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则渊,王续琨,王前 主编 页数:316
内容概要
为追求技术和反思技术提供园地,在工程界与哲学界之间架设桥梁。编续中国首套技术哲学研究年鉴,透视结束哲学学术研究年度成果。 追问技术、反思技术,一直是人们探奇求赜的且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学术问题,也是编辑出版国内第一套技术哲学研究年鉴《工程·技术·哲学》的主题。 鉴者,镜也,辨也。这份年鉴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学科专业年鉴,无意全面检阅过去一年的学科进展,鉴别学科得失,而是营造一个自由透明的学术透镜,供各界学者一起来透视技术、追问技术、辨识技术、反思技术、鉴析技术之既往,开启技术之未来。
作者简介
刘则渊,1940年生于湖北恩施县。1962年7月毕业于大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金属学专业。1999年任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第一任院长,现为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985工程”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暨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学技术伦理与科学技术管理研究中心主任,21世纪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大连市委市政府咨询委员、大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科学学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编委,《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学、科学计量学和科学技术管理、发展战略学、科学技术与社会、技术哲学。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及地方科研项目10余项;有10八项研究成果和论著获部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或优秀成果一等奖。主要著述有《德国技术哲学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与发展导论》、《论科学技术与发展》、《发展战略学》、《技术开发原理与方法》、《自然辩证法原理》;主编《科学技术伦理与科学技术管理文库》,主持牛津版《技术史》第7卷的翻译,合作主编《科学方法论丛书》,并编著《怎样选择研究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主要代表性论文有《科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思考》、《德国技术哲学发展历史的中德对话》、《近代世界数学与科学关系的计量研究》、《科学王国和道德王国的统一》、《知识活动系统与大学知识管理》、《马克思和卡普:工程学传统的技术哲学比较》、《国家知识经济体系的理论建构及其测度》、《钱学森与技术科学》、《On Scientometrics-Based Lnstitutional Science of Science》、《国家创新体系与企业技术创新制度》、《知识经济学和知识价值论》、《技术社会形态与生态化社会》、《持续发展观与产业生态化》、《世界新经济长波的来临与中国21世纪发展对策》、《近代世界哲学高潮和科学中心关系的历史考察》等。
书籍目录
主编的话本卷特稿 技术理性与人文关联技术哲学一般问题 试析恩格斯的技术社会理论 论信息时代的技术观 技术的自由与自由的限度 论作为技术哲学范畴的技术进化 技术创新中的三重哲学透视中国古代技术哲学思想 论“道”的程序意蕴 试论中国古代技术的和谐性工程哲学 论茅以升的工程哲学思想 行动学的发展及其同工程哲学的比较 书评《工程哲学》:工程的哲学引领社会技术哲学与社会工程哲学 “社会技术”范畴的哲学基础探略——康德和马克思“两种实践”的深刻启示 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哲学的新领地——国内社会工程哲学研究述评工程技术伦理 对科学的伦理审视:科学何以被技术所应用? 基因科学技术的二重性及其伦理张力 浅析克隆技术的禁区 扬弃环境伦理学的反科学主义 问题与建制:中国工程伦理学述评 工程师与经理的伦理冲突及其对工程师职业责任的影响国外技术哲学 计算机本身的后现象学研究 杜威的新形象:一位技术哲学家 德雷福斯的无表征智力思想评析 媒介分析学派的媒介技术社会影响思想述评年度研究综述 2005年技术哲学元理论研究综述 2005年技术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研究综述 2005年技术认识论研究综述 2005年技术伦理研究综述 2005年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综述 2005年国内欧美技术哲学研究综述 2006年技术哲学元理论研究综述 2006年技术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研究综述 2006年技术认识论研究综述 2006年技术伦理研究综述 2006年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综述 2006年国内欧美技术哲学研究综述信息文献索引
章节摘录
2 人类历史的现代转换:技术与社会分离的机械总体图景在恩格斯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同时,马克思也开始着手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其中恩格斯把资本主义社会看做是人与其本质相异化的最高体现,把同时代政治经济学批评为阶级意识形态而非真正科学,这些思想对马克思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正是基于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才于1844年夏居住在巴黎进行了第一次合作,完成了《神圣家族》一书的写作。在这次合作中,他们吸收了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放弃了唯心主义而转向唯物主义。但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久就开始反对费尔巴哈的抽象人性观,而把作为个体的人置于社会中加以研究。沿着这一线索,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认为社会阶级关系随着生产力变化而变化,国家乃至社会意识均有其阶级基础,这些观点后来以普遍形式进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年)中。正是从这种唯物史观出发,恩格斯才能在以后相关著作中从人类历史发展视角不断升华技术、人、自然和社会之关系的技术社会理论。按照与马克思的智力分工,恩格斯曾经计划撰写一部专著,阐述科学技术的历史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并进行哲学论证,但限于批判杜林的学术任务而没有完成这一工作,只留下一些断章后来结集出版成为《自然辩证法》。他热心于从科学视角理解世界,并把这一态度贯穿于对整个人类历史的唯物主义考察。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在理解世界方面对宗教强调神造世界给予重创,同时又与现代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哥白尼、凯普勒、伽利略和牛顿在天文学和物理学中揭示出的物理定律颠覆了当时非常流行的世界观念(如认为地球和人处于宇宙中心等),他们思考的科学问题(如时问、空间、速度和加速度等问题)恰恰也是当时资产阶级社会为增加财富和扩张权力而改变人类同自然的互动方式所提出的现实问题(如资本如何加快空间拓展等)。资产阶级推动扩大贸易和生产意味着它对理解和开发自然界的强烈兴趣,而这恰恰成了科学实现重大突破的社会逻辑。恩格斯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把科学革命看做是实现工业、生产和技术的社会需要的巨大飞跃,而科学认识、影响和改变技术、生产、工业和社会的自身逻辑则在于,把自然界看作是一种缺乏地点性而可以任意改造的单向度抽象空间。在他看来,“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一个特殊的总观点的形成,这个总观点的中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即“不管自然界本身是怎样产生的,只要它一旦存在,那么在它存在的时候它始终就是这样”,因此“和在时间上发展着的人类历史相反,自然界的历史被认为只是在空间中扩张。这种强调世界永恒的自然观实际上否定了前现代社会的任何合法性,因此成了资本以商业利益为驱动借助工业和技术以神奇的力量和速度横扫自然界和传统社会的意识形态慕础。
编辑推荐
《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年鉴:工程·技术·哲学(2006/2007年卷)》: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年鉴。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