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柳中权 页数:299
Tag标签:无
前言
收进这个集子的大部分文字,是我从教学岗位退下来以后在报刊和参加学术会议发表的文章。朋友们曾善意地提出,“当下,谁还会看你的文章?!”答日:“留给自己看。”离休后的20年间,与其说是对社会学这门新兴科学的执著追求,不如说是追随费老开创的脚踏实地,立足国情,“从实求知”的学术风格和足迹,坚持每年至少有一个月时间下基层进行调查研究。以平民心态,倾听百姓声音,追踪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城乡社会变迁轨迹,捕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城市化、小城镇建设、社区发展、精神文明建设、青少年健康成长、人口老龄化以及婚姻家庭等热点问题,从社会学视角探索新思路。时不时地发些议论,发表些文章,是耶,非耶,是对还是错?现在把它编辑成册集结出版,注明原出版单位和时间,文字一般不作改动,真实地反映作者当时的认知水平和研究状况。用句网上时髦的话说,拿出晒一晒。八十三叟静下心来,杯茶品茗,自我“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反身而诚”岂非人生一大快事。过滤万千尘世浮华,留下一份耕耘回甘。 把《追逐第二个春光》几篇散文编入文集作为代序,无非是表露一个老人追随中国社会学30年重建蹒跚学步的心路历程。
内容概要
《“城市与人”的社会学叙事》以平民心态,倾听百姓声音,追踪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城乡社会变迁轨迹,捕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城市化、小城镇建设、社区发展、精神文明建设、青少年健康成长、人口老龄化以及婚姻家庭等热点问题,从社会学视角探索新思路。时不时地发些议论,发表些文章,是耶,非耶,是对还是错?现在把它编辑成册集结出版,注明原出版单位和时间,文字一般不作改动,真实地反映作者当时的认知水平和研究状况。用句网上时髦的话说,拿出晒一晒。八十三叟静下心来,杯茶品茗,自我“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反身而诚”岂非人生一大快事。过滤万千尘世浮华,留下一份耕耘回甘。 。
作者简介
柳中权,曾用名肖柳,1928年3月19日(农历二月初二),出生于辽宁省义县巨粮屯乡西海粮屯村,满族。1946年9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锦铁马云飞地下党支部”),1948年11月至1950年5月,就读于国立长白师范学院语文系(北平),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系(长春)。 1949年3月~1950年5月于东北大学(长春)三部三班参加思想政治学习。 1950年5月~1958年8月,任东北师范大学教学研究室、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助教,马列主义业余大学(教职员)办公室主任,中共长春市委政策研究室调研员。 1958年9月~1979年10月,吉林日报长春记者站站长、吉林省七O油田政治部副主任、吉林石油报副社长总编辑。 1979年中国恢复社会学学科后,在老一辈社会学家费孝通、王康教授的指引下,参与中国社会学学科的恢复与重建。1981年5~7月,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费孝通先生主办第2期社会学讲习班学习,发表《为创建中国的社会学而努力》论文,提出“如何创建具有中国特点和风格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或社会学的中国学派,乃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职责,任重而道远。”(上海《社会》1981年创刊号)。1982年5月,筹建吉林省社会学学会,当选为副会长,秘书长。 1979年11月~1988年8月,任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副主任、社会学讲师,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城市社会工程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1988年9月,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区域及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教授。2003年3月至今,任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和地方社会科学基金及软科学资助重点课题:中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海口卷(1989~1992)、关于大连未来城市形态研究(1993~1994)、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研究(1999~2000)、辽宁省城市化与小城镇建设研究(1998)当前城镇社区建设几个热点问题研究(2007)、大连城镇空巢老人生存状态与生活质量研究(2006~2007)等多个项目。相继获辽宁省社会科学省级优秀论文一等奖、省“五个一”工程奖(集体)等十多项奖励。1998年3月,中共大连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授予“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称号与奖励。2003年获大连市委市政府咨询委员会“咨询先进个人”称号。 兼职: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特邀理事(2000年6月至今),中国社会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1982~1985年),中共大连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会委员,大连市老年学学会理事,东北财经大学客座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学博士生论文导师(1996~1998年),大连市社会学学会名誉理事长。 著述:《简明妇女儿童百科词典》(主编),《中外城市知识辞典》(“城市社会”分主编),《中国国情丛书·海口卷》(第一副主编),《文明城市论》(编委,第九章撰稿),《向社会福祉跨越——中国老年社会福祉研究的新视角》(主编),《居住福祉学的理论构筑》(作者在日本福祉大学的演讲,译成日文,2007年7月由日本东信堂出版)。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城市记忆城市叙说的故事,是人的故事/3确立“大都市带”新的空间结构战略思想/8中国改革开放与五大城市带的崛起/17文明城市评估标准、发展规律及其借鉴/24塑造海口未来城市形象/27一座新兴城市的崛起及其人文精神/32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41现代服务业:大连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45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49诚信是构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序运行机制的基石/53试论推进中心商务区(CBD)改造与建设的价值取向/6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大连市后石村坚持新型合作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调查报告/66在传统与现代融合创新语境下思考城市的历史走向/77《向社会福祉跨越》前言/84第二部分 心灵蜕变试论市民社区意识的培育和加强城市文化氛围建设/91海口市民亚文化——信仰民俗的变迁/98龙年话竞争——新春时节的社会学思考/101中国现代家庭伦理道德体系重构/108社会整合与和谐社会建设/117现代公民意识培育与和谐社会建设/126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与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134“空巢”老人家庭剧增与社区服务缺失研究/145建立“空巢”老人社区生活支持体系的研究/150大连城镇“空巢”老人生存状态与生活质量调研报告/157城市社会学视野的社区发展研究/165发挥人才优势创新发展模式/174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职能中转换出来/178“季节性集团移居”以及社区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中国大连蚂蚁岛的居住福祉田野调查/182第三部分 记忆碎片为创建中国的社会学而努力/189日本现代化的社会机制/191日本社会比较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在澳大利亚召开/198浅谈澳大利亚社会学“本土化”取向/200澳大利亚女社会学家琼·马丁/205论家风/207现代社会的特征和日本社会(译文)/210《军事社会学》序/217难以忘却的伤痕——追忆1945年在日军841部队劳工营的一段往事/222义州柳氏家族史料拾遗/226对孩子说破生死——《半岛晨报》记者专访青少年自杀问题与社会特型/228走近“国际名城”——《大连日报》记者专访/232离婚率居高不下与社会转型——《半岛晨报》记者专访/235以社区为纽带密切邻里关系——《大连日报》记者专访/239新世纪·新生活——《大连日报》记者专访/241为啥拿“农民”骂人?——《大连晚报》记者专访/243高薪苦力VS低薪休闲——《半岛晨报》记者专访/247“黄昏散”系因感情不牢——《新商报》记者专访/250呼吁正视打工者的心理危机——《半岛晨报》记者专访/252洋节吸引年轻人令人忧——《半岛晨报》记者专访/255新节日可能诞生新符号——《半岛晨报》记者访谈/257穷富分区的膨胀不利于社会稳定——《半岛晨报》记者访谈/260弃考现象并非“新读书无用论”——《半岛晨报》记者访谈/264大连城市发展资源依赖性强带动物价——《半岛晨报》记者访谈/268“虐猫事件”引发的社会学思考——《半岛晨报》记者专访/269网络的“超社会性”是造就“虚拟勇士”的原因?——《半岛晨报》记者访谈/273关于家庭暴力的一次谈话——《半岛晨报》记者专访/280“张生”遇假红娘鹊桥会上频中招——《半岛晨报》记者访谈/281创建“学习型家庭”:二十一世纪的“家庭革命”——《半岛晨报》记者专访/283白领生活圈流行“鸳鸯名片”——《半岛晨报》记者访谈/287义工,弘扬社会大爱!——《半岛晨报》记者专访/289公益风景线市民合力建——《半岛晨报》记者访谈/290大连能否领军新经济发展中心城市——《半岛晨报》“场外达沃斯”栏目记者访谈/294“割肝救母”堪称“新二十四孝”——《半岛晨报》记者专访/298
章节摘录
可以说“居家养老”概念的提出是我们对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或养老问题在思想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正如中国老龄协会会长张文范先生所说,居家养老的含义主要在于整个养老机制的转变,它不同于以往的“家庭养老”,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同时,它也是社会经济充分发展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我们知道,划分养老模式的标准不在于具体的养老地点和形式而在于养老支持力(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来源。另外,根据社会学的定义,“家”和“家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家只是一个空间概念,指的是一个住所范围内的一个群体或者个人,而家庭却是指由血缘和婚姻关系联结起来的人群共同体。在明确了养老模式的划分标准和正确区分出家与家庭两个概念后,就不难看出居家养老与家庭养老之间的区别。家庭养老是指由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形成的共同生活的群体中的家庭成员来担负对老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责任和义务。居家养老中的“家”指的是一种养老载体,它与建立在家庭经济基础上的家庭养老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一概念是由先期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在自身的实践中率先提出的。这些国家大多是欧美一些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物质基础比较雄厚,他们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特别是老年人的照料问题时,大多是采取对老年人进行集中供养的方式,建立敬老院、老年公寓、护理院和托老所等,把那些在家生活有困难的老年人都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照料。这种照料方式虽然设施完善、照料周到,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一些弊端却不断显现。为克服集中机构养老所产生的缺陷,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提出了“回到家庭中去”的口号。当然他们并不是指要回到家庭养老的模式中去,而是要回到老年人所居住的“家”中养老,其实质是提倡一种“居家养老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方式。在这种养老方式下,老年人可以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住所和环境中,政府可以不必花过多的资金建设集中的养老机构和设施,只是在老年人所生活的社区范围内实行各种上门服务,为老年人提供购物、清扫、护理等日常的生活照料。这里的“家”与家庭养老中的“家”已经有了截然不同的含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