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江会勇,郑德宇,涂腊根 主编 页数:265
前言
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都表明,职业教育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一。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作为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国家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医疗卫生人才。截至2008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已达1184所,年招生规模超过310万人,在校生达900多万人,其中,设有医学及相关专业的院校近300所,年招生量突破30万人,在校生突破150万人。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这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意见。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既具有职业教育的普遍特性,又具有医学教育的特殊性,许多卫生职业院校在大力推进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发展和完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使得目前使用的教材与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强高职高专医学教材建设成为各院校的迫切要求,新一轮教材建设迫在眉睫。 为了顺应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在认真、细致调研的基础上,在教育部高职高专医学类及相关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和部分高职高专示范院校领导的指导下,我们组织了全国50所高职高专医药院校的近500位老师编写了这套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工学结合“十二五”规划教材。本套教材由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及20个省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引领,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老师占65%,教龄在20年以上的老师占60%。教材编写过程中,全体主编和参编人员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和细致的分工,在教材编写体例和内容上均有所创新,各主编单位高度重视并有力配合教材编写工作,责任编辑和主审专家严谨和忘我地工作,确保了本套教材的编写质量。
内容概要
本书是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工学结合“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本书以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工学结合“十二五”规划教材《人体解剖学》为蓝本,根据高职高专医药皖校的专业特点以及各院校实际教学条件编写而成。全书分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三大部分。其中,验证性实验分为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人体断面解剖学、口腔解剖学。本书是一本比较系统的人体解剖学实验教材,具有实用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适合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护理、助产、中西医绪合、口腔、影像、检验、美容、康复等专业使用。
书籍目录
第一篇 验证性实验 第一章 系统解剖学 第一节 运动系统 实验一 骨学概论及躯干骨 实验二 颅骨 实验三 上肢骨 实验四 下肢骨 实验五 骨连结 实验六 骨骼肌 第二节 内脏学 实验一 消化管 实验二 消化腺、腹膜 实验三 呼吸道、肺、胸膜、纵隔 实验四 肾、输尿管、膀胱、女性尿道 实验五 男性生殖系统 实验六 女性生殖系统 第三节 脉管学 实验一 心脏 实验二 血管 实验三 淋巴系统 第四节 感觉器 实验一 视器 实验二 前庭蜗器 第五节 神经系统 实验一 脊髓、端脑 实验二 脑干 实验三 小脑、间脑 实验四 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室和脑脊液、脑的血管 实验五 神经传导通路、内脏神经 实验六 脊神经、脑神经 第六节 内分泌系统 实验一 内分泌腺 第二章 局部解剖学 第七节 头部 实验一 头部的解剖 第八节 颈部 实验一 颈部的解剖 第九节 胸部 实验一 胸前、侧壁和膈 实验二 胸腔、胸腔脏器和纵隔 第十节 腹部 实验一 腹前外侧壁 实验二 腹膜、结肠上区 实验三 结肠下区、腹膜后隙 第十一节 盆部与会阴 实验一 盆部与会阴的解剖 第十二节 脊柱区 实验一 脊柱区的解剖 第十三节 上肢 实验一 腋窝、肩部的解剖 实验二 上肢前面的解剖 实验三 上肢后面及手部的解剖 第十四节 下肢 实验一 臀部、股后区、胭窝的解剖 实验二 股前内侧区、小腿前外侧区及足背的解剖 实验三 小腿后区、踝后区、足底的解剖 第三章 人体断面解剖学 实验一 头部(1) 实验二 头部(2) 实验三 胸部 实验四 腹部 实验五 盆部、脊柱区和四肢 第四章 口腔解剖学 实验一 上下颌骨及相关颅骨 实验二 颞下颌关节和头部肌 实验三 颌面口腔的主要血管、神经和腮腺 实验四 颌面口腔的局部解剖 实验五 颈部的局部解剖 实验六 颌面部的表面解剖标志与应用第二篇 综合性实验 实验一 肝纤维化标本的解剖、组织和病理学观察 实验二 心的解剖、发生与心血管铸型标本的制作 实验三 心肌梗死标本的解剖、组织和病理学表现 实验四 病毒性肺炎标本的解剖、组织和病理学表现 实验五 慢性肾炎标本的解剖、组织和病理学表现第三篇 创新性实验 实验一 小鼠精子的采集 实验二 大鼠胚胎致畸实验 实验三 石蜡切片、苏木精一伊红染色 实验四 Grimelius银染反应显示豚鼠小肠内分泌细胞 实验五 生物塑化标本的制作实验
章节摘录
5.腭骨2块,位于上颌骨的后方。 6.下鼻甲骨2块,为附于鼻腔外侧壁的一对卷曲的薄骨片。 7.犁骨1块,为垂直位的斜方形骨板,构成骨性鼻中隔的后下部。 8.下颌骨1块,位于面部的前下部,可分为一体两支。下颌体居中央,呈马蹄形,上缘有容纳下牙根的牙槽,下颌体的前外侧面有颏孔。下颌支是由体向后方伸出的方形骨板,其上缘有两个突起,前为冠突,后为髁突。髁突上端膨大,称下颌头,与下颌窝相关节。下颌支后缘与下颌体相交处,称下颌角。下颌支内面中央有下颌孔。 9.舌骨1块,呈“U”形,分离独立(借肌肉和韧带与颅相连),位于下颌骨的下方。 (三)颅的整体观 1.颅顶面观取成人完整颅骨从上方观察,可看见额骨与顶骨之间有横行的冠状缝,左右两顶骨之间有矢状缝,顶骨与枕骨之间有呈“人”字形的人字缝。 取婴儿颅观察,可见颅顶各骨之间的间隙较大,有结缔组织膜填充,称囟。其中最大的囟为前囟(额囟),呈菱形,位于冠状缝与矢状缝会合部。在矢状缝和人字缝相交处,有三角形的后囟(枕囟)。 2.颅底面观 (1)颅底内面观取颅底骨标本,可见颅底内面高低不平,由前向后呈阶梯状排列着3个凹陷,分别称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窝内有许多孔、裂,且大都与颅外相通,故观察时应查看它们在颅外开口的位置。 颅前窝由额骨、筛骨和蝶骨构成,窝中央低凹部分是筛骨的筛板,板上有许多筛孔,有嗅丝通过。 颅中窝主要由蝶骨和颞骨构成。窝中央是蝶骨体,体上面有容纳垂体的垂体窝。窝前外侧有视神经管,管外有眶上裂,它们都通人眶腔。蝶骨体两侧,自前向后依次为圆孔、卵圆孔和棘孔。自棘孔有脑膜中动脉沟向外上方走行。 颅后窝主要由枕骨和颞骨岩部构成。窝内有枕骨大孔,枕骨大孔前方有斜坡。枕骨大孔的前外缘上有舌下神经管内口。枕骨大孔的后上方有枕内隆凸,隆凸两侧有横行的横窦沟,横窦沟折向前下续为乙状窦沟,末端终于颈静脉孔。在颞骨岩部的后面有内耳门,由此通人内耳道。 (2)颅底外面观后部中央有枕骨大孔,枕骨大孔的后上方有枕外隆凸,枕骨大孔两侧有椭圆形关节面为枕髁。髁的前外侧有颈静脉孔,其前方的圆形孔为颈动脉管外口。颈动脉管外口的后外侧有细长的茎突,其后外方为颞骨的乳突。茎突与乳突之间有茎乳孔,茎乳孔前方的凹陷为下颌窝,与下颌头相关节。下颌窝前方的横行隆起称关节结节。前部有牙槽和硬腭的骨板,向后可见被犁骨分成左右两半的鼻后孔。 3.颅前面观主要为两眶和骨性鼻腔等。 (1)眶:呈圆锥形,可分为一尖、一底和四壁,容纳眼球及其附属结构。尖向后内,有视神经管通颅腔。底为眶1:1,朝向前下,略呈四边形,眶口的上、下缘分别称眶上缘和眶下缘。眶上缘上可见眶上孔(或眶上切迹),在眶下缘中份下方有眶下孔。眶上壁为颅前窝的底;眶内侧壁邻近鼻腔和筛窦,近前缘处有泪囊窝,向下续为鼻泪管,通入鼻腔。试用探针从泪囊窝经鼻泪管,可通达鼻腔下鼻道。眶下壁为上颌窦的顶。外侧壁与上、下壁交界处后份各有眶上裂和眶下裂,内有血管、神经通过。 (2)骨性鼻腔:位于面颅中央,由犁骨和筛骨垂直板构成的骨性鼻中隔,将其分为左右两半。在颅骨正中矢状切面标本或鼻腔外侧面模型上观察,可见外侧壁上有3个向下卷曲的骨片,分别为上鼻甲、中鼻甲、下鼻甲。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间的间隙,称蝶筛隐窝。
编辑推荐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程》供临床医学、护理、助产、中西医结合、口腔、影像、检验、美容、康复等专业使用。 教育部高职高专医学类及相关医学类教指委规划、适合院校教学实际,突出针对性、适用性和实用性、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侧重临床实践与应用、紧密围绕后续课程、执业资格考试标准和工作岗位需求、紧扣精品课程建设目标,体现教学改革方向。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