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王勇//吕迎春 页数:260 字数:371000
内容概要
《中国旅游文化》是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的旅游与酒店管理类课程规划教材之一。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旅游山水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园林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饮食文化、中医文化、旅游与中国文学艺术、旅游与工艺美术文化、武术文化等。 中国旅游文化是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掌握中国旅游文化的基本知识对于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教材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适应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不是按学科体系的要未来安排内容,而是围绕着职业教育,着重强调职业岗位的针对性,按照适应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万结构来确定,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对理论的要求以“够用”和“实用”为度。以深入浅出、生动实用为指导思想,突出高层次性、职业性和新颖性的特点。同时,在把握理论科学性、先进性的同时,将理论进行变通,体现出理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也就是引导学生既要掌握知识,又要学会如何去应用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2.本教材在内容上力求简洁,理论部分通俗易懂,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特点。本教材在内容选取与结构安排方面,均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将知识内容分解为了解、理解、掌握几个层面,对每个层面提出了不同的教学要求。这样既符合不同区域、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的选择和使用,又符合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 3.本教材在体例编排及版式设计上,力求形式新颖、图文并茂,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其在兴趣中学到知识。同时,本教材中穿插了一些阅读材料,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堂知识。 本教材既可以作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和旅游类其他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自学考试、成人教育、旅游业从业人员在职培训用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旅游文化概述 第二节 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 第三节 旅游文化与旅游业第二章 旅游山水文化 第一节 山水文化概述 第二节 中国名山 第三节 中国名水第三章 旅游建筑文化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取向 第三节 宫殿建筑 第四节 陵墓建筑 第五节 礼制建筑 第六节 民居 第七节 其他建筑第四章 旅游园林文化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第二节 中国的皇家园林 第三节 中国的私家园林第五章 旅游宗教文化 第一节 佛教文化 第二节 道教文化 第三节 伊斯兰教文化 第四节 基督教文化第六章 旅游民俗文化 第一节 民俗概述 第二节 礼仪民俗 第三节 岁时节日民俗 第四节 婚姻民俗 第五节 服饰民俗第七章 旅游饮食文化 第一节 饮食文化概述 第二节 食文化 第三节 酒文化 第四节 茶文化第八章 中医文化 第一节 中医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中医的基本特点和文化内涵 第三节 中医的名家与名著 第四节 中医药与旅游第九章 旅游与中国文学艺术 第一节 旅游文学 第二节 绘画与书法 第三节 戏曲歌舞第十章 旅游与工艺美术文化 第一节 中国工艺美术 第二节 陶瓷工艺 第三节 雕刻工艺 第四节 金属工艺 第五节 漆器工艺 第六节 织绣工艺 第七节 文房四宝第十一章 武术文化 第一节 武术的内容与分类 第二节 武术文化与欣赏要点 第三节 武术名人、名拳介绍 第四节 武术与旅游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风水学中所说的理想环境应该是背靠祖山,左有青龙、右有白虎,二山相符,前景开阔;远处有案山相对,有水流自山间流来,呈曲折绕前方而去;四周之山最好有层次,即青龙、白虎之外还有护山相拥,前方案山之外还有朝山相对;朝向最好坐北向南。如此,即形成一个四周有山环抱,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良好地段。这样的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用现代科学观来分析,无疑也是一个很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背山可以阻挡冬季寒风;前方开阔可得良好日照、纳夏日凉风;四周山丘植被既可供木材、燃料,保持水土,也能形成适宜的小气候;流水既可保证生活与农灌使用,又可蓄水养殖。风水对气候、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等各建筑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判,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古代的建筑环境学、城市生态学。三、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体系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采用木构架结构,建筑物的重量是由构架承受的,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用的。人们常用“墙倒屋不塌”这句话来形容古代木构架建筑的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墙壁不承担房屋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木构架式屋顶和屋身部分的骨架,基本做法是以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四根柱子组成一“间”,其原理和搭积木差不多,将四根柱子竖起来,加上屋顶,变成了一问房屋的雏形,而一栋房子由几个这样的“间”组成。屋顶部分也使用类似的梁架重叠,逐层缩短,逐级加高,柱上承檩,檩上排椽,构成屋顶的骨架,也就是屋顶坡面举架的做法。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1.抬梁式抬梁式也称叠梁式,最晚在春秋时代已经初步完备,宋《营造法式》中就有详细的介绍。就是屋瓦铺设在椽上,椽承在檩上,檩承在梁上,梁架承受整个屋顶的重量再传到木柱上,就这样一个抬着一个。抬梁式构架的好处是室内空间很少用柱,甚至不用柱,结构开敞稳重,屋顶的重量巧妙地落在檩梁上,然后再经过主立柱传到地上。这种结构用柱较少,由于承受力较大,柱子的耗料比较多,流行于北方。一般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抬梁式构架所形成的结构体系,对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材料。2.穿斗式穿斗式又称立帖式,直接以落地木柱支撑屋顶的重量,柱间不用梁而用穿枋联系,以挑枋承托出檐。穿斗式结构柱径较小,柱间较密,应用在房屋正面会限制门窗的开设,但应用在房屋的两侧,可以加强屋侧墙壁的抗风能力。其用料较少,选用木材的成材时间也较短,选材施工都比较方便。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
编辑推荐
《中国旅游文化》由王勇、吕迎春主编,是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的旅游与酒店管理类课程规划教材之一。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旅游山水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园林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饮食文化、中医文化、旅游与中国文学艺术、旅游与工艺美术文化、武术文化等。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