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与哲人王

出版时间:2004-1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小波  页数:25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本杂文随笔集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涉及知识分子的处境及思考,社会道德伦理,文化论争,国学与新儒家,民族主义等问题;包括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来的各种真知灼见,涉及科学与邪道,女权主义等;包括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评论,涉及性问题,生育问题,同性恋问题,社会研究的伦理问题和方法问题等;包括创作谈和文论,如写作的动机,作者的师承,作者对小说艺术的看法,作者对文体格调的看法,对影视的看法等;包括少量的书评,其中既有对文学经典的评论,也有对当代作家作品的一些看法;最后,还包括一些域外生活的杂感以及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评点。

作者简介

王小波,一代著名作家,生前鲜为人知,死后声名广播。自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一日去世后,他的作品几为全部出版。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出现了“王小波热”的文化现象。出版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黑铁时代》、(地久天长》;纪念、评论集有:《浪漫骑士》、《不再沉默》、《王小波画传》。一个严肃作家在死后两年时间里,如此地被人们阅读、关注、讨论,应该说是十分罕见的,其中所蕴涵的文化意义是非常丰富的,而它所透露出来的一个基本信息就是,王小波为许许多多的人们深深地喜爱着。

书籍目录

沉默的大多数思维的乐趣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知识分子的不幸花刺子模信使问题积极的结论跳出手掌心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论战与道德道德保守主义及其他“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极端体验我看国学智慧与国学理想国与哲人王救世情结与白日梦百姓,洋人,官警惕狭隘民族主义的蛊惑宣传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式考证人性的逆转优越感种东西方快乐观区别之我见肚子里的战争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章节摘录

理想国与哲人王罗素先生评价柏拉图的《理想国》时说,这篇作品有一个蓝本,是斯巴达和它的立法者莱库格斯。我以为,对于柏拉图来说,这是一道绝命杀手。假如《理想国》没有蓝本,起码柏拉图的想象力值得佩服。现在我们只好去佩服莱库格斯,但他是个传说人物,真有假有尚存疑问。由此所得的结论是:《理想国》和它的作者都不值得佩服。当然,到底罗素先生有没有这样阴毒,还可以存疑。罗素又说,无数青年读了这类著作,燃烧起雄心,要做一个莱库格斯或者哲人王。只可惜,对权势的爱好,使人一再误入歧途。顺便说一句,在理想国里,是由哲学家来治国的。倘若是巫师来治国,那些青年就要想做巫师王了。我很喜欢这个论点。我哥哥有一位同学,他在“文化革命”里读了几本哲学书,就穿上了一件蓝布大褂,手里掂着红蓝铅笔,在屋里踱来踱去,看着墙上一幅世界地图,考虑起世界革命的战略问题了。这位兄长大概是想要做世界的哲人王,很显然,他是误入歧途了,因为没听说有哪个中国人做了全世界的哲人王。   自柏拉图以降,即便不提哲人王,起码也有不少西方知识分子想当莱库格斯。这就是说,想要设计一整套制度、价值观、生活方式,让大家在其中幸福地生活;其中最有名的设计,大概要算摩尔爵士的《乌托邦》。罗素先生对《乌托邦》的评价也很低,主要是讨厌那些繁琐的规定。罗素以为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把什么都规定了就无幸福可言。作为经历了某种“乌托邦”的人,我认为这个罪状太过轻微。因为在乌托邦内,对什么是幸福都有规定,比如:“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之类。在乌托邦里,很难找到感觉自己不幸福的人,大伙只是傻愣愣的,感觉不大自在。以我个人为例,假如在七十年代,我能说出罗素先生那样充满了智慧的话语,那我对自己的智力状况就很满意,不再抱怨什么。实际上,我除了活着怪没劲之外,什么都说不出来。   本文的主旨不是劝人不要做莱库格斯或哲人王。照我看,这是个兴趣问题,劝也是没有用的。有些人喜欢这种角色,比如说,我哥哥的那位同学;有人不喜欢这种角色,比如说,我。这是两种不同的人。这两类人凑在一起时,就会起一种很特别的分歧。据说,人脖子上有一道纹路,旧时刽子手砍人,就从这里下刀,可以干净利索地切下脑袋。出于职业习惯,刽子手遇到不认识的人,就要打量他脖子上的纹,想象这个活怎么来做;而被打量的人总是觉得不舒服。我认为,对于敬业的刽子手,提倡出门时戴个墨镜是恰当的,但这已是题外之语。想象几个刽子手在一起互相打量,虽然是很有趣的图景,但不大可能发生,因为谢天谢地,干这行的人绝不会有这么多。我想用刽子手比喻喜欢、并且想当哲人王的人,用被打量的人比喻不喜欢而且反对哲人王的人。这个例子虽然有点不合适,但我也想不到更好的例子。另外,我是写小说的,我的风格是黑色幽默,所以我不觉得举这个例子很不恰当。举这个例子不是想表示我对哲人王深恶痛绝,而是想说明一下“被打量着”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众所周知,哲人王降临人世,是要带来一套新的价值观、伦理准则和生活方式。假如他来了的话,我就没有理由想象自己可以置身于事外。这就意味着我要发生一种脱胎换骨的变化,而要变成个什么,自己却一无所知。如果说还有比死更可怕的事,恐怕就是这个。因为这个原故,知道有人想当哲人王,我就觉得自己被打量着。   我知道,这哲人王也不是谁想当就能当,他必须是品格高洁之士,而且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在此我举中国古代的哲人王为例——这只是为了举例方便,毫无影射之意——孔子是圣人,也很有学问。夏礼、周礼他老人家都能言之。但假如他来打量我,我就要抱怨说:甭管您会什么礼,千万别来打量我。再举孟子为例,他老人家善养浩然之气,显然是品行高洁,但我也要抱怨道:您养正气是您的事,打量我干什么?这两位老人家的学养再好,总不能构成侵犯我的理由。特别是,假如学养的目的是要打量人的话,我对这种学养的性质是很有看法的。比方说,朱熹老夫子格物、致知,最后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因为本人不姓朱,还可以免于被齐,被治和被平总是免不了的。假如这个逻辑可以成立,生活就是很不安全的。很可能在我不知道的地方,有一位我全然不认识的先生在努力地格、致,只要他功夫到家,不管我乐意不乐意,也不管他打算怎样下手,我都要被治和平,而且根本不知自己会被修理成什么模样。   就我所知,哲人王对人类的打算都在伦理道德方面。倘若他能在物质生活方面替我们打算周到,我倒会更喜欢他。假如能做到,他也不会被称为哲人王,而会被称为科学狂人。实际上,自从有了真正的科学,科学家表现得非常本分。这主要是因为科学就是教人本分的学问,所以根本就没出过这种狂人。至于中国的传统学术,我就不敢这么说。起码我听到过一种说法,叫做“学而优则仕”,当然,若说学了它就会打量人,可能有点过分;但一听说它又出现了新的变种,我就有点紧张。国学主张学以致用,用在谁身上,可以不问自明——当然,这又是题外之语。   至于题内之语,还是我们为什么要怕哲人王的打量。照我看来,此君的可怕之处首先在于他的宏伟志向:人家考虑的问题是人类的未来,而我们只是人类的几十亿分之一,几乎可以说是不存在。《水浒传》的牢头禁子常对管下人犯说:你这厮只是俺手上的一个行货……一想到哲人王,我心中难免有种行货感。顺便说一句,有些话只有哲人才能说得出来,比如尼采说:到女人那里去不要忘了带上鞭子。我要替女人说上一句:我们招谁惹谁了。至于这类疯话气派很大,我倒是承认的。总的来说,哲人王藐视人类,比牢头禁子有过之无不及。主张信任哲人王的人会说:只有藐视人类的人才能给人类带来更大利益。我又要说:只有这种人才能给人类带来最大的祸害。从常理来说,倘若有人把你当做了nothing,你又怎能信任他们?   哲人王的又一可怕之处,在于他的学问。在现代社会里,人人都有不懂的学问,科学上的结论不足以使人恐惧,因为这种结论是有证据和推导过程的,对于有理性的人,这些说法是你迟早会同意的那一种。而哲学上的结论就大不相同,有的结论你抵死也不会同意,因为既没有证据也没有推导,哲人王本人就是证明,而结论本身又往往非常的严重。举例来说,尼采先生的结论对一切非受虐狂的女性就很严重;就这句话而论,我倒希望他能活过来,说一句“我是开个玩笑”,然后再死掉。当然,我也盼着中国古代的圣人活过来,把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类的话收回一些。   我说哲人王的学问可怕,丝毫也不意味着对哲学的不敬。哲学不独有趣,还足以启迪智慧,“文化革命”里工农兵学哲学时说:哲学就是聪明学,我以为并不过分。若以为哲学里种种结论可以搬到生活里使用,恐怕就不尽然。下乡时常听老乡抱怨说:学了聪明学反而更笨,连地都不会种了。至于可以使人成王的哲学,我认为它可以使王者更聪明,老百姓更笨。罗素是个哲学家,他说:真正的伦理准则把人人同等看待。很显然,他的哲学不能使人成王。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像这样的哲学就能使人(首先是自己)成王。孔丘先生被封为大成至圣先师,子子孙孙都是衍圣公,他老人家果然成了个哲人王。   时值今日,还有人盼着出个哲人王,给他设计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好到其中去生活;因此就有人乐于做哲人王,只可惜这些现代的哲人王多半不是什么好东西,人民圣殿教的故事就是一例。不但对权势的爱好可以使人误入歧途,服从权势的欲望也可以使人误入歧途。至于我自己,总觉得生活的准则。伦理的基础,都该是些可以自明的东西。假如有未明之处,我也盼望学者贤明的意见,只是这些学者应该像科学上的前辈那样以理服人,或者像苏格拉底那样,和我们进行平等的对话。假如像某些哲人那样讲出些晦涩、偏执的怪理,或者指天划地、口沫飞溅地做出若干武断的规定,那还不如让我自己多想想的好。不管怎么说,我不想把自己的未来交给任何人,尤其是哲人王。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理想国与哲人王》是王小波杂文的精编,同时收录了他与爱人李银河恋爱时期的部分情书。作家祝勇先生说:王小波的杂文大多涉及文化状态与知识分子命运,自然少不了尴尬与苦涩,所以读王小波杂文,是不能笑笑就了事的。他的幽默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神秘幽黑的洞口,是浅尝辄止还是深入其中,就全看我们个人的兴趣了。    王小波的幽默,点到为止,却是一枚余味无穷的橄榄,常嚼常新。

编辑推荐

《理想国与哲人王》(新版)作者王小波似乎就不那么看重写杂文,或者说他不把写杂文也看作是一种艺术活动,尽管他的杂文写得很漂亮。按他的看法,“杂文无非是讲理,你看理在哪里,径直一讲就可。”他甚至觉得“把理讲好”不是什么长处,而是一种“劣根性”。他写杂文的动机不是出于一位艺术家的创作冲动,而是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王小波原本可以不写杂文,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他都不会放弃写小说。指出这点区别,不仅对于理解王小波的生活态度与艺术见解,而且对于理解他的小说作品和杂文作品都是很要紧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理想国与哲人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3条)

 
 

  •   《思维的乐趣》和《理想国与哲人王》的内容大多是一样的,像这样类似的还有《黄金时代》涵盖《我的阴阳两界》、《红拂夜奔》等,起初不甚了解,书名误导读者,重复购买,造成极大的浪费。
  •   如果买了《思维的乐趣》与《我的精神家园》就可以不买此书,里面都是重复文章,当然除了结尾处与李银河的信件来往;而且觉得行间距过小,看起来会错行外,眼睛也累些。但因为是小波的文字,不用浪费去形容。
  •   小波的书确实有他独到的地方,他的思维方式和行文手法是跟大多数人不同的,值得买,值得看。
  •   评价很晚了,书不错,包装也很好。
  •   王小波的书,从高中到现在已经有十来年了。
  •   物流挺快的 两天就到了 书外面还有一层透明包装纸 无损坏 但是没有看里面 不知印刷的如何 总体还不错
  •   一部很好的作品,值得一看
  •   纸张太差了,对不起小波,相关人等要注意了。
  •   原来文章还可以这样写,这样写文章也行!?
  •   这个版本印刷也一般出版商也是,王小波就写了那么多,人都去世好久了,就是个杂文集,出版各种名称的,各种封面,搞得我买了三本,内容都差不多,汗死
  •   价钱便宜,质量一般,不过重要的是内容很好。有王小波的很多杂文。其实我觉得他的杂文比小说好看。这本书翻来覆去读了很多遍,很喜欢。
  •   纸张版面都不错!值得购买。
  •   很好很好,这本书不错,收录的是杂文。很有想法,纸张是比较轻的,比较粗的那种,但是并不差哈~嗯,缺点是,买了这本书的有可能在其它书上找到重复 的个别文章。个人认为是王小波最好看的一本集子
  •      看芭蕾舞剧、推单轮车、教育小青年外甥……所有事情,不论大小、雅俗,都可以拿来品味,思而有得。一针见血、深刻启发的论域还能时常出现,语言幽默至极,篇幅短小精悍。
       喜欢《一只特另独行的猪》《我看国学》《皇帝做习题》《奸近杀》《体验生活》《论战与道德》《“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
  •     一本好书,就是在不同时期读起来都有不同的领悟。
      在大学时期就看过这部作品,应该是读过的第一本王小波作品。说实话当时并没有什么独特的感受,权当休闲一读。
      确实,小波的书很适合任何零碎时间翻阅,轻松的隐喻和黑色幽默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形成的他独有的风格,相比如今大多数习惯无病呻吟的女性情感作家,高杆的太多。
      小波的书里也有“情”,那一封封写给李银河的情书,除了浓烈的思念和感情,还有更多的是文化上的交流。正如那句话说的,去爱一个能给你正面能量的人。我想,王小波和李银河正是在对方求知道路上的知己和引导者。
      
  •      他的书太多,而我却没有那么多时间一一整理思绪,只好想到哪里说哪里。曾经下决心要在一个暑假读完他的书,心想,毕竟是个死人了,总是能看完的吧,结果看了《青铜时代》,已经觉得自己修为不够,颇有点《天龙八部》中虚竹的那些丫头姐姐们进藏书阁看书,看得吃不消的感觉。
       想当初在军理课上看《红拂夜奔》,一个在角落笑得好欢乐,一面也觉得很惊喜。我最开始接触王小波是看他的杂文,第一篇就是《我的精神家园》,讲他和哥哥去偷书被打云云,当时觉得很幽默(那是不知道有个词叫犀利)。后来高三的苦闷时光里,基本是看那本杂文集来取乐的,感叹这世间竟有如此好玩之人,最擅长在文章或者段落的结尾,用一种很傻很天真的语言,说一下能戳中我笑点的话。那片《奸近杀》,关于蛤蟆和小蚂蚱的比喻让我在床上笑了好久。
       前面都是废话了,只想说,王小波的书最开始带给我,的确是纯粹的快乐。我那是也不会去思考,知识分子的责任问题。
      
       说不得国民性,一说就连自己也骂了,还说不好,说不深刻。只能说王小波,关于他的资料很少,那本《我的精神家园》封面上,他凌乱的头发,不太整洁的衬衫,那样一个形象,坐在电脑前面,一边写着c加加,一边敲着杂文集。也看过关于他的访谈,那个主持人很二,以一种很高的姿态访问他,我像那个主持人正好是他书中批判的那群人,真是讽刺。而小波的眼睛很温和,说起来话来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词语,用最平实的语言表达着很正确的意思,然而,人本无知,若不加花哨的修饰,平实的语言又有谁会去听,所以这个十分钟的访谈,王小波都一直被主持人欺负着,两个不同层次的人,坐在一起,一方看透另一方,却示弱,另一方以为自己很厉害,变本加厉地追问。其实这样的情景在现在也不少见,少了反省,必成傻逼。
       然而,最让我感动的,却是他写给李银河的情书。我是看惯了他调侃文字的人,那一天,看《爱你就像爱生命》,感动不已,惊喜不已。信的开头总是“李银河”,好像一个孩子远远站在山坡上,看到喜欢的人走来,挥手呼喊……后来渐渐变成了银河,那些信里透出的不安,欢喜,忧伤,那么真切,原来他也是一个人,深深体会到他的爱情,他的惶恐,“不知道你会不会觉得我烦”……“我们的爱情是一首唱不完的歌”........这样的浪漫,是我不曾想到的,这样的孩子气,也是我不曾想到的。看了之后久久不能释怀,无怪李银河说他是浪漫骑士。
       很多的杂文都提到了文革,那样的灾难被他轻描淡写说出来,没有呐喊,不求倾听,却振聋发聩,一字一句深入我心。
       华丽的话我也说不来,对王小波的感情可以叫热爱,很多时候我都当他是老师,就像他把王道乾和穆旦当做老师一样。要有智慧,要求自由,简单却是我终极的追求。
       我看到不少人怀着很奇怪的价值观,我理解不了,因为他们和智慧以及自由相悖,所以一并把他们叫奇葩了。然而我没有想过要去通过呐喊刻意去改变谁,独善其身,本身就不易,又如何能去兼济天下,那些打着兼济天下的人,也许恰好却是地痞流氓,所以我这一生都不打算过深陷入人群中,人群危险,不知道下一个哪一个人会对你做什么。如果可能,也多想像小波先生一样,眼冷心热,写点东西。
  •      以诙谐的文笔对那个年代、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做了讽刺。读起来经常有一股笑意自内心涌出,然而到了嘴边,就变成了苦涩,而笑意过后,脑中、心中则有阵阵的痛,痛后则有无尽的思索:假使不经历那个时代,中国会有怎样的成就!然而历史没有如果,我们能做的,就是一步一步走的端正。可惜的事,我们虽然由往后走变成了向前走,但仍然走的歪歪斜斜。
       小波的文字很平实,很轻松,很诙谐,但我读来总觉得其有些地方仍然失之偏颇,有些偏激,有些自我中心。或许杂文就应该这样吧。
  •      像标题所说,我很喜欢这本书。纸张上闪烁着的光辉是超时代的。也许是超前如梵高,才只能在死后扬名?高压愚闷的大环境蒙蔽着群众“雪亮的双眼”,抑或是迫于宏大统一的语境而甘愿双眼被蒙蔽。正如古人云的法不责众,“从众”向来是国人的拿手好戏。跟着部队,跟着主体,意味着你没有风险,意味着正确的错误。话头至此,倒让我想起大学课本里的“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位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这为老先生不言自明,为老先生写下这两句话的朋友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置换掉主语,是朋友聚会里无敌的笑话。
       批评,向来是讨巧又费力的活儿。若推“批评”二字于众人,则是纷乱难辨却“形势大好”的事情。只一条,主语一定要是“我”,而不是假托“我”的“我们”,照着这条路子需管这社会姓甚名谁?
       欣赏小波也在于此,一如旧人爱李敖今人爱韩寒。他们普及了“批评”二字,不仅普及而且坚持。为了以示尊重,读者也应批评这些批评者。阅读愚了迂了,难免变成教徒,匍匐于教主教主脚下。那就还不如不读,“我”又入稍漂亮一点的“我们”里面了。
       扯回来,小波的这本小集子往往以罗素开头,通读下来,我总感觉不太舒服。冷眼看去,自然主要是小波自己的思维结晶,但我似乎看到扉页溶出几个字——“致罗素”?你若说没有前人的积淀良师的开导何来后人的见解,我自是极同意的。偏执至此,不愿悄悄的被教主摄去魂儿不自知。我不愿做老先生的徒弟,更不愿做罗素的徒孙。正如小波说的,书要对价值观发生作用就值得一学值得一看。学的看的是什么?是改变你的东西。这个鸡蛋好吃就行,下蛋的母鸡也不是总能下出好蛋的。所以我们感激这个蛋便好,对母鸡的批评也因此而善意。你可以说小波的行文啰嗦,可以说他的小说一般,可以说他的情书肉麻过度,甚至可以说他的大部分作品一文不值,但只要你吃到过一次对你胃口的蛋,鸡便是可爱的鸡
  •     十多年前王小波骤然离世、遗稿大热的时候,我听人荐跟风买了一套《xx时代》,勉强读完,摇头叹息非我之茶。如今从头开读他的杂文,不知是年龄、阅历、口味、性情中哪一种因素改变之故,还是综合作用,反正读得是一叹三赞,趣味盎然之余又兴当时年少、识人不明之慨。学理出身的他,逻辑井然不足为怪。弃理从文,长于辩思一旦落于纸墨,尽显笔锋之犀利,让一贯奉“难得糊涂”为圭臬的中国人,求糊涂而不得。同时,也为无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理科文青指点了一条出路。
      
      中国这三十年,是摧枯拉朽的三十年,社会面貌,今非昔比。王的剑锋所指,有些社会现象已然过时,有些依然顽根深种,也因此,星光依旧灿烂,警钟仍需长鸣。
      
      1.关于沉默:
      龙应台以为沉默是一种怯懦,王小波却以为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
      福柯高屋建瓴说:话语是权力;王小波举例实证:权力即话语。此外,话语也是一种捐税行为,且上下五千年,一贯以之。权力主宰的话语圈,则患有贫乏症。
      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当然,沉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有些人没能力,有些没机会;有些有隐情,有些则是厌恶。
      在沉默和话语中,王选择沉默,原因很简单,厌恶兼且缺乏信任。
      
      2.关于思维:
      罗素所定义的幸福来源于参差多态,而绝大多数的参差多态是敏于思索的人创造出来的。
      我们的民族总有很多理由,在很多时候:封锁知识,钳制思想,灌输善良。以道德之名,出于功利的动机,以种种理由消灭幸福所需要的参差多态,扼杀思维的乐趣,堪可比拟思想的大屠杀。
      什么是邪恶?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才是最大的邪恶。
      王小波斩钉截铁的宣告:善良应该是我变得更聪明造成的,而不是相反。以愚蠢教人,那是善良的人所能犯下的最严重的罪孽。
      
      3.关于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讨论社会问题:应从人类的立场,从科学的立场,从理性的立场,而把价值的判断、道德的立场留给别人。
      现如今,有些学者的形象颇有点类似于中亚古国花刺子模的信使:
      
       * 他针对研究对象,得出有关结论。他得把结论报告给公众,包括当权者。(花刺子模的信使得通告君主战事结果)
       * 他从别人的反应中体会到自己的结论是否受欢迎。(花刺子模的信使,胜则得赏,败则喂虎)
      
      对于学者来说,研究的结论会不会带来效益,会不会累及自身,是个根本性的问题。这主要取决于学者周围是否有花刺子模君王类的人。若有,则信使早晚要变得狡猾起来,因为人对自己的处境总有适应能力。在人变得滑头之时,真正的学术和艺术,就会离世人远去,等到过一阵,再被召唤而来。在王看来,就是所谓的“文艺复兴”的源起。
      
      4.关于国学:
      王看国学,有如古宅闹鬼,树老成精。那么多读书人研究孔孟程朱两千年,所得无非是人际关系加上阴阳五行那点事。自然科学,一直是中国人的短板。坦白说,我看红学,咬文嚼字,追本溯源考据到那种程度,亦有点悚然而惊。
      
      5.关于读书:
      背书不是读书,字句实乃载体,思想才是精髓。
      
      6.人性要逆转,必须有三大因素:
      
       * 无价值的劳动
       * 暴力的威胁
       * 人性的脆弱
      
      西方的文明之所以趋利避苦,善于解决肉体的痛苦,主要是因为西方人以为人的主要情感源于自身,减少苦与累是一切的基础。中国人之所以以亲亲敬长为人的主要情感,忽视肉体之苦痛,也是受孔孟等肩毋需挑手不用提四肢不勤的旁观者的思想之误。
  •     喜欢小波的书的逻辑性,你可以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但当你站在特定的角度时,推论的过程像解几何题,对的,就应当错不了。
      书里的逻辑性和黑色幽默,让人读的很畅快。
  •      在公交上看完了整本书,不管头疼渴睡,甚至每天都背在包里,觉得时刻能填补什么,在我贫瘠的状况里。
       我喜欢他的思维方式,很有点生人勿近的感觉,我最近狂热的喜欢这个词,似乎是一切很多分析清楚,但是死也不可能在一起的真理论断,适用于很长一段时间,我很受人影响,我觉得受这本书影响不至于我以后仍旧会摒弃当时的幼稚,虽然有很多那种时候。是属于恋爱那种吧,原来甜蜜,到后来却觉得回忆并不那么快乐,只是让人不忍去想起,因为实在龌龊,和现在有太多差时症,不过承认自己确实一直是这样恶劣又有什么关系,至少王小波是坦然的,处在青春期,至少能明白对错,以后会变得好的,这是他给李银河说的,所以请爱上以后的自己吧。我觉得后面的书信部分实在是真挚感人,不在于修辞优美可人,而是知识分子式的朴实,中国式少年维特式烦恼解决集,我们不会为了爱去自杀,是,可能那是美的,一切悲凉得不到无依靠的会以为是美的,但是如果真正爱一次也就够了,这个人生是可以毁灭的。
       很多人都在说爱与死的关系,我之所以孜孜追求王先生的死因,我觉得他是个靠文字发泄的作者,但是生活中仍旧还是个寻常的人,很有阿Q精神,我之所以认为我责无旁贷的喜欢他,可能认为他和我们其实没什么不同吧,我是其实姑娘,说很多其实,也不知道正确与否。
       说到底,我尊重他的死亡,但是因此世界上又少了一个有趣的人,这个世界的意思又少了一点,这是关乎我个人的损失,我无心去以大众的幌子诉说他的离去,但是从我私心的角度,我总是希望这么个可爱的人能一直出很多时代,让我欢笑意淫痛苦警醒甚至是发现生命之终极意义的,是,我又抬高了,王先生不太喜欢马屁,估计会驳斥的。
      
      
  •     这本杂文集,我是当故事书看的,我爸爸那一代是老三届都下过乡,印象中是很苦很累的,从王小波的眼里还是看到了很多乐趣,对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印象颇深。在那种疯狂又白痴的岁月里,还是要善于自娱自乐,也不能随波逐流停止思考。
  •     最近在读龙应台的大 J 大H 1949 这本书,这本书因为ZZ方面的原因在大陆被和谐了,龙应台在书中提到1948年,长chun围城时的惨状,问了采访对象一个问题,那么人吃人吗?得到的是肯定的答复。我想起了王小波在一篇杂文中曾提到的一件事,文革时,两个打架的人,一个人把另一个人的耳朵咬下来一块,不肯承认,大家都默默跟在他后边,看他是吐出来还是咽下去,结局据说是吐出来了,王小波因此感到很欣慰,觉得人性尚存,大概那种情境还不够极端吧,长 春 围 城 是饿殍遍地,这时的人性才展露的更加彻底无遗吧,不知道假如王小波健在读了这个和自己同龄的女作家的书,会作何感想。可惜斯人已逝。不得而知。
  •     
      
      春节前,女儿病了,小小的感冒,没想到拖拖拉拉得总是不好,又引发了鼻炎咽炎中耳炎支气管炎,于是从家到北京,从元旦到春节,难熬的一个半月。加之年底工作又多,于是书法淡出了生活。从前写字似乎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一天不写上一会儿,就觉得难受。现在忽然觉得生活中没了书法也不是不可以。最近这段时间迷上了看书,当然仅限于文史方面的。
      清代画家郑板桥对徐渭的作品赞叹不已,曾不惜以五十金换他画的一枝石榴,并刻一印曰:“青藤门下走狗”,以表示他对徐渭的折服。白石老人当年也写诗:“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愿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王小波的的崇拜者几年前就在网上打出了“王小波门下走狗”的名号。前几年大学校园还流行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他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所以,一直以来对王小波的东西就心存敬畏,总想找个安安静静的日子,没人来扰,慢慢地去品。大年三十那天,女儿感冒好了,于是春节的长假,有了这段读王小波的悠然的日子。
      读的都是小波的杂文。读他的文字,感受最深的就是他对自由对生活的爱,那么真实那么认真。他用夸张而幽默的笔调,对中国封建社会,尤其是文革的时期的种种对人自由的残酷压迫,痛快淋漓地进行了抨击,当然也有作者自己的一些反思。《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就是这样热受自由,痛恨被安置的形象。这只猪用大众的眼光来看,绝对不是一只好猪,好的猪一定是吃了睡睡了吃,把膘养得肥肥的那种,它却不是这样,整天到处游逛,玩累了,就跳上猪圈的房顶晒太阳。作者写道:“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喜欢它,喜欢它特立独行的派头儿,还说它活得潇洒。但老乡们就不这么浪漫,他们说,这猪不正经。领导还痛恨它。”作者尤其敬重它,不顾虚长它十几岁,称作“猪兄”。这位猪兄还学会了模仿各种声音,由此被定成了破坏春耕的坏分子,惹来了杀身之祸。“按我和它的交情,我该舞起两把杀猪刀冲出去,和它并肩战斗,但我又觉得这样做太过惊世骇俗——它毕竟是只猪啊;还有一个理由,我不敢对抗领导,我怀疑这才是问题之所在。”在这里王小波真实地承认了当时妥协的心理。在那个社会,大部分中国人都是这样,也反映了当时那个社会对自由对人性的压制。文章最后,这只猪找了个空档,“一头撞出去了;跑得潇洒之极。以后我在甘蔗地里还见过它一次,它长出了獠牙,还认识我,但已不容我走近了。这种冷淡使我痛心,但我也赞成它对心怀叵测的人保持距离”。这是对一头敢于无视对生活设置猪的礼赞;也是对热爱自由,敢于反抗世俗生活的礼赞。
      几年前买过一本王小波和李银河的书信集《爱你就像爱生命》。当时我似乎正在失恋中,之后又匆匆忙忙结婚,所以没有了读这样两地书的心境。最近读了一部分,感动于他们之间的爱情,七八、七九年情书就写得这样精彩了。
      读小波的杂文,读他写给李银河的书信集,就让我想起了梵高笔下的向日葵,热烈而恣意地盛开着。
      
  •     书中有一篇,叫做肚子里的战争,非常有趣。其实,文章本身用专用态度看,实则是非常恐怖的,医生给病人找阑尾,几个小时找不到,最后病人自己也加入了找阑尾的过程。不知道看的时候,我是该笑还是该害怕。反正个人在看的时候是比较纠结的,在这个问题上差点迷失自我。总而言之,王小波的文章写得真的很不错。个人觉得,此类文章搞笑就对了,用郭德纲的话,“先搞笑吧,要是不搞笑,就太搞笑了。”还有{特立独行的猪}都是很不错的,这两篇正好是挨着的。喜欢的朋友可以连着看这两篇,会让你一个人坐着一直傻笑的。其实我跟这本书真的很有缘分,这本书是我在学校图书馆发现的,当时看的时候就特别的喜欢,于是就久久没有退还,结果正好赶上我要转学,动了私心,就把这本书一并转走了,没有归还给校方。这本是看了不下三遍,每次看都喜欢得很,更是每次都能看出更多的感慨。
  •     不仅仅是对一些事情的抨击,更要提出批判性的意见。要心怀着对人类的慈悲之心,希望这个社会更好而写杂文。不能只是单纯的发泄自己的愤怒。不然很容易陷入品格低下的问题。好像他说的,在讲台上口沫横飞的破口大骂的人,总是让人觉得很没有风度。
  •     王小波作为一个中国人,读了几本西方文学就美得不行,自以为从此找到文学真谛,写出来的都是假洋鬼子文。王小波文笔很差,白话文写的不好。这是我的个人欣赏。
        
      文章写的不好,不是问题,说废话,就是小波的不对了。按说一个男人,无论说话,还是写东西,怎么也不至于像王小波那样啰嗦。我也承认王小波受到了时代的限制,你没看,现在都流行波霸,小波没有竞争力。
        
      王小波这个人写文字很口水,而且吃烧饼,把嘴烫起了泡,就开始写黄金时代。我不喜欢王小波,没看出他有什么思想。他还不如他老婆有想法呢。李银河太有想法了,都能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了。当代用中文写东西的人里,我认为小波的白话文是最差的,连张爱玲都不如,顶多跟郭敬明打个平手。
        
      王小波的狗一直坚称“西方的文学早已远远走在中国文学的前面。”其实我并没反对他的意见,尤其是在对操逼的描写上,王小波等西方文学工作者已经远远走在中国文学前面了。真的已经很前面了,都已经前得作古了。王小波每做一爱,必成一文,这样黄色文学大师,我自愧不如啊。王小波真的是很能让人勃起。
        
      我真的看不懂王小波那些假洋鬼子的文章。也只好只做价值判断了。王小波比余秋雨还要文化口红。王小波自己的价值体系和思想构架本身就成问题。王小波嘴巴上反对价值判断,骨子里恨不得全世界都听他一人去判断。小波不爱价值判断,小波喜欢兼爱,在兼爱的小波眼里,狗屎跟面包一样津津有味。
        
      李银河一直到处吹牛逼,架构王小波高大全的骑士形象,就是要给人一种王小波很伟的感觉。不幸,小波生前微,死后也伟不起来,顶多算猥,伪,痿。王小波在人格魅力上,真的可以向余秋雨看齐了。
        
      “没有丑恶的外表,只有丑恶的心灵。”王小波虽然马脸了一点,写东西性描写多了一点,但是,他的心灵不丑恶,丑恶的是他的心脏。王小波以其晚节不保的下场,昭告世人修身养性的重要性。这个重要性究竟有多重要,就是比性还重要。
        
      王小波说中国文化没道理,中国人倚恃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被王小波一句话贬为草纸,跟草纸最亲近的曹植都不会同意王小波的观点。王小波读了几首床前明月光就觉得自己已经饱读诗书,今朝一饱可以长期不进食,对于面包和大便,小波已经不屑作价值判断了。
        
      王小波读了哈耶克和易卜生,可惜没有读懂,弄了个一知半解,食西方文化却不化,噎死在老婆的床上,借郭德纲的话,小波,你太有才了。太有才的王小波跟老婆讲男女平等,跟老婆不仅床笫大战还要精神交流,不禁让人怀疑王小波是否精神独立。
        
      由于缺乏御女之术,和必要的战略修养,在旷日持久的波河战争中,王小波被他老婆折磨而死,一败涂床。让人感到奇怪的是,精通一切西方文化的西方文化大师王小波,怎么可能没有读过马鸡鸭猥狸和克劳塞维雌,要不,怎么死得那么惨。有思想完整体系的王小波既没修身也没养性,只有滥性。王小波也别读什么卡尔维诺、卡布基诺了,多读读《楞严经》才是正事。波大波小,都有烦恼,大波小波,都是传说。
        
      很多人说王小波的作品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没看出来的就是没人性。好吧,原来你们的原则就是,只要东西很人性,管他是不是东西。可是,王小波确实文笔很差,说话啰嗦,比娘们还娘们。写的东西很黄色,语言缺乏幽默感。
        
      我真是觉得王小波啰嗦邋遢的文章一无是处。他只不过是早生了几年,赶上了中国在文革之后的文化沙漠的大环境,读了点西方文学,然后借鉴到自己书里。王小波其实就是一西方文学的孙子。王小波虚伪的文化嘴脸的破灭,对于正在回归传统文化的中国,是迟早的事。
        
      真正的自由主义精神,绝不是那种王小波那种黄色和幼稚。王小波把白话文带进西化的泥沼,看了几本西方文学,就以西方文学在中国的代言人自居了。对于这样的王小波,应该予以揭露。揭穿王小波虚伪的文化偶像画皮,让他穿上银河为他织就的波皮。还小波一个本来面目。
        
      谁说修身养性一定要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完整的思想体系就不能修身养性了?王小波太有完整体系了,结果修身养性到心脏病死、英年早逝。这难道就是王小波的道路?这是王小波的死路。这是王小波读了太多西方文化之后的死路。这是王小波食西方文化而不化的死路。
        
      王小波只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彻底无知的人,读了点诗词歌赋就觉得深窥中国传统文化全貌了,我看他是遇见银河,不幸肾亏。完整体系与个人风格是两码事。完整体系不重要,重要的是与时俱进,在不同环境下都能表达你的观点。
        
      王小波其实也很惨,死了好多年还不得安死,被自称他走狗的一帮家伙歪解来胡解去,还是打着维护偶像的旗号。王小波的狗们还自称是“沉默的大多数”,我只说了一个私人审美观点,就引起一片狂吠,还不包括几只狗品差的在那儿刷屏。既然你们那么喜欢标榜是大多数,就不要立牌坊说你们有什么独立思想。因为真正有独立思想的都是独立体,他不拉帮结派,不投效任何人门下。
      
      王小波就像堂鸡诃德,自以为喝了点洋墨水,对着大风车就开始作战了,要是不幸伤了鞠萍姐姐或金龟子,不要说90后,00后的小朋友都不会放过王小波。
      
      在中国文学史上,由于王小波早生了几年,乘虚而入,小有人气,能跟郭敬明打个平手,但终归比不上安妮宝贝更像个宝贝。在中国文化史上,王小波这个波真的太小了,论中学西学印度学,真不知道只会写点黄色小说的王小波算哪一波。
  •     特立独行,做有自由思想的人。
      自由主义,没有人掌握真理,也就没有权利干预别人的生活方式。
      沉默的大多数,有时沉默比说话好,那些被迫听的和被迫说的话,像是上说话的捐税,并不可信。
  •     很久以前了,还在明朝呢,有个叫徐渭的人,书画俱绝。后来过了几百年,那个画竹子一流的郑板桥自称为“青藤门下走狗”,青藤是徐渭的自署。我原本以为这已经够夸张的了,东乡平八郎遥隔阴阳也只是对他的偶像王阳明镌刻上“一生伏首拜阳明”,哪至于低贱至“走狗”。后来,又过了百年,另一位大师齐白石,从郑板桥手里接过了“青藤门下走狗”的名号。我这时才有所思地醒悟过来,原来“走狗”并不一定就那么不堪,就犹如“才子”其实是骂人的话。
      似乎在十年前,一夜之间,冒出了很多“小波门下走狗”。于是王小波的大名传至九州。中国的文坛总在淹没和再发现之间摇摆,全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猛地发现了那个叫沈复得书生,又猛地发现了张爱玲,再猛地发现了董桥。我原以为本朝最成功的写作文体是红头文件或者会议发言稿,听信了别人的推荐,去看余华、苏童、贾平凹、王安忆……当然也挺有意思,但却不值得反复地说。痛定思痛后,我觉得郑渊洁是唯一拿得出手的作家。王小波,再一次被人提起时,我完全没有欲望去阅读,鲁迅的杂文、周作人的小品、张爱玲的小说,民国那一代的风韵,我忖度,大概是永远找不回来了。牟宗三说,民国那些“名士”比起魏晋的来,全是假货。到了现在,连假货都不容易找到了。
      后来手边闲钱多了起来,去网上定了一套王小波作品系列,塑料封着的,买回来柜子里一扔就是好几年。昨天手痒,怕塑料封把书皮弄黄了,索性拆开,小说没兴趣看,于是捡起那本《理想国与哲人王》的杂文集来,这个题目我去年研究过,写了一残篇《我们因何迷恋理想国》,摘引如下:
       “罗伯斯庇尔被压上了断头台,民众疯了般欢呼,百日前,也正是这些欢呼声将他送上云端,现在法国人准备迎接那个伟大皇帝地到来了,矮子皇帝君临天下,让早已失控的火热的法兰西变成了即将喷发的火山。这些热烈的背后,那个道德理想国,断垣残壁,一霎那间早已荒芜。理想国的覆灭,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这个世界的倾斜和伪装,促发了一个个向往公平的蓝图国度从纸上走下来,然而被激发的热情火焰又轻而易举毁灭了它,还伴随着百千万颗的头颅,它们被歪斜地垒做一堆,是封禅台或者是坟堆,漆黑,哪怕一丝光亮也刺痛人眼。理想国存于孔夫子柏拉图万年前的追思,存于陶渊明奥古斯丁的描绘,存于何心隐的试验田,欧文的公社,王莽的《周礼》,法兰西的大革命,张载的民胞物与,康有为的《大同书》,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和毛泽东的人民战争。
      ……
      我们区别于禽兽,是因为具有美德还是更加卑劣。显然,孟子和鲁蒲东的观点不一致。承认前者,那么必须解答美德建立起国家的一次次覆灭,或者不愿意暴力的学派,两千年来的理想也做乌有。美德错了,还是我们错了?这还必须反求诸己,问问我们的内心,是否需要美德,需要公平或者需要自由。只有存在一个确定无疑的答案,才有寻求和思考的意义。”
      没想到,翻开王小波的文集一看,bingo,我们的意见完全相同。《理想国与哲人王》《人性的逆转》都让我颔首赞同,《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让人泪下。
      王小波的文字读起来显然充满了快感,生机勃勃。天下文章一大抄,既有珠玉在前,我那残篇也就无意再去缀合补完。
      我觉得,大家如果想到的东西一样,那写许多文章出来显然是浪费纸张和墨水的,因此往往提倡少写点东西,可管不住自己的手,哗啦啦写了一大堆。陈寅恪当年讲课申明,古人讲过的不讲,夷人讲过的不讲,自己以前讲过的不讲。可古往今来,能像他那么牛的人,能有几个呢?
      王小波写的那些思想,显然之前早有,然他既能把文字也写得那么舒服,那后来者再没把握之前还是不要去拿自己慢性自杀,浪费生命。李白犹不为的事,我比李白还牛?自己骗自己意思不大。
      王小波之后,这样的思想也不鲜见,熊逸不就还是这一路么?以熊逸的手段抛弃杂文体式,而转入汗牛充栋的文献典籍中做文章,未尝不是因为王小波的缘故。正如王小波当年的风传,熊逸的著作现在不也是炙手可热?
      所以,我总没觉得自己在学问上有许多遗憾,因为我所写所思,还是有同仁者,比我更加优秀地表达了出来。
      天地之间有如此文章就够了,何必计较是否己出?如不然,我相信王小波不会介意,待我八九十年后,即将入土时,将他的文章一股脑扫进自己的《全集》。
      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
      2009-4-20
      
  •     王小波的写作范式很有趣,往往由一个生动的事件引出某个观点,接着引述自己的插队经历和人生见闻论证这一观点,并穿插东西方文化对此观点的不同态度,最后得出结论,国人弊端多。
      
      虽然风格固定,且重复观点较多,但这种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表现出的清醒头脑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稀少的,读他的杂文,你会不停的会心一笑,没错,这就是我想说的。小波的文字很年轻,但不失睿智,可列为中国年轻人的必读文本。我常常在想,如果他仍然在世,会如何点评这个距离文化大革命越来越遥远的年代。
      
      
      整书摘抄如下:
      
      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起初我以为这是经历了严酷的时期(文革),后来才发现,这是中国人的通病。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不但是中国人,外国人中也有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
      
      这件事使我想到了福柯先生的话:话语即权力。这话应该倒过来说:权力即话语。就以上面的例子来说,你要给人讲五讲四美,最好是戴上个红箍。根据我对事实的了解,红箍还不大够用,最好穿上一身警服。五讲四美虽然是些好话,讲的时候最好有实力或者说是身份作为保证。话说到这个地步,可以说说当年和朋友讨论肖斯塔科维奇,他一说到思想、境界等等,我为什么就一声不吭——朋友倒是个很好的朋友,但我怕他挑我的的毛病。
      
      这个世界上有个很大的误会,那就是以为人的种种想法都是由话语叫出来的。假设如此,话语就是思维的样板。我说它是个误会,是因为世界还有阴的一面。从我懂事的年龄起,就常听人们说:我们这一代,生于一个神圣的时代,多么幸福,而且肩负着解放天下三分之二受苦人的神圣使命,等等。同年龄的人听了都很振奋,很爱听,但我总有点疑问,这么多美事怎么都叫我赶上了。
      
      至于文化革命,有几分像场集体性的癔症,大家闹的和心里想的也不是一回事。当然,这要把世界阴的一面考虑在内。只考虑阳的一面,结论就只能是:当年大家胡打乱闹,确实是为了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
      
      因为话语即权力,权力又是个好意思,所以的确有不少人挖空心思要打进话语的圈子,甚至在争夺话语权。我说我是自愿放弃的,有人会不信——好在还有不少人会信。主要的原因是进了那个圈子就要说那种话,甚至要以那种话来思索,我觉得不够有意思。据我说知,那个圈子里常常犯着贫乏症。
      
      我还有一个终生爱好,就是写小说,但是写好了不拿去发表,同样也保持了沉默。至于沉默的理由,很是简单。就是信不过话语圈。从我短短的人生经历来看,它是一座声名狼藉的疯人院。
      
      我认为,可以在话语的世界里分成两极。一极是圣贤的话语,这些话是自愿的捐献。另一极是沉默者的话语,这些话是强征来的税金。中国的读书人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就是缴纳税金,做一个好的纳税人——这是难听的说法。好听的说法就是以天下为己任。
      
      ——《沉默的大多数》
      
      
      我父亲是一位哲学教授,在五六十年代从事思维史的研究。在老年时,他告诉我自己一生的学术经历,就如一部恐怖电影。每当他企图立论时,总要在大一统的官方思想体系里找自己的位置,就如一只老母鸡要在一个大搬家的宅院里找地方孵蛋一样。
      
      我最赞成罗素先生的一句话: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某种程度的单调、机械是必须忍受的,但是思想绝不能包含在内。胡思乱想并不有趣,有趣是有道理而且新奇。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不幸就是有些人完全拒绝新奇。
      
      恕我直言,能够带来思想快乐的东西,只能是人类智慧至高的产物。比这再低一档的东西,只会给人带来痛苦。而这种低档货,就是出于功利的种种想法。
      
      知识虽然可以带来幸福,但假如把它压缩成药丸子灌下去,就丧失了乐趣。还有人认为,头脑是表示自己是个好人的工具,为此必须学会背诵一批格言、教条——事实上,这是希望使自己看上去比实际要好,十足虚伪。
      
      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总有人想要用种种理由消灭幸福所需要的参差多态。这些人想要这样做,最重要的理由是道德;说的更确切些,是出于功利方面的考虑。因为他们就把思想分门别类,分出好的和坏的,但所用的标准很是可疑。他们认为,加入人们脑子里灌满了好的东西,天下就会太平。假如说,思想是人类生活的主要方面,那么,处于功利的动机去改变人的思想,正如为了某个人的幸福把他杀掉一样,言之不能成理。
      
      在一切价值判断中,最坏的一种是:想得太多、太深奥、超过了某些人的理解程度是一种罪恶。我们在体验思想的快乐时,并没有伤害到任何人;不幸的是,总有人觉得自己受了伤害。诚然,这种快乐不是每个人都能体验到的,但我们不该对此负责任。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要取消这种快乐,除非把卑鄙的妒忌计算在内——这世界上有人喜欢丰富,有人喜欢单纯;我未见过喜欢丰富的人妒恨、伤害喜欢单纯的人,我见到的情形总是相反。
      
      ——《思维的乐趣》
      
      
      现在可以说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中古遗风是什么了。他既不像远古的中国知识分子(如孔孟、杨朱、墨子)那样建立道德体系,也不像现代欧美知识分子跨价值观的立论)价值中立)。最爱干的事是拿着已有的道德体系说别人,如前所述,这正是中古的遗风。倒霉的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已有的道德体系不完备,自己都说不清,于是就哀叹:人心不古,世道浇漓,道德武器船不坚、炮不利,造新船新炮又不敢。
      
      我只能凭思维能力来负这份责任,说那些说得清的事,把那些说不清的事,交付给公论。现代的欧美知识分子就是这么讨论社会问题:从人类的立场,从科学的立场,从理性的立场,把价值的立场剩给别人。咱们能不能学会?
      
      ——《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
      
      
      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所谓不理智的年代,就是伽利略低头认罪,承认地球不转的年代,也是拉瓦锡上断头台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杀的年代,也是老舍跳进太平湖的年代。我认为,知识分子的长处只是会以理服人,假如不讲理,他就没有长处,只有短处,活着没意思,不如死掉。
      
      作为墨子门徒,我认为理智是伦理的第一准则,理由是:它是一切知识分子的生命线。在现代,知识分子最大的罪恶是建造关押自己的思想监狱。信仰是重要的,但要从属于理性——如果这是不许可的,起码也该是鼎立之势。要是再不许可,还可以退而求其次——你搞你的意识形态,我不说话总是可以的吧。最糟的是某种偏激只见主宰了理性,聪明人想法子自己来害自己。我们所说的不幸,就从这里开始了。
      
      ——《知识分子的不幸》
      
      
      在文学艺术及其他人文的领域之内,国人的确是在使用一种双重标准,那就是对外国人的作品,用艺术或科学的标准来审评;而对中国人的作品,则用道德的标准来审评。这种想法的背后,是把外国人当成一个物种,这样对他们的成就就能客观的评价,对本国人则当作同种,只有主观的评价,因此我们的文化事业最主要的内容不是它的成就,而是它的界限;此种界限为大家所认同,谁敢越界就要被群起而攻之。身为一个中国人,最大的痛苦是忍受别人“推己及人”的次数,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都要多。
      
      ——《跳出手掌心》
      
      
      知识分子真正的职责在于对科学和文化有所贡献,而这种贡献不是仅从道德上可以评判的,甚至可以说,它和道德根本就不搭界。
      
      知识分子就该是喜欢弄点学问的人,为此不得不受点穷,而非特意地喜欢熬穷。假如说安于清贫、安于住筒子楼、安于营养不良是好品格,恐怕是有点变态。
      
      我听说有位老先生对贾平凹的《废都》有如下评价:“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不管贾先生这本书如何,老先生言重了。真正的妖孽是康生、姚文元之辈,只不过他们猖狂时来头甚大,谁也惹不起。将来咱们国家再出妖孽,大概还是那种人物。像这样的话我们应该攒着,见到那种人再说。
      
      痞是不好的,但其根源不在道德上。真正的原因是贫乏。没有感性的天才,就不会有杜拉斯《情人》那样的杰作;没有犀利的解析,也就没有昆德拉。作家想要写出不同流俗之作,自己的头脑就要在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再丰富些,而不是故作清高就能解决问题的。
      
      ——《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
      
      
      现在可以说,孔孟程朱我都读过了。虽然没有很钻进去,但我也怕钻进去就爬不出来。如果说,这就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那我就要说,这点东西太少了,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那么多读书人研究了两千年,实在太过分。我们知道,旧时的读书人都能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随便点出两个字就能知道它在书中什么地方。这种钻研精神虽然可佩,这种做法确十足是神经病。显然,会背诵爱因斯坦原著,成不了物理学家,因为真正的学问不在字句上,而在于思想。
      
      ——《我看国学》
      
      
      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
      
      要不是达伽马找到好望角绕了过来,我们还真闲着没事干。从汉代到近代,全中国那么多聪明人,可不都在闲着:人文学科弄完了,自然科学没得弄。
      
      我宁可做个苏格拉底那样的人,自以为一无所知,体会寻求知识的快乐,也不肯做个“智慧满盈”的儒士,忍受这种无所事事的煎熬!
      
      ——《智慧与国学》
      
      
      人应该追求智慧,这对西方人来说是很容易接受的道理;苏格拉底甚至把求知和行善画上了等号。但是中国人却说“难得糊涂”,仿佛是希望自己变得笨一点。
      
      西方人以为,人的主要情感源于自身,所以就重视解决肉体的痛苦。中国人以为,人的主要情感是亲亲敬长,就不重视这种问题。这两种想法哪种更对?当然是前者。现在还有人说,西方人纲常败坏,过着痛苦的生活——这种说法是昧良心的。西方生活我见过,东方的生活我也见过。西方人儿女可能会吸毒,婚姻可能会破裂,总不会早上吃两片白薯干,中午吃两片白薯干,晚上再吃两片白薯干,就去挑一天担子,推一天的重车。从孔孟到如今,中国的哲学家从来不挑担,不推车,所以他们的智慧从不考虑降低肉体的痛苦,专门营造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理论。
      
      在西方人看来,人所受的苦和累可以减少,这是一切的基础。假设某人做出一份牺牲,可以给自己或他人带来很多的幸福,这就是崇高——洛克就是这么说的。孟子不是这么说,他的崇高另有根基,远不像洛克的理论那么能服人。据我所知,孟子远不是个笨蛋。除了良知良能,他还另有说法。他说反对他意见的人都是禽兽。由此得出了崇高的定义:有种东西,我们说它是崇高,是因为反对它的人都不崇高。这个定义一直沿用到了如今。细想起来,我觉得这是一种模糊不清的混蛋逻辑,还不如直说凡不同意我意见者都是王八蛋为好。总而言之,这种古怪的论证方式时常可以碰到。
      
      逻辑学家指出,从正确的前提能够推导出正确的结论,但从一个错误的前提就什么都能推导出来。把无价值的牺牲看做崇高,也就是说接受了一个错误的前提。此后你就会什么鬼话都说能说出口来,什么不可信的事都肯信——这种状态正确的称呼叫做糊涂。
      
      ——《人性的逆转》
      
  •     王小波52年生人,97年去世,他的前半生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动荡,大概的经历是与父亲他们类似的,但对于那段经历描述,却与我从家里长辈口中听到的大相径庭。当然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便是那段时间生活的艰苦。不同的是,长辈们常以此来训斥我们没吃过那份苦,没受过那份历练,不知道好歹。但王小波却认为那些毫无意义,甚至是社会的倒退。不过我也不能否认长辈们的话是错的,王的话他们也不是不认同,不同的只是,王说的很直白,他不怕否定自己,不怕否定自己的过去;甚至自己说自己以前的那段经历一钱不值。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认同他这一点,有的时候不知是出于无奈还是一种调侃,用他自己写给李银河情书里的话来说,“我也坏得很,我总用最刻薄的眼光看人。你千万不要原谅我这个。”对于这句话,我看了仿佛觉得也是在说我自己。用刻薄的眼光来看人,与其说是刻薄,有的时候其实也就是说话或者评价其他人稍微直接一点而已。看了这本书,我很赞赏王小波,其实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说事时一针见血,不喜欢拐弯抹角的。这么一说好像我们都有些离经叛道,都不会正统的中国人的行事方式。对于这样的人,社会好像是不喜欢接纳的,它会动员各种资源来惩罚你,让你回归正道,或者直接让你闭嘴。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想必王小波死之前大概也有类似的想法嘛,毕竟他离开这个世界后才经常被别人提起……
      
  •     就是这本书,白色的封面,十五块找回的那个一块钱硬币或许被放在钱包的角落不知道什么时候用掉了,打印票据可以用来当书签,刚买来的时候夹在最后一页。上面写着,银川湖滨街新华书店,2006年8月23日。时间我忘记了,16点多,或许快17点了,我推测。阳光刚好从二楼窗户斜照下来的时间。
      
      王小波,张楚,卡夫卡,李志。
      看似是毫不相干的人,我却非要把他们扯到一起。可能是我粗浅的看到了那些所谓的精神自由。在自由的硕大的空间中,灵魂可以轻盈的四处飞扬。回头望望这个世界,苦涩的笑,有些心酸,然后转身走开。
      然而我们又走不开,走不到哪里去。你看那些人,他们还是垂垂老去,没有死去的时候为了吃饭而发愁,死去的时候我们再也看不到他们。
      所以看着听着他们,我们总会悲伤。又会沉迷。愈沉迷愈悲伤。这多让人害怕。
      
      从前的我会觉得,你看,像我们这样,活在自己的精神和灵魂中间的人很可悲,自己是自己的太阳,给自己光芒,灼伤自己的双眼。我还庆幸自己,早早的脱开身来,站在圈外嘲笑你,你看,你是个多么愚蠢而自大的傻子。当然,或许你也会以为自己是那个站在圈外嘲笑我太理想的人。
      
      而如今,我站在圈外太久了,我远远的离开了那个理想国,那个自由的疯狂的明媚的国度。我和所有所有的人一样,走在一片混沌之中。我又开始嘲笑这样的人,他们幻想着拥有自己理想的生活,却从来不肯付出那么一点点努力。至少我们都知道,精神、理想、愿望,它们是一道窄门。
      我们走过小路,不能有任何左右的偏差,不能被任何沿途美丽的风景所诱惑,不能让任何鲜艳的东西带走我们一定要保持坚定的心,我们才能在大雾中看清这条路,走进这扇窄门。
      
      后来,我终于明白,我们是因为生在那门内,所以相遇,所以相互依偎。很快,我们自己跳出那围墙,看看外面的世界。最终,我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艰辛,去走向那窄门。
      
      这是一个看似无谓而又充满意义的循环。爱情,生活,精神,追求,人生。无非都是一个个看似无谓而其实又充满意义的重复。
      
      之前我很悲伤,写下这样的开头,一直往后看往后看,看着过去看着回忆,看着那本书,想象着多少年前某一个夏日的午后,我拥有怎样单纯的笑容。
      之后我很惆怅,写下这样的结尾,一直往前看往前看,看着未来看着远方,看着星空,想象着多少年后某一个冬日的夜晚,我拥有怎样沉重的生活。
      
      “生活是脆弱的,其中的乐趣并不多。现在,有个人不提供这种乐趣了,他死了。”
      想想看这本书让我得到太多了。所有的所有。我是该谢谢王小波先生,还是要谢谢你。这句话说出来了还真有点冷漠。所以,还是不说的好。
      
  •     初读理想国与哲人王让人感到思考的无限快乐 我想独立的思考 独立的人格 自由的精神是追求智慧的动力 理性是人生和社会最重要的基石 世上本就没有神圣的东西 被认为神圣的东西往往只会变为鞭打人性的棒子 王小波就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他用他的理性与去追求智慧 他能在动荡的日子安静的思考 看清种种的不理性种种荒唐之处 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更加需要这一种独立与理性 因为我们渴望自由的思考渴望真理
      
  •     王小波的小说有大意思,杂文有点小意思。在书后部分,他与李银河的情书却更引我入胜。或许是我的好奇心使然,或者说的粗俗点——给人以偷窥的快感。不过正经说来,徐志摩给陆小曼的爱信肉麻的很,让人起鸡皮疙瘩;二哥与三三间的文字更优美,情感更默契,让人羡慕。而小波与李银河间的情话涉及了他们的精神交往及志同道合。当然,或许那些只在两个人间的悄悄话只在两人间。从书中得到灵感,随手记下几则小诗,为了将来糊弄马子,备用!
      
      一天有二十四小时呢!
      可我恨不得,
      一天二十五小时,
      都跟你在一起!
      
      天凉了,
      秋天也来了,
      会有落叶了罢?
      想象树叶,轻轻落在
      静静的泥土上,
      就想,
      你的心能落在,
      我默默的心上。
      
      当你从我心里深处浮现,
      就像维纳斯从浪花里浮现,
      一般模样;
      想到这里,
      我的老脸上,
      就泛起了微笑。
      
      当你从我心里浮现
      就像出水芙蓉
      一般模样
      想到这里
      我的老脸上
      就泛起了微笑。
      
      再弄个猛点的。
      
      昨晚做了个梦,
      春梦,
      梦中人是你。
      于是,醒来,
      下身湿湿滴,
      我这样说会下流?
      可我说的都是真话,
      真话不下流。
      
  •      这本是我最喜欢的书,至少每次回家都会翻一下,看了10遍最起码。
       书后面有附情书。情真意切。
  •      《理想国与哲人王》是我读的王小波的第一本书,书从卓越发往石家庄,又从石家庄发回我手上,过程颇有曲折。但历经两人阅读,这种阅读的分享与书中附注的情书精神可以说是遥相呼应。哦,不,这种呼应仅仅只是我的幻想,实际则并不存在。但不管怎样,关于这种思想的阅读分享,极其难得。
        
       至于这本书应该给予什么评价,我只能说,从书中那篇《沉默的大多数》开始,我就读出了王小波同志的愤世嫉俗,不管这种感觉是对还是错(by the way,迄今为止我从未对王小波进行任何资料搜集,当然也包括对他及其作品的评论,所以不知别人怎么说他),至少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我想,“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或者正是他自己的最真实写照。因此书中言论或许尚有失偏颇之处,但这并不影响我阅读,不管观点正确与否,言论是否客观公正,带有思维活动的阅读本身已经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此书涉及大量关于文革的内容,从某个方面来说,文革及其背后的种种正是此书借以铺展的材料,也正因为如此,在思想领域的铺展也给我一种并不够宽广的狭促感。这或者跟我本人生活领域的狭窄不无关系,什么样生活经历的人会有什么样的读后感,这是不容置疑的(希望这话不会太过绝对)。《理》一书的命名提取于其中一个篇章,以西方哲学大师柏拉图和中国古代圣人为标题,这本书已然暗示了此书的论点所在——即关于思想与文化及其衍生的种种。
        
       从作者列举的孔孟朱程等等来看,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哲学(不管是儒学、法学、理学),基本上都不脱伦理道德的范畴。这也从中佐证了作者批判的观点,哲学作为思维活动的其中之一,不应当仅仅服务于伦理道德(即服务于王权贵势),也不一定非要服务于群众生活,但至少不应该脱离实际来立论、宣扬。显然,孔孟朱程所提出的、被中国千百年来尊崇、宣扬的传统观念在此书中,俨然扮演了反面教材的不幸角色(当然,纯属个人见解,反对与否悉随尊便),可是这看起来多么对我胃口。
        
       其中,书中还列举了一系列关于中西方不同文化(包含意识形态、物质形态)的事例,但是在我看来,不管他列举哪种形态的文化,核心不外乎批判中国落后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谴责继承、宣扬并光大这类文化的历史现象(也即文化传统)。当然他也肯定古代智慧,但这种肯定必须建立在这种智慧是理智且对现实发生实际功用的基础上,这种实际功用不是学而优则仕,也不是借此精神镣铐禁锢、奴役百姓的功用,而是有助于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人类文明的高度有点高,我不太好瞻仰,但我身边看到的读好书为了找份好工作的例子却是不少见,或许真的是这样呢。
        
       读过了王小波再回头来看连岳的文章,才真正理解之前关于连岳的评论,称其深受王小波和罗素影响之说。在王小波的笔调里,是一种不乏幽默却睿智的调侃,看起来像是文学小流氓卖口乖,但每一句话都凝聚了思想的厚度和深度,是真真读来会落到心坎上去的(待我闲来无事再附上来吧)。
      
       顺着这种风格阅读完最后一篇杂文《欣赏经典》,本可以划下个完美的句号的,岂料书中竟附注了不少王小波和李银河的情书(更过分的是压根儿没有做任何分割线的提醒)。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本可以”之说并非说我读完通书后有不完美之感,而是指,由于习惯了王小波式的黑色幽默风格来阅读理解他的作品的这种惯性,导致了我在读那些你侬我侬的情书时,无法很好地去体会王小波同志对李银河同志的爱意,以为那些肺腑爱意全是幽默调侃。可见,编录这本书的工作人员真是太高估读者控制惯性思维的能力了。 他自己知道却不告诉别人,随随便便就推己及人,真不厚道。
        
       不管关于这本书的感觉对不对,借用书中的一句话是,“人生活在一种文化的影响之中,他就有批判这种文化的权利”,我读书,书作为我所生活的文化氛围的产物,我也就有对其评头论足的权利。总的来说,虽然并不能完全同意书中所有的观点(这或者跟我受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荼毒太深有关),但这确实是一本让人读来很愉快的书。
      
      
  •     
      王小波是逻辑学家的儿子
      经历过文革
      92年开始写作
      97年去世。
      
      他从来没火过
      但90年代末北京的大学校园里
      有无数的王小波迷。
      十年过去了,
      一代代年轻人通过读他的书成长起来
      他们的文章集节出书
      叫《王小波的门下走狗》
      
      “理科生”
      王小波是由理转文,
      这使他的思维广阔全面。
      不限于文字的漂亮,
      不限于感情的奔放,
      言之有物,
      他曾说:智慧是最美好的事,人都会死,但知道有很多人在追寻智慧本身是个快乐的事儿。
      
      “黑色幽默”
      我最爱王先生的杂文
      超过他的小说
      第一本他的书就是《理想国与哲人王》
      那是一本杂文集。
      他的杂文无论主题为何,
      笔调都是幽默的
      这种笑对人生的态度很洒脱。
      
      “文革”
      文革是王小波最常写的年代
      不仅因为那个时代特殊
      我猜更是因为那十年是他的青春。
      我猜而已。
      不过差不多。
      
      “真实”
      小波先生最讨厌的就是虚伪,
      假道学是他最反对的。
      他很聪明
      能看到泯灭了的和忽略了的
      他喜欢笑嘻嘻地告诉你
      被浇第一桶冷水的猴子就是道德的起源。
      
      “体制外”
      王先生一辈子低调
      90年代初,他从大学辞职,脱离了体制
      成了自由作家。
      我喜欢他的无目的的状态
      听他的采访
      安静的声调,时而调皮,喃喃自语。
      不争强,不好胜的一个人。
      
      
      “自我”
      自我的人多数低调,
      很多他的文章都来源于自我体验。
      有作家说他的小说其实都是自问自答。
      
      “性”
      王先生的作品中“性”是个主题
      他的《黄金时代》写了最健康的性。
      他的《东宫西宫》写了虐恋和性角色互换。
      这可能和他的妻子李银河有关。
      
      “李银河”
      李银河和王小波真很般配
      两个人的神态和语调都很相似。
      看两人的书明白两人为何能走过这么多年
      惺惺相惜。
      《爱你就像爱生命》这本二人书信集
      看到他在爱情中像单纯的孩子。
      
      “怀念”
      人都会死
      顺其自然是最好的死法
      他的突然辞世是怎样的情形
      没人知道
      
      走了的人走了
      活着的人活着
      拥有智慧
      拥有快乐
      就是对他最好的怀念。
  •     大多数人介绍王小波的时候会称其为右派的自由主义者
      
      思想的有选择的自由应该是他真正想告诉大家的
      
      那不妨把他的称号拿下
      
      因为王小波就是王小波,他不属于任何阵营
      
      我们强制的将其划分,只是图个比较的方便而已
      
      他文章的直率和坦白
      
      好像正是我们现在生活所缺少的
  •   楼主的头像跟我认识的两个人用的都一样……纯粹留名……
  •   中国贝粉多啊,CCav的《背影》残害了不少人
  •   其实姑娘。我是但是姑娘。 我总归在这个白昼里清醒了一下,说但是这个世界还没有那么用力到一塌糊涂。
    但是还是继续走下去。
  •   伤感死我了,我加班去了
  •   斯人已逝。
  •   我也看了这本书. 感觉就是在社会动荡的年代, 每个个人的生命都是渺小的. 不论你处于哪个阵营, 都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   是啊,作为一个渺小的个体活在世间实在有很多无奈之处。无法抵抗的因素太多了。大概这就是大家为什么喜欢王小波吧,在种种的限制中追寻生命的自由、美丽与尊严。
  •   成王败寇吧……
  •   龙应台的这本书很不错 喜欢的朋友可以找我要 私邮 我的是简体字版的 但没有图片
  •   出简体字版了?
  •   是的啊 在此再次感谢豆友江小鱼给我简体版
  •   哪儿有啊?是电子版么、
  •   人相食, 民易子兒食 的事 在我朝 不少見了吧 ,如果了解歷史的話, 最近的大規模的 恐怕是 老毛子 當朝的 19XX--19XX 年了吧
  •   宽容与幽默是小波的特点 把你文章里的定性用语去掉 我还是可以和你讨论一下的
  •   楼主不中庸
  •   您也就读过郭教母的书和安妮宝贝的书吧,别在这扯淡了,您看过几本王小波的书,就在这叫嚣?
  •   王小波的书,我看过一本,就是青铜时代,具体内容已忘,当时初中数学课上当黄书看来着。小波文笔太差了。没什么意思。
  •   书分3种,LS明显把王小波的书当床头书看。呵呵
    不过貌似我也是把王小波的书当床头书,不知道是我低俗还是书低俗。
    -。-
  •     您也就读过郭教母的书和安妮宝贝的书吧,别在这扯淡了,您看过几本王小波的书,就在这叫嚣?+1
    。都懒得和你讨论,留个言说明您文笔不错
  •   王小波早生几年,而你只是晚生几年。
  •   全是盖棺定论的句子
    论点有了 论据呢?
    观点不评价了 见仁见智
    但老拿小波和她老婆床上的事儿说事儿
    有意思吗?
  •   全盘否定了?上大学的时候邻班有个特立独行的同学,看他的小说看得直咧嘴笑,有次抓住我非要给我上一课,是不是后遗症?
  •   扯淡吧
    鸡蛋里挑骨头似乎是中国人的传统,打到别人来彰显自己的牛逼
    伟人被骂的多了,但是仍然是伟人,而骂人的,没几个被记住的
  •   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利。  “王小波的书,我看过一本,就是青铜时代,具体内容已忘,当时初中数学课上当黄书看来着。小波文笔太差了。没什么意思。”
    你就看了一本书就这么下结论未免。。。。
  •   文章很好,评分很妙。
    楼猪好样的。
  •   郑渊洁说,随便拿起一本书,五分钟之内不能吸引你,对你来说,这就不是一本好书。我好歹看了一本。所以我有权利说,王小波的中文水平太烂,说话啰嗦,行文拖沓,是娘们做派,王小波是王娘们。王树理是山药蛋派,王小波是伪娘派。
  •   波大波小,都有烦恼,大波小波,都是传说。
  •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所谓“文学”,很难有统一的评价。
    我看过王小波的大多数作品,感觉他近年来确实被捧得过了,但也还没有楼主所说得那么不堪。
  •   谢谢楼主打的五星。就像是给自己狠狠打了一巴掌。
  •   楼主我对任何东西都打五星。再说了,反面教材也需力荐。
  •   顺应着lz您的逻辑,我也来推荐一下lz的这篇文。
  •   王小波的书卖的比余秋雨的便宜,郭敬明是不如王小波的,因为王小波的书迄今尚未被发现有抄袭的现象。还有就是没有必要拿别人的病和家事说事。
  •   拿自己的價值觀評價別人的東西很正常 但是拿出來現 就很二了
  •   一个只读过王小波一本书的人在这里大放阙词,简直可笑之极。
    所谓井底之蛙。
  •    王小波的书看了几页,没看的下去
      他的某些影评还不错
      我倒是喜欢他老婆的某些作品
    另外楼主的文笔不错,我看完了全文哈
  •   “在中国文学史上,由于王小波早生了几年,乘虚而入,小有人气,能跟郭敬明打个平手,但终归比不上安妮宝贝更像个宝贝。在中国文化史上,王小波这个波真的太小了,论中学西学印度学,真不知道只会写点黄色小说的王小波算哪一波。”
    楼主最后一段话拿王小波和郭敬明安妮宝贝比较彻底暴露了您的肤浅。
  •   我看了两段以后发现LZ的文章不吸引我,但是心想下面的骂声还是很吸引人的。
    我也来对本文盖棺定论——楼主定为想凭借骂人让别人注意自己的众多90后之一,恩,肤浅,哈哈!!~~
  •   大家都来推荐本文啊,宽容点~ 顶顶!
  •   您能区分什么是黄色小说和什么是严肃小说吗?黄色小说是以那个方面为目的,但是严肃小说里面写到性却是为了还原生活,然后在真实生活中表现主题。您能区别什么是真实生活和幻想吗?以你这片文章透露出来的智商我觉得您不能。。。。。。
  •   也许小波真的不够好,可是我却找不到比他更好的,哭哇。
  •   如果你说文笔不好,请举出文中的具体语言,并说出怎么不好。你连王小波的文笔特点都没讲出来,这么泛泛的谈真没劲。每个人可以有自己心中的好作家和不好的作家,人身攻击不可取。王小波的文笔在中国白话文坛上堪称一绝,杂文刀刀见血,用黑色幽默来陈述苦难。青铜时代我也没怎么看懂,但是那种语迷宫般的语言和想象力还是让人惊奇不已。
  •   王小波的文笔特点就是啰唆。还刀刀见血,怪不得他的走狗不看他月经都不来
  •   哥们,你怎么这么喜欢骂 王小波,,——他又不是郭敬明。
  •   王小波啰嗦?你就是在哗众取宠。怎么啰嗦你有本事就举些例子。王小波因其文笔获得过台湾文学最高奖。我不反对您有个人欣赏取向,但是这么肆无忌惮的粗鄙的毫无实质的无聊的自作聪明的批评我看不下去。您的批评要是能文学点,有深度一点我会正经和你讨论的。您还是省省吧。
  •   楼主真牛!
  •   哥们,你怎么这么喜欢骂 王小波,,——他又不是郭敬明。
    +1
  •   文章很好,评分很妙。
      
      楼猪好样的。
    +1
  •   虽然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   装B党都以为自己装的不是B。
  •   论点先不论对错,lz有点为骂而骂了。这点我反对。
  •     如果纯粹为批评而读,那么每一个论点请清晰的提出有力的证据;
      
      如果纯粹为了愉悦自己而读书,楼主既然不喜欢还读那么多本,够二,读了那么多本,还看不懂,更二得不像话;
      
      呵呵,二的人总能在某个点,愉悦了我:)
  •   大家还回贴干嘛?对于装B党,别人的回应、关注就是阳光与食粮,管他是赞还是贬,越多人关注就越High,越High越二。如果没有人理他们,闷骚的装B党就痛不欲生了,跑去当芙蓉男了。
  •   呵呵,给他们粮食和阳光也没关系啊。无所谓。要淡薄,要豁达……
  •   深得小波精髓的走狗~ 赞一个。
  •   我折服了
    一点都提不起兴致了....
  •   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
    ----------------------------------------
    同乐同乐
    我也很高兴……
  •   多看看小波的文章,至少可以少说点以后想起来自己脸红的话~:)
  •   这本书我碰巧也是前几天看的,似乎插队的生活成了他写作的一个源泉,尤其是那只特立独行的猪,有意思。。。
  •   一楼正解~
    to wind:很早以前买过他的《沉默的大多数》,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的,好书啊!最近想配齐陕西师大这套文集,就买了《理想国和哲人王》还有《个人尊严》,这两本加起来实际上等于《沉默的大多数》。。
  •   看了小波的杂文,就很想找罗素的书来看,因为他几乎每篇都要来上这么几句:“罗素先生说过……”
    于是又上当当订了两本罗素的《自由之路》和《中国问题》
  •   看书就这样,由点到面的,看了一本里面介绍了其它的作者或书,就想找来看,这样下去怕是越来越收不住啊!罗素的书我基本上也没看过,最近打算找他的《西方哲学史》。。。
  •   西方哲学史非常好,入门必读 当当现在七几折,还是比较划算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