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丰碑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银全 主编  页数:194  字数:231000  

前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部中华民族反对封建统治、抗击外族侵略、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雄伟画卷,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在长期的艰苦岁月里,无数革命英烈、志士仁人,心怀救国救民的理想,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冲锋陷阵、英勇奋斗,献出了鲜血和生命。他们在创建新中国的伟大历程中,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为了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根据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组织评选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的英雄事迹,我们组织编写了《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历史丰碑》,目的是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升华我们的爱国热情,升华我们的无限忠诚,升华我们的理想信念,升华我们的坚强意志,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100位英雄,100个故事。他们中有“铁肩担道义”的共产党人,也有不畏强权,勇敢抗争的民主斗士;有扬威异域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也有英勇杀敌的战斗英雄;有归国参加保卫祖国战斗的爱国华侨,也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国际友人。从刑场上的婚礼的周文雍和陈铁军夫妇到“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的夏明翰,从“爱国、民主、进步”人士李公朴到民主革命斗士闻一多,从爱国华侨陈嘉庚到国际友人埃德加·斯诺,从“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他们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他们经受了种种考验。就在那皮鞭的撕咬、鲜血的飞溅、烈火的焚烧中,真理与谬误,正义与邪恶,民主与专制,人性与兽性进行着殊死较量。他们用“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的爱国情怀;用“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的忧患意识;用“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献身精神,撑起了人民共和国的铮铮脊梁,铺下了民族复兴之路的块块基石。他们精神不朽,火种不灭。那浩然正气和耿耿英魂,牵引着中华民族疾行的脚步。他们是神圣的,他们是光荣的,他们是无可替代的。这就是中国丰碑!  100位英雄,100座丰碑,铭记着英雄的名字和事迹,支撑着共和国这座高耸如云的大厦。这丰碑是精神的凝聚,思想的旗帜,永远飘扬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这丰碑是光荣的记录,英雄的赞歌,永远唱响在十三亿中国人民的记忆中。  百年风云,沧桑巨变,无数忠魂,精神永驻。他们怀抱崇高信仰,熔铸忠信义勇,秉持民族气节,百炼成钢。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站在时代的最前列,不屈不挠,视死如归。他们的英雄本色和精神品格——辉煌与苦难,奋斗与牺牲,理想与信念,将永远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我们必须牢记革命先辈的遗愿,承载今人的理想与重托,履行神圣而光荣的使命。我们要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踏着英雄的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筑起新的时代丰碑!  在编写英模事迹的过程中,那种震撼和感动使我们的灵魂又一次被洗礼。在他们身上,共同的东西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纯洁高尚的人生境界。他们的英雄壮举,震撼乾坤。他们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都能始终保持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豪迈气概。经过历史的风霜和时间的沉淀,他们已经化作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  对英雄的缅怀,就是最好的教育。  本丛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劳动成果,谨在此一表谢忱。  由于水平有限,本书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内容概要

朱银全主编的《历史丰碑》的目的是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和发扬革
命先烈的精神,升华我们的爱国热情,升华我们的无限忠诚,升华我们的理 想信念,升华我们的坚强意志,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历史丰碑(5)》讲述了:为民主革命而献身的战士——李公朴;民 主革命的斗士——闻一多;忠心耿耿,为党为国——关向应;生的伟大,死
的光荣——刘胡兰;特级侦察英雄——杨子荣;爱兵模范,杀敌英雄——王 克勤;舍身炸碉堡——董存瑞;人民炮兵奠基人——朱瑞;传递红色电波的
伟大战士——李白;爱国将领——杨虎城等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

书籍目录

为民主革命而献身的战士——李公朴
民主革命的斗士——闻一多
忠心耿耿,为党为国——关向应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
特级侦察英雄——杨子荣
爱兵模范,杀敌英雄——王克勤
舍身炸碉堡——董存瑞
人民炮兵奠基人——朱瑞
传递红色电波的伟大战士——李白
爱国将领——杨虎城
中国的丹娘——江竹筠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
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
军歌之父——郑律成
当代花木兰——郭俊卿
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
中国的保尔——吴运铎
模范红嫂——明德英
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张学良
胶东民兵英雄——于化虎
后记

章节摘录

  集美小学的开办,虽然仅仅是个开端,但它很快就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首先是本校的学生不断增加,接着是全县及邻近一些地区也想办学。小学教育开始发展起来了。而小学要发展,首先需要师资。于是,在1916年已经南渡新加坡的陈嘉庚决定创办师范和中学。他派遣胞弟陈敬贤回到集美,建造规模宏大的校舍,聘请优秀校长和教师,招收贫寒学生,规定:“中学生只交膳费,学宿费均免。师范生膳费亦免。各生不拘师、中,所需被席蚊帐,概由校中供备,以资一律。”如此慷慨供养全体学生,不但在私立学校中所仅见,就是公立学校,也极少能办到。当时闽南一带不知有多少贫寒子弟因此得到就学机会。  建造校舍、聘请教师、供养学生,这数以十万计的经费从哪里来呢?原来,代父还债后的陈嘉庚,在企业经营上有了惊人的发展,首先是橡胶业。从1911年到1918年,单橡胶业就获利170万元。除橡胶外,陈嘉庚又在1914年欧洲大战发生时,看准航运业必获巨利,先后租轮船4艘,购巨轮两艘,近航南洋各线,远航欧、非各国,4年间获利160万元。加上黄梨业、米业等,合计入项达450万元。集美师范、中学、小学建校舍及开办费、常年经费,以及其他义捐和少量家费共用去50万元。这样,至1918年底即代父还债后的第10年,陈嘉庚已拥有资产400万元。  1919年,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陈嘉庚在厦门浮屿陈氏宗祠邀集各界人士开会,大声疾呼:“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唯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耳。若并此而无之,是置国家于度外,而自取灭亡之道也。救亡图存,匹夫有责。以四万万之民族,决无甘居人下之理。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接着,他宣布决意创办厦门大学,当场认捐开办费100万元,经常费用300万元,合计400万元,与他的全部家财刚好相等。到1925年,他已拥有橡胶园1.5万英亩,成为华侨中最大橡胶垦殖者之一,被称为新加坡、马来西亚橡胶王的四大开拓者之一,资产达1200万元。  他首创橡胶制品大规模生产,促进了侨居地民族工业的发展;他开辟了橡胶制品和其他制品直接输出的国际市场,在华侨中第一个打破英国垄断资本的垄断局面;他还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企业家和技术人才。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历史丰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