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静云,潘宝峰 编 页数:251
前言
《道路勘测设计》网络教育纸介教材是遵照2007年9月28日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关于加强现代远程教育文字教材楚设的意见》,以本课程网络课件的教学大纲为基础进行编写的。本书结合主讲教师和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在章节安排、内容取舍上,力求满足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服务的要求。 本教材是为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的网络教育、成人教育的高中起点专科学生编写的。适于学生自学,也可用于授课,同时也可作为从事道路桥梁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全书共分十一章。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编者充分考虑网络教育特点,力求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深入浅出、删繁就筒、通俗实用。以最新的标准和规范为依据,着重阐述了与道路设计有关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 本教材第1、7、8章由大连理工大学潘宝峰副教授编写,第2、3、4、5、6章由辽宁工业大学曹春阳副教授编写,第9、10、11章由大连民族学院彭永恒教授编写。全书由潘宝峰副教授主编并统稿,由大连理工大学陈静云教授主审。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翟钢军院长、资源建设中心吕盈主任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书后所列书目,从中吸取了许多有益的内容,在此向各位编著者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谬误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道路勘测设计》网络教育纸介教材是遵照2007年9月28日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关于加强现代远程教育文字教材建设的意见》,以本课程网络课件的教学大纲为基础进行编写的。本书结合主讲教师和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在章节安排、内容取舍上,力求满足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服务的要求。 本教材是为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的网络教育、成人教育的高中起点专科学生编写的。适于学生自学,也可用于授课,同时也可作为从事道路桥梁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1.1 道路运输概论1.1.1 早期道路的产生和发展1.1.2 现代道路及道路运输1.2 道路的分类、分级与技术标准1.2.1 道路的分类1.2.2 公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1.2.3 城市道路分类与技术分级1.3 道路的基本组成1.3.1 公路的基本组成1.3.2 城市道路的组成1.4 道路勘测设计程序1.4.1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1.4.2 计划任务书1.4.3 勘测设计阶段的划分1.4.4 设计文件的编制1.5 道路设计管理与设计控制强制性条文1.5.1 道路设计管理1.5.2 道路设计控制强制性规范条文习题第2章 汽车行驶理论2.1 汽车的一般构造及主要技术参数2.2 汽车的动力、行驶阻力及行驶条件2.2.1 汽车牵引力的产生与传递2.2.2 汽车的行驶阻力2.2.3 汽车的行驶条件2.3 汽车的动力特性2.3.1 动力因数和动力特性图2.3.2 车速特性2.3.3 气车的爬坡性能2.4 汽车行驶的稳定性2.4.1 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2.4.2 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2.5 汽车的制动性能2.5.1 汽车的制动过程与制动力2.5.2 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2.6 汽车运行的经济性2.6.1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2.6.2 汽车运行经济性习题第3章 交通量与通行能力3.1 交通量3.1.1 交通量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3.1.2 设计交通量3.2 行车速度3.2.1 行车速度及其影响因素3.2.2 平均速度3.2.3 设计速度3.2.4 运行速度3.3 交通密度与车头间距3.4 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3.4.1 通行能力3.4.2 服务水平3.4.3 影响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因素3.5 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3.5.1 高等级道路基本路段3.5.2 高等级道路基本路段的实际通行能力3.5.3 信号交叉口习题第4章 平面设计4.1 直线4.1.1 直线的线形特征4.1.2 直线长度限制4.1.3 直线设计要点及运用注意问题4.2 圆曲线4.2.1 圆曲线的几何要素4.2.2 圆曲线半径的计算公式与影响因素4.2.3 圆曲线最小半径4.2.4 圆曲线半径的确定4.3 缓和曲线4.3.1 设置缓和曲线的条件和目的4.3.2 缓和曲线的性质4.3.3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4.3.4 直角坐标与缓和曲线常数4.3.5 缓和曲线的省略条件及应用4.4 平曲线超高4.4.1 平曲线上设置超高的原因和条件4.4.2 圆曲线上全超高横坡度的确定4.4.3 超高缓和段4.5 平曲线加宽4.5.1 平曲线上设置加宽的原因争条件4.5.2 加宽缓和段4.6 中桩坐标的计算4.6.1 测量坐标系统4.6.2 中桩坐标计算4.7 行车视距4.7.1 视距的种类4.7.2 停车视距4.7.3 超车视距4.7.4 各级公路对视距的要求4.7.5 视距保证4.8 平面线形设计要点4.8.1 平面线形设计一般原则4.8.2 平面线形组合类型4.9 公路平面设计成果4.9.1 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4.9.2 逐桩坐标表4.9.3 路线平面设计图习题第5章 纵断面设计5.1 纵坡及坡长设计5.1.1 汽车行驶与道路纵坡的关系5.1.2 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和坡长限制5.1.3 缓和坡段5.1.4 平均纵坡5.1.5 合成坡度5.2 竖曲线设计5.2.1 竖曲线5.2.2 竖曲线的最小半径5.2.3 竖曲线的设计和计算5.3 爬坡车道5.3.1 设置爬坡车道的条件5.3.2 爬坡车道的设计5.4 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5.4.1 视觉分析5.4.2 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5.4.3 线形组合特征及注意问题5.5 纵断面设计与纵坡设计5.5.1 纵断面设计方法5.5.2 纵坡设计方法与步骤及注意问题5.6 纵断面设计成果5.6.1 纵断面设计图5.6.2 路基设计表习题第6章 横断面设计6.1 路基横断面6.1.1 标准横断面6.1.2 典型横断面6.2 道路建筑限界与道路用地6.2.1 道路建筑限界6.2.2 道路用地6.3 路基边坡6.3.1 路堤边坡6.3.2 路堑边坡6.3.3 护坡道6.4 路拱6.4.1 路拱横坡度6.4.2 路肩坡度6.5 横断面设计方法6.6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6.6.1 横断面面积计算6.6.2 土石方数量计算6.6.3 路基土石方调配6.7 横断面设计成果6.7.1 路基横断面设计图6.7.2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6.7.3 路基设计表6.7.4 路基土石方计算表6.7.5 其他成果习题第7章 选线7.1 概述7.1.1 选线原则7.1.2 选线的步骤……第8章 定线第9章 道路交叉设计第10章 公路路线计算机辅助设计第11章 新建公路勘测设计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由上述特点决定,道路运输可在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之间架起桥梁,减少中转、装卸环节,方便人民群众,既是一个独立的运输体系,又是对铁路、水运、航空运输及其集散客货运输方式的补充。道路运输在中短途和实现“面”上运输方面有较大优势,在厂矿企业内部及城市交通中为主要的运输方式。道路运输是唯一能兼顾运输中多方面基本要求的运输方式,这是当代运输得以高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2)道路运输的地位与作用 道路运输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实现物质产品和人员交流,是确保社会生产和活动正常的基本条件之一。它以活动的广泛性和机动灵活性,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一个国家的发展有赖于地区间(包括城区间)、部门间、企业间经济联系的扩大,通过经济联系实行互通有无,以确保它们分工协作,共同发展。这些联系必须借助道路运输及其他运输方式来保证它们的存在与发展。 货物由生产地到消费地,旅客由出发地到目的地完成运输过程,一般需要几种运输工具分工协作,才能完成并达到经济、合理、有效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总是离不开道路运输的衔接、补充和纽带作用。由于道路运输的灵活性和深人性,才把各种运输方式连接成网,成为一个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充分发挥运输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和综合运输效益。道路运输的这种独特作用,是其他各种运输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道路运输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催化剂。经济发达国家,其交通运输特别是道路运输必定十分发达。因此,道路运输发展水平是衡量和反映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的修建,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道路运输事业的振兴,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花大力气发展生产力,降低运输成本。各国汽车平均载重在不断增加,汽车行驶速度也在不断提高,为适应各种货物的不同交通运输,尤其要发展道路运输。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