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崔义中,华艳君 著  页数:259  

前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我国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的一门政治理论必修课。本书是为适应网络教育本科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需要而编写的。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最显著最集中的体现。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帮助他们确立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从来就是一个开放、鲜活的理论体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更新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实践过程。一部中国革命的历史,就是一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历史。这一历史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产生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其标志就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诞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中,产生了四个理论成果一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过去一个时期,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独立性,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是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别讲授的,并已经成为一种教学习惯和课程定势。这种状况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决定有其必然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理论提出以后,越来越多的理论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发现这种分讲模式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一脉相承、联系紧密的理论。

内容概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全书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二部分介绍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三部分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第四部分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表述,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内容;第五部分综合论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和保证:包括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既可作为高等学校网络教育的教材使用,也可供其他院校相关专业作为教材选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第一节 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第二节 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基本经验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与经验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与基本纲领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建设,发展民主政治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构想和实践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第二节 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第三节 “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主义统一战线第三节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第二节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三节 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传人中国,要使它能为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这也就是毛泽东强调的要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照搬,也不是对中国文化的复制,而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有机结合进而达到融合,用中国优秀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来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而得以生长和繁荣起来。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伟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正确理论体系,它的主要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