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盛乐,水中鱼 编著 页数:307
Tag标签:无
前言
鲁伯特·默多克,其超凡脱俗的胆识和谋略使其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传媒业的龙头老大。他从澳大利亚一份地方报纸起家,创造了一个传媒帝国的空前奇迹。默多克也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作为一个全球性传媒帝国的“国王”,除非洲一些最偏远的部落之外,他的影响力遍及整个世界。他在自己的家乡澳大利亚,早已被看做是一个“纪念碑式”的人物。他创办了第一份澳大利亚全国性的报纸,令这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从意识形态上真正统一起来。在美国,他被认为是传媒界公认的“龙头老大”。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他控制的福克斯电视网已从全国第四位跃居至第一位。也正是他,控制着英国最著名的一份报纸《泰晤士报》。同时,他还拥有英国发行量最大的一份报纸——《太阳报》。很难估算出他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尤其是在一个喜爱读报的国家里。在西欧、东欧以及拉丁美洲,欧洲最大的卫星电视直播公司就是他控制的天际广播公司。在莫斯科以及布加勒斯特和布达佩斯,均陆续出现了他的报纸。默多克在亚洲的影响力超过了一般人的想象。他的报纸和电视台遍及中国香港、印度、印尼和日本等地,其中包括亚洲最大的卫星直播公司香港的凤凰电视台和亚洲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南华早报》。默多克奋斗的历程与其他众多富豪有所不同,这不止是一个聚敛财富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创造世界历史的过程;与以往的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有不同,他创造历史的方式并非是通过战争和政治,而是传媒。实际上,在过去几十年来全球范围所出现的信息革命,和默多克本人有着密切的关联。也可以说,他创建的庞大的世界传媒公司就是这场革命的一部分。《默多克家族全传》一书共分三篇,第一篇侧重讲述默多克家族的历史,细致地介绍了鲁伯特·默多克祖父、父亲的奋斗历程,以及其外祖父的工作历程及性情,从而分析这个传媒巨人鲁伯特·默多克性格的形成。第二篇着重讲述鲁伯特·默多克在传媒业令人称奇的发展史,其百折不挠的精神值得每一位读者学习。第三篇则讲述默多克家族的豪门纷争,默多克离婚、再婚以及继承权的争夺大战,未来的继承人究竟是谁,不到最后依然是未知数。本书旨在向读者奉献这位当今世界上最具传奇性人物之一的创业历程,领略一下他的执著精神、超凡胆识和惊世谋略。
内容概要
世界报业大亨鲁伯特·默多克,1930年3月11日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1952年,默多克继承了父亲的小报《新闻报》,短短的三四十年将其发展为跨越欧、美、亚、澳几大洲,涉足广播、影视、报业诸领域的传播媒介帝国。在他的麾下,既有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的巨无霸——20世纪福克斯公司。80年代初,默多克的国际新闻集团年营业额达到12亿澳元,他本人也成为新闻界翘楚。
默多克报业集团的投资极为广泛,除报业出版外,还延伸到电视台、电影公司、唱片公司、图书公司、足球俱乐部、航空公司、石油钻探等非传统领域。
着眼于长远、敢于冒风险、善于撬动资本杠杆是默多克扩张的法宝,本书将为读者展示默多克的传奇经历和经营奇才。
书籍目录
第一篇 上帝与前辈同在
第一章 祖父的上帝之光
曾祖父:苏格兰教会的“反叛者”
祖父:福音洒向墨尔本
外祖父的冒险本性
第二章 在父亲的指引下
牧师家庭里走出的记者
一封改变历史的信
帝国初成
鲁伯特·默多克的幸福童年
父亲的期望
最后的环球旅行
“凯恩爵士已逝世”
遵从父亲的遗嘱
第三章 母亲的铁石心肠
老夫少妻
慈父严母
为子迁居
少小离家
母亲的铁石心肠和南尼的温柔
第四节 是撒旦,还是报人
“我就是个报人”
他比萨达姆更像“撒旦”
默多克和《墨尔本论坛报》
“魔鬼”的魅力
金钱攻势
“新闻独立”的敌人?
第二篇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第五章 谈笑间,第一个胜利
大卫战胜歌利亚
由默契到分歧
进军电视界
辞掉老朋友
为交易成功跳舞
发行依靠暴力与性
“他是一个痞子”
向全国性日报进军
第六章 抢滩英伦
舰队街门户开放
“骑士”默多克出现
骑士变成了“色情发掘者”
《太阳报》易主
咄咄逼人的“擦屁股纸”
“三版女郎”出炉
涉足英国电视界
第七章 进军USA
梦想之地:美国
在美国建立“桥头堡”
报业大王攻占纽约
强行收购《纽约》杂志
被迫出卖《纽约邮报》
“克拉克环”和默多克的梦想
第八章 决战泰晤士报
和撒切尔夫人、卡特总统的“结盟”
汤姆逊家族不想玩了
谁将是最终的老板?
他进入了英国的心脏
第九章 与魔鬼的较量
“永远不要卖给澳大利亚的那个混蛋”
又遇到了老对手
围绕《金融时报》的战斗
《太阳报》得罪了利物浦球迷
第十章 风云再起
经济衰退下的“生死搏斗”
英国市场:只为收入
新闻集团“到尽头了”
年轻女子挽救“新闻集团于将倾”
一个决定新闻集团生死的电话
第十一章 挥戈好莱坞
华纳的罗斯吓坏了
极低的价钱购入福克斯
“辛普森”奇迹
置之死地而后生
默多克捡了一个大便宜
默多克的东欧之行
第十二章 默多克效应
强硬老板和他的“通俗”办报理念
与权势集团互相倚重发展的路线
联合起来抵制默多克
第十三章 帝国的东进
第一站:香港
联手日本的“比尔·盖茨”
印度的“私生子”事件
中国之梦
星空在中国的“郁闷”
第三篇 豪门盛战
第十四章 一入侯门深似海
如风的第一任妻子
老板与女职员的爱情故事
离婚变奏曲
一次昂贵的离婚
第十五章 邓文迪的无间道
奇迹之路
谁是谁的拯救
无间女子
第十六章 太子拉克兰的归去来
辞职风波
拉克兰为何辞职
专制“帝王”默多克
并不快乐的“默多克长子”
离开新闻集团后的日子
第十七章 “叛逆”者詹姆斯
任性的家族叛逆者
星空亚洲神话的创造者
天空广播特立独行的领导
第十八章 默多克风范:伊丽莎白
小试身手
抛弃旧爱
自立门户
走自己的路还是回归家族?
第十九章 副手彼得·彻宁
副手暂当接班人
彼得·彻宁的前途充满挑战
彼得宣布离职
续约合同上的分歧
“空想家”身边的“实干家”
“离默多克越近,工作越艰难”
第二十章 继承危机已然开始
安娜与邓文迪的博弈
默多克曾经的接班人计划
战斗仍在继续
谁来继承默多克?
章节摘录
1915年4月25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团的两个师在达达尼尔海峡加利波利的一个荒凉的岩岸登陆。他们遭到了由穆斯塔法·凯末尔指挥的土耳其军队的沉重打击,死伤达16万多人。谁应当为此血腥的屠杀负责?许多澳大利亚人认为是英国将军们的责任。这是传说的第一部分。而第二部分是,只有凯恩·默多克准备说出事实真相。这个故事基本上是这么说的:年轻的凯恩·默多克——一位勇敢的战地记者,因为对英国人的命令感到不安,奋不顾身地来到加利波利海滩,不禁被士兵们的痛苦和英国人的指挥无能惊呆了。他不顾英国人的“军事审查”,记录下了真实情况。结果,正如英国司令官所回忆的,对土耳其的战争被迫放弃了,英国的总指挥官被撤职,并成立一个皇家委员会来调查此次战争。有时候人们甚至说,默多克导致了英国政府的垮台。这个故事需要研究,不仅它本身很有价值,而且凯恩·默多克对他唯一的儿子鲁伯特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澳大利亚派出了人数多达33万的志愿者,参加了一些激烈的战斗,伤亡率甚至高于许多欧洲参战国家。1915年4月25日,协约国军队在奥斯曼土耳其的加利波利半岛登陆。协约国登陆部队主力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还有一个法国师和英印部队,共约七万八千人。协约国军登陆后遭到土耳其军的猛烈抵抗,加上登陆地形不利,损失非常惨重。经过旷日持久的战斗,协约国一直无法突破土军防线。被迫于1916年1月9日全军从加利波利半岛撤退。协约国先后投入近50万部队。伤亡达26万余人。土耳其军亦投入50万部队,伤亡约25万余人。战役中共有七千六百名澳大利亚士兵和两千五百名新西兰士兵阵亡。两国因此将4月25日定为澳新军团纪念日。1915年,凯恩·默多克被任命为澳大利亚一家新闻机构驻伦敦的记者和编辑,他父亲的老朋友、当时的澳大利亚总理安德鲁·费舍尔授权他在去伦敦的途中。在埃及停留一下,以便调查澳军关于他们的信件延误的抱怨。在开罗,凯恩给达达尼尔远征军司令官汉密尔顿将军写信,要求允许他采访加里波利前线。他向司令官保证,将遵守新闻检查规定。汉密尔顿同意了。1915年9月2日,凯恩到达了汉密尔顿将军的司令部。这是联军登陆后约4个月。汉密尔顿后来回忆时说:“一位眼珠黑黑的、思维敏锐、很会讲话的年轻人,他说他对士兵和战斗一无所知。”他还对汉密尔顿解释,他对澳大利亚的责任,以及为什么用笔比用来福枪做得更好。这些使这位英国将军感到有些不舒服。凯恩在那个地区呆了不到一周,大部分时间呆在记者站里。在那里,他与伦敦《电讯报》的记者埃里斯·巴菜特混得很熟,成了好朋友。巴莱特同样也是一位不同寻常的战地记者,消息灵通,他将自己听到的所有重要消息都记录下来,并透露给凯恩。一天,巴莱特告诉凯恩,他准备给英国首相赫怕特·艾思奎斯写封信,抗议这场战争的指挥情况,并将此信的副本给了凯恩一份。但是,不幸的是,汉密尔顿知道了该计划,他驱逐了巴莱特。此时,凯恩已经离开了前线。于是,汉密尔顿又给伦敦的战争办公室打电话。当凯恩到达法国马赛港时,他遇到了一位英国情报官员,这位官员迫使凯恩交出了那封信和记者证。在紧急情况下,凯恩给自己的总理费舍尔写了一封长信,这是一份非常有力的文件。这封信的语言尖刻,夸大其辞,有许多不实之处,将伤亡夸大了40%。他在信中还没有根据地指责英国军官,说如果士兵掉队,他们就“朝自己人开枪”,说他们把年轻人投入了战争游戏,这些士兵忍受着肉体和精神的折磨。“我不应评价汉密尔顿,但事实是明摆着的,有无数的事例可以证明他的无能,他唯一可以做的事就是以无能来谋杀。”与此相反,他赞扬了澳大利亚人,“我可以告诉你许多关于澳大利亚军队的真实情况。”凯恩原打算只把他的信给澳大利亚总理,但在伦敦,他将他的故事告诉了《泰晤士报》的一个编辑。该报的老板是洛德·诺斯克利弗,他于1908年买下了《泰晤士报》,成为最早的报业大王之一。他一直反对英国政府在达达尼尔的角逐,而这位记者的信,成为诺斯克利弗用来向政府施加压力的工具。在诺斯克利弗的鼓动下,凯恩将他给费舍尔的信的副本寄来了,成为一份内阁文件。经过英国内阁的讨论,认为凯恩的信虽然有一些错误,但必须采取某些行动以改善达达尼尔的情况。尽管汉密尔顿将军力图证明这封信里所说的许多情况都是不真实的,但他还是被撤换了,取代他的是查尔斯·蒙罗将军。不到3个月的时间,澳大利亚军队从这个半岛撤出了。很难估价凯恩这封信的影响。这一系列事件使凯恩在伦敦和澳大利亚都成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物。幸运的是,直到凯恩去世15年后,这封信才被公开发表。他后来也承认,他犯了一些错误,夸大了事实,并为此感到遗憾。从他第一次访问英国时,他就对英国人非常痛恨。当时,他在伦敦没有找到医治他口吃的办法,又没有工作,他把罪责推到了英国人身上,而澳大利亚士兵在距离海滩三英里远的地方“遭受屠杀”也加深了他的这种仇恨。1989年,当鲁伯特被问及他父亲的那封信时,他回答说:“这看上去也许不公平,但那封信,确实改变了历史。”1990年3月3日,伦敦的《泰晤士报》刊载了两篇长文,纪念加里波利登陆战役75周年。第二篇文章的标题是《终止了一场战争的记者》,颂扬凯恩·默多克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称他“几乎是一手停止了战争”。由于他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凯恩在澳大利亚成了一个著名人物,一座纪念碑。他的儿子鲁伯特·默多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长大的——他的父亲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了不起的英雄。20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最有名的作家西德尼·诺兰曾描述过加里波利的故事,“作为现代澳大利亚伟大的里程碑,是当时澳大利亚人都经历过的感人至深的事件”。20世纪80年代,鲁伯特资助拍摄了一部爱国主义影片《加里波利》。凯恩在伦敦度过了战争其余的时间,他对他的“杰作”自鸣得意。
后记
每一本书的出版,都是许多人用辛勤付出换来的。本书从策划开始,就得到各方人士的关照与帮助,在编写时更是得到了不少老师和作者的鼎力支持。特此向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致以诚挚的谢意,他们是:杜金霞、刘俊义、高涛、董芳、谢海峥、滕龙江、金源、马宏宇、章艳芬、侯春奇、陈荣赋、于向勇、张宇浩、陈艳军、孙良珠、杨威、魏凤莲、孙豆豆、郭育彩、于超英、于娟、张巧利、刘文极、曹敏、赵雪红、戚浩、沈海霞、谷伟伟、袁钰、刘挥、张晓萍、李玉玲、林天翔、刘坚、王海山、王豹、孙恩棣、杨运成、张文娟、肖冉、邓明、罗宇、刘振中、杨文忠、卢志丹、郭海平、胡建军、吴力强、续金健、马树全、张廷伟、张廷职、张春蓉、盂凡祥、邹之蕴、范德胜、廖小微、于富荣、王秀清、李瀚洋、代学峰、房茂利、朱彤、王琳、刘惠芳、陈德中、曹晔晖、霍启军、郭晓雷、刘朝辉。本书编写中借鉴和参阅了大量的文献作品。从中得到了不少启发和感悟。得益于前人的劳动成果,才使本书能够有如此之多的翔实案例和如此丰富的理论基础。在此向各位专家、学者以及资料的提供者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另外,凡被本书选用的材料,我们都将按出版法有关规定向原作者、译者支付稿酬,但因为有的作者、译者通信地址不详,尚未取得联系。恳请您见到本书后及时来电、来函,以便支取我们为您留备的稿酬。
编辑推荐
《默多克家族全传:从小报馆有人到世界传媒大亨》:读透默多克家族的故事,复制传媒大亨的领导、经营方法!默多克是一位决策高手。他的决策在常人看来如同巨大的赌注,但他往往成为赌注最后的赢家。默多克是一位经营奇才。在默多克看来,推销除了强力推销之外,别的方法都不奏效。默多克是一位战略规划高手。他着眼于未来,这或许是敢于决策的基础。默多克的奋斗史不仅是一个简单聚敛财富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创造世界历史的过程。在过去几十年中,全球范围出现的信息革命和默多克本人有着密切的关联。也可以说,他创建的庞大的世界传媒公司就是这场革命的一部分。一幅默多克及其家族的清晰肖像画,一段不容错过的史诗般的故事!读透默多克家族的故事,复制传媒大亨的领导、经营方法全球传媒大亨、新闻集团掌门人鲁伯特·默多克出生于传媒世家,他在短短的二十年内由小报老板发展成为国际报业大王,不少奄奄一息的报纸在他手中起死回生,堪称名副其实的“报业怪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