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05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俄)金兹堡 页数:280 译者:陈志华
Tag标签:无
前言
这本于1924年出版的富有创新精神的著作,无疑对苏联建筑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然而,使人大惑不解的是,这本书竞要在将近六十年之后才有英译本。金兹堡在现代主义运动中的地位,不仅仅由于他当过领袖,写过理论,而且由于他是一位同样活跃的建筑9币,因此,这个失误尤其使人难以理解。金兹堡是那种少有的才华横溢的建筑师,他坚持创作,又能找出时间来争论,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如果要找一位当今能够跟他相当的人,那只能到意大利、德国或者日本去找,可能,正是金兹堡广泛的多方面的成就一一知识渊博,理论透辟,创作又硕果累累一一大大有助于说明为什么这个译本出现得如此之晚,因为在盎格鲁一撒克逊人的圈子里,理论和实践的这种结合,从来也没有受到过尊重。即使在当前介绍他的生平的著作里,也可以观察到这种偏见。这些著作都倾向于肯定他创建了现代建筑师协会,主编了《现代建筑》杂志,而没有足够估计他在住宅研究方面开拓性的工作,那是在他领导之下给苏联建设委员会做的。在1923至1927年问,他参加了大约十四次设计竞赛,在竞赛中提出了许多值得注意的出色设计,其中有两次,跟伊·弗·米利尼斯(I.F.Milinis)合作的,成了构成主义的样板作品,它们是:1930年建于莫斯科纳尔可夫街的纳尔可夫实验住宅楼和1931年完成的阿拉木图政府大厦,后者是苏俄第一批受到勒·柯布西耶的词汇和语法影响的作品之一。
内容概要
这本书集中概括了革命后头几年里苏俄先锋文化中大量涌现的纲领,比当时所有的著作都更全面透彻地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它从建筑在新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出发,阅明建筑在社会方面和技术方面都合理化的必要性和途径,现代建筑要组织新的生活,给新生活以形式。这本书很雄辩,表现出作者的博学和自信。
作者简介
陈志华,1929年生于浙江,1947年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学习,1949年转入清华大学建筑系,1952年毕业,曾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陈志华在40多年的教书生涯中,讲授过苏维埃建筑史,外国古代建筑史、建筑设计初步、外国造园艺术、文物建筑保护等。
他的主要著作有《外国建筑史》、《外国造园艺术》、《外国古建筑二十讲》、《意大利古建筑散记》、翻译了《走向新建筑》、《俄罗斯建筑史》、《建筑艺术》、《二十世纪欧洲各国建筑流派宣言和纲领》等书,还编译了一本《保护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的国际文献》。此外,还在各种报刊上发表大约100万字的学术论文、科普文章、评论文章、杂文随笔等,一部分汇编著成《北窗杂记》。
近年来,他和楼庆西、李秋香一起研究乡土建筑,已经出版了几部专著:由他执笔的撰文有《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新叶村乡土建筑》、《新叶村乡土建筑》、《张壁村》、《福宝场》等。
金兹堡,(1892-1946),苏俄建筑师,建筑理论家。曾在法国和意大利求学,后在俄国读土木工程,于1917年毕业,1923年在莫斯科第一次全俄农业展览会上设计克里米亚馆,同年,与维斯宁兄弟一起酝酿着构成主义的早期理论。
金兹堡吸收现代建筑思想,其中包括法杜埃斯堡的《风格》。1924年,他把在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里所做的报告整理成了《风格与时代》一书。1925年,在莫斯科成立了“现代建筑师协会”,金兹堡任副度席并任协会刊物《现代建筑》的主编,除了理论工作之外,金兹堡主要从事新型的住宅研究和设计。1930年5月后,其学术主张和理论受到了批判,去世之前,默默地工业建筑和居住建筑方面工作。
书籍目录
序导言著者小传前言风格建筑风格的要素风格演化中的延续性和独立性希腊——意大利“古典的”思想体系和它的现代遗产新风格的前提条件机器机器的静力和动力特点建筑中的结构与形式工业和技术的有机体新风格的特征图版,回顾现代俄国建筑师作品中的新风格译后记附录 1 苏联早期建筑思潮——兼论我国现代建筑附录 2 构成主义和维斯宁兄弟
章节摘录
插图:如果一个真正现代的旋律跟劳动的旋律和当今的喜悦一起和谐地在一个现代形式中回响,那么,它最终总要被那些以他们的生命和辛劳创造了那个旋律的人们听到。可以说,艺术家的劳作和其他人的劳作在那时将走向同一个目标,所有的线最后都交于一点的时刻必将到来,那时候我们将发现我们的伟大风格,在那风格里,创造和思考将交融在一起一一那时候,建筑师所画的设计跟裁缝师傅所做的衣服将是同样的风格;那时候,唱诗班的圣歌的旋律很容易跟杂七杂八的小调的旋律一致;那时候,庄严的历史剧跟街头的滑稽戏汇合,不论形式有多少种,因为它们用一种同样的语言。这是任何一种真实的、健康的风格的确切特征,经过认真的分析,所有这些现象的原因和相互关系都从时代的基本因素里产生。这样,我们很严肃认真地获得了风格的概念。风格这概念常常用于不同的情境,我们试图讲解它们。确实,初看一下,这个字充满了模糊性。我们把风格用于品评一出新戏和一位太太的帽子式样。我们经常把区分艺术的最精微细致的差别的那些特征称作风格。(例如,我们说“四十年代风格”或者“珊密启尔风格”),有时候我们又把整整一个大时代或者几个世纪的特点称作风格(例如,“埃及风格”或者“文艺复兴风格”)。在所有这些例子中,我们都考虑到那些现象中存在一种可以识别的天然的一致性。
后记
写这篇传记的目的之一,是想勾画出一个社会主义时代建筑师的面貌,既不同于封建时代的建筑师,也不同于资本主义时代的。通过这样的工作,我想探索一下社会主义时代建筑特有的价值观念,把它跟封建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区分开来。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建筑史,几乎全是由宫殿、庙宇、教堂、府邸、陵墓等等组成的。对它们的评价,主要着眼在艺术的完美。一个建筑师,只要设计了优美的建筑物,就可以名垂史册。十九、二十世纪以来,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建筑师的评价,更加偏重于看他是否有所创新。一座好的建筑物,不但要在形式上有新的突破,而且要技术先进、功能合理。但是,不论是建筑师还是理论家,都还背负着历史的惰性,喜欢用封建时代的价值观念来看问题。他们把大量城市建筑放在很不重要的位置上,虽然城市建筑的重要性和水平已经大大不同于封建主义时代的了,它们应付着非常复杂的实际需要,其中有许多并不缺乏创造性。因此,有不少现代建筑史的著作,体例还跟写封建时代的差不多,大师、流派、艺术杰作,构成了它的基本内容,没有研究资本主义时代建筑的新问题、基本问题,例如城市建设、工业建筑、住宅等等。这种历史的惰性一直延续下来,还有人用封建和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来衡量社会主义时代的建筑事业。他们发现,艺术上那么完美的建筑物不多,形式上不断创新的建筑物不多,于是,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筑衰落了,远远赶不上资本主义国家的。只设计过几幢小小折衷主义建筑物的文丘里,受到的尊重钦仰,远远超过了我们自己主持过整座整座城市建设的建筑师。因此,我们有一些建筑师,梦寐以求的是得到一个机会去设计艺术要求很高的建筑物,一旦有了这样的机会,就决不心痛人民的血汗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