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97-3-1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岂之,史念海,郭琦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华民族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悠久的、绵延不断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明,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安葬于今陕西省黄陵县桥山;距今6000年左右,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存——西安半坡遗址——向我们提供了关于半坡氏族社会的全景。当时,先民们“以农业生产为主,同时也饲养家畜”。除此,陕西省临潼县附近发现的姜寨遗址、宝鸡地区数百处仰韶文化遗存,以及陕北仰韶文化遗存的发现,都证明远古炎黄时代先民们已经过着农业为主的生活。这说明原始农耕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肇始的物质基础。当中国历史发展到公元前12世纪末,已进入稳定的农耕时期,这个时候,在陕西的渭水流域,周人开始扮演历史的主角。
内容概要
《陕西通史8》主要内容:中华民族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悠久的、绵延不断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明,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安葬于今陕西省黄陵县桥山;距今6000年左右,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存——西安半坡遗址——向我们提供了关于半坡氏族社会的全景。当时,先民们“以农业生产为主,同时也饲养家畜”。除此,陕西省临潼县附近发现的姜寨遗址、宝鸡地区数百处仰韶文化遗存,以及陕北仰韶文化遗存的发现,都证明远古炎黄时代先民们已经过着农业为主的生活。这说明原始农耕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肇始的物质基础。
作者简介
张岂之,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所所长,中国思想文化史专家。江苏南通人,生于1927年11月。1988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89年10月荣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988年12月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博士生指导教师。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考入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读研究生。1951年在重庆教育学院任教。1952年在西北大学从事教学工作,1980年晋升为教授,198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曾任西北大学历史系主任(1978年8月至1984年9月),西北大学副校长(1983年9月至1985年5月),西北大学校长(1985年4月至1991年8月)。现任西北大学名誉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史念海(1912-2001),教授。山西平陆人。1936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历史系。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立编译馆副编审,兰州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1948年后,任西北大学、西安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及唐史研究所所长、副校长,陕西省历史学会第一届会长,民进中央委员、陕西省委主任委员。1956年获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中国的运河》、《河山集》(一至九集〈第九集为遗著〉),与顾颉刚合著《中国疆域沿革史》。郭琦,西北大学前校长(1978.6-1982.3.22)、党委书记(1978.6-1984.7.19)。四川乐山人,生于1917年7月。青年时期曾就读于成都师范学校和四川大学中文系。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民国初年的陕西政局第一节 民国时期在陕西的开端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和陕局逆转第三节 陆建章督陕和陕西民党酝酿武装讨袁逐陆第四节 讨袁逐陆战争的发动及其结果第二章 陈树藩督陕和陕西靖国军第一节 陈树藩依附皖系主政陕西第二节 陕西靖国军的兴起第三节 陕西靖国军领导的护法倒陈运动第四节 停战划界与靖国军辖区的建设第五节 “五四”运动和陕西人民倒陈运动的高涨第六节 阎相文、冯玉祥督陕和陕西靖国军的终结第三章 直系军阀刘镇华统治下的陕西第一节 刘镇华独揽陕西军政大权第二节 刘镇华统治下的陕西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第三节 陕西人民的驱刘斗争和爱国群众运动第四节 胡憨战争和刘镇华被迫离陕第五节 吴新田接替刘镇华在陕西的短暂统治第四章 轰轰烈烈的陕西国民革命运动第一节 国共两党在陕组织的建立及合作的形成第二节 李虎臣主陕和艰苦卓绝的西安反围城斗争第三节 国民军联军入陕和西安解围第四节 陕西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第五节 国民党在陕西清党反共和陕西国民革命运动高涨局面的结束第五章 国民党在陕西统治的建立和陕西政局的演变第一节 国民党南京中央政权建立初期的陕西政局第二节 杨虎城主陕和陕西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第三节 蒋、杨矛盾的发展及邵力子主陕第四节 陕甘当局对陕北红军的军事“围剿第五节 国内政局在陕西的急剧演化——西安事变第六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陕西第一节 全面抗战爆发后的陕西形势第二节 保卫河防和防空、支前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陕西经济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陕西文化教育第五节 国民党在陕西反共摩擦的升级和内战准备的加紧进行第七章 国民党在陕西统治的崩溃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的陕西形势第二节 蒋介石、胡宗南在陕西的军事“剿共”及其节节失败第三节 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和中共地下党领导的群众斗争第四节 西安解放和胡宗南部的溃退与覆灭大事年表
章节摘录
第三节 陕西人民的驱刘斗争和爱国群众运动陕西人民反对刘镇华的斗争,从民国7年(1918)年刘镇华入陕时即已开始,不过当时主要矛头还是对准陈树藩。民国10年(1921年)7月陈树藩下台后,刘镇华遂成为众矢之的,到刘镇华独揽陕西大权后,陕西人民的驱刘斗争一浪高过一浪,从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陕西人民驱刘斗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旅外陕籍学生起着主要骨干作用。民国10年(1921年)10月,旅京的陕西进步学生刘天章、李子洲、杨钟健、杨晓初、赵国宾、刘含初等,正式组成了以陕西地方为对象的刊物《共进》杂志社,同年10月创刊问世,次年10月又成立了政治性社周——共进社。共进社和《共进》杂志明确把政治改造当作社会改造的先决条件,一开始就集中全力对准当时统治陕西的直系军阀刘镇华猛烈开火。它开辟专栏,以各种体裁,大量刊登驱刘文章,对刘镇华祸陕罪行进行无情揭露,号召陕西人民通过“罢税、罢工、罢市、罢学”等运动“群起而攻之”。在长达8000多字的《去刘篇》中,明确指出“去刘乃是解决陕局,真正解决陕局的唯一——第一步——方法。
编辑推荐
《陕西通史8》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