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淑增,魏秋芬,杨 主编 页数:332
前言
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都表明,职业教育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一。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作为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国家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医疗卫生人才。截至2008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已达1184所,年招生规模超过310万人,在校生达900多万人,其中,设有医学及相关专业的院校近300所,年招生量突破30万人,在校生突破150万人。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这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意见。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既具有职业教育的普遍特性,又具有医学教育的特殊性,许多卫生职业院校在大力推进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发展和完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使得目前使用的教材与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强高职高专医学教材建设成为各院校的迫切要求,新一轮教材建设迫在眉睫。
内容概要
本书是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工学结合“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 本书在突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技能的基础上,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原则,对教材内容及编排方式进行了大胆创新,将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及人体寄生虫学的知识融为一体。 本书共分三篇,第一篇为医学免疫学,第二篇为医学微生物学,第三篇为人体寄生虫学。 本书适合临床医学、药学、口腔、影像、检验等专业使用。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医学免疫学概述 第二节 病原生物学概述第一篇 医学免疫学 第一章 免疫系统 第一节 免疫器官 第二节 免疫细胞 第三节 免疫分子 第二章 抗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第三节 抗原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第四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五类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特性 第三节 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第四节 人工制备抗体 第四章 补体系统 第一节 补体系统的概念与组成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 第三节 补体系统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第五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HLA复合体的结构与遗传特征 第三节 HLA的分子结构、分布与功能 第四节 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第六章 免疫应答 第一节 固有免疫应答 第二节 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三节 免疫耐受 第四节 免疫应答调节 第七章 临床免疫 第一节 超敏反应 第二节 常见自身免疫病及免疫缺陷病 第三节 肿瘤免疫 第四节 移植免疫 第八章 免疫应用 第一节 免疫预防 第二节 免疫治疗 第三节 免疫检测第二篇 医学微生物学 第九章 细菌概述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二节 细菌的生理 第三节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十章 病毒概述 第一节 病毒的基本生物学性状 第二节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第十一章 其他微生物概述 第一节 真菌 第二节 支原体 第三节 衣原体 第四节 立克次体 第五节 螺旋体 第六节 放线菌 第十二章 微生物遗传变异 第一节 细菌的遗传变异 第二节 病毒的遗传变异 第三节 微生物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 第十三章 医学微生态学与医院感染 第一节 正常菌群 第二节 微生态平衡与失调 第三节 条件致病性感染 第四节 医院感染 第十四章 微生物分布与消毒、灭菌 第一节 微生物分布 第二节 消毒与灭菌 第十五章 微生物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与防治原则 第一节 微生物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第二节 微生物感染的防治原则 第十六章 呼吸系统感染常见的病原微生物 第一节 呼吸系统感染常见的病毒 第二节 呼吸系统感染常见的细菌 第三节 呼吸系统感染常见的其他微生物 第十七章 消化系统感染常见的病原微生物 第一节 消化系统感染常见的病毒 第二节 消化系统感染常见的细菌 第十八章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常见的病原微生物 第一节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常见的病毒 第二节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常见的细菌 第三节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常见的其他微生物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感染常见的病原微生物 第一节 神经系统感染常见的病毒 第二节 神经系统感染常见的细菌 第三节 神经系统感染的其他微生物 第二十章 脉管系统感染常见的病原微生物 第一节 脉管系统感染常见的病毒 第二节 脉管系统感染常见的细菌 第三节 脉管系统感染常见的其他微生物 第二十一章 皮肤黏膜、软组织及创伤感染常见的病原微生物 第一节 皮肤黏膜、软组织及创伤感染常见的细菌 第二节 皮肤黏膜、软组织及创伤感染常见的其他微生物 第二十二章 免疫系统感染常见的病毒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第二节 EB病毒 第三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 第四节 人类疱疹病毒6、7型 第二十三章 先天感染常见的病原微生物 第一节 先天感染常见的病毒 第二节 先天感染的病原学检查及防治原则第三篇 人体寄生虫学 第二十四章 概述 第一节 寄生生活、寄生虫、宿主及生活史 第二节 寄生生活对寄生虫形态与生理的影响 第三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原则 第五节 寄生虫感染的实验诊断方法 第二十五章 医学蠕虫 第一节 线虫 第二节 吸虫 第三节 绦虫 第二十六章 医学原虫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叶足虫 第三节 鞭毛虫 第四节 孢子虫 第五节 纤毛虫 第二十七章 医学节肢动物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常见医学节肢动物附录A 常见病毒及分类附录B 人体各部位常见感染性疾病及其病原体附录C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领域诺贝尔奖获奖一览表参考文献彩图
章节摘录
没有微生物的存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就不能进行,人类将无法生存。如今,微生物在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被广泛应用。在工业上,如食品、纺织、化工、制革;在农业上,如微生物饲料、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微生物食品、微生物能源;在环保上,如微生物降解塑料、甲苯等有机物、处理污水废气等;在生命科学中,微生物在基因工程技术中的作用更显辉煌,微生物不但作为研究材料、模型被广泛应用,且应用微生物如大肠埃希菌、酵母菌等作为基因载体来生产人类需要的多种生物制剂,如乙型肝炎疫苗、胰岛素、干扰素等。 正常情况下,寄生在人类和动物口、鼻、咽部和消化道中的微生物是无害的,有的不但能拮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还对人类具有营养作用,如定植在肠道中的大肠埃希菌不但能产生大肠菌素以拮抗痢疾志贺菌,还能合成机体所需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K和多种氨基酸等。 仅有少数微生物具有致病性,这些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它们可引起人类的结核、破伤风、痢疾、肝炎、流感、艾滋病、狂犬病等,以及动物、农作物病害。有些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是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这类微生物称为机会致病性微生物。此外,有些微生物的破坏性还表现在使工业产品、农副产品和生活用品的腐烂和霉变等。
编辑推荐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供临床医学药学口腔影像检验等专业使用 教育部高职高专医学类及相关医学类教指委规划 适合院校教学实际,突出针对性、适用性和实用性 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侧重临床实践与应用 紧密围绕后续课程、执业资格考试标准和工作岗位需求 紧扣精品课程建设目标,体现教学改革方向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