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评传

出版时间:2013-2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冠辉  
Tag标签:无  

前言

前言儒释道三法皆通,文武双绝一完人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谥号文成,多被人称王阳明。他生于成化八年(1472年)九月三十日,死于嘉靖七年(1528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历经明宪宗、明孝宗、明武宗、明世宗四朝,享年57岁。身为儒者,他穿梭于儒释道之间,参透圣人之道,形成自己的心学,而立言;身为智者,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敢于直言进谏,又甘于忍受诽谤或毁誉,而立德;身为勇者,他为官为帅,既平定反叛之乱和篡逆之举,又安抚百姓黎民,而立功。王阳明一生立言立德立功,被称为古代的完人。在立言方面,王阳明继承孔孟之道、宋儒之学,参悟佛禅、道学,集合百家,而成一家之言。在阳明洞,王阳明参悟佛老之非,彻底转向儒学,承担起经世致用的责任;在龙场,他参透圣人之道,说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并重新阐释了“格物致知”,创立了“知行合一”的理论;在平定宁王之乱后,王阳明看到世间缺乏良知,百姓苦不堪言,便创立了“致良知”的理论;在教学的过程中,王阳明为了学生们的成贤成圣之路,创立了“四句教”。他将良知等同于天理,作为判断是非、真假、善恶、诚伪的标准,批判和否定权威,摒弃传统的束缚。在为圣的道路上,他将人分为利根之人和其次之人。聪明绝顶的人可以从本体上直接参悟圣人之道,而资质鲁钝的人可以通过“为善去恶”的功夫来达到成为圣贤的目的。所以他招收的弟子,既有王畿、钱德洪、王艮、方献王阳明评传夫、欧阳德、黄弘纲等悟性极高的人,又有杨茂等凡夫俗子。阳明心学冲破了程朱理学的牢笼,成为一股席卷苍茫大地的春风,彻底给大地换了新妆。在立言方面,王阳明还突出表现在文学上。他少年以辞章见称,不输于当时的李梦阳、何景明等人。只是他感觉辞章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对社会用处太小,就不再痴迷。但是阳明一生都是兴致一来,便吟诗作赋,获得的往往是佳品。到了晚年,他参透圣人之学,诗赋中就蕴含了更多奥妙的哲理。在立德方面,王阳明心存经世致用的理念,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人生宗旨。纵观他的一生,确实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将个人名利置之度外,完全以国家或公理作为行事准则。十六七岁时,他就关心朝廷的北部边患,立志要做一个文武双全的人。他策马出居庸关,追赶胡儿,又梦到伏波将军;在科场路上,他两次落第,却依然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气度;初次为官,就以清正廉洁自况,在刑部任职更是不畏权贵,一心为民请命;提学山东,更是直指明朝的种种弊政;京中初次讲学,就将当世学术批判得体无完肤;面对奸臣刘瑾,他敢于上书直谏,为言官鸣冤,却被杖刑,贬谪龙场。他在两京讲学,被很多儒者辱骂为异端。在平定南赣汀漳的“山贼”和宁王之乱后,他又遭到小人嫉妒,险些丢掉性命。他不贪慕权力和爵位,宁愿养病于家中。面对众人对心学的抨击,对自己的诽谤,他心境豁达,不加辩解。在议大礼中,他更是三缄其口,不对朝廷之事做任何评论。这样的他成为一个圣人的标杆,一个道德的典范。在立功方面,王阳明不刻意追求事功,讲求自然地建立功业。他曾经上奏《陈言边务疏》,也曾对明朝中期的很多弊政进行了剖析,希望朝廷予以采纳。但是他所有为民请命、为国着想的谏言都没有被采纳。反而在谪居龙场和庐陵任上,他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为民解惑、为民免苦的事情。在政治活动中,王阳明并没有非常突出的功绩。他最大的功绩在军功上,以一个孱弱的身躯建立了无人企及的功业,主要包括四大军功,分别为:平定南赣汀漳的“山贼”;平定宁王朱宸濠的篡逆;成功招抚思田的叛军,平定思田之乱;袭破断藤峡、八寨,平定瑶民“暴乱”。王阳明对明朝的隐患进行了快速有效的清除,轰动了朝野。他并非只是奉命镇压地方起义,而是真正地参与到地方的治理中去。在平乱之后,王阳明或奏报朝廷建立县治、堡垒等以加强地方统治;或建立书院,加强对地方律法、伦理道德的宣传,以加强风俗教化;或制定乡约、设定保甲以控制地方。王阳明在治理地方上,制定了一整套制度,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统治,使地方上得以安定。王阳明一生立言立德立功,践行了自己“知行合一”的理论,也完全体现了自己“良知”的本性。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心学传播到全国各地,是当时最狂的儒者。他生前被诽谤,死后被毁誉,但都阻碍不了他成为一代圣人。本书对于王阳明的一生进行了梳理,打破了以往将王阳明的事迹与思想分开的局限,将他立言立德立功的内容穿插到了具体的故事当中,更加具有可读性。对人生的品味,有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有激情似火的青年时代,有壮志筹谋的壮年时代,有建功立业的中年时代,有顿悟人生的老年时代。王阳明一生虽然只有短短57年,却给我们展现了他每个时期精彩的画面。他的很多行为值得我们仿效,他的很多学问值得我们坚守,他的很多功绩值得我们崇拜。毋庸置疑,我们只要细细品读,自然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信仰,并为信仰奋斗终生。本书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晦涩难懂的知识,所以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推敲。也由于笔者水平有限,难免出现很多纰漏,希望广大读者能提出宝贵的意见。

内容概要

《王阳明评传》对王阳明的一生进行了梳理,评述了王阳明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激情似火的青年时代、壮志筹谋的壮年时代、建功立业的中年时代、顿悟人生的老年时代,打破了以往将王阳明的事迹与思想分开的局限,将他立言、立德、立功的内容穿插到具体的故事当中,更加具有可读性。

书籍目录

第一章凡尘扰扰,我自堕红尘 1.大明王朝乌云盖,朗朗乾坤丑君王2 2.默默无闻居乡野,诗书家学代代传9 3.千呼万唤落红尘,少小孩童默记文14 4.辞章独取真情意,策马扬鞭梦伏波19 第二章本是凡人,却做洞中仙 1.立业未成先立家,久烦学儒入道中28 2.屡试不第豁达笑,睿智不掩释程朱33 3.棋盘里刀光剑影,兵阵中万马奔腾39 4.看大明学术流弊,塑心中另类圣人45 第三章身在宦海,不忘仙佛趣 1.工部观政督威宁,忧国言边务八策52 2.刑部主事破常规,江北录囚展拳脚59 3.九华山上仙佛殿,阳明再续空灵缘64 4.阳明洞中修身术,参禅悟道逝往生69 第四章福祸相依,苦中亦有乐 1.提学山东悯苍生,兵部任事初讲学76 2.刘瑾权倾金銮殿,阳明忠言遭牢狱82 3.九死一生赴谪地,险象环生入龙场89 4.苦中作乐终有悟,格物致知大文章97 第五章知行相合,立行又立言 1.龙岗书院传盛名,知行合一出文明106 2.庐陵任上展才华,德治思想获民心112 3.北京城里同交心,南京故都再传教119 4.非朱非陆旧大师,阳明心学大教主126 第六章建功立业,薄名厚思想 1.退隐不成再出镇,南赣强兵需明法134 2.挥军所指尽烟云,衙门设帐论学问142 3.宁王谋反江南地,阳明睿智擅甲兵147 4.武宗皇帝妒贤才,靶场弯弓免灾祸155 第七章厚积薄发,因材而施教 1.王艮拜师会阳明,白鹿洞群集诸生164 2.冷落仕途满鬓霜,致良知再登高峰169 3.丁忧居家静思日,绍兴城中论学问174 4.京中会试考心学,阳明思想天下知180 第八章世事无常,惊涛续骇浪 1.朝中群臣议大礼,三缄其口阳明智188 2.唐寅病逝伤人心,任性练达枉断魂193 3.稽山书院立越地,大会诸生于天泉199 4.晚年得子是天意,四句教横空出世205 第九章临危受命,病死于归程 1.思田叛乱国危难,弃臣终于被起用212 2.平定思田不思返,袭破八寨才肯还217 3.圣人难知身后事,平民眼中有真佛222 4.千秋功罪任凭说,桃李满门有人知228 第十章几多春秋,惹人频回眸 1.王学在近现代的传播及影响234 2.王学在国外的传播及影响236 后记241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王阳明只不过是个吏部考功司郎中,在京城中大张旗鼓地讲学,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非议。更何况王阳明的很多学问都是直指朱学的要害和明朝学术流弊,这让当权者非常担忧。为了阻止王阳明继续蛊惑年轻的学子们,朝廷决定对王阳明进行柔性制裁,那就是明升暗降。在正德七年(1512年)十二月,王阳明被任命为南京太仆寺少卿。因为徐爱接受吏部考核后升任南京工部员外郎,所以师徒二人一同南下。 徐爱既是王阳明的妹婿,又是王阳明最早招收的弟子。徐爱最大的特点并非聪慧绝顶,而是善于揣摩王阳明的心思。很多圣人回答弟子的问题从来都不会直接回答或者详细解说,而是希望弟子们自己顿悟。徐爱总是能从王阳明的讲话中抓住很多寓意深刻的话语,成为王阳明学说最明晰的解说者。王阳明与徐爱犹如孔子与颜回,有着惺惺相惜的师‘徒情谊。 在北京讲学的时候,王阳明就以批判朱熹等宋儒为主,特别是对朱熹注解编纂的四书五经大加批评。在陆九渊与朱熹之间,王阳明最终选择了陆九渊,其意图就在于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通往圣人的道路。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王阳明要想否定朱熹,就得从朱熹的经典著作入手。王阳明首先让徐爱背诵《大学》,徐爱不知王阳明何意,就背了起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果;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王阳明特意点出徐爱读“在新民”读错了,可是明朝所用朱熹版本的确是“在新民”。王阳明说程颐和朱熹错了,而且错得离谱。 孔子说“修己以安百姓”,其中的修己就是“明明德”,安百姓就是“亲民”。程颐将亲民改为新民,朱熹还错误地沿用。用第二手资料难免有错误,更可恨的是朱熹还将原有的文字分割解释,掺杂了很多自己的思想,将圣人之言改得面目全非。其实在《礼记》的旧本中就有对大学之道的记载,一味地遵循朱熹的解释,只能是误入歧途。 王阳明的论学是让学生打破对权威的崇拜,在思想上得到真正的解脱。徐爱从小读的就是朱熹注解的四书五经,早就将二程、朱熹奉为圣人。在他的心中,从来没有怀疑圣人之言的想法,只是遵从。王阳明所说的“格物是诚意功夫,明善是诚身功夫,穷理是尽性功夫,道问学是尊德性功夫,博文是约礼功夫,惟精是惟一功夫”让徐爱的思路大开,不禁对王阳明更加钦佩。徐爱将王阳明的论断记录下来,并收录在《传习录》中,犹如孔子之徒所集成的《论语》一样。 起初徐爱以为这是王阳明凭空而思所得,之后才了解到这是王阳明经过谪居龙场后所悟到的。经过实践得到的很多论断,都会有很多旁证,比凭空的思想构架更加具有合理性。学为实则用,如果不能将所学的运用到实践中,那这种学问就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很多能工巧匠的绝学都失传的一个缘故。

后记

这是一本多层次、多角度展现王阳明不平凡一生的传记著作。每一本书的出版,都是众人在文字的田野里辛勤耕耘的结果。本书的出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凝结了以下同仁的心血,他们是黄慧婷、黄亚妮、李秀峰、海晓红、李增文、卢浩文、李辰杨、李宁、曾听、杨寅红、李婧、崔金英、毛望成、李景鑫、张耀文、张洪、毕陆扬等,在此对他们表示真诚的感谢。但是,囿于所学,写作中难免有错失之处,在此还希望广大读者朋友踊跃指正,并提出宝贵的意见。数年心血,春华秋实,以飨读者。

编辑推荐

《王阳明评传》编辑推荐:王阳明一生立言立德立功,践行了自己“知行合一”的理论,也完全体现了自己“良知”的本性。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心学传播到全国各地,是当时最狂的儒者。他生前被诽谤,死后被毁誉,但都阻碍不了他成为一代圣人。他的“知行合一”理论、“良知”学说,也对当世的改革之路起到指引作用。文韬、武略、徳范一代奇人,当世改革的引路人!

名人推荐

王阳明在近代学术界中,极其伟大,军事上、政治上,亦有很大的勋业。 ——梁启超 日本维新,亦由王学为其先导。 ——章太炎 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传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孙中山 我推崇王阳明,是因为他在朱熹的理学已经成为正统的环境下,提出心学,有革命性的意义。 ——林毅夫 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王阳明评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本新的《王阳明评传》是以全新的视角来解读王阳明的一生,作者虽然很年轻,从字里行间,及用的现代的很多词汇,都可以看出来。作者是一个用心体会生活的人,所以对王阳明的一生能感同身受。在对王阳明内心世界的剖析中,作者更加注重领悟,和对人生的再认识。所以说这本《王阳明评传》是一本很值得读的好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