰时期。男人追求那种完美女性的形象,现代人有时候在电影明星中寻找这种形象。当然,那一切都是暂时的幻象,只是男人将脑海中的映像投射在某几个女人身上而已。但只要这种幻象存在,就能令人满足,其实实在没有多大区别。现代男人崇拜电影、图片或照片中的人,而古代男人则在活生生的女人身上崇拜那种形象。
      
      - 山是给人凝视、仰望的,不是要人征服的。根据劳恩的说法,登山是北欧白人疾病的象征,是种精神上的不安,隐藏在一切对现代不满的背后。“不要征服自然,要和它并存。自然对人类不含敌意,她是你的朋友。不要和山丘比高,要谦逊地仰慕它。…人们说要向埃弗勒斯峰或圣母峰挑战。可是圣母峰永不向任何人挑战;她立在那儿,自得、永恒,像一位安详熟睡的母亲。我可以听见爬阿尔卑斯山的人处于潜意识的自言自语说‘我不让你情是我,嘲笑我。我将爬得和你一样高,和你拉成平手,是自己和你平等。’然后他会下山宣布他的‘征服’。而圣母峰甚至不知道她被谁击败,在安详的睡眠中,连睫毛都未抬一下。
      
      - 她(尤瑞黛)坚持人类文明的划分自然落入三种类别:鞋子——文明/凉鞋——半野蛮/赤足——野蛮。结果,越多的鞋子就表示更高的文明和经济的繁荣。由一般赤脚的流行可证明印度、印度尼西亚、非洲和其他一切未开化地区无可想象的贫困。迟到附近的人民没有穿鞋,意味着他们是生活在最起码的生活条件之下。相反地,穿鞋子是居民由填饱肚子的挣扎走向经济盈余的指标。而劳恩并不同意她的观点,他激动地提出一篇半形而上,半现实的人类罪恶的探讨,从双脚受束缚开始谈起,只谈到双脚的变形。人类的双足是上帝高贵的杰作,一件神奇的作品,是大自然完美的设计,来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平衡、优雅、舒适、易动性、易弯性和政法,是的,甚至蒸发的作用。
      
      - 研究会扼杀即时的灵感。
      
      - 在谋生和达到自己所要的舒适之间,牵涉到整个复杂的经济、贸易、工业、国际商业等组织——甚至有船运和保险。现在人就这样被陷住被阻挡住了,他永远超越不过这个范畴,也无法做太多的思考。仅仅谋生的问题把它压垮,套牢,甚至使他形体憔悴,精神不振,脑子腐化。
      
      - “生活中最好的东西往往不需要代价?”“在过去,或许是的。问题是这些东西在现代生活中不再是不需要代价的了。你公寓的窗口若能看见一条小河的风景,一个月大概要多花十块钱;一小片天空,五块钱;半个天空,十块;四分之三的苍穹,大概要二十五块之谱;至于像在屋顶小屋所见的四面围绕的青空——大概只有百万富翁或差不多是百万富翁的人才能享受得起了。”
      
      - 孤独对灵魂是有益的。
      
      - “一个人会觉得百分之百的快乐,这在旧世界(在文中指的是小岛之外的现实世界)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在如痴如醉的状态下——陶醉在酒精或爱情里,暂时忘却社会的罪恶和不完美的感觉,使人感到神圣。一旦人清醒了之后,他就感觉到他的所有的弱点,他的困惑,他的匮乏和他的罪恶。我们潜意识里都有罪恶感,没有人百分之百的快乐,罪孽情结存在,不管被压抑或潜伏期来,而且,从社会意识的层面说来,这正是许多虐待、毁灭倾向的成因,是我们想看到自己或别人受罚。我们在潜意识中梦想,应该有一个为我们的罪恶而死。这种努力追求神性和完美的理想毁了我们,造成我们行为奇怪的扭曲和偏左。我们今天唱赞美诗,第二天就会去杀敌……
      
      总得来说,全书的亮点不多,但是通过文字,依稀可以感觉到林语堂对西方社会、文学、艺术、音乐、雕刻等领域深厚的了解和独到的感受。文中还夹杂了对孔子的多次引用和阐述,把这个小小乌托邦奇岛的气氛烘托得非常真实。
      
      所以还是给大师一个4分吧。推荐给喜欢看此类哲理短文的朋友看,当然了,这本可不是短文。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